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人物列錶
燕南芝庵 Yan Nanzhi'an
高明
元代  (1307年1371年)
字: 則誠
網筆號: 菜根道人
籍貫: 浙江瑞安

詩詞《琵琶記 Pipa》   《【商調】金絡索挂梧桐·詠別》   《套數 cycle of songs in a traditional opera》   

閱讀高明在诗海的作品!!!
  元代戲麯作傢。字則誠,自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瑞安屬古永嘉郡,永嘉亦稱東嘉,故後人稱他為高東嘉。他的長輩、兄弟均能詩擅文。他曾從名儒黃□遊,黃為官清廉,並以至孝見稱。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師影響頗深。
  
  南戲《琵琶記》是高明的代表作。高明的詩文集,有《柔剋齋集》20,已佚。近人冒廣生曾輯其詩49首,詞1首,刊於《永嘉詩人祠堂叢刻》中。
  
  明代萬歷刻本《琵琶記》插圖高明青年時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進士,歷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高明為官清明練達,曾審理四明冤獄,郡中稱為神明。他能關心民間疾苦,不屈權勢,受到治下百姓愛戴,處州期滿離任時,百姓曾為他立碑。由於數忤權貴,晚年退居於明州(寧波)櫟社之瀋氏樓,“以詞麯自娛”(《留青日札》等)。相傳明初太祖朱元璋慕其名,遣使徵召,他“佯狂不出”(《南詞敘錄》),不久病卒。糟糠自厭選自明代萬歷二十五年玩虎軒刻本《琵琶記》插圖高明善書法工詩文。他的詩文中有不滿黑暗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內容,如《題畫虎》斥責“人間苛政”,《烏寶傳》抨擊元朝的寶鈔政策;有表現晚年厭倦塵世奔波、嚮往隱居生活的思想,如《次韻酬高應文》等。他還藉詠史抒發黍離之嘆,對宋王朝的昏暗,嶽飛父子的愚忠給予批判。至於《孝義井記》、《華孝子故址記》、《王節婦詩》等,則是頌揚孝義、表彰貞節賢德之篇。南戲《琵琶記》是高明得以名揚後世的代表作,它是在宋元時民間流行的蔡伯喈故事,尤其是在“戲文之首”《趙貞女蔡二郎》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而成。在宋代民間講唱、戲文中,蔡伯喈是一個棄親背婦的反面人物,高明卻把他改寫成孝義兩全的正面形象。關於高明作《琵琶記》的起因及劇中人物是否有所影射,前人曾經有過種種不同的說法,不過多為捕風捉影之談。姚華《□猗室麯話》說:“柔剋所譏,□屬世情之常,不必意中實有其人,即以為諷世之作可也。”,《琵琶記》被稱為戲文中的“絶唱”(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它描寫人情,真實細膩,婉轉麯折,能深深打動讀者。劇中雙綫交錯發展,以富襯貧,以喜襯悲,二者成鮮明對比,有力地突出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矛盾,加強了悲劇的氣氛,文詞以本色為主而又文采斐然。明代王世貞說:“則誠所以冠絶諸劇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體貼人情,委麯必盡;描寫物態,仿佛如生;回答之際,了不見扭造:所以佳耳。”(《藝苑卮言》)傳說高明寫劇本時,“其足按拍處,板皆為穿”,表明他的創作態度是十分認真的。高明墨跡《琵琶記》是把民間戲文與文人創作結合起來的成功之作,它把南戲創作提高到藝術上比較成熟、能為雅俗共賞的新階段。它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贊賞,獲得不同階層人們廣泛的愛好。自它以後,文人雅士、名公大臣紛紛起而製作戲文,以致蔚然成風。《琵琶記》成為南戲創作的範本,獲得“麯祖”(魏良輔《麯律》)、“南麯之宗”(黃圖□《看山閣集閑筆》)的稱譽,對後世的戲劇創作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還被譯為法文、日文,傳播國外。中國戲劇傢協會曾於1956年在北京召開關於評價、整理《琵琶記》的討論會。《琵琶記》的傳本很多,《古本戲麯叢刊初集》收有清陸貽典鈔本《蔡伯喈琵琶記》,是保持古本原貌較好的本子。明嘉靖蘇州坊刻巾箱本與此相近。1958年在廣東揭陽出土的嘉靖寫本,也屬“元本”範疇,是今存最早的藝人演出本。其餘均經後人刪改,與原本差異較大。據《南詞敘錄》載,高明還有《閔子騫單衣記》戲文一部,今無存。高明的詩文集,有《柔剋齋集》20,已佚。近人冒廣生曾輯其詩49首,詞1首,刊於《永嘉詩人祠堂叢刻》中。另有《碧梧翠竹堂後記》、《孝義井記》、《華孝子故址記》、《烏寶傳》等多篇,散見於《玉山名勝集》、《黃岩志》、《常州府志》、《南村輟耕錄》等書籍中。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