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代 人物列錶
荀勖 Xun Xu(晉代)
幹寶
晉代  (283年351年)

編年 Annalistic《晉紀》
筆記雜錄 Historical writings《搜神記》

閱讀幹寶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幹寶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啓《海????縣圖經》雲:“父瑩,仕吳,任立節都尉,南遷定居海????,幹寶遂為海????人”。又云:“幹瑩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𠔌《碧裏雜存》雲:“幹寶……海????人也。按武原古志雲,其墓在縣西南四十裏,今海寧靈泉鄉。真如寺乃其宅基,載在縣志,蓋古地屬海????也。”據史料記載,自西晉永嘉元年(307年),幹寶初仕????官州別駕(刺史的從吏官),後因劉聰、石勒之亂,西晉亡,東晉立,南北對峙,幹寶舉傢遷至靈泉鄉(今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陽,幹寶為父守孝。至三世時,遷至梅園(今海????通元),自此,海????成為幹氏子孫繁衍的居住地。
  
  幹寶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更是小說傢的一代宗師。他的《搜神記》短篇小說集在中國小說史上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被稱作中國小說的鼻祖。幹寶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橫跨經、史、子、集四部,堪稱魏晉間之通人。至今有關專傢已收集到的幹寶書目達26種,近200捲。
  
  幹寶年輕時學識淵博,遍覽群籍,曾由華譚推薦任著作郎。建武元年(317年),經中書監王導推薦,領修國史。時因傢貧,求補山陰(今紹興)令,遷始安(今桂林)太守。東晉大興元年(318年)二月封關內侯。太寧元年(323年),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鹹和元年(326年),母桓氏卒,葬靈泉裏西南隅,幹寶辭官為母守孝。鹹和四年服闋回朝。永和元年(345年)致仕,永和七年(351年)秋卒,葬靈泉裏後花園。朝廷特加尚書令,從祀學宮。
  
  幹寶一生著作頗豐,其《晉紀》20捲,直而能婉,時稱良史,為後世史學家所推崇。傳說幹寶因有感於父婢死而再生及其兄氣絶復蘇,乃編集神怪靈異故事為《搜神記》。他在序中自稱:“雖考志於載籍,收遺佚於當時,蓋非一耳一目所親聞睹也,又安敢謂無失實者哉!”此書為我國魏晉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保存了許多古代民間的傳說,如《幹將莫邪》、《相思樹》、《董永賣身》、《李寄斬蛇》等,給後世文學藝術以深遠影響。在著名的《聊齋志異》、《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作品中,有許許多多的情景和描述都是從《搜神記》中汲取營養和精華的。近代文學大師魯迅的《鑄劍》故事就取自《搜神記》中的《三王墓》,凡此舉不勝舉。幹寶又著有《春秋左氏義外傳》,還註《周易》、《周官》等數十篇,另有文集四捲。今存《搜神記》20捲,為後人所輯錄,又《晉紀》亦有清人輯本。
  
  幹氏傢族自三國後期,仕吳者頗多,到晉朝已有名人不斷出現,其後在歷朝均有名人,政功顯著。千餘年間,幹氏傢族所繁衍的子孫已分居於北京、天津、南京、陝西、山東等地。尤以浙江海????的瀋蕩、通元、澉浦、六裏,海寧的????官,寧波的余姚,嘉善的幹窯等地。聚居為盛。故自東晉以來,已有1700多年族史,顯為望族。海????作為幹氏傢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居住地,至今後裔已有52代。近年來,海????縣對幹寶的生平及史學價值的研究十分重視,尤其是在幹寶後裔的大力支持下,由幹氏四十八世裔孫幹乃軍執筆續修《幹氏宗譜》。自1991年起,歷經10餘載的調查考證,目前,一部新的《幹氏宗譜》續修本已正式完稿。幹氏傢族對於宗譜續修,歷來十分重視。幹氏宗譜立幹寶為始祖,五世孫幹樸首撰,三十八世孫幹大行續修並序。自四十世孫幹欽昊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86年)最後一次續修宗譜算起,至今已有300餘年未曾續修了。並且,由於幹氏後裔散居神州大地,主要分為東西大支和永寧鄉支兩支,至抗戰前,宗譜有的已散失,給續修帶來一定的難度。文革期間,海????縣博物館收繳保存了十分寶貴的幹氏東西大支的舊譜三册,是這次續譜的主要依據。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的幹乃軍不負衆望,歷盡艱辛,奮筆耕耘,終於使海????縣第一部民間續修的傢譜《幹氏宗譜》得以問世。此舉已在全國各地廣大幹氏後裔中傳為佳話。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