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傑剋·凱魯亞剋 Jack Kerouac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直到六歲,凱魯亞剋纔開始學習英語。父母都是羅馬天主教徒。父親列奧·凱魯亞剋開了一傢印刷廠,足以維持全家生計。傑剋排行老三,是傢中最小的男孩,其童年生活是平靜和幸福的。四歲時,比他大五歲的哥哥傑拉德因病死去,凱魯亞剋對此印象極深。在他看來,傑拉德天資聰穎,對小動物尤其有憐憫之情,卻被死神無情地帶走了。家庭的宗教信仰及哥哥的過早夭折,使凱魯亞剋從小便相信再生來世。這種思想一直在其創作中表露出來,小說《傑拉德的幻想》(1963)便記敘了哥哥死前的情景。他後來篤信佛教可追溯到此事。他從小就喜歡文學,迷戀歌德、雨果等人的作品。凱魯亞剋自幼生性靦腆,但卻喜歡運動(騎馬、棒球、足球),熱衷於閱讀文學作品。從中學便養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記錄下周圍的人和事——傢人、朋友、鄰居的日常談話、廣播節目、電影中人物新奇的表達方式。他閱讀廣泛,從《哈佛文學經典》的英、法、俄、德、美國作傢到當代作傢的作品,諸如薩洛揚、海明威等等。精典文學典故和街頭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是他作品語言的兩大特色,前者顯然受益於他這種自幼(一直到進入大學)對世界名著的酷愛與熟悉。
1936年,流經洛威爾的梅裏馬剋河泛濫,摧毀了城內衆多建築,凱魯亞剋父親的印刷廠受到嚴重損失,債臺高築,不得不賣掉印刷廠,以打短工為生,家庭經濟開始惡化。父親破産後長期患病,哥哥夭折,母親被迫到一傢鞋廠幹活以養傢糊口。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無法治愈的創傷。父親把希望寄托在擅長體育(特別是足球)的凱魯亞剋身上。1939年,由於在橄欖球上的出色表現,波士頓學院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都允諾嚮凱魯亞剋提供奬學金。也就是在這時,他同瑪麗·卡勒相識,並墜入愛河。他得在波士頓和紐約之間做出選擇。去紐約意味着離傢,也要同瑪麗暫別。最終,出於對旅遊的熱衷和對新奇事物的渴望,他毅然去了紐約,在進入哥大之前上了一年預備學校。同瑪麗的這段戀情,在小說《瑪吉·卡薩迪》(1959)中有所記述。一年(1939~1940)時間過得很快,他學業優異,並帶領學校足球隊獲得了冠軍。這段時期,除了繼續閱讀文學作品(特別是惠特曼和托馬斯·沃爾夫的作品),他尤其喜歡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爵士音樂,這直接影響到他日後所主張並實踐的自發式寫作風格。在紐約的第一個學期,他結交的都是有錢人傢的孩子,常常跟同學一起出入娛樂場所。1940年,他因為買不起白色禮服而不被准許參加自己的畢業典禮,他衹好坐在聽得見畢業典禮的體育館後面的草坪上,嘴裏嚼着草葉,讀惠特曼。暑假裏他回到家乡洛威爾找朋友玩,這幫朋友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歪歪”,這本來是一個酒鬼的外號,可見傑剋那時就常常醉酒。
在哥大事情變糟了。開學後傑剋在訓練中摔傷了腿,腿傷好了之後長期淪為替補,有一天教練責備他打不好比賽,他父親的事業也完蛋了,成了個酒鬼。年輕的凱魯亞剋很灰心很迷茫,他一氣之下收拾行李離開了學校,接連在服裝廠、修理站、餐館等地打工。後來一邊做體育記者,一邊閱讀、寫作,沒過幾個星期,他就厭倦了體育記者的工作。“珍珠港事件”爆發後,他跟夥伴一起報名參加海軍。在等待集訓通知期間,他有點等不及了,又剛好碰到一群商船水手,他就跑到一條輪船上做起了幫廚。在船上他繼續寫作。他所在的貨船還運送炸藥,曾經嚮遇上的德國潛艇發起過進攻。他用這些經歷創作了小說《大海是我的兄弟》。二戰開始了,他參軍但不能適應軍隊的生活。開始跑船,不在船上時與一幫人在紐約閑蕩:哥大學生艾倫·金斯堡和露西安·卡爾,住在市中心的年長一點的古怪而有學識的威廉·伯羅斯,和一個來自丹佛的快樂的路痞尼爾·卡薩迪。那時剋魯亞剋已經開始在寫一本小說,風格象托馬斯·沃爾夫。小說講他的瘋狂的城市生活與他的傳統的家庭觀念的衝突帶來的痛苦。他的朋友們喜歡它,金斯堡要他哥大的教授們幫忙找地方發表。這本成為剋魯亞剋的第一部小說,是他唯一的一部傳統的小說,《小鎮與城市》。這雖然確認了他作傢的身份,但沒有給他多帶來多少名氣。
傑剋總是不停地在寫,無論在做什麽時——開車或旅行,喬伊斯·約翰遜說:“對於凱魯亞剋,寫作是一場反抗虛無感和絶望感的戰爭,它們經常淹沒他,無論他的生活看上去多麽安穩。他曾經說,當他老了後,他絶不會感到厭倦,因為他可以捧讀自己過去的所有冒險史。”
1940年,在一次足球比賽中,凱魯亞剋受傷骨折。其家庭這時已遷往紐黑文。但是,他厭倦那裏的學院式教學,並且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中止了哥大的學業,未畢業就離校而去。回到紐黑文,又隨父親遷回洛威爾。1942年,凱魯亞剋在商船上幹活,10月回哥大繼續讀書。不等期末又遷回洛威爾,等待應徵入伍。1943年2月,他加入美國海軍服役。可在營地訓練時,他卻躲在圖書館裏看書,遂以精神癥為由被送進精神病院,一個多月後被除名退役。1942年擔任《太陽報》的體育記者,戰後從事寫作。1952年,他在舊金山南太平洋鐵路上當過搬運工,遊歷過美國各地和墨西哥,也曾去美國博物館尋根他來到紐約,在曼哈頓埃迪·帕剋(一個學習藝術的大學生,後來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的公寓住下。威廉·巴勒斯、金斯堡、盧西·卡爾等 “垮掉的一代”夥伴常常來此聚會。1944年8月卡爾殺死了一個欲對他進行同性戀騷擾的男人,凱魯亞剋亦因被控犯包庇罪而被捕,後被埃迪保釋出獄。10 月,他再次到商船上幹活,然後返回紐約同巴勒斯、金斯堡同居。年長的巴勒斯對凱魯亞剋和金斯堡來說,既是朋友、長者,又是教師,他畢業於哈佛大學,熱衷於文學、語文學、人類學,出生於名門望族(母親是南北戰爭中南方著名將領羅伯特·李的嫡係後裔),本來可以在仕途上平步青雲,但他厭惡貴族的情趣和生活方式,青年時代便染上了毒癮。儘管有穩定的家庭接濟,他卻喜歡浪跡天涯,到過世界的許多地方,曾在墨西哥長住,同下層人民廣泛接觸。其小說《販毒者》(1953)記述了吸毒的體驗。但奠定其在美國文學史中地位的,卻是小說《裸露的午餐》(1959),其中涉及吸毒、同性戀,用超現實主義的拼貼手法寫成。這兩部小說首開美國毒品小說之先河。
1946年5月,凱魯亞剋的父親去世,他開始創作第一部小說《鎮與城》,於1950年出版。這部小說基調悲哀,如同一首輓歌,以作者本人的家庭沉浮變遷為綫索,以他“垮掉的一代”的夥伴為原型,表現的是在工業文明惰勢下小鎮的傳統社會道德價值同城市中令人眼花鐐亂但危險叢生的精神和物欲追求之間的衝突。小鎮家庭的溫馨同移居到城市後的絶望、失意,形成鮮明的對比。全書的宿命論色彩純粹是凱魯亞剋式的。有的批評傢認為“鎮與城這一問題,在凱魯亞剋看來已成為小鎮和城市亦即上帝和他的創造物(人類)之間衝突的一個象徵”。值得一提的是,正如他後來的小說,《鎮與城》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可以追溯到愛默生、麥爾維爾、梭羅、霍桑這些美國文學巨匠,它崇尚自然、靈性的至高無上,強調直覺,張揚個性,反對理性的超驗主義和神秘主義,其自發性寫作風格已初見端倪。
1946年,凱魯亞剋同尼爾·卡薩迪相識。卡薩迪是《在路上》主人公狄安·莫裏亞蒂的原型。在“垮掉的一代”夥伴中,他是個“天使”兼“惡魔”似的人物。正如《在路上》所示,其父親是個酗酒成性的流浪漢。1926年,他父母正在流浪,途經????湖城時,在一傢慈善醫院生下了他。他從小就野性十足。 1928年,他隨父母遷往丹佛,混跡於乞丐、酒徒和流浪漢中,其綽號是“速度極限”和“速度極快的傢夥”。其童年生活在自傳《第一個第三者》中有所描述。他長得一表人才,讀過不少書,思維敏捷,行動果斷,談吐機智。在受過教育的“垮掉”夥伴中,他並不自卑,相反卻獨具魅力,頗得女人青睞。同時他也與凱魯亞剋、金斯堡有同性戀關係。1940年至1947年間,卡薩迪偷了五百次車(並非為了錢,衹是為了“在路上”的遊歷)。1946年,他從丹佛到紐約時已被逮捕七次,過了一年多的監獄生活。凱魯亞剋在1972年出版的小說《戈迪的幻想順描述了卡薩迪交織着善與惡的傳奇故事。在凱魯亞剋看來,卡薩迪的執著堅毅、熱情瘋狂與玩世不恭,最能體現“垮掉的一代”作為“局外人”的個性。
傑剋·凱魯亞剋傑剋·凱魯亞剋
1950年,《鎮與城》出版,銷路不佳,反應不一。凱魯亞剋回到丹佛,同卡薩迪一同到墨西哥城(《在路上》第二部描述了這段經歷)。11月,凱魯亞剋同埃迪·帕剋解除婚約,同第二任妻子瓊·哈維蒂結婚,住在紐約,開始為20 世紀福剋斯公司寫電影腳本。1951年2月,卡薩迪給凱魯亞剋寫了一封長達兩萬三千字的長信,用自由聯想的方式記述了他復雜的性愛關係。受到這封信的啓發,凱魯亞剋花了二十天時問,在服用安非它命後,坐在打字機旁用長達一百二十英尺的打字紙寫出了《在路上》手稿(1957年,由他自己和出版社修改過的《在路上咄版,其結構酷似《鎮與城》,儘管仍保留了自發式寫作的風格)。
1952年,在新墨西哥城巴勒斯的公寓裏,凱魯亞剋寫出了小說《薩剋斯醫生》,副標題是“浮士德第三部”。傳說中,德國巫師、星相傢浮士德博士把靈魂賣給了魔鬼,這是西方文學中探討上帝、魔鬼與人性關係的一個永恆題材,凱魯亞剋也有意以此表現精神世界的復雜性。這部小說分兩部分。薩剋斯的一生無疑有巴勒斯的身影。第一部分叫做“帕塔剋特維爾的鬼魂”,作者用童年的眼光回憶童年時在故鄉洛威爾夢見鎮外的薩剋斯醫生(一個半惡魔、半浮士德博士式的人物)的恐怖情景。餘下的一部分,運用了諸如電影腳本、街頭市井俗語、法語、報紙剪貼、滑稽可笑的鬧劇寫作、哥特式氛圍等方式,表明其自發式寫作技巧已日趨成熟。
1952年至1953年,凱魯亞剋輾轉來往於舊金山——新墨西哥——紐約——舊金山之間。他同卡薩迪一樣,在鐵路上當司閘工,生活很不安定,可正是這兩年,他卻寫出了兩部小說《瑪吉·卡薩迪》和《地下人》。前者記述他少年時代同瑪麗的愛情故事,其中也包含着同第一任妻子埃迪·帕剋的惰史,富於戲劇性。在浪漫情戀的歡悅與現實生活選擇的悲涼中展開,結局是絶望的。後者追憶作者(小說中的作傢列奧·貝爾斯皮耶)同一個黑人姑娘(書中叫瑪爾杜·法剋斯)的愛情故事。瑪爾杜住在紐約波希米亞聚集區(來自下層,“地下人”的寓意即在於此),她同其他一夥年輕人(實際上是《在路上》中狄安·莫裏亞蒂的夥伴及追隨者)的亂七八糟的生活方式在小說中亦有反映。小說用列奧·貝爾斯皮耶的獨白敘述,以瑪爾杜的背叛而告終。自發性寫作方式在小說中可以說達到了極緻,從不間斷、跳躍而又起伏的長句有時竟達半頁之多。
1954年至1957年算是凱魯亞剋創作成果最豐碩的幾年。這時他醉心於閱讀佛教及禪宗經典(特別是大乘佛教),還寫了大量有關對佛教感悟的手稿(都未出版)。長久榮繞在凱魯亞剋頭腦中的一個問題是:上帝無處不在,但又似乎難以捉摸。現實的存在衹不過是一個虛幻。佛教教義的“空幻”說頗能使他共鳴。佛教主張的靈魂的寂滅永生這一停論使他明白,上帝所創造的一切生靈的痛苦都是神聖的,人的所有欲望並不是“惡”的象徵。西方傳統宗教的“人性原罪”這一道德二元論同大乘佛教、禪宗,尤其是老莊哲學“天地與我重生”、“萬物與我為一”這些思想是對立的,因此一切(人的思想和行為)應順應自然。這便成為“垮掉”哲學的又一人生信念,他們並以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及“自發式寫作”來身體力行。對佛教禪宗的研讀使凱魯亞剋的煩惱得到些許解脫(最令他苦惱的是寫得多但出版不多)。寫於1954年至1957年間並於 1957年出版的詩集《墨西哥城布魯斯》包括242首短詩,反映了他對人生重大問題(生與死)的思考。寫於同年的長篇小說《特麗斯特莎》,講的是一個同他一起吸毒又是他的悲哀中的撫慰者的墨西哥姑娘的故事。1956年他寫成了《孤獨的天使》第一部(記敘他在舊金山夥伴中的經歷)。1957年,寫完《達摩流浪漢》。所有這些作品無不貫穿生命無常、因而需縱情享受這一凱魯亞剋式的佛教——禪宗感悟。
凱魯亞剋的創作生涯終於迎來了轉機。1955年,《在路上》前兩部分別在《新世界寫作》和《巴黎評論》上發表。同年,金斯堡在舊金山“六畫廊”朗讀《嚎叫》,大獲成功,標志着“垮掉的一代”作為一個文學流派的正式登場。1957年10月,得力於評論傢馬爾科姆·考利的推薦,《在路上》由維京出版社出版。此時凱魯亞剋已滿三十五歲,但由於縱酒,身體也日漸虛弱。儘管評論傢對他的作品褒貶不一,但他已遠非無名之輩,作品得以陸續出版,經濟情況也有所改善。突如其來的成功讓剋魯亞剋很不適應。多年的悶悶不樂,一下子成了大衆明星,但他比人們期望的要老得多,傷感得多。評論傢們嘲笑他的作品,認為垮掉派衹是一種時髦,剋魯亞剋覺得他的作品不是。他變得很忙,頻繁出現在電視節目裏,給雜志寫文章,還錄了三盤專集。但他再不能象一個嚴肅的作傢那樣工作了。他養成了酗酒的習慣,這可能是為了與他在《在路上》中的瘋狂形象保持一致。跟不久前的柯特·柯本一樣,他在他的藝術裏直露地表達了他的不快樂,但沒人認真看待。1961年,他花了十天時間寫出了小說《大瑟爾》,記錄了他在加利福尼亞西部海岸風景區大瑟爾療養期間身心交瘁(因縱酒)的迷亂思緒。
1962年至1969年期問,凱魯亞剋在佛羅裏達州和新英格蘭之間頻繁遷居,同母親居住在一起。1966年同幼年時代的朋友桑帕斯的妹妹斯特拉(第三任妻子)結婚。1965年,他寫完了記述他到巴黎尋訪傢族史的小說《薩托裏在巴黎》,該書於1966年出版。兩年後,其最後一部小說《杜魯阿茲的虛榮》出版,杜魯阿茲也就是作者的化身。該書記述了他在故鄉洛威爾以及哥倫比亞大學踢足球的經歷,也回憶了從二戰期間一直到他父親死去的1966年他本人及家庭的一係列事件。“虛榮”一詞雖說暗示的是他自己的過去,似乎也在總結始於童年時代的文學追求,包括性愛等等,在他看來這一切衹不過是過眼煙雲。他生命的最後歲月就是在這種“自我放逐”的孤獨心境中度過的——同母親、妻子住在一起,縱酒、看電視、聽音樂,逐漸與“垮掉”夥伴遠離。寫完《在路上》之後,凱魯亞剋就逐漸文思枯竭。但他一直自視甚高,同評論界的普遍看法形成較大反差。因此,他感到抑鬱憤懣,1969年10月21日,他因酗酒在佛羅裏達聖·彼德斯堡醫院逝世。就在前一年,尼爾·卡薩迪H在路上》中狄安的原型也告別人世。金斯堡、霍爾姆斯等“垮掉”派作傢,還有親屬、記者等二百多人參加了在洛威爾舉行的葬禮。
傑剋·凱魯亞剋-主要作品
凱魯亞剋是美國五十年代中期崛起的“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共創作了18部小說,大多帶有自傳性質。他的第一部小說《小城鎮與大都會》 (1950)是一部按照風俗和歷史事件的編年體例來描寫家庭和社會的史詩,當時並未引起社會的註意。 《在路上》 (1957)則是在幾個星期之內寫成的,以後幾年沒有再修改,小說結構鬆散,斷斷續續,描寫一群年輕人的荒誕不經的生活經歷,反映了戰後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態。凱魯亞剋的第三部小說《地下室居民》 (1958)敘述了一群“垮掉分子”在舊金山整日酗酒,縱欲、吸毒的所謂生活。 《流浪的達摩》 (1958)題材與上一篇小說相似,但藴含着某種高深的東方哲理。接着,凱魯亞剋又有兩部小說閃電般地問世《薩剋斯醫生》 (1959)和《麥琪·卡西迪》 (1959)均包含着作者的自傳成份,充斥着失去信仰的年輕人的苦悶,彷徨和消極對抗情緒。總之,凱魯亞剋的作品藝術性稍差,但對社會現實有獨到的認識,有助於瞭解當今一部分西方青年的精神危機,加深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性的認識。
傑剋·凱魯亞剋-大事年表
傑剋·凱魯亞剋傑剋·凱魯亞剋
1922年3月12日,傑剋·凱魯亞剋(Jack Kerouac)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洛威爾城,是加拿大 法國移民列奧·凱魯亞剋和加布裏爾的第二個兒子,排行老三。
1939年從洛威爾中學畢業。
1939年~194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足球奬學金,在紐約霍雷斯·邁因預備學校讀預科。
1940年~1941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本科學習。
1942年~1943年在美國海軍服役,被以精神病為由除名;後在商船上當水手,隨船隊去英國 利物浦。
1944 年認識盧西·卡爾、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涉嫌參與卡爾殺人案;8月22日同第一個妻子埃迪·帕剋結婚。
1946年~1948年寫作小說《鎮與城》;在紐約同尼爾·卡薩迪相識。
1948年同作傢約翰·剋列農·霍爾姆斯(John Clellon Holmes)相識,提出“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這一名稱。
1948年~1950年開始寫作《在路上》,第一次同卡薩迪以在路上》主人公狄安原型)橫越美國,最後到達墨西哥城。
1950年《鎮與城》出版,與第二任妻子哈維蒂結婚。
1951年2月~3月,閱讀巴勒斯小說《販毒者》以及霍爾姆斯的小說《走》手稿。4月,在紐約公寓內的一捲打字紙上寫出了《在路上》。10月,提出“自發式寫作”方法,開始修改《在路上》。
1951年~1952年在紐約和舊金山寫作小說《戈迪的幻想》。
1952年在墨西哥城寫作小說《薩剋斯醫生》。
1953 年在紐約寫作小說《瑪吉·卡薩迪》和《地下人》。
1954年在紐約和加利福尼亞開始研究佛學,在舊金山寫成詩集《舊金山布魯斯》。
1955 年寫作《墨西哥城布魯斯》,在墨西哥城開始寫作長篇小說《特麗斯特莎》。10月3日,同金斯堡等出席舊金山“六畫廊”詩歌朗誦會,金斯堡朗誦《嚎叫》,大獲成功。
1956年在墨西哥城完成小說《特麗斯特莎),在北卡羅來納開始寫小說《傑拉德·的幻想》,在華盛頓州和墨西哥城完成長篇小說《孤獨的天使》第一部。金斯堡的詩集《嚎叫及其他》在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
1957年3月到法國和英國作短暫旅遊。《在路上》由紐約維京出版社出版;在佛羅裏達開始寫小說《達摩流浪漢》。
1958年~1960年寫成小說《孤獨的旅人》手稿。
1961年在新墨西哥城完成小說《孤獨的天使》第二部,在佛羅裏達寫成小說《大瑟爾》。
1965年在佛羅裏邊寫成小說《薩托裏在巴黎》。
1966年5月同母親遷往故鄉洛威爾,11月9日同第三任妻子斯特拉結婚。
1967年在洛威爾寫作小說《杜魯阿茲的虛榮》。
1968年尼爾·卡薩迪死於墨西哥。到歐洲作短期旅行。
1969 年10月21日病死於佛羅裏達州聖·彼德斯堡。
傑剋·凱魯亞剋-凱魯亞剋與金斯堡
凱魯亞剋與艾倫·金斯堡同為“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而兩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十分密切。《光榮與夢想》裏簡要地概括了凱魯亞剋的經歷:“垮掉的一代”中的一些人成了著名人物。最著名的是一個結實的法裔加拿大人,參加過哥倫比亞大學的橄欖球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過商船隊的水手,1940年末期在社會研究新學院裏任教。他出世的時候名叫讓·路易·凱魯亞剋,但到了1950年出版第一本書《城鎮與城市》時,就將名字改為傑剋。”
凱魯亞剋與金斯堡是因共同的朋友巴勒斯相識的。傑剋·凱魯亞剋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結識了一群思想獨立、放浪不羈的年輕作傢,他們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們互相交流閱讀經歷、評論對方的作品,一起出沒於時代廣場、嘗試大麻和性愛,構成了“垮掉的一代”的核心成員,這中間,艾倫·金斯堡就是與凱魯亞剋關係最密切的人物之一。凱魯亞剋橄欖球隊員的身份令金斯堡感到好奇,金斯堡回憶說:“一天上午,我去拜訪傑剋,我對他既畏懼又驚奇,因為我還從沒遇到一個大個子運動員對詩歌如此敏感、有悟性。傑剋陪我穿過哥大校園,我們去宿舍樓七樓嚮我的房間說再見。我在離別之際,對着房門鞠躬、敬禮,又對着走道敬禮。就在一剎那間,我們突然有了某種默契,因為他說他在告別某一個地方的時候,也是這樣做的。當他對某個地方說再見,或當他從某個地方匆匆經過時,他經常感到這是一個傷感的、催人淚下的時刻。”
傑剋和艾倫一起去拜訪巴勒斯,巴勒斯嚮他們展示了他的藏書,有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柯日布斯基的《科學與健全的思想》、讓· 科剋托的《鴉片》、蘭波的詩歌、布萊剋的《天真與經驗之歌》。巴勒斯憎惡羅斯福,他想在新澤西的某個飛機場租一架飛機,裝上馬糞,飛到白宮頂上時把它全部倒下去。
從1944年到去世,凱魯亞剋同金斯堡的關係一直非常親密,儘管兩人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及性情不盡一致。金斯堡出生於新澤西州組瓦剋的俄國猶太人移民家庭,父親是當時小有名氣的詩人,母親娜阿米思想激進,曾是美共黨員。在二戰後美國保守主義勢力擡頭的情勢下,她的精神幾度崩潰,長期呆在瘋人院,最後在那兒死去。金斯堡從小就從母親那兒感受到社會所導致的“精神的瘋狂”。在其代表詩作《嚎叫》中,亦如在凱魯亞剋以及其他“垮掉的一代”作傢的作品中一樣,“瘋狂”是共同的主題。“我看見我們的一代精英被瘋狂所摧毀了的最好的思想……”(《嚎叫》一開始就這樣聲嘶力竭)。這種“瘋狂”表現了“垮掉的一代”青年對現存體製的憤意、失望。他們和它的格格不入,是這種體製所導致的社會和人的異化的必然結果(比如《在路上》這部小說中,“垮掉的一代”夥伴們橫穿美國,行為怪誕,尋歡作樂,瘋狂至極)。凱魯亞剋和金斯堡的親密關係也體現在他們在創作觀上的默契。凱魯亞剋的“自發性寫作”亦是金斯堡視為其寫作原則的“最初的思緒,最好的思想”,強調寫作時“心靈的頓悟、體驗和啓示”,亦即濟慈所說的“反面感受力”——寫作時“無須煩躁不安地去弄清事實、找出道理”,詩人應遵循的衹是自然,“猶如風吹過樹葉發出聲響”。金斯堡承認他的寫作受到惠特曼、威廉斯、奧爾森特別是凱魯亞剋的自發性寫作的影響。而為了達到對事物的真正感悟,貼近自然,“垮掉的一代”作傢使用毒品、緻幻劑,使意識進入混沌癡迷狀態,在極度興奮中寫作,也就不難理解了。《在路上》。《嚎叫》都是這樣寫成的。
傑剋·凱魯亞剋-凱魯亞剋與垮掉派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有人根據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稱與謔稱)譯成 “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詩歌的部分特徵,稱為“節拍運動”或“敲打詩派”。這一名稱最早是由作傢傑剋·剋魯亞剋於1948年前後提出的。在英語中,形容詞“beat”一詞有“疲憊”或“潦倒”之意,而剋魯亞剋賦予其新的含義“歡騰”或“幸福”,和音樂中“節拍”的概念聯結在一起。此後,“垮掉的一代”的稱謂纔藉助各種媒體流傳開去。“垮掉的一代”實際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對照。海明威在小說《太陽依舊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這個稱謂來自美國著名作傢斯泰因為《太陽依舊升起》題的一句辭——“你們是迷惘的一代”。
40年代的紐約,傑剋·凱魯亞剋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結識了一群思想獨立、放浪不羈的年輕作傢,他們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們互相交流閱讀經歷、評論對方的作品,一起出沒於時代廣場、嘗試大麻和性愛,構成了“垮掉的一代”的核心成員。金斯堡把他的《嚎叫及其他》題獻給了他的朋友卡爾·所羅門、傑剋·凱魯亞剋、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巴勒斯的小說《裸體午餐》,書名是凱魯亞剋建議的;《在路上》即興創作的寫法受的是尼爾長篇書信的啓發;金斯堡信仰佛教則是受凱魯亞剋的影響。
關於跨掉的定義,凱魯亞剋自己早有說明:“Beat並不意味着疲勞或疲憊等等,因為它如意大利文beato那樣意思是天使般的快樂幸福;處於極樂至福的狀態,如聖·弗蘭西斯那樣要熱愛一切生命,要對任何人都坦率誠懇。”“垮掉的一代”的成員們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蕩公子,他們篤信自由主義理念。他們的文學創作理念往往是自發的,有時甚至非常混亂。“垮掉的一代”的作傢們創作的作品通常廣受爭議,原因是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傳統創作的常規,結構和形式上也往往雜亂無章,語言粗糙甚至粗鄙。“垮掉的一代”對後世的西方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被文化研究學者們看作是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後現代“亞文化”。
《在路上》出版後,凱魯亞剋一夜成名,他被封為“垮掉派之王”,但他成了一個經常被人灌醉的王。名聲成了他很大的負纍,他在書中說:“在塵世中默默無聞的人要比在天堂上聲名顯赫自由自在得多,什麽是天堂?什麽是塵世?全是些虛無縹緲的想象。”他頻頻露面,接受媒體采訪。喬伊斯·格拉斯曼認為:“他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單純,在接待記者時,他積極與對方溝通,自以為與對方進行了坦誠的交談,但是訪談報道出來之後總是變得面目全非。他唯一的解决辦法就是一醉方休。”
他不是吸毒成癮,而是酗酒成癮。他從來不認為緻幻藥或者任何毒品能解决什麽問題。他目睹過毒品的危害。他不喜歡毒品,也不喜歡啤酒,他習慣喝托卡伊白葡萄酒。他衹喝酒不吃食物,導致自己出現過幻覺,他想去看心理醫生。他的朋友對他說:“你不需要什麽心理醫生。你好幾天沒吃固體食物,光喝甜酒。你衹要往胃裏填點食物,幻覺就可消失。”
豪飲開始時不過是輕度的自我麻醉,或者是在面對公衆前用來壯膽。但是,很快他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酒鬼。酗酒的凱魯亞剋一再聲明,他不能去紐約,也不能去曼哈頓,他害怕自己喝醉之後會撞到人行道邊的墻上,甚至會把頭骨撞破。他曾在酒吧裏喝醉之後跟人爭吵,被人打倒在地。
1951年,就在他在寫作風格上發生突變並完成《在路上》之後,凱魯亞剋突然結束了6個月的婚姻,並讓已經懷孕的妻子瓊·哈弗蒂自己去墮胎。當她追着他付女兒瓊的撫養費時,凱魯亞剋逃到了墨西哥和太平洋沿岸一帶,時刻擔心着會被警察逮住,然後被迫放棄寫作去做苦工。傑剋後來一直害怕用真名發表任何東西,唯恐他的前妻瓊·哈弗蒂起訴他,讓他撫養她的女兒,而他拒絶承認那是自己的孩子。
傑剋的女友喬伊斯·約翰遜曾經說,在很多年當中,傑剋都幻想着跟尼爾·卡薩迪以及其他垮掉派朋友一起分享某座自給自足式的大農莊。但當他的朋友們年逾三十之後,他們的生活都已經穩定了下來:呂西安·卡爾和尼爾·卡薩迪都結婚生子,要承擔家庭責任;1955年甚至連艾倫·金斯堡都已經跟他的新情人彼得·奧爾洛夫斯基定居下來。衹有凱魯亞剋仍然孑然一身,處於無根的孤獨中。孤獨難耐的時候他就給老朋友們打電話,一說就是兩小時,很少有人能受得了喝醉了的人這麽長時間的嘮叨。因為喝酒,他的體型也變得臃腫肥胖。
1968年尼爾在墨西哥去世。“尼爾輕而易舉地打發了時間,時間也終於輕而易舉地打發了尼爾。”第二年傑剋也去世了。去世前,除了妻子和母親,再也無人和他交談。他坐在房間裏,拉下窗簾遮蔽陽光,看關掉聲音的電視,留聲機上用最大的音量播放着亨德爾的《彌賽亞》 。
傑剋總是不停地在寫,無論在做什麽時——開車或旅行,喬伊斯·約翰遜說:“對於凱魯亞剋,寫作是一場反抗虛無感和絶望感的戰爭,它們經常淹沒他,無論他的生活看上去多麽安穩。他曾經說,當他老了後,他絶不會感到厭倦,因為他可以捧讀自己過去的所有冒險史。”凱魯亞剋自認為是一個“奔跑的普魯斯特”,因為普魯斯特寫了《追憶似水年華》 。《流放者歸來》的作者、《在路上》的編輯馬爾科姆·考利認為:“除了金斯伯格之外,沃爾夫對傑剋的影響最大。他自己說是普魯斯特對他的影響最大,可是普魯斯特和沃爾夫有一樣是共同的:他們的作品都建築在記憶的基礎之上。他們都是最偉大的記憶能手。傑剋像沃爾夫一樣把他的生活當作一部多少相互聯繫的小說加以處理。”
作為一個至今影響仍沒有衰退的時尚和公衆人物,凱魯亞剋的命運同其他已被符號化的著名人物一樣,在重重的文字和影像傳播的過程中已被異化和剝削殆盡。“雖然《在路上》為凱魯亞剋贏得了巨大的知名度,但是,它卻沒有給凱魯亞剋帶來他所期望的承認,作為一名‘嚴肅’作傢所應該受到的承認,或許,這是在凱魯亞剋生命裏的一個致命的情結。……其實,在他1949年給作傢艾倫·哈林頓(Alan Harrington)的信中,凱魯亞剋就寫道:‘我不再beat了,我有了錢,職業,我感到更加孤獨,比我從前凌晨三點在時代廣場“漫遊”或者身無分文深夜在高速公路上擋順風車的日子還要孤獨。這是件怪事。我從來不是一個“反叛者”,我衹是一個快樂的、害羞的、笨拙的、真心誠意的傻瓜,並且我還會一直是。或許儘管他已成為了許多人的偶像,或者甚至是一個波普文化的icon。真正的凱魯亞剋從來沒有被人接受過。他們盜用的是他的外表和他的智慧,並且僅僅這些而已。或許凱魯亞剋本人知道這一點,在群體中,他衹是扮演着一個角色,真實的他,一直是一個不合群的內嚮而孤僻的青年。”
傑剋·凱魯亞剋-凱魯亞剋與《在路上》
從1951年4月2日到22日,20天的時間裏,傑剋·凱魯亞剋用一部打字機和一捲120英尺長的打印紙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全書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947年薩爾同夥安在紐約相識,第一次開始從東到百橫越美國大陸的旅行。此部分記述他一路上的經歷。其中,薩爾同墨西哥姑娘特麗的浪漫愛情以分離告終,最感動人。這部分中“狄安”其人其事不時介入,“我”與夥伴的談話已讓讀者感受到此人在“垮掉”夥伴中的特殊地位,暗示了其後一連串事件的發展。第二部分:薩爾回到紐約姑媽傢中。1948年聖誕節,狄安開着破車帶着女友瑪麗露突然來訪。然後他們一夥人再次到西部,又返回紐約。第三部分:1949年,薩爾再次到達丹佛,同狄安的友情漸至高潮。他對狄安以“自我”為中心的瘋狂行為及其同幾個女人的關係更為瞭解。又一同橫越大陸回到西部。第四部分:記述狄安和薩爾前往“旅途終點”墨西哥的“偉大旅程”。第五部分:狄安把薩爾留在墨西哥,然後薩爾獨自返回紐約,回憶同狄安的最後一次見面,以一長段感傷懷舊的話結束故事。薩爾·帕拉迪斯作為第一人稱敘述者,實際上是凱魯亞剋本人;狄安·莫裏亞蒂即尼爾·卡薩迪;老布爾·李即威廉·巴勒斯;金斯堡即卡羅·馬剋斯。當然,這並不是說《在路上》可以當做作者自傳來讀,完全同真實人物一一對應。其實,在狄安、薩爾身上同時可以找到作者本人的投影。
以上衹是對《在路上》故事“情節”的粗略概括。但由於作者遵從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手法,任憑思緒閘門打開,讀者若是試圖在小說中尋求完整意義上的情節,衹能是徒勞無益。小說中的“故事”抑或“情節”、“事件”可以被認為是超越時空的自發性思緒的拼接或混合。總體說來,乍看似混亂,每一“事件”仍很清晰,從而構成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垮掉的一代”的奧德賽傳奇,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垮掉的一代”生活方式和情感的忠實記錄。
《在路上》是凱魯亞剋的自傳性代表作,小說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迪安、瑪麗盧等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吸大麻,玩女人,高談東方禪宗,走纍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遊蕩到舊金山,最後作鳥獸散。同時,書中體現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思緒的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不合評語法規範的長句,並廣泛涉及美國社會及文化習俗;另一方面,書中又展現了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如一幅幅畫捲展現在讀者面前。《在路上》1957年一經問世即令輿論嘩然,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書影響了整整一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被公認為20世紀60年代嬉皮士運動的經典。
小說主要描寫了兩種“垮掉”分子,一種是所謂的“熱派”:這種人自甘墮落,不可救藥,在“碩大的當今世界”中盡情縱樂,直至自身的徹底毀滅。另一種是所謂的“冷派”,他們試圖在東方的禪宗和與之有關的哲理中尋求慰藉,以修身養性,默念互愛等更為精神方面的東西來代替西方文明的實利主義。小說的主人公之一,迪安似乎是屬於這兩者之間的過渡人物,他迷惘過,也沉論過,但畢竟沒有一垮到底。從作品的結局看,他完全有可能走上健康的勞動者的道路。小說的核心人物是迪安,沒有他就沒有在路上的一切,在他的帶動下,薩爾等人找個藉口就上路了,他們搭車趕路,結識陌生人,放縱性情,隨心所欲,在聚衆旅行的狂歡中,幾乎沒有道德底限,即使落魄如乞丐,但衹要“在路上”就是愜意的,薩爾曾經由衷地感嘆:“啊,美好、溫暖的夜晚,月光如水,摟着你的姑娘,喝喝酒,說說話,啐啐唾沫,簡直是天上人間!”在這種混亂、亢奮而筋疲力盡的得過且過的狀態背後,《在路上》的主題遠沒有它的語言那樣輕快。書中的人物不停地穿梭於公路與城市之間,每一段行程都有那麽多人在路上,孤獨的、憂鬱的、快樂的、麻木的……紐約、丹佛、舊金山……城市衹是符號,是路上歇息片刻的驛站,每當他們抵達一個地點,卻發現夢想仍然在遠方,於是衹有繼續前進。
這是一本註定屬於年輕人的書。作者曾經藉書中迪安之口對薩爾發問:“……你的道路是什麽,老兄?——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蕩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麽地方、給什麽人,怎麽走呢?”我想這也正是對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提問,它以無與倫比的誘惑吸引着無數人上路,如今,“在路上”已經成為一種追逐精神自由飛揚的符號,它穿越了幾代人,具有了普遍意義。背起行囊激動地上路,探求不可預知的旅途,似乎就可以“掌握開啓通嚮神秘的種種可能和多姿多彩的歷練本身之門”,“在路上”更像是一種自我標榜的儀式。
《在路上》是傑剋·凱魯亞剋的第二部小說,在極度的時尚使人們的註意力變得支離破碎,敏感性變得遲鈍薄弱的時代,如果說一件真正的藝術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義的話,該書的出版就是一個歷史事件……“小說”寫得十分出色,是多年前凱魯亞剋本人為主要代表,並稱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他和他的朋友們是“叛逆的一夥”,他們“試圖用能給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來看世界。試圖尋找令人信服的……價值”。他們認為這一切通過文學都可以實現,産生了要創造一種批判現有一切社會習俗的“新幻象”的念頭。《在路上》裏的人物實際上是在“尋求,他們尋求的特定目標是精神領域的,雖然他們一有藉口就橫越全國來回奔波,沿途尋找刺激,他們真正的旅途卻在精神層面;如果說他們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們的出發點也僅僅是希望在另一側找到信仰”。
《在路上》一經發表,即刻吸引了當時美國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和青少年,幾乎人手一册,成了“垮掉的一代”青年的“生活教科書”。對於凱魯亞剋——這位生活放浪,行蹤不定,最後走嚮毀滅的傳奇式人物,批評界的褒貶不一。按照一位評論傢的說法,他的一生本身就象一件藝術品,一幅動作畫和一首爵士樂。凱魯亞剋的一生和“垮掉派”對性生活的體驗,吸毒的試驗,對精神秩序、社會秩序的驚人的蔑視以及對美國生活包括創作所提出的大膽而往往是幼稚的希望——很少得到批評傢的一致看法。不論動機如何、出發點如何,凱魯亞剋及“垮掉派”的行為方式是一種頽廢的表現,是消極的,因此也是不可取的。然而,作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文化運動的中心人物凱魯亞剋在美國文學史或思想史上均具有相當的影響。
凱魯亞剋因為《在路上》成了美國名人,並且在電視談話節目中露面。當他在1969年死去的時候,他的名字已經成為一種商標,被人用來販賣無數的生活姿態和時尚。他不再僅僅是一個藝術傢,人們把他當作一個政治人物,一個艾森豪威爾時代的前嬉皮士,使東方信仰為美國所接受的精神先導,和最早的公路狂歡的先驅。《在路上》可以同馬剋·吐溫的《哈剋貝裏·芬歷險記》和弗·斯科特·菲茲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並列為美國的經典作品,被現為探索個人自由的主題和拷問“美國夢”承諾的小說。
傑剋·凱魯亞剋-人物評價
雖然凱魯亞剋是某種柏拉圖主義者,能夠把幾乎所有他遇到的現象都轉化為廣泛而永恆的主題,比如:“沒有人曾經認真地意識到美國周末的重要性,從自豪的星期六晚間無數勝利與幸福的前兆,到黑暗的星期日晚間那甜蜜而恐怖的孤獨。”但是更大的地理學層面上的事實對他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在20世紀的美國作傢中,將真實的地點、生活、場所的精神進行神聖化的才能,衹有福剋納能與他相比。不同的是,凱魯亞剋漫遊得更遠、更廣阔。
這裏是他所描述的明尼蘇達州的“雙子城”:“比起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更小更古老也更為佝僂,那裏有一種壓抑陰沉的匹茲堡般的煙熏氣氛……即使是在歡快的有雪的鼕季。明尼阿波利斯是一個嚮四處蔓延的黑暗城市,白人聚居區在單調的公寓中間穿過。這裏的唯一能夠對美起到補償作用的是密西西比河……”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地圖繪製者,一個城市到另一個,一個州到另一個州,一條河到另一條河地描繪出一幅戰後美國的精神地圖。
那些希望把凱魯亞剋偶像化的特定文化團體忽略了他旅程的個人性,以及他無法忍受任何正統觀念的本性,這其中就包括高級的波西米亞主義。他最希望的,正如這本日記所揭示的,是如同他的英雄馬剋·吐溫和惠特曼那樣,深入到美國的黑色土壤中,挖掘出他自己的真理。他最終相信的是他自己的能量,而這一能量是從最好的資源中所獲得的:偉大的書籍、富於冒險精神的朋友、高尚的道德目的以及廣泛的體驗。“文字並不能說明什麽”,他寫道,“它展現出的急流纔更為重要。”
霍爾姆斯在凱魯亞剋的葬禮上說:“要瞭解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的確如此。凱魯亞剋在世時,其作品大都受到貶抑,認為不合正統文學口味。馬庫斯·坎利夫的評論頗具代表性:“他衹是陳述,而不是傳達,是閑談而非寫作。一如過去像他們那樣過流浪生活的人,他們在創作上的努力都消耗在努力冒充創作上。這就像烹調術一樣,做出來的東西當天就吃掉了,剩下來的衹是一股淡淡的香味。而且他們重視自然,流露出這種差不多毀掉惠特曼大部分詩作的風氣,使嚴肅的創作難於有成。他們的文體可能有助於美國日常語言的發展,卻不能對美國文學有所貢獻。它既艱澀又不清楚——是一種個人的、散漫的、憤世嫉俗而感傷的文體。”
坎利夫這裏所指出的是凱魯亞剋(也包括“垮掉的一代”作傢)的創作“缺陷”,同時也是針對自發性寫作而言的,但顯然很不公允。首先,自發性寫作本身就是一種二元對立的寫作方法,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效仿的。其初衷是順其自然,離不開意識的參與,可同時又是無意識的,意在衝破傳統文學的語言規範,但又並不完全脫離。從凱魯亞剋作品中表露出的對經典作傢的熟悉程度,正可表明這一點。再者,凱魯亞剋的自發性寫作實際上是繼承了美國超驗主義作傢尤其是愛默生的主張:“語言直接依賴自然的這種屬性以及它把外部現象轉化為人類生活中某一部分的能力,永遠也不會失去它感染我們的力量……那種詩情畫意的原始語言同時又有力地證明,它的使用者是一個與上帝相通的人。”在《論自然》中,愛默生還認為追求思想意識中的這種自然就叫做“真理”。可見,凱魯亞剋在一個半世紀後重新提出這些主張並加以實踐,使之合法化,衹不過是在追隨先哲的教導罷了,實際上這已經在衝擊美國文壇的正統文學語言觀念並持續影響到二戰之後至今的一些作傢的創作。最後一點但並非不重要的是,凱魯亞剋的文學地位是同“垮掉的一代”相聯繫的。普遍認為,對“垮掉的一代”尤其是對凱魯亞剋的看法,從二戰以來就一直是檢驗美國文學氣氛或政治一社會話語的一塊試金石,“衹有‘麻木不仁’的50年代,由於信守繁文得節和政治上安於現狀,纔會視垮掉運動為一種全無社會或學術意義的道世文化”。的確如此。
《在路上》出版後,因其離經叛道的主題,也由於凱魯亞剋即興式的自發性寫作手法,招引了少數批評傢的抨擊。凱魯亞剋被指責為真正的神經錯亂、綜合性病癥的犧牲者,鼓吹欺騙、犯罪,作品毫無意義,猶如垃圾,等等。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作為“垮掉的一代之王”的凱魯亞剋其人其作,特別是《在路上》,已愈來愈受到公正的評價。由於其自發性寫作手法,批評傢們習慣於把《在路上》歸入現代主義作品。其實,一部文學作品到底屬於什麽主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文學發展史上的地位。最新出版的一部堪稱權威的《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 ,在涉及美國50年代重要作傢時,把凱魯亞剋列入其中(其他還有弗納裏·奧康納、威廉·巴勒斯、約翰·巴恩、納博柯夫、馬拉默德,等等)。它這樣寫道:“(他們)驚世駭俗地反傳統文化,針對當時的美國社會思潮,表達了一種同社會準則及社會情勢相對立的疏遠異化意識(個人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學的,等等),而正是這種情勢削弱了語言的力量及其豐富性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