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
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
朱九淵 Zhu Jiuyuan(現代中國)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
馬未都 Ma Weidou(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倪寶臣 Ni Baochen(現代中國)
馬明達 Ma Mingda(現代中國)李建平 Li Jianping(現代中國)王仁湘 Wang Renxiang(現代中國)
杜金鵬 Du Jinpeng(現代中國)關紀新 Guan Jixin(現代中國)劉慶柱 Liu Qingzhu(現代中國)
王世民 Wang Shimin(現代中國)齊東方 Ji Dongfang(現代中國)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
潘重規 Pan Chonggui(現代中國)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現代中國)廖文偉 Liao Wenwei(現代中國)
崔憶 Cui Yi(現代中國)李濤 Li Tao(現代中國)林文月 Lin Wenyue(現代中國)
饒宗頤 Rao Zongyi(現代中國)周簡段 Zhou Jianduan(現代中國)陳強 Chen Jiang(現代中國)
陳存仁 Chen Cunren(現代中國)董夏青青 Dong Xiaqingqing(現代中國)唐汶 Tang Men(現代中國)
白岩鬆 Bai Yansong(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程然 Cheng Ran(現代中國)
何建明 He Jianming(現代中國)馮大彪 Feng Dabiao(現代中國)何躍青 He Yueqing(現代中國)
範偉 Fan Wei(現代中國)貝嘎 Bei Ga(現代中國)劉亮程 Liu Liangcheng(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宋路霞 Song Luxia(現代中國)葉渭渠 She Weiqu(現代中國)
高秋福 Gao Qiufu(現代中國)王紀卿 Wang Jiqing(現代中國)王石 Wang Dan(現代中國)
老槍 Lao Qiang(現代中國)韓秀 Han Xiu(現代中國)安部司 An Busi(現代中國)
劉枋 Liu Fang(現代中國)YOYO(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賦格 Fu Ge(現代中國)尹東赫 Yoon Dong-Hyuk(現代中國)細毛 Xi Mao(現代中國)
王若冰 Wang Rebing(現代中國)熊育群 Xiong Yoqun(現代中國)蘭茨 Lan Ci(現代中國)
何江西
現代中國 

群星薈萃 galaxy 杰出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一起走過的日子:香港娛樂界天王天後的舊情與往事》

閱讀何江西在影视与戏剧的作品!!!
  香港資深娛樂記者何江西日前推出一本名為《一起走過的日子———香港娛樂圈的舊情與往事》的新書,反映了30餘年來香港娛樂圈的風雲變幻。記者近日對何江西進行了獨傢采訪。
  當年明星視記者為朋友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在香港做娛樂記者是從哪年開始的,一直做電影方面的報道?
  何江西(以下簡稱何):我在1973年進入報館工作,職位是編輯部小工,兩年後升了做社會版攝影記者,隨即轉為跑娛樂新聞綫記者,派往駐守邵氏影城。1975年到1981年在影城,那是一段快樂時光。之後,我自由地選擇采訪,我和徐剋、許鞍華、於仁泰、譚傢明、吳宇森……認識了,也成為好朋友,尤其是徐剋。一直到2001年初,我離開報社,做自由寫作記者。
  記:在內地,娛記很少能從20多歲做到50歲的,更多是一些年輕人從事這個領域。
  何:香港和內地工作和生活方式不同,我做了這麽悠長歲月的記者生涯,主要是為了生活,不熟不做嘛。況且,和他們一班明星導演相處數十年,彼此都成了生活和工作一部分。
  記:看你的書,你似乎跟很多明星都關係不錯。
  何:上一世紀的明星,很單純,視記者為朋友或兄弟姐妹,我去臺灣采訪,林青霞知道了,請我喝茶,算作人情;我去新加坡工作,剛巧鄧麗君在那裏,她知道我來了,請我吃飯,羨煞旁人;周潤發帶我去新加坡采訪時,嘗盡當地美食,後來,他還娶了一位新加坡靚女陳薈蓮做老婆,擺喜酒那一晚,我也在場見證。
  娛記地位“皇帝”一般
  記:你在書的前言中說,很幸運自己在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當上記者,“幸運”二字有什麽具體含義嗎?
  何:是指早入行當娛記,見證電影、樂壇的鼎盛年代,可以自由地面對大明星和大歌手做訪問,關係好工作自然方便,不像今天記者和藝人之間充滿對抗氣氛。假如今天讓我選擇是否加入娛樂記者行業,我不會,那是一份厭惡性行業。哈哈,我開玩笑的,讓年輕人闖關吧。
  記:從你做娛記的時候開始到現在,你覺得藝人對娛記的態度有什麽變化?
  何:我開始當記者時,資訊不發達,電影、電視臺的藝人都需要我們替他們宣傳,提升他們的演藝事業,尤其是一些新人,更是需要我們。劉德華就是一個成功例子。那些日子我們的地位真是“皇帝”一般,起碼,那時候我沒有見到明星的冷臉,衹有燦爛的笑容
  今天,信息發達,明星藝人的一舉一動,都受到註意,拍拖、結婚、生兒育女、生日、離婚、婚外情……就因為這個情況,他們覺得受到監視,影響正常的生活,對記者有反感,産生了對抗,關係惡化,不再尊重記者。
  在藝人傢門口苦等十多小時
  記:現在的娛樂記者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娛樂記者的最大不同是什麽?
  何:我采訪的年代,不要說手機,連傳呼機都不普及,尋找圖片和新聞數據,要有關係廣的圈中人協助,纔可以追到一則好新聞。對拍攝的新聞圖片,我會第一時間趕回報社,也會第一時間跑入暗房,將膠片衝好,隨即曬好圖片給編輯看,報上新聞內容主題,然後埋頭苦幹寫稿。工作雖然辛苦,但可以捧出新人,會感受到開心和成功。
  今天,不要說手機,紅外綫攝影機都有了,工作大大方便了。
  記:香港娛記的收入如何?跟壓力成正比嗎?
  何:收入比寫字樓文員好得多,但工作太辛苦了,在藝人傢門口苦等十多小時,衹能拍下一張王菲冷臉的圖片。至於收入和壓力,我個人認為任何工作都會有壓力,收入不是付出壓力的代價,樂事敬業,我們當上記者的第一天,就要承受這些壓力,這叫做抱負。
  內地娛記比較受尊重
  記:很多藝人都比較恐懼香港娛樂記者,更願意跟內地娛樂記者打交道。
  何:哈哈,當然不同了。內地市場大,有發展空間,有利用價值嘛,不像香港的蕭條;加上安排上有經理人和公司,內地記者有足夠時間做訪問。況且,有時候我們香港記者的問題,的確尖銳,一針見血———試想一下,我問藝人為何拋妻棄子,另結新歡?他們講不出理由,又內疚,怎麽會喜歡香港記者呢?
  記:你覺得香港的娛樂記者跟內地的娛樂記者最明顯的不同是什麽?
  何:我接觸不少內地記者,他們有專業操守,文化水平較高,我知道在內地當上記者,需要較高的學歷條件,收入比我們香港的少。但我覺得內地娛樂記者受到尊重,相反,香港的娛樂記者工作時要挨餓受凍,見盡冷臉,雖然收入較高,但不受到尊重。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