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人物列錶
劉敏中 Liu Minzhong(元代)姚桐壽 Yao Tongshou(元代)鬍三省 Hu Sansheng(元代)
脫脫 Tuo Tuo(元代)佚名 Yi Ming(元代)辛文房 Xin Wenfang(元代)
徐顯 Xu Xian(元代)馬端臨 Ma Duanlin(元代)佚名 Yi Ming(元代)
鄭元祐 Zheng Yuanyou(元代)尤玘 You Qi(元代)俞鎮 Yu Zhen(元代)
盛如梓(元代)伊世珍 Yi Shizhen(元代)林坤 Lin Kun(元代)
吾衍(元代)郭翼(元代)黃雪簑 Huang Xuesuo(元代)
陳元靚 Chen Yuanjing(元代)宇文懋昭(元代)完顔納丹 Wanyan Nadan(元代)
葉留 Ye Liu(元代)徐元瑞 Xu Yuanrui(元代)鬍祇遹 Hu Zhiyu(元代)
王士點(元代)劉孟保(元代)郭鬆年 Guo Songnian(元代)
郭畀 Guo Bi(元代)楊瑀 Yang Yu(元代)權衡(元代)
陸友仁 Lu Youren(元代)孟奎 Meng Kui(元代)孔剋齊 Kong Keqi(元代)
劉鬱(元代)李材 Li Cai(元代)劉一清(元代)
瀋和
元代 

詩詞《套數 cycle of songs in a traditional opera》   

閱讀瀋和在诗海的作品!!!
  字和甫。生年不詳。《錄鬼簿》列其入“方今已死名公才人相知者”, 小傳中又稱“近年方卒”,據王鋼《錄鬼簿三種校訂·前言》,《錄鬼簿》第一次修訂傳世當在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年)至五年(一三四五),則其卒年當在元統、至元到至正之間(一三三四— 一三四一)。杭州人。其生父早逝,母再嫁黃姓。元代後期知名麯傢黃天澤即其同母異父弟。後寓居江州(今江西九州)。門巋《元麯百傢縱論·以南北調合腔的蠻於漢卿》認為其離開杭州去江西,可能有家庭的緣故。《錄鬼簿》為其立傳,稱:“能詞翰,善談謔。天性風流,兼明音律。以南北腔合調,自和甫始。如《瀟湘八景》、《歡喜冤傢》等麯,極為工巧。”《錄鬼簿》小傳未言其官否,考其所存〔仙呂·賞花時〕套數,有“棄朝中俸祿, 避風波仕途”、“得失榮枯總是虛,便做道三公位待何如”、“不求玉帶挂金魚,我則待離塵世訪江湖”等句,對功名利祿相當淡薄,則其曾出仕為官,或即官於江西,後可能辭官隱居。其能詞麯、善書法、通音律,鐘嗣成極為尊重,所作〔凌波仙〕吊詞稱:“五言嘗寫和陶詩,一麯能傳冠柳詞,半生書法欺顔字。占風流獨我師,是梨園南北分司。當時事,仔細思;細思量,不似當時。”時在江南地區享有相當高的聲望。《錄鬼簿》小傳錄其文壇雅號:“江西稱為‘蠻子關漢卿’者是也。”朱權《太和正音譜·古今群英樂府格勢》評曰:“瀋和甫之詞,如翠羽孔雀。”不過,其所作詩詞、書法,今皆不可得見。所作散麯,僅存《瀟湘八景》一套。但這種南北麯調交互使用的新形式,不僅使時人耳目一新,更主要的是促進了南北地區間民族音樂的交流與融合,擴大了麯調的來源和容量,豐富了麯的表現功能,對於麯的進一步發展是一重大貢獻。所作雜劇,《錄鬼簿》著錄五種,均佚;《太和正音譜》增補一種:《瀟湘八景》,當今學術界一般認為是朱權誤補。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