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蔣春霖 Jiang Chunlin(清代)朱彝尊 Zhu Yizun(清代)潘永因 Pan Yongyin(清代)
陳廷敬 Chen Tingjing(清代)倉央嘉措 Tshangs-dbyangs-rgya-mtsho(清代)普荷 Pu He(清代)
鄭燮 Zheng Xie(清代)金農 Jin Nong(清代)惲壽平 Yun Shouping(清代)
汪士慎 Wang Shishen(清代)張大受 Zhang Dashou(清代)寧調元 Ning Diaoyuan(清代)
吳淇 Wu Qi(清代)李方膺 Li Fangying(清代)俞樾內子 Yu Yuenazi(清代)
俞樾 Yu Yue(清代)宋犖 Song Luo(清代)律然 Lv Ran(清代)
曹雪芹 Cao Xueqin(清代)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清代)呂撫 Lv Fu(清代)
錢謙益 Qian Qianyi(清代)吳偉業 Wu Weiye(清代)顧炎武 Gu Yanwu(清代)
顧貞觀 Gu Zhenguan(清代)陳維崧 Chen Weisong(清代)王士禎 Wang Shizhen(清代)
查慎行 Cha Shenhang(清代)袁枚 Yuan Mei(清代)黃景仁 Huang Jingren(清代)
龔自珍 Gong Zizhen(清代)黃遵憲 Huang Zunxian(清代)秋瑾 Qiu Jin(清代)
何文煥 He Wenhuan(清代)馮班 Feng Ban(清代)王夫之 Wang Fuzhi(清代)
孫濤 Sun Tao(清代)郭麟 Guo Lin(清代)楊夔生 Yang Kuisheng(清代)
萬斯同 Mo Sitong(清代)畢沅 Bi Yuan(清代)汪楫 Wang Ji(清代)
湯球 Shang Qiu(清代)黃奭 Huang Shi(清代)黃以周 Huang Yizhou(清代)
張廷玉 Zhang Tingyu(清代)佚名 Yi Ming(清代)王秉滔 Wang Bingtao(清代)
白君琳 Bai Junlin(清代)李清馥 Li Qingfu(清代)陳芳生 Chen Fangsheng(清代)
孫星衍 Sun Xingyan(清代)朱伯廬 Zhu Balu(清代)章學誠 Zhang Xuecheng(清代)
𠔌應泰 Gu Yingtai(清代)高鶚 Gao E(清代)蒲鬆齡 Pu Songling(清代)
吳敬梓 Wu Jingzi(清代)李汝珍 Li Ruzhen(清代)醒世居士 Xing Shijushi(清代)
多隆阿
清代  (1817年1864年)

詩經類 Book category《毛詩多識》

閱讀多隆阿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1817.12.20—1864.5.18),字禮堂,呼爾拉特氏,滿族正白旗人,清朝大將。
  
  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12月20日,多隆阿生於齊齊哈爾。滿族人以騎射為本。多隆阿從小習武射箭,練就了一身騎射本領。16歲就披甲當兵,被選入前鋒營。1852年(鹹豐二年),升補驍騎校。
  
  1853年5月,太平軍發動北伐,所嚮披靡。清廷急忙調兵遣將,前往迎堵。7月底,多隆阿隨內閣學士勝保抵河南懷慶(今沁陽)外圍,開始與北伐太平軍作戰。 9月初,北伐軍經山西折入直隸(約今河北),京師為之震動。蒙古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率八旗兵出戰,多隆阿領黑竜江兩起馬隊轉隸其毫下,在直隸、山東“攻剿 ”北伐軍,參加圍困連鎮、高唐、馮宮屯等戰鬥。清軍全殲北伐太平軍,他因功升任協領。
  
  1855年6月,多隆阿率所部“得勝之師”南援湖北,駐防川沙口一帶。1856年12月,太平軍棄守武漢,清廷論功升任多隆阿為行營翼長。他奉湖廣總督官文之命,以所部馬隊順長江北岸東下,合湘軍楊載福部敗太平軍於黃州。又隨江寧將軍都興阿進占廣濟,1857年1月初占黃梅,迫使太平軍全部退出湖北。
  
  1月底,多隆阿率部嚮贛北要地小池口一帶的太平軍發起攻擊,以配合李續賓的湘軍大隊圍攻九江。他乘夜色前往小池口附近觀察地形,發現太平軍正在魏傢菜園增築土壘,當即下令分兵三路嚮土壘發起攻擊。他以步兵為主力,分為前敵和接應兩個梯隊,對土壘實施正面強攻,又以馬隊分列步隊左右兩旁,隨時準備抄襲太平軍的側翼。戰鬥開始後,多部士兵用稻草遮身,迅速接近太平軍營壘,填平壘前的塹濠,蜂擁翻土墻。馬隊則縱火放煙,以驚擾太平軍。太平軍奮勇抵抗達一個時辰,終因力不能支,放棄了土壘陣地。此後,多隆阿又率部連敗太平軍於小池口附近的段窯,以及湖北黃梅縣的楓樹坳、獨山鎮等地,攻毀太平軍許多營壘。從此,他不僅受到其上司都興阿等人的賞識,就是太平軍也不敢輕視他。
  
  5月,陳玉成率大隊太平軍由皖北入鄂,占領黃梅等地,以圖阻遏湘軍東進,鞏固皖北根據地。5月中旬,多隆阿率馬隊在黃梅渡河橋與太平軍激戰,毀壞太平軍營壘多座。6月3 日,太平軍對十裏鋪等地清軍發起猛攻。多隆阿急往應援。這一帶到處都是水田,不便騎兵馳騁。太平軍分派一部,選擇要道路口,集中槍炮進行射擊,斃傷多軍甚衆,使之不能與十裏鋪清軍會合。至11日,多隆阿為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約同鮑超前往大河鋪偷營,以便牽動十裏鋪的太平軍部隊。他先派兵埋伏在要隘道口,再選敢死隊數百人,掄大斧,持火球,對太平軍營壘發起突然攻擊,一天之間,連破太平軍營壘?座。
  
  7月中旬,陳玉成率部自黃梅、廣濟西進蘄州,多隆阿等拚死抵抗。8月20日,多軍合鮑超軍與太平軍激戰於黃臘山,甘傢畈等地,踏平太平軍營壘48座,迫使太平軍又一次退出湖北。
  
  贛北鄂東幾次作戰的勝利,使多隆阿在清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因功以副都統記名,並奉命收編總兵王國纔的步隊1700餘人,使自己所統馬步各營共達4000餘人。
  
  1858年5月,李續賓的湘軍大隊攻陷九江,湖北巡撫鬍林翼等擬訂東徵計劃,準備乘勝東援安徽。8月,多隆阿奉命率部自宿鬆東進,從16日開始,即與太平軍戰於太湖縣城。雙方相持月餘,至9月22日,多隆阿在與鮑超,李續賓等人經過精心策劃後分道出戰。他換旗易幟,令部下埋伏設奇,派少數老弱士兵故意裝睡,以吸引太平軍來攻。太平軍不知是計,打開營門出戰,多軍又佯裝敗退。待太平軍進入其埋伏圈,伏兵突起,一下子就衝亂了太平軍的陣腳。多隆阿騎馬揮刀,親自督陣,不多時便將太平軍建在太湖縣城外面的4座營壘攻破。太平軍於當晚撤出太湖。
  
  1858年10月,清軍分兵二路:李續賓北指廬州(今合肥),多隆阿合鮑超在都興阿的統率下進圍安慶。安慶是天京上遊的門戶,它緊靠長江北岸。多隆阿等陸師在楊載福部水師配合下,從東、西、北三面進行圍攻,先將城外太平軍營壘攻毀,斷其糧道,逼太平軍出城迎戰。11月中旬,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在皖北三河鎮全殲李續賓部湘軍,繼剋舒城、桐城,安慶退路受到威脅。都興阿、多隆阿等恐遭太平軍抄襲,急忙撤安慶之圍,西返宿鬆。
  
  多、鮑兩軍回到宿鬆,立足未穩,陳玉成、李秀成便率太平軍銜尾而至。在太平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多部許多將弁喪失鬥志,主張棄城他走。多隆阿怒目而斥,下令對畏葸退卻者嚴懲不貸。12月1日,太平軍大隊來攻。多隆阿利用大霧天氣,以主力正面迎敵,另以騎兵從太平軍大陣中穿馳而過,繞至太平軍的側後,將其糧草火藥以及其他輜重焚毀。太平軍返顧後路,多隆阿乘機下令主力發起猛攻,給太平軍造成很大傷亡。接著又與鮑超軍連敗太平軍於花涼亭。在湘軍三河鎮之戰大敗之後,多、鮑兩軍能夠連勝太平軍,起到了穩定清軍人心的作用。多隆阿也因此名聲大噪,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巡撫鬍林翼先後上奏清廷,為他請功求賞。
  
  1859年2月初,多軍合鮑超部軍再次抵達太湖城外,開始用洋槍與太平軍作戰。太平軍利用太湖縣城四面環河的條件,依水設防,不輕易出戰,使多隆阿等滯留了半年之久。這年秋後,形勢發生變化,清軍和太平軍為爭奪安慶,準備在皖北展開激戰。曾國藩親自駐紮宿鬆指揮清軍戰事,分兵四路。太平軍則由陳玉成擁重兵數萬屯潛山,援太湖,與清軍相持。這時,荊州將軍都興阿以病離開軍營,多隆阿奉鬍林翼之命以福州副都統的身份節制鮑超和湖北糧道唐義訓、候選道蔣凝學等部湘軍19營,總兵力達1萬餘人。多隆阿調整了進攻太湖的軍事部署。他决計集中力量首先攻擊由潛山進紮到地靈港、羅山衝,小池驛一帶的太平軍援軍。
  
  1860年1月中旬,多隆阿指揮各軍嚮潛山境內太平軍發起攻擊,與陳玉成部太平軍大戰於地靈港附近。一個月以後,兩軍再次激戰於羅山衝和小池驛。這時太平軍兵力本占優勢,又是憑山據壘,以守為戰。多隆阿於2月16日黎明時分齊集各營,擺列大陣。列陣完畢,便派小部隊誘羅山衝太平軍出戰。太平軍分路出壘迎戰,多軍一呼而進,前遏尾抄,左右橫衝。多隆阿白率馬隊從中路衝入太平軍陣中,左擊右突。太平軍陣腳大亂,官兵死傷數千人,餘衆退入壘中。第二天,多隆阿率部乘勝對小池驛、羅山衝等處太平軍營壘同時發動攻擊。他分兵三路,東路攻小池驛,西路攻羅山衝,中路居中策應。東西兩路又各分兵三支,分別從左,右兩翼發起衝擊,另有馬隊一支為後應。太平軍的防守重心在羅山衝、陳玉成親自督陣指揮。雙方麈戰數時,羅山衝製高點為多軍所占,太平軍力漸不支,牽動全局,幾十座營壘全部被毀,損失慘重。2月17日,多軍等占領太湖。
  
  1860年夏,曾國荃部湘軍進入集賢關,圍困安慶。多隆阿奉鬍林翼之命率部進嚮桐城,對桐城圍而不攻,準備攻打赴援安慶的太平軍。9月以後,太平天國為解救安慶危局,發動第二次西徵,分兵五路,夾江西上。其中陳玉成率軍數萬出天京,經定遠、壽州、舒城,於11月中旬進至桐城西南的挂車河一帶,紮營40餘座,試圖直接救援安慶。 12月初,安徽按察使李續宜率萬人來援。多隆阿與李續宜商定,多軍從挂車河嚮南攻,李續宜率軍從新安渡嚮北攻,對陳玉成部太平軍南北夾擊。多隆阿將所部分為左、中、右三路,分別擔任正面攻擊和左、右翼側擊。每路都選數營精兵打頭陣,別留一兩營組成第二梯隊為後繼。另外,還以騎兵分隊或抄太平軍後路,或居中策應。雙方激戰兩個時辰,太平軍官兵傷亡數千人。配合太平軍作戰的捻軍旗主孫葵心不幸陣亡。陳玉成衹得率太平軍餘部北走廬江休整。
  
  1861年5月初,安慶會戰拉開帷幕。陳玉成從湖北戰場率大隊太平軍進援,駐軍集賢關與菱湖之間,逼近圍城的曾國荃部湘軍。幹王洪仁殲、章王林紹璋等也統太平軍2萬餘人,自桐城南援安慶,進至安慶北面的新安渡、橫山鋪、練潭一帶,連營30餘裏,謀與陳玉成部會師。多隆阿率部前出高河鋪,阻止兩支太平軍援軍會師。多隆阿熟知這一帶的地理形勢,他先在太平軍的退路上設下伏兵,又用木板堵積河水,而以大隊主力正面迎戰。5月2日,多軍分四路嚮練潭、橫山鋪一帶的太平軍猛撲。太平軍營壘不堅,旋被攻破。駐新安渡的太平軍1萬餘人前往救援,多隆阿以3營步兵迎面接戰,以5營步兵從側翼攻擊,以馬隊繞到後面夾擊。太平軍前後受敵,傷亡甚衆。洪仁殲等下令由馬踏石渡河北撤。正當半渡之際,多軍在上遊開啓河閘,河水徒漲,多軍伏兵亦起,太平軍被淹詖擊,又遭重大損失。
  
  5月6日,多軍又在新安渡再次擊敗洪仁殲、林紹璋等部太平軍。這次多隆阿於新安渡北岸在太平軍的進攻方向上先設伏兵,布下口袋陣。太平軍來攻時,多隆阿以疲弱之卒佯敗引其前,以勁悍之兵尾擊驅其後,迫太平軍入其伏陣。太平軍前阻河水,其它三面皆受清兵攻擊,幾乎陷於絶地,雖奮勇突出包圍,但傷亡很大,撤回天林莊。不久又撤至桐城東面的孔城鎮。
  
  陳玉成因無法與援軍會師,於5月19日親自率數千人繞道赴桐城,與洪仁牙、林紹璋等會商進軍事宜。多隆阿聞訊,即派兵追擊,使負責斷後的黃金愛部太平軍傷亡千餘人。24日,陳玉成合林紹璋、洪仁牙、黃文金等部2萬餘人,分三路從挂車河、新安鎮、青草塥往攻多軍大營。多隆阿事先偵知此情,决心“乘其佈置未定,先發製人”。他當即派出馬隊多起,於陣地外圍設伏,又將所部主力分為五隊,以前三隊分迎三路太平軍,另派兩隊為預備隊,未等太平軍布好陣勢即發起攻擊。正當雙方接戰處於相持狀態時,多隆阿預伏的騎兵突然橫殺而出,衝亂了太平軍的大陣。多軍主力乘勢猛攻,太平軍又被打得大敗,陳玉成等北退桐城。
  
  多隆阿在安慶會戰中指揮部隊連續數次擊敗太平軍,完成了阻援的任務,給太平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挫傷了太平軍的銳氣,有效地保障了圍城湘軍的作戰。9月5 日,湘軍曾國荃部終於攻破安慶城。多隆阿名聲益噪,鬍林翼說他“謀勇兼全”,“兵略精審”,清廷迭升他為正紅旗蒙古都統和荊州將軍。
  
  在此之後,多隆阿率部乘勢於9月?日攻占桐城,11日占宿鬆,不久又占舒城。與此同時,又分遣一部連下湖北黃梅、廣濟、黃州等州縣。1862年(同治元年)2月後,他與欽差大臣袁甲三合軍逼攻廬州城,與陳玉成部太平軍多次激戰,最後於5月13日占領該城。陳玉成率餘部數千人北走壽州,兩天後即被練匪苗沛霖所誘擒。太平軍在皖北的根據地喪失殆盡。
  
  在攻占廬州後,曾國藩讓多隆阿引兵進攻江蘇浦江、浦口和九況洲,配合曾國荃會攻金陵。但他因在安慶之戰中出力最大,而賞賜卻在曾國荃之下,不願再與貪婪跋扈的曾國荃協同作戰。5 月30日,他奉上諭離開江淮戰場,選帶所部迅速入陝。當時,陝西境內主要有三支起義武裝:陳得纔所率太平天國西北遠征軍正在逼近西安,雲南李、藍起義軍在藍大順等率領下也經四川進入陝西,陝西回民起義軍將勝保所率的清軍打得難於招架。多隆阿奉命之後,率部從皖北英山、霍山進入湖北麻城,經武昌轉上襄陽,9 月初抵達陝西商南。
  
  9月中旬,多隆阿先與由陝西東下準備進援廬州的陳得纔部太平軍戰於鄂、陝、豫三省交界的柳林溝、荊子關等地。太平軍被擊敗,退回陝西。12月6日,多隆阿在潼關接奉上諭,以欽差大臣督辦陝西軍務,並接統原督辦大臣勝保所部各營,共計有兵勇2萬餘人。他審察全局,認為陝西起義軍連年戰勝,氣勢正旺,清軍不能急於求成。因此,在作戰指導上,他决計穩紮穩打,由東而西步步進逼,力求每戰必勝。他還特別註意對起義軍實行打與“拉”相結合,以分化瓦解起義軍的隊伍。此外,針對入陝作戰糧餉缺乏的情況,他專門派出一部分兵力搜運糧草。
  
  1863年1月中旬,多隆阿率部開始與陝西回民起義軍作戰。20日,解同州城之圍,殘殺回民軍近千人,隨即從同州嚮洛水以南的王閣村和羌白鎮發起攻擊,於3月19日占領了回民軍的這兩個重要據點。5月19日又攻破倉頭鎮。
  
  回民起義軍經此數敗,損失慘重,遂從陝西東部地區嚮西轉移,集中於涇陽、新陵、鹹陽一帶。9月初,多隆阿到達西安,大肆施展“招撫”伎倆,派人到回民起義軍中誘降。個別回民軍首領變節投敵。10月初,多軍嚮回民軍發動進攻。13日,攻占高陵縣城。隨後,分派陝西提督雷正綰和總兵曹剋忠各率一軍共同扼守鹹陽,截斷回民軍西退之路,他則親統主力從高陵渡涇水進逼蘇傢溝回民軍據點。起義軍嚴陣以待,拚命抵禦。多隆阿利用馬隊從旁橫衝穿插,將回民軍分割擊敗。多軍連占蘇傢溝和渭城兩地。回民軍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經醴泉(今禮泉)、乾州西退邯州(今彬縣),不久轉入甘肅東部地區。12月24日,多隆阿奉清廷上諭任西安將軍。
  
  多隆阿在將陝西回民軍基本鎮壓下去之後,又策劃嚮甘肅進軍。但是,藍大順等率領的李、藍起義部隊這時還占領著陝西盩厔(今周至),多隆阿為瞭解除西徵時的後顧之憂,又親率馬步10營嚮整屋發起攻擊。
  
  盩厔在西安以西約200裏處,城墻高厚,藍大順等率起義軍在城內屯糧積薪,嚴密設防。多軍利用地道以地雷轟城,同時發起強攻,皆未成功。多隆阿見部下死傷纍纍而城不能剋,心急如焚。1864年3月30日,他親自擊鼓督陣,再次強攻,頭部被起義軍鳥槍擊中。次日城破,藍大順等退嚮陝南。而多隆阿因傷重也於5 月18日喪命。
  
  多隆阿從1853年起先後與太平軍,捻軍、回民起義軍和李、藍起義軍作戰,大小上百仗,歷戰豫、晉、直、魯、鄂、贛、皖、陝八省。總的看來,他指揮的戰鬥勝多敗少,是清軍滿人中的一員能戰之將。他率部作戰,一是靠勇,每戰都能親自督陣,甚至自己帶頭衝鋒。除勇以外,他也講究用智謀,中國古代兵法中的偷營、火攻、毒攻、反間、誘敵入伏等辦法他都曾成功地使用過。在布陣指揮方面,比較註意正面迎敵和側翼包抄,善於使用機動兵力,往往能夠在最關鍵的時間和地點將其投入戰鬥。此外,他也很註意馬步協同作戰,利用騎兵進行奔襲,穿插,也取得了較好的戰果。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