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人物列錶
𠔌川俊太郎 Shuntaro Tanikawa與謝野晶子 Yosano Akiko石川啄木 Takuboku Ishikawa
島崎藤村 Shimazaki岡元鳳 Yuan Feng Gang
新海誠
日本  (1973年二月9日)
Niitsu Makoto
新津誠
閱讀新海誠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新海誠(日語:新海 誠しんかい まこと Shinkai Makoto */?,1973年2月9日),本名新津誠新津 誠にいつ まこと Niitsu Makoto日本動畫作傢電影導演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出身,現居東京。於2002年公開獨立製作的動畫短片《星之聲》後開始受到矚目。

2016年動畫長片《你的名字。》賣座,而成為繼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百億日圓票房的日本動畫導演;早先已有“新(世代)宮崎駿”[註 1]ポスト宮崎駿[註 2],the "new Miyazaki")等稱呼,新海誠本人表示與宮崎駿齊名實則過譽
 
 

來歷

人物

長野縣野澤北高等學校、中央大學文學部國文學專攻畢業。出身於建築世傢,其父為創始於1909年的傢族建築企業“新津組”的社長,妻子是演員三坂知繪子、有當童星的女兒新津知世(新津ちせ

2002年公開獨立製作的科幻動畫短片《星之聲》後開始受到矚目。現於Comix Wave Films擔任映像作傢。

2016年,自編自導了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憑藉該片獲得了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奬最佳編劇奬,及第26屆日本電影評論傢大奬最佳導演奬

創作

大學畢業後於日本Falcom工作,製作同公司電子遊戲卡卡布三部麯》《伊蘇II》等片頭影片的同時也一面製作著獨立製作的動畫

1997年,以《遙遠的世界》[註 3]於eAT'98獲得特別奬。1998年,首次使用全3DCG製作30秒短片《被包圍的世界》,為即將製作的第一部遊戲片頭動畫《Monarch Monarch》練習。2000年,以《她和她的貓》於PROJECT TEAM DoGA主辦的第12CG動畫競賽CGアニメコンテスト)中獲取大奬賽グランプリ,Grand Prix)。

《她和她的貓》在一部分的評價中形容這部作品扣人心弦(原文:有如觸碰心的琴綫般)[註 4]。贏得大奬之後,新海誠開始思考下一部作品的創作。幾個月之後的2000年6月,大概在PlayStation 2開售不久及DVD開始流行的同時,新海誠在繪畫一幅駕駛艙內抓住電話的少女時得到靈感,開始創作他的第二部作品《星之聲》。其後,Mangazoo接觸他,希望“與他合作”,以資助的形式,使他把自己的想法變成可供Mangazoo出售的動畫。並且開始着手製作《星之聲》。在日本Falcom工作了約五年後,退出公司成為自由契約工作者。

2002年,公開《星之聲》,導演劇本、演出、作畫、美術編輯等等的作業幾乎全部一個人進行約25分鐘的全數字動畫(digital animation),以大幅超越過往其他獨立製作作品的水準而受到相當的註目。由談話中得知有受到村上春樹作品的影響。此作在第1回新世紀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21公募部門獲得優秀奬。在一次訪問中,新海誠提到該動畫花費了大約7個月“實際工作”的時間。2004年,首個電影長編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於日本公開上映。超越前作的作畫水準與細膩演出及音樂的巧妙結合而受到高度評價,這部作品在第59每日電影奬動畫電影奬中壓過《哈爾的移動城堡》等作品得奬。2005年6月5日,播出的NHK節目《頂尖人物》(トップランナー,Top Runner),稱新海誠為“後宮崎世代旗手”(ポスト宮崎世代の旗手)呼聲高的映像作傢

2007年3月3日,連續短編動畫《秒速五釐米》公開上映,DVD也在7月於日本發售。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期間,新海誠决定於約旦安曼)、卡塔爾多哈)、敘利亞大馬士革)展開以當地的創作傢為對象的數字動畫製作研討會。另外,研討會結束後預定約1年左右逗留在倫敦的英語學校的小宿舍。另外,2001年-2008年期間,還參與製作成人遊戲品牌minori數部遊戲的片頭影片。

2009年4月,新海誠返回日本。2009年12月24日,新海誠於官方網站公佈,《秒速五釐米》原班人馬已集結完成,開始全速製作最新動畫電影《追逐繁星的孩子》。《追逐繁星的孩子》於2011年5月公開上映。2012年9月,由於中東的工作室以及各地的研討會開辦,新海誠被選為“世界で活躍し『日本』を發信する日本人”,獲得內閣府國傢戰略室的擔當大臣古川元久緻贈的感謝狀。

2013年5月31日,《言葉之庭》公映,同時劇場限定DVDBD也先行販賣,一般販賣始於6月21日。

2016年8月26日,《你的名字。》公映。9月22日,該片票房突破100億日元,上映28天就突破百億票房,僅次於《千與千尋》的25天。

紀念

2018年,由R. A. Tucker發現的55222號小行星被命名為新海誠(Makotoshinkai)。同一批被命名的小行星的名字還來源於岡本倫奈須蘑菇綾辻行人伊福部昭高梨康治等人。

作品

動畫電影

短篇作品

遊戲、片頭動畫

Falcom時期

請註意,由於Falcom Sound Team jdk信息公開限製,以下有關日本Falcom的內容不可避免地會有所缺漏

  • 1996年5月 《英雄傳說IV 朱紅的淚》(PC-9801版) Special Thanks(特別鳴謝)
  • 1996年10月 《Brandish VT》 Special Thanks(特別鳴謝)
  • 1996年12月/1997年3月/1997年5月 《Lord Monarch Original/first/Pro》 Art and Graphic(美術)
  • 1997年4月 《新英雄傳說》 Special Thanks(特別鳴謝)
  • 1997年6月 《七星魔法使 forever》 Documentation(資料管理)
  • 1997年12月 《魔喚嚮導》 Documentation(資料管理)
  • 1998年4月 《永遠的伊蘇》 Documentation(資料管理)
  • 1998年10月 《Monarch Monarch》 繪(美術)(追記:這部遊戲是新海誠在Falcom時第一次正式製作OP動畫)
  • 1998年12月 《Brandish 4》 Documentation(資料管理)
  • 1999年4月 《英雄傳說III 白發魔女》(Windows復刻版) Art and Graphics(美術)、Publicity(宣傳)
  • 1999年10月 《西風の狂詩麯》(日文版) Publicity(宣傳)
  • 1999年12月 《英雄伝說V 海之檻歌》 OPENING Art and Graphics(開場動畫美術)、Quality Assurance(質量管理)、 Publicity(宣傳)
  • 2000年7月 《永遠的伊蘇II》 Art and Graphic(美術)
  • 2000年11月 《七星魔法使 ORIGINAL》 Quality Assurance(質量管理)
  • 2000年12月 《英雄傳說IV 朱紅的淚》(Windows重製版) Documentation and Publicity(資料管理與宣傳)
  • 2001年6月 《伊蘇I・II完全版》 Opening Movie(開場動畫)、Documentation and Publicity(資料管理與宣傳)
  • 2001年12月 《雙星物語》 Art and Graphics(美術)
  • 2001年的《雙星物語》就是新海誠在Falcom參與的最後一部遊戲,當時開發日程與個人獨立短片《星之聲》嚴重衝突,最終新海誠在2001年夏天辭職回傢專註製作《星之聲》,因此從*2002年開始Falcom所有遊戲都與新海誠不再有任何關係了。[需要更好來源]

minori時期

電視廣告

小說

填詞

插畫

漫畫

  • 2002年 《塔之彼端》(《新現實》Vol.1,角川書店、短篇)

畫集

  • 2008年 《新海誠美術作品集:空之記憶 ~The sky of the longing for memories~》
  • 2012年 《新海誠美術畫集:追逐繁星的孩子》

備註

  1. ^ 2011年金馬影展稱“新宮崎駿”,代理商曼迪采“新世代宮崎駿”,現今媒體多用“宮崎駿後繼者”、“宮崎駿接班人”等等。
  2. ^ 直譯“後宮崎駿”指宮崎駿後繼者,點名宮崎吾朗庵野秀明細田守押井守大友剋洋等人,而其風格競爭者有細田守、米林宏昌原惠一;新海誠則是後來居上。
  3. ^ 《遙遠的世界》是新海誠於1997年花費2周左右製作的首部個人動畫,之後經數次修改進而變成現在的模樣。靈感來自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仙境》。
  4. ^ 心的琴綫:形容因事物引起了心的感動或波動如同觸動琴綫一般。這裏的琴指的是日本的傳統樂器。琴(きん、こと)。參見:
  5. ^ 新海誠用一周的時間製作的30秒全3D短片,使用Lightwave 3DPhotoshop製作。靈感也來自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現僅能在新海誠個人網站上找到該作品截圖。
  6. ^ 動畫MV由新海誠製作,而歌麯演唱者為岩崎宏美

參考文獻

  1. 跳轉至:1.0 1.1 小海町アイラブ小海 私のひとりごと(104) (PDF)小海町公民館報 410小海町公民館: 4, 2006-06-23 [2015-06-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3)
  2. ^ 映畫「君の名は。」、興行収入100億円超える - 《朝日新聞》電子報 2016.09.23
  3. ^ 「新宮崎駿」 新海誠導演講堂全紀錄Google Sites (金馬國際影展). 201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2).
  4. ^ 江傢華. 《追逐繁星的孩子》 新海誠畫別離. Yahoo奇摩新聞 (中國時報). 2011-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5. ^ 『君の名は。』大ヒットで新海誠も“ポスト宮崎”!? 細田、庵野……“ポスト宮崎”といわれたクリエーターたちおたぽる.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6. 跳轉至:6.0 6.1 Steve Rose. Makoto Shinkai: could the anime director be cinema's 'new Miyazaki'?The Guardian. 2016-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7. ^ The Next Miyazaki?. The Other Journal. 200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8. ^ Mark Schilling. 'Your Name.': Makoto Shinkai could be the next big name in animeThe Japan Times. 201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8).
  9. ^ 新海誠導演的世界:渺小的個人與浩瀚的宇宙之關聯. (Interview). nippon.com. 2016-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9).
  10. ^ 新海誠監督 “ポスト宮崎駿”の聲に「過大評価」 違う方向性の表現追求. Oricon Style. 2016-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4).
  11. ^ 法新社采訪:
  12. ^ 新海誠 監督 最新作のご紹介
  13. ^ 新海誠 神木隆之介も知らなかった!愛娘は“天才子役”女性自身. 2016-11-12.[永久失效鏈接]
  14. ^ 最佳編劇:新海誠《你的名字。》[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15. ^ 第26屆日本評論傢大奬公佈 新海誠獲最佳導演[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16. ^ NEXT TR:6月5日(日) 新海 誠トップランナー.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6-01).
  17. ^ (55222) Makotoshinkai = 2001 RP63 = 1997 AA14. Minor Planet Center. [2018-05-13].
  18. ^ 某人的目光預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 ^ 某人的目光本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 ^ 新海誠在Falcom究竟參與過多少遊戲?用證據說話(資料考據嚮)[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3).
  21. ^ 受驗生應援ストーリー「クロスロード」
  22. ^ 新海誠. 小説「言の葉の庭」、『ダ・ヴィンチ』にて連載開始. 2013-08-02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8) (日語).
  23. ^ 『君の名は。』原作小説の發賣日が判明[2016-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9).
  24. ^ 最新映畫公開の前日に發賣決定!! 新海誠みずから執筆の『小説 天氣の子』(角川文庫). カドブン. 2019年4月12日 [2019年7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4月17日) (日語).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