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錶
賀鑄 He Zhu(宋代)蔡伸 Cai Shen(宋代)歐陽修 Ouyang Xiu(宋代)
楊萬裏 Yang Wanli(宋代)姜夔 Jiang Kui(宋代)晏殊 Yan Shu(宋代)
秦觀 Qin Guan(宋代)朱淑貞 Zhu Shuzhen(宋代)呂本中 Lv Benzhong(宋代)
王觀 Wang Guan(宋代)鬍銓 Hu Quan(宋代)李從周 Li Congzhou(宋代)
劉辰翁 Liu Chenweng(宋代)辛棄疾 Xin Qiji(宋代)王雱 Wang Pang(宋代)
潘閬 Pan Lang(宋代)張林 Zhang Lin(宋代)蔣捷 Jiang Jie(宋代)
張先 Zhang Xian(宋代)宋祁 Song Qi(宋代)柳永 Liu Yong(宋代)
王之望 Wang Zhiwang(宋代)朱藻 Zhu Zao(宋代)晏幾道 Yan Jidao(宋代)
周邦彥 Zhou Bangyan(宋代)賀鑄 He Zhu(宋代)馬莊父 Ma Zhuangfu(宋代)
俞國寶 Yu Guobao(宋代)無名氏 Mo Mingshi(宋代)李元膺 Li Yuanying(宋代)
陳亮 Chen Liang(宋代)高觀國 Gao Guanguo(宋代)史達祖 Shi Dazu(宋代)
張炎 Zhang Yan(宋代)王安石 Wang Anshi(宋代)王沂孫 Wang Yisun(宋代)
劉剋莊 Liu Kezhuang(宋代)汪元量 Wang Yuanliang(宋代)仇遠 Chou Yuan(宋代)
彭泰翁 Peng Taiweng(宋代)趙彥端 Zhao Yanduan(宋代)艾申 Ai Shen(宋代)
張掄 Zhang Lun(宋代)李曾伯 Li Cengba(宋代)趙功可 Zhao Gongke(宋代)
呂南公 Lv Nagong(宋代)王之道 Wang Zhidao(宋代)方千裏 Fang Qianli(宋代)
盧祖臯 Lu Zugao(宋代)葛立方 Ge Lifang(宋代)徐伸 Xu Shen(宋代)
毛滂 Mao Pang(宋代)孫光憲 Sun Guangxian(宋代)韓縝 Han Zhen(宋代)
楊無咎 Yang Mojiu(宋代)晁補之 Chao Buzhi(宋代)晁端禮 Chao Duanli(宋代)
許棐 Xu Fei(宋代)韓元吉 Han Yuanji(宋代)趙鼎 Zhao Ding(宋代)
張載
宋代  北宋(1020年1077年)

儒傢類 Confucian class《西銘》
《張子正蒙》
詩詞《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八翁十首 8 Lions 10》   更多詩歌...

閱讀張載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閱讀張載在诗海的作品!!!
  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之一)。字子厚。鳳翔郿縣(屬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嘉佑進士,歷授崇文院校書、知太常禮院。提出“大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著作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說》,後被編入《張子全書》中。
  
  張載是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傢、關學的創始人,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以後的思想界産生了較大的影響,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兩代政府視為哲學的代表之一,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
  張載原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祖父張復,宋真宗時任給事中,集賢院學士等職,後贈司空。父親張迪於真宗初攜妻陸氏上任於陝西長安。天禧四年(1020)生張載。天聖元年(1023)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縣)知州。後贈尚書督官郎中,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小官吏。張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傢議歸葬開封。十五歲的張載和五歲的張戩與母親,護送父柩越巴山,奔漢中,出斜𠔌行至眉縣橫渠,因路資不足加之前方發生戰亂,無力返回故裏開封,遂將父安葬於橫渠南大振𠔌迷狐嶺上,全家也就定居於此,以後張載就生活於此,人稱他為橫渠先生。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當時西夏常對西部邊境侵擾,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初,西夏入侵,慶歷四年(1044)十月議和。朝廷嚮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這些國傢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年僅二十一歲的張載刺激極大,他就嚮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邊議九條》,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焦演(彬縣人,精兵述)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傢建功立業,博取功名。範在延州(今延安)軍府召見了這位志趣不凡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乡,收復失地的打算得到了範的熱情贊揚,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道:“儒傢自有名教,何事於兵。”勉勵他去讀《中庸》,意思是說你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而應從《中庸》學起,在儒學上下功夫。張載聽從了範的勸告,回傢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傢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傢學說上來,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繫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係。
  慶歷二年(1042)范仲淹為防禦西夏南侵,在安陽府(今甘肅慶陽)城西北修築大順城竣工,特請張載到慶陽,撰寫了《慶州大順城記》以資紀念。
  仁宗嘉佑二年(1057)三十八歲的張載赴汴京(開封)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文彥博宰相支持,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一天晚上,遇洛陽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感到自己學的還不夠,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今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輩可師之”(行狀)。於是撤席罷講,但又對二程說“吾道自足,何事旁求”(行狀),表現了他在學術上積極開拓精神,他的《易說》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張載中進士後,先後任祁州(今河北安國)司法參軍,雲岩縣令(今陝西宜川境內)著作佐郎,簽書謂州(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等職。在作雲岩縣令時,辦事認真,政令嚴明,處理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推行德政,重視道德教育,提倡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每月初一召集鄉裏老人到縣衙聚會。常設酒食款待,席間詢問民間疾苦,提出訓戒子女的道理和要求,縣衙的規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鄉老,反復叮嚀到會的人,讓他們轉告鄉民,因此,他發出的教告,即是不識字的人和兒童都沒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與環慶路路經略使蔡挺的關係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軍府大小之事,都要嚮他咨詢。他曾說服蔡在大災之年取軍資數萬救濟災民,並創“兵將法”,推廣邊防軍民聯合訓練作戰,還提出罷除戍兵(中央軍)換防,招募當地人取代等建議。在此時他還撰寫了《經原路經略司論邊事狀》和《經略司邊事劃一》等,展現了他的軍事政治才能。
  神宗熙寧二年(1069)御史中丞呂公著(晦叔)嚮神宗推薦張載,稱贊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可以召對訪問。神宗召見張載,問他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說:“皆以漸復三代為對。”(三代即夏、商、周),神宗聽了非常滿意,高興的說,你先到二府(中書省樞密院)作些事,以後我還要重用你。張載認為自己剛調入京都,對朝廷王安石變法瞭解甚少,請求等一段時間再作計議,後被任命為崇文院校書。當時王安石執政變法,想得到張載的支持。有一天見到張載對他說:“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胜任,想請你幫忙,你願意嗎?”(今譯)張載回答說:“朝廷將大有為,天下之士願與下風,若與人為善,則熟敢不盡!如教與人追琢,則人亦故有不能。”張載一面贊同政治傢應大有作為,但又含蓄地拒絶參與新政的行為,遂漸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張載擬辭去崇文院校書職務,未獲批準。不久被派往浙東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審理苗振貪污案,案件辦畢回朝。此時張載之弟監察御史張戩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發生激烈衝突,被貶知公安縣(今湖北江陵),張載估計自己要受到株連,於是辭官回到橫渠。
  張載回到橫渠後,依靠傢中數百畝薄田生活,整日講學讀書,“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半夜坐起,取燭以書……。”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大量著作,對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進行了總結,並親自帶領學生進行恢復古禮和井田製的兩項實踐。為了訓戒學者,他作《砭愚》、《訂頑》訓辭(即《東銘》、《西銘》),書於大門兩側。張載對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寫的《井田議》主張,上奏皇帝,並與學生們買地一塊,按照《周禮》的模式,劃分為公田,私田等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並疏通東西二渠“驗之一鄉”以證明井田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橫渠鎮崖下村,扶風午井鎮、長安子午鎮仍保持着遺跡,至今這一帶還流傳着“橫渠八水驗井田”的故事。
  熙寧十年(1077)秦風路(今甘肅天水)守帥呂大防以“張載之學,善法聖人之遺意,其術略可措之以復古”為由,上奏神宗召張載回京任職。此時張載正患肺病,但他說:“吾是行也,不敢以病辭,庶幾有遇焉。”意思是說這次召我回京,不能因病推辭,藉此機會可行施我的政治理想和主張,便帶病入京。神宗讓他擔任同知太常職務(禮部副職)。當時有人嚮朝廷建議實行婚冠喪祭之禮,下詔禮官執行,但禮官認為古今習俗不同,無法實行過去的禮製。唯張載認為可行,並指出反對者的作為“非儒生博士所宜”因而十分孤立,加之病重,不久便辭職西歸。路經洛陽見到二程時說:“載病不起,尚可及長安也。”當年農歷十二月行至臨潼,當晚住在館捨,沐浴就寢,翌日晨與世長辭。享年五十八年,臨終時衹有一個外甥在身邊。
  張載的一生,兩被召晉,三歷外仕,著書立說,終身清貧。歿後貧無以殮。在長安的學生聞訊趕來,纔得以買棺成殮,護柩回到橫渠。翰林院學士許詮等奏明朝廷,乞加贈恤。神宗下詔按崇文院三館之職,賜喪事支出“半”數,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三月,將張載葬於橫渠大振𠔌其父張迪墓南,與弟張戩墓左右相對。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宋寧宗賜謚“明公”,淳佑元年(1241),賜封眉伯,從祀孔廟,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改稱先儒張子。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