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錶
歐陽修 Ouyang Xiu(宋代)秦觀 Qin Guan(宋代)呂本中 Lv Benzhong(宋代)
王觀 Wang Guan(宋代)宋祁 Song Qi(宋代)阮逸 Yuan Yi(宋代)
司馬光 Sima Guang(宋代)李廌 Li Zhi(宋代)釋惠洪 Shi Huihong(宋代)
謝絳 Xie Jiang(宋代)蔡襄 Cai Xiang(宋代)劉敞 Liu Chang(宋代)
瀋括 Shen Kuo(宋代)蘇轍 Su Zhe(宋代)朱熹 Zhu Xi(宋代)
陳鬱 Chen Yu(宋代)晁說之 Chao Shuizhi(宋代)車若水 Che Reshui(宋代)
陳淳 Chen Chun(宋代)陳傅良 Chen Fuliang(宋代)陳仁玉 Chen Renyu(宋代)
陳祥道 Chen Xiangdao(宋代)鄧椿 Deng Chun(宋代)郭思 Guo Sai(宋代)
李昉 Li Fang(宋代)呂祖謙 Lv Zuqian(宋代)羅大經 Luo Dajing(宋代)
史正志 Shi Zhengzhi(宋代)釋普濟 Shi Puji(宋代)釋圓悟 Shi Yuanwu(宋代)
釋贊寧 Shi Zanning(宋代)孫奭 Sun Shi(宋代)王欽若 Wang Qinre(宋代)
王應麟 Wang Yinglin(宋代)王洙 Wang Zhu(宋代)許洞 Xu Dong(宋代)
佚名 Yi Ming(宋代)袁燮 Yuan Xie(宋代)張載 Zhang Zai(宋代)
趙希鵠 Zhao Xigu(宋代)鄭樵 Zheng Qiao(宋代)馬永卿 Ma Yongqing(宋代)
何薳 He Wei(宋代)李上交 Li Shangjiao(宋代)邢昺(邢邴) Xing Bingxingbing(宋代)
袁采 Yuan Cai(宋代)謝良佐 Xie Liangzuo(宋代)鬍安國 Hu Anguo(宋代)
桂萬榮 Gui Morong(宋代)李昌齡 Li Changling(宋代)釋慧能 Shi Huineng(宋代)
陳規 Chen Gui(宋代)湯璹 Shang Shu(宋代)何去非 He Qufei(宋代)
韓彥直 Han Yanzhi(宋代)劉蒙 Liu Meng(宋代)曾安止 Ceng Anzhi(宋代)
劉道醇 Liu Daochun(宋代)韓拙 Han Zhuo(宋代)郭若虛 Guo Rexu(宋代)
周邦彥
宋代  北宋(1056年1121年)

詩詞《蘇幕遮 Su Muzhe》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Man ting fang Summertime Lishui Wuxiangshanzuo》   《解語花·上元 Jie Yuhua the fifteenth of the first moon (which is Lantern Festival in China)》   《蘭陵王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六醜·薔薇謝後作 Six ugly Rose Hsieh made the remarks》   《拜星月慢 Thanks Xingyue slow》   《隔浦蓮近拍 Separated Pu Lian Close》   《關河令 Guan River that》   《花犯 Flowers guilty》   《憶舊遊 recall formerly-visited place》   更多詩歌...

閱讀周邦彥在诗海的作品!!!
  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有教學,元豐初入都為太學生,因獻《汴都賦》,歌頌汴京形勢和朝廷新法,擢為太學正。及至舊黨執政,迭遭貶謫。哲宗親政,召為國子主薄。徽宗朝纍官至徽猷閣待製、提舉大晟府,後出知順昌府,徙處州。其詞作多寫戀情,還有詠物、懷古傷今、表現羈旅行役作品。音律嚴謹,語言工麗,多用典故,形成了渾厚、典麗、縝密藝術風格。對創製新調也有重要貢獻。被稱為婉約派集大成者和格律派創始人。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傢之冠”。但其詞過分追求格律法度與形式,思想內容比較貧弱,開了姜夔、吳文英等人形式主義詞風先河。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詞》。
  
  [北宋後期詞]
    北宋後期最重要詞人是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
  浙江杭州)人。少年時落拓不羈,二十四歲時入太學讀書,因獻《汴都賦》升太學正,
  後來當過一些地方官和校書郎、宗正少卿等職。徽宗即位後,由於他精通音律、善作詞,
  被任命為徽猷閣待製、提舉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北宋末年,以汴京為首城市生活越來越嚮享樂方面發展。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回憶說,當時“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幹戈。……
  舉目則青樓畫閣,綉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禦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
  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從士大夫階層來說,由於政治風波反復
  不已,他們政治熱情已經減退了許多,很少再有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那樣人了。
  雖然莊嚴議論還是在發,士大夫真正情感和企望卻轉化在享樂主義和藝術化
  私生活中了。
    恰巧又是一個精通藝術、善於享樂宋徽宗做了皇帝,更助長了這種氣氛。周邦彥
  本來也有些文人常有建功立業之想,但他既不具備相應才能,也沒有升遷到必要
  地位,也就自然地走進這種生活圈子,把精力放在音律研究、填詞作麯上。提舉大晟府,
  其實是發揮了他專長。
    周邦彥詞作,內容不外乎男女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等傳統題材,反映
  會生活面不夠廣阔。他成就主要是融合諸傢之長,使詞這一體裁發展得更加精緻。
    在北宋,以蘇軾為代表詞風在大力開拓詞表現領域同時,又往往成為“麯子
  中縛不住者”,表現出作為文字作品詞與音樂逐漸分離趨嚮。而周邦彥卻是朝另一
  個方向發展,極端重視詞與音樂配合,使詞聲律模式進一步規範化、精密化。應該
  說兩種方向各有其成就。在任大晟府提舉時,周邦彥以他音律知識並吸收民間樂工麯
  師經驗,搜集和審定了前代與當時流行八十多種詞調,確定了各詞調中每個字
  聲,連同為仄聲上、去、入都不容混用,並創製了《六醜》、《華胥引》、《花犯》、
  《隔浦蓮近拍》等不少新調。他所作詞,格律自然是十分嚴謹,如《繞佛閣》雙拽
  頭:
    暗塵四斂,樓觀迥出,高映孤館。清漏將短,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桂華又滿,閑
  步露草,偏愛幽遠。花氣清婉,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詞中“斂”字上、去通讀,“迥”、“動”、“迤”三字陽上作去,“出”清入作
  上,這樣每個字都合四聲,讀來抑揚變化而和諧婉轉,絶無吐音不順而顯得拗口地方。
  這種詞本身即富有音樂美,同樂麯能夠完美配合。所以,當時上至貴族、文士,下至樂
  工、歌女,都愛唱周邦彥詞。
    其次,周邦彥詞極講究“章法”即整篇結構。自柳永以來,作長調人多了起來。
  但這類詞篇幅長,佈局講究很費心思。而不少人寫長調時,或是中間填上些麗藻充數,
  或前緊後鬆,或為了一兩句佳句而敷衍成篇。在這方面,柳永長處在善於井井有條地
  展開鋪敘,蘇軾長處在以奔放情緒一脈貫穿,而周邦彥要比他們更講究章法,能精
  心地把一首詞寫得有張有弛,麯折回環。如《蘭陵王·柳》: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
  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這首詞三疊三換頭,聲韻格律極復雜;而周邦彥寫來十分工穩妥切,所以尤為樂師
  所愛。據毛幷《樵隱筆錄》稱,直到南宋初,還“都下盛行”,“西樓南瓦皆歌之,謂
  之‘渭城三疊’。”其內容衹是寫客中送別,抒發倦遊之情和惜別之情,而層次安排極
  富匠心。第一節由眼前之景引出回憶,再轉回自身,點明送別主題,接着又翻回到屢屢
  折柳送客往事,開闔變化之間,寫足了客居京華百無聊賴;第二節起筆宕開,追思
  舊遊,很快以“又”字接上昨夜別宴場景,嘆息舊交又少一人,然後藉想象寫朋友離去、
  彼此在相隔中相望情景;
    第三節以二個短句起頭,在急促節奏中涌出一腔哀怨,隨後節奏放慢,描繪離舟
  去後斜陽日暮,自己猶徘徊不忍去情形,再展開往日溫馨友情追思,最後用“淚暗
  滴”現實收束。這種反復回環、層層渲染章法,就像中國古典園林藝術,麯折變
  化,避免了一覽無餘毛病。在周詞中,如《瑞竜吟》(“章臺路”)、《六醜·薔薇
  謝後作》等許多長調詞,大抵都有這樣特點。
    再有,周邦彥詞十分重視語言錘煉,做到既渾成自然,又精緻工巧。這表現在好
  幾個方面:一是他善於化用典故和前人詞句,能把它們融化在全篇中,顯得天衣無縫,
  不留痕跡,所以張炎在《詞源》中說他“善於融化詩句”,“采唐詩,融化如自己者,
  乃其所長”。這種例子很多,甚至像《西河·金陵懷古》隱括了劉禹錫《石頭城》、
  《烏衣巷》兩首七絶和古樂府《石城樂》,卻也寫得非常完整流貫,沒有讓人覺突兀不
  自然地方。二是他在善於運用典雅語言同時,也善於運用淺俗口語和民間俚語,
  如《萬裏春》:
    千紅萬翠,簇定清明天氣。為憐他、種種清香,好難為不醉。我愛深如你,我心在、
  個人心裏。便相看、老卻春風,莫無些歡意。
    而最難得,是周邦彥無論用雅語還是俗語,都能夠化雅為俗,化俗為雅,使它們
  在一首詞中融為一個整體,不顯得突出礙眼。三是他對事物觀察很細膩,對意象
  擇很講究,所以語言表現力很強,如《蘇幕遮》上闕: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
  舉。
    後三句歷來受人推崇,因為它傳神地描摹出了雨後初晴清晨荷葉在水面迎風挺立
  那種動態、疏朗而秀拔風姿。“一一風荷舉”讀起來是很淺句子,實際每個字經
  過了細心推敲。再如《玉樓春》中“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在色彩
  渲染和空間布列上,可謂極工緻精巧。
    總之,周邦彥詞雖說在題材和情感內涵方面沒有提供更多新東西,但在藝術形
  式、技巧方面都堪稱北宋詞又一個集大成者,為後人提供了許多經驗。因此,南宋以
  後姜夔、張炎、周密、吳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彥,有人甚至稱他為“二百年來以
  樂府獨步”(陳鬱《藏一話腴》)。直到清代常州詞派,還奉他為詞之“集大成者”,
  認為學詞最高境界,就是到達他“渾化”(周濟《宋四傢詞選序》)。就連近代學
  者王國維,也把周邦彥比作“詞中老杜”(《清真先生遺事》)。這說明在詞藝術形
  式和語言技巧上,周邦彥確有出色貢獻與深遠影響。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youth掃校)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