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人物列錶
杜洛杜斯 杜洛 dos維庸 Francois Villon杜·貝萊 Joachim du Bellay
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維剋多·雨果 Victor Hugo夏爾·波德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斯特芳·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魏爾倫 Paul-Marie Veriaine洛特雷阿蒙 Comte de Lautréamont
蘭波 Arthur Rimbaud古爾蒙 Remy de Gourmont保爾-讓·圖萊 Paul-Jean Toulet
弗朗西斯·雅姆 Francis Jammes法爾格 Léon-Paul Fargue剋洛岱爾 Paul Claudel
保爾·瓦雷裏 Paul Valery夏爾·佩吉 Charles Peguy蘇佩維埃爾 Jules Supervielle
布洛東 André Breton艾呂雅 Paul Eluard阿波裏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
雅剋·普萊維爾 Jacques Prévert阿拉貢 Louis Aragon保爾·福爾 Paul Fort
亨利·米修 Henri Michaux埃雷迪亞 José Maria de Heredia阿爾托 Antonin Artaud
勒韋迪 Pierre Reverdy拜斯 Saint-John Perse普呂多姆 Sully Prudhomme
勒內·夏爾 René Char伊凡·哥爾 Yvan Goll博斯凱 Alain Bosquet
博納富瓦 Yves Bonnefoy勒內·格魯塞 Rene Grousset阿蘭·佩雷菲特 Alain Peyrefitte
米歇爾·大衛-威爾 Michelle David - Will白晉 Joachim Bouvet卡特琳娜·耐 Katrina resistant
若澤·弗雷什 José Frèches米歇爾-施奈德 Michelle - Schneider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
阿娜伊斯·寧 Anaïs Nin讓·多米尼剋·鮑比 Jean-Dominique Bauby米歇爾-安托瓦納·布尼耶 Michel-Antoine Burnier
米歇爾·孔達 Michel Contat埃萊娜·格裏莫 Hélène Grimaud塔麗塔·特裏帕亞 Tarita Teriipaia
讓·菲利普 To Philip尼瑪·紮瑪爾 尼玛扎玛尔剋洛維一世 Clovis I
剋洛泰爾一世 Clothaire Ier希爾德裏剋三世 Childeric III丕平 Pepin III
查理大帝 Charlemagne路易一世 Louis the Pious查理二世 Charles II (le Chauve)
路易二世 Louis II路易三世 Louis III卡洛曼二世 Carloman II
喬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
法國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897年九月10日1962年七月9日)
Georges Albert Maurice Victor Bataille
喬治·阿爾貝·莫裏斯·維多·巴代伊
巴塔耶
閱讀喬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乔治·巴代伊
喬治・巴塔耶(1897-1962),法國評論傢、思想傢、小說傢。他博學多識,思想龐雜,作品涉及哲學、倫理學、神學、文學等一切領域禁區,頗具反叛精神,不經意間常帶給讀者一個獨特的視角,被譽為“後現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代表作有《內心體驗》、《可惡的部分》、《文學與惡》、《色情》等。

喬治·巴代伊(法語:Georges Bataille,1897年9月10日-1962年7月9日),全名喬治·阿爾貝·莫裏斯·維多·巴代伊(Georges Albert Maurice Victor Bataille),又譯巴塔耶,法國哲學家,有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先驅之譽。

生平

巴代伊出生於法國多姆山省比隆,出生前其父即身染梅毒,導致雙眼失明、全身癱瘓。1914年一戰期間,巴代伊皈依天主教,一度立志成為神職人員。戰時,他應召入伍,後因肺結核而除役。隔年與母親躲避戰亂,不得已拋下臥病在床的父親。

1918年,巴代伊抵達巴黎,就讀於巴黎文獻學院(l’École des chartes),1922年畢業。同年進入法國國傢圖書館任職,直至1942年因病離職。

1922至25年間,巴代伊結識流亡的俄籍哲學家列夫·捨斯托夫,在捨斯托夫引介下閱讀尼采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並且可能在此時期拋棄天主教信仰,生活開始放蕩,留連妓院,曾以俄羅斯輪盤賭上自己的性命。1924年巴代伊結識安德烈·布勒東超現實主義者,1926年初次接觸薩德的作品,1928年3月他與席薇雅(Silvia Maklès)結婚,同年以筆名奧剋勳爵(Lord Auch,意為“天主拉屎/滾蛋”)推出小說《眼睛的故事,書中表現出他的性虐狂、被虐狂戀屍癖及屎尿癖傾嚮,也從此與重視道德的超現實主義分歧。1930年巴代伊的母親逝世於巴黎,他曾自言他於守靈夜時在母親屍體面前自慰

1933年巴代伊研讀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並受馬瑟·牟斯論禮物》的影響。1934年他與太太席薇雅分居,結識情婦剋萊特·佩尼奧。1935年他與布勒東暫棄前嫌,共同合作對抗法西斯主義,提出道德革命的訴求。1938年剋萊特·佩尼奧過世。1940年德軍進入巴黎,他開始四處逃難。隔年結識莫裏斯·布朗肖,兩人成為至交。

1943年巴代伊認識有夫之婦狄安娜·德·博阿爾內(Diane de Beauharnais),從1945年兩人定居開始,狄安娜陪伴了巴代伊的後半生。1951年巴代伊前往奧爾良擔任圖書館館長。1954年被診斷出晚期大腦動脈硬化,身體逐漸衰弱,1962年逝世。

思想

參考資料

  1. ^ 喬治·巴代伊著,賴守正譯註:《情色論》(臺北:聯經,2012),頁49。
  2. ^ 伍軒宏:〈挑戰極限的愛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象神海岸,2006年9月11日。
  3. ^ 《情色論》,頁53。
 


Georges Albert Maurice Victor Bataille (/bəˈt/French: [ʒɔʁʒ batɑj]; 10 September 1897 – 9 July 1962) was a French philosopher and intellectual working in philosophyliteraturesociologyanthropologyconsumerism, and history of art. His writing, which included essays, novels, and poetry, explored such subjects as erotismmysticismsurrealism, and transgression. His work would prove influential on subsequent school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theory, including poststructuralism.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