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 人物列錶
朱宸濠 Zhu Chenhao(寧國)朱權 Zhu Quan(寧國)朱奠培 Zhu Dianpei(寧國)
朱覲鈞 Zhu Jinjun(寧國)朱盤烒 Zhu Panshi(寧國)
朱權
寧國  (1378年1448年)
網筆號: 獻王
開端終結
在位1391年1448年

  寧獻王 朱權 朱元璋、庶十七子 1391年─1448年 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寧。永樂元年移南昌府。正統十三年薨。
  
  朱權(1378年-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寧王,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
  
  朱權多才善謀,雄心遠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歲的他被封為寧王,二年後到北方邊境的軍事重鎮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就藩,“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顔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建文帝朱允炆害怕朱權投嚮朱棣,召朱權至京師,朱權抗命不至,對南京朝廷持觀望態度,被詔削三護衛。另一方面朱棣也想取得大寧騎兵助戰。同年朱棣率兵至大寧,朱權準他入城見面。朱棣暗中派人交結朵顔三衛首領及大寧駐軍。朱棣趁朱權出城為他送行時出伏兵挾持朱權,把朱權與其傢人帶回北平,同時收納大寧諸軍及三衛騎兵為己用,實力大增。
  
  明成祖朱棣稱帝後,永樂元年(1403年)朱權改封南昌,不久被“人告權巫蠱誹謗事”,朱棣派人“密探無驗”,此事方纔做罷。
  
  朱權知明成祖有所猜忌,故好黃老之術,“構精廬一區,鼓琴讀書其間”,藉此逃避殺戮。當時江西南昌一帶盛行淨明道,朱權退而參修淨明道,但心又忿忿,耿耿於懷,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年)病逝。謚獻,稱寧獻王。世子朱盤烒早死,由孫朱奠培繼承王爵。
  
  朱權著作豐厚,曾奉敕編輯《通鑒博論》,撰有《寧國儀範》、《傢訓》、《文譜》、《詩譜》、《史斷》、《通鑒博論》、《漢唐秘史》、《琴阮啓蒙》、《神奇秘譜》、《瓊林雅韻》、《神隱》、《太和正音譜》等數十種著作,其中《太和正音譜》為戲劇史上重要的理論專著。
  
  朱權的後代朱宸濠起事,對抗明武宗,即宸濠之亂,僅僅三十五日,就被思想傢王陽明平定,於是寧王封國被廢除。
寧國朱權
(1391年1448年)
後一君主 >>: 惠王 朱盤烒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