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老約翰·施特勞斯 Johann Strauss小約翰·施特勞斯 Johann Strauss凌廷堪 Ling Tingkan
王錦季王德暉
餘懷
清代  清初(1617年1696年)

筆記雜錄 Historical writings《板橋雜記》

閱讀餘懷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清初文學家。字澹心,一字無懷,號曼翁,又號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僑居南京。晚年退隱吳門,漫遊支硎、靈岩之間,徵歌選麯。他與杜□、白夢鼎齊名,時稱"餘、杜、白"。
  關於餘懷的生平,史料上僅有零星的記載,多散見於他人詩文別集,禾記中,而志乘所列之傳,多陳陳相因,不離王士禛等人所作的小傳。近人柳詒徵先生據《玉琴齋詞》中的有關記載確證了《續穎年錄》關於餘懷生年的記載。此後,官桂銓《餘懷卒年考》、範志新《餘懷生卒年考辨》、李金堂《清代金陵學人傳略——餘懷傳》等文章,對餘懷的的生平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考證。
  餘懷生於明萬歷四十四年(一六一六)七月十四日。多數研究者都認為餘懷生於莆田,後寓居南京。然康爵先生引《雪鴻堂詩話》言:“蘇門餘澹心曰:‘餘閩人,而生長金陵。生平以未遊開夷,未食荔支為恨。’”據此推證,餘懷是生於南京、長於南京、祖籍福建莆田而已。余家身,可能是書香門箬。曹溶《送餘澹心遠金陵歌》言:“餘子閩中名士族,幾年移住長幹麯。”至少是殷實的家庭。方文在《餘先生六十》中稱:“瑤島移來自八閩,卻依京國寄閑身。藏萬卷兒能讀。酒泛千鍾傢不貧。”《餘先生六十》作於崇禎辛巳年(一六四一)題下註“澹心尊人”,可見廖詩是為餘懷的父親六十大壽而作的。也說明了餘懷的確是在“書藏成捲”、“ 傢不貧”的環境中長大的。(《餘懷集》)
  
  餘懷才情豔逸,其詩詞用筆較為深細,表現出悠情綿邈的意境。如《由畫溪三箬至合溪》:"畫舫隨風入畫溪,秋高天闊五峰低。緑蘿僧院孤煙外,紅樹人傢小閣西。箬水長清魚可數,篁山將盡鳥空啼。桃源不是無尋處,楓葉紛紛路轉迷",將其悵惘之情,溶入蒼涼寥落的畫面之中。朱彝尊評此詩有"晚唐風格",有一種" 秋花"式的"幽豔晚香之韻"。尤其是明亡後,他對一代興衰,發出千秋感慨,頗多凄麗之辭。他的六首感遇詞,通過和王介甫、蘇子瞻、陸放翁、劉後村等人的詞作,形象地描寫了在"故國傾覆"的情況下,一個"九分憔悴"、"心事成灰"的"江南遊子"的悲哀。這些作品情感凄愴,詞采清麗,頗為吳偉業、王士□所稱道。
  
  此外,他的筆記《板橋雜記》記載狹邪之事,共分3捲,上捲雅遊,中捲麗品,下捲軼事。其自序曾闡述了以狹邪、豔冶之事生發感慨的原因,認為:"鼎革以來,時移物換。十年舊夢,依約揚州。一片歡場,鞠為茂草。紅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聞也;洞房綺流,湘簾綉幕,不可得而見也;名花瑤草,錦瑟犀毗,不可得而賞也。間亦過之,蒿藜滿眼,樓館劫灰,美人塵土,盛衰感慨,豈□有過此者乎!"因此,極力渲染當年的繁華,以對照今日的凄涼,是這本筆記的寫作上的特點。
  
  著有《味外齋文稿》、《研山堂集》、《秋雪詞》、《板橋雜記》、《東山談苑》、《硯林》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