明代 人物列錶
劉辰 Liu Chen(明代)湯顯祖 Tang Xianzu(明代)陸容 Liu Rong(明代)
朱權 Zhu Quan(明代)明世宗 Ming Shizong(明代)夏完淳 Xia Wanchun(明代)
徐渭 Xu Wei(明代)唐寅 Tang Yin(明代)陳繼儒 Chen Jiru(明代)
趙友同 Zhao Youtong(明代)方孝孺 Fang Xiaoru(明代)陳道復 Chen Daofu(明代)
薛暄 Xue Xuan(明代)通潤 Tong Run(明代)李日華 Li Rihua(明代)
高啓 Gao Qi(明代)王鏊 Wang Ao(明代)劉基 Liu Ji(明代)
陳子竜 Chen Zilong(明代)楊慎 Yang Shen(明代)王世貞 Wang Shizhen(明代)
顧起綸 Gu Qiguan(明代)謝榛 Xie Zhen(明代)瞿佑 Qu You(明代)
俞弁 Yu Bian(明代)都穆 Dou Mu(明代)李東陽 Li Dongyang(明代)
陸時雍 Liu Shiyong(明代)徐禎卿 Xu Zhenqing(明代)王世懋 Wang Shimao(明代)
朱承爵 Zhu Chengjue(明代)顧元慶 Gu Yuanqing(明代)蹇義 Jian Yi(明代)
葉嚮高 She Xianggao(明代)宋濂 Song Lian(明代)張大齡 Zhang Daling(明代)
馬文升 Ma Wensheng(明代)焦竑 Jiao Hong(明代)董越 Dong Yue(明代)
徐宏祖 Xu Hongzu(明代)席書 Xi Shu(明代)朱傢相 Zhu Guxiang(明代)
高舉 Gao Ju(明代)田汝成 Tian Rucheng(明代)羅貫中 Luo Guanzhong(明代)
施耐庵 Shi Naian(明代)吳承恩 Wu Chengen(明代)蘭陵笑笑生 Lan Lingxiaoxiaosheng(明代)
許仲琳 Xu Zhonglin(明代)馮夢竜 Feng Menglong(明代)凌濛初 Ling Mengchu(明代)
抱甕老人 Bao Wenglaoren(明代)洪楩 Hong Pian(明代)周楫 Zhou Ji(明代)
陸人竜 Liu Renlong(明代)謝肇淛 Xie Zhaozhe(明代)張岱 Zhang Dai(明代)
呂坤 Lv Kun(明代)王秀楚 Wang Xiuchu(明代)佚名 Yi Ming(明代)
宋懋澄
明代  (1570年1622年)

唐宋傳奇 Tangsong legend《負情儂傳》

閱讀宋懋澄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字幼清,號雅源,一作稚源或自源,鬆江華亭(今上海鬆江縣)人。生於公元1570年,卒於1622歲。其先祖是趙宋王朝的宗室,後隨宋南遷至杭州,南宋滅亡以後,遂改姓為宋,一為避嫌,二則以紀念故朝。明朝以後,舉傢遷居到鬆江,世為大族。宋懋澄青少年時期,就頗負文名,提筆作文一蹴而就。生性寬厚,喜愛與同好之士結交。他並不喜好苦研儒傢的經典,而極樂修習兵法。他胸懷大志,欲以己之所學所長去報國定天下,然而時勢動蕩。苦無建功立業的時機。直到三十多歲,他纔改而鑽修儒傢經典籍志。
  
  萬歷十四年(公元1612年)鄉試中舉,後北上京師為太學生,三次參加進士科舉,卻都未中第,所以仍無他可施展自己報負的機會。於是,懷着失望的心緒,回到故鄉居住。傢居之時,宋懋澄以奇節自許,為人行事俠烈慷慨,對待朋友皆以“俠客”之心待之,急人之所難,救人於所危。平生不重名利財富,廣交天下文傑豪士,其友遍天下。為人高節,不屈於權貴,以布衣終身(雖然他曾經想過要出仕明廷,一展鴻圖,但畢竟由於現實的動蕩,時運的不濟,使他壯示未酬),終鬱鬱而卒。宋懋澄的生平事跡以及關於他的各種傳聞事,被他的友好人及後輩在書中記述得十分詳盡,比如陳子竜的《安雅堂稿》捲十有《宋幼清先生傳》,姚希孟的《鬆癭集》捲二有《書宋幼清事》,清代吳偉業的《梅村傢藏稿》捲四十七有《宋幼清墓志銘》,王士禛《帶經堂集》捲八十一有《書宋孝廉事》等,這些書為後人能一睹懋澄奇俠之事為快,提供了非常詳細而頗具趣味的材料。
  
  宋懋澄的詩文尤如其人品格:高潔而富奇趣,頗為其同時代的文友及後輩文人看重。他提倡詩文都應當出之自然,在其《九龠集·詩序》中說:“餘以為饑則思食,寒則求衣,一皆出於自然,令捉筆之時,而有如思食求衣之不得已焉。”他將生活中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作為比喻之物,強調作詩為文都應象日常生活一樣,一切皆應自然而然。
  
  由於他始終堅持自己這種秉持自然的文學主張,並將這種主張貫穿於文學創作的實踐之中,因此其文灑脫流暢,自然清新;其詩古樸拙實,直質開爽。對他的詩文創作,許多名字文士的評價都很高。比如,明代竟陵派領袖譚元春在讀《九龠集》之後,稱贊宋懋澄的詩文並題詩一首:“俞君示我《九龠集》,悅從地底見巒嶽。江南骨體傷秀媚,此君出語何淵博。書等於身文充屋,把君半帙見君腹。”將之詩文比作巒嶽,又言“出語淵博”,言詞之間佩服至極。由此可見,宋懋澄文章影響之大。
  
  又如,清代著作學者姚弘緒在《鬆風餘韻》中,引《方志》之語,也盛贊宋懋澄,評價他說:“所為詩文,奇矯雄特,無俗子韻。”從平凡之中取精華之意,於自然之中擇靈秀之風,這就是何以宋懋澄能獨樹一幟,除俗子之韻味,開“奇矯雄特”之文風。
  
  宋懋澄的詩文雖佳,但他精力所專註的卻是“稗官傢言”。他將國史掌故、正經正史與當時為文人所不屑的稗官雜說、科技數術、佛道宗傢典籍相提並論,充分表現出他對“稗官傢言”的重視與專註。他這種思想在《將遷居金陵議》中表述得很明白:“(他願意隱居金陵),匯墳典,誦讀其中,窮群經諸史之奧,及國朝掌故,與百傢言,暨《周髀》、《甘石》、稗官、藝術之書,以迄二氏。”為了貫徹他這種重視稗言史數的主張,宋懋澄在《九龠集》中特地闢出一篇作為《碑》編,記載當時流傳於民衆之中的各種通俗故事和所見所聞,並且與自己的詩文一同編在一起。將“陽春白雪”與“下裏巴人”合二為一,這在封建時代的文人中實屬罕見,於此亦可充分地表現出宋懋澄“奇矯雄特,無俗子韻”的性情與品格。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