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人物列錶
蔡元定 Cai Yuanding
範成大 Fan Chengda
南宋  (1126年六月26日1193年十月1日)
姓:
名: 成大
字: 緻能
網筆號: 石湖居士; 幼元; 此山居士
籍貫: 平江吳郡
今属: 江蘇蘇州

諸子雜傢 the Eclectics, a school of thoughts flourishing in ancient China《攬轡錄》
地記 bookkeep《桂海虞衡志》
植物 vegetation《範村菊譜》
詩詞《鵲橋仙·七夕 Magpie Fairies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when according to legend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Maid meet in Heaven)》   《滿江紅(鼕至) Azolla midwinter》   《滿江紅(始生之日,丘宗卿使君攜具來為壽,坐中賦詞,次韻謝之) Azolla Before the date of Qiu Zongqing Health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To carry a Toast Fu sitting in the word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according to original poem's rhyming words Thank the》   《滿江紅(雨後攜傢遊西湖,荷花盛開) Azolla After the rain Brought home Swim the west lake lotus in (full) flower》   《滿江紅 Azolla》   《千秋歲(重到桃花塢) Qian qiusui Important to the peach Flowers dock》   《浣溪沙(燭下海棠) Huan xisha Candle under Chinese cherry apple》   《浣溪沙 Huan Xisha》   《浣溪沙(新安驛席上留別)》   《浣溪沙 Huan Xisha》   更多詩歌...

閱讀範成大 Fan Chengda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閱讀範成大 Fan Chengda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閱讀範成大 Fan Chengda在诗海的作品!!!
范成大
範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誤作“緻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
字緻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任徽州司戶參軍,纍遷禮部員外郎。後出知處州,減輕賦稅,興修水利,頗有政績。乾道六年(1170),他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官銜,充祈國信使,出使金國,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陵寢”地事,範成大在金國“詞氣慷慨”,相機折衝,維護了宋廷的威信,全節而歸,並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後歷任靜江、鹹都、建康等地行政長官。淳熙時,官至參知政事,因與孝宗意見相伴,兩個月即去職。晚年隱居故鄉石湖。範成大與陸遊、楊萬裏、尤袤齊名,為南宋四大傢之一。他寫詩,初從江西詩派入手,後擺脫其束縛和影響,廣泛地嚮唐宋名傢學習,終於自成一傢。他的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寫了農村的廣阔生活和農民的疾苦,既有深刻的社會內容,又同時表現了恬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是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他的愛國詩以使金途中所作絶句一捲最有價值。最能體現其詩歌特色的,是其晚年所作的《四時田園雜興》60首。這組詩比較全面而深刻地描寫了農村四時的風光景物、風俗習慣,反映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困苦生活。其詩風格纖巧婉麗,溫潤精雅,富有民歌風味。他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詞作情長意深,與秦觀相近,後期作品則近於蘇軾。範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産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當時流傳着“傢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楊萬裏曾在《範成大文集序》中說:“至於詩,清新嫵麗,奄有鮑謝,奔逸俊偉,勇追太白”。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傳世。

[楊萬裏與範成大]
  範成大(1126—1193)字緻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吳縣)人。他與楊萬裏
年齡相仿,都是在北宋滅亡前後出生的,又同在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同列名於“中興
四大詩人”。不過範成大在仕途上更為得志,做到參知政事,晚年退職閑居。有《石湖
居士詩集》。
  範成大一度也深受江西派的影響,現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語言澀滯、
堆垛典故的現象,和一些似禪非禪、似儒非儒的議論。不過,範成大在學江西詩風的同
時,比較廣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詩歌的風格與技巧,在博採衆長的基礎上突破了江西詩風
的籠罩。尤其許多近體詩,委婉清麗中帶有峻拔之氣,有他自己的特點。如:
  一篙新緑浦東西,雪絮漫江雁不飛。宿雨纔晴風又轉,片帆那得及時歸。(《一
篙》)
  百尺西樓十二欄,日遲花影對人閑。春風已入片時夢,寒食從今數日間。折柳故情
多望斷,落梅新麯與愁關。詩成欲訪江南便,千裏煙波萬疊山。
  (《二月三日登樓有懷金陵宣城諸友》)
  與楊萬裏所創的誠齋體相比,範成大的詩沒有那麽透脫自由,更多一些錘煉雕琢;
沒有那麽風趣活潑,更多一些深沉含蓄;
  字面上沒有那麽淺俗平易,往往更典雅華貴。但範成大的詩雖然有楊萬裏所稱譽的
“清新嫵麗,奄有鮑謝;奔逸雋偉,窮追太白”(《石湖詩序》)的特點,並兼有中晚
唐諸傢的風格,以此衝擊了江西詩派的束縛,卻終究沒有像楊萬裏那樣形成自己個性鮮
明的一體,因為廣泛汲取畢竟不能取代獨出機杼的創造。在範成大的詩中,常可以看到
模仿痕跡比較重的地方,包括那些註明是“效王建”、“效李賀”或“玉臺體”的,以
及並未註明如《蛇倒退》、《灧澦堆》,卻可以看出是效仿韓愈風格的等等。還有像
《復作耳鳴》、《人鮓甕》等詩,多用生僻典故,拗峭的句式,發議論,逞學問,給人
以澀滯瘦硬之感,則顯然屬於江西詩派的範圍。由於未能把各傢的風格技巧融為一體,
也就難以建立自己成熟的與衆不同的風格來。
  所以嚴羽《滄浪詩話》中有“楊誠齋體”,卻沒有“範石湖體”。
  範成大詩歌的最大成就在於反映的生活面相當廣泛,揭露的社會問題也比較深刻,
這是楊萬裏所不及的。在《夜坐有感》、《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三絶》
等詩中,表現了他作為正直的官吏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在《催租行》、《後催租行》等
詩中,更描繪了貧苦百姓在官府沉重租稅壓迫下的艱難生活和絶望心境。而最有代表性
的是他出使金國時所作七十二首絶句和晚年退職閑居時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乾道六年(1170),宋孝宗决定廢除使臣嚮金國皇帝跪拜受書這一恥辱性的禮儀,
大臣均畏懼不敢奉命,範成大於是挺身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金國。他在金國幾乎
被害,但終於不辱使命,贏得雙方朝野的一致稱贊。著名的使金七十二絶句便是他在這
次出使往返途中所作。
  這七十二首絶句內容很廣泛,包括淪陷區百姓的苦難生活,他們對南宋收復中原的
期望,金國落後的風俗習慣(當然這裏也包含着一些民族偏見),以及詠懷史事、藉古
諷今、批評朝政和自己報國的熱情等等。而貫穿在其中的中心主題,是對民族危機的憂
患意識與悲憤情感;詩人通過實際觀察,從不同角度攝取了一個一個鏡頭,反映着這一
主題的不同側面,如: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州
橋》)
  這首詩下有自註說:“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禦路也。”
  汴京是北宋的都城,如今卻淪入金朝之手,那些眷懷宋朝的百姓年年盼月月盼,始
終等不到南宋的軍隊,卻衹見使者來回,一句含淚脫口的“幾時真有六軍來”,既表達
了中原父老的心願和失望,又無疑是對南宋朝廷乞和政策的諷刺。再如《清遠店》:
  女僮流汗逐氈軿,雲在淮鄉有父兄。屠婢殺奴官不問,大書黥面罰猶輕。
  這是寫一個逃跑未遂而被臉上刺字的女奴。金的社會制度保留了若幹落後的成分,
對漢人常常采取壓迫與奴役的野蠻政策,範成大通過女奴的悲慘遭遇,反映了普通民衆
在民族壓迫下的痛苦。而在最末一首《會同館》中,則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心志:
  萬裏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漚浮!提攜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
  這組絶句各個側面的記敘,合起來便成了一幅長捲,完整地反映了當時北方的風物
與民情,和詩人對此的深沉感慨。
  詩的語言明白淺近,雖然也時有典故點綴和引古抒懷,但大多比較貼切而不艱澀。
  範成大晚年所作的《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在古代田園詩中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過去寫農村的詩歌,太抵可分為二類:一類以陶淵明、王維等人為代表,通過歌詠鄉村
風光和農人樸素的勞作生活,表現士大夫對城市生活、政治生活的厭倦和對大自然的熱
愛,顯示一種恬和淡泊的志嚮,這類詩不免把鄉村田園描寫得安寧恬靜;另一類如唐代
王建、張籍、聶夷中等人的作品,則上承《詩經·豳風·七月》以來的傳統,主要揭露
農村現實的痛苦,斥責官吏豪強對百姓的盤剝壓迫,這類詩重在表現士大夫的社會責任
感和同情心,所以大多沒有田園風光的描寫,更多地讓人感覺到沉重與緊張。這兩類詩,
一般可以說分別是道傢及佛禪的人生情趣與儒傢社會觀念的詩化表現。本來,這兩種趨
嚮在士大夫心中常常是同時存在的,衹是在詩中總是被分離開來表現。範成大的《四時
田園雜興六十首》把這兩條綫打成了一片,比較完整地反映了田園鄉村的生活面貌,也
比較協調地表現了宋代士大夫儒道合一的人生情趣。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農村秀麗的風
光和農傢勞動、生活的習俗的場面,也能看到農民所遭受的沉重剝削和他們困苦的生活,
如: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傢。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新築場泥鏡面平,傢傢打稻趁霜晴。笑歌聲裏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采菱辛苦廢犁鋤,血指流丹鬼質枯。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作者在組詩的小序中說,這些詩是他隱居石湖時,“野外即事,輒書一絶”而成,
也就是由親身經歷、親眼觀察所得,所以全然沒有過去那種模擬、生涯的痕跡,較之中
年所寫的使金七十二絶句,筆調更為自然流暢,輕鬆而犀利,顯露了較有個性的風格。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youth掃校)


Fan Chengda (Chinese範成大pinyinFàn ChéngdàWade–GilesFan Ch'eng-ta, 1126–1193), courtesy name Zhineng (緻能), was a Chinese geographer, poet, and politician. Known as one of the best-known Chinese poets of the Song Dynasty, he served 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and was an academic authority in geography, especially the southern provinces of China. His written work also falls under the literary category of 'travel record literature' (yóujì wénxué), a narrative and prose style approach to writing about one's travel experiences, which was popular in China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He, along with Yang WanliLu You, and You Mao,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four masters"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etry. Fàn was also a member of a cadet branch of the elite Fàn family.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