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齊 人物列錶
呂尚 Lv Shang(薑齊)薑伋 Jiang Ji(薑齊)薑得 Jiang De(薑齊)
薑慈母 Jiang Cimu(薑齊)薑不辰 Jiang Buchen(薑齊)薑靜 Jiang Jing(薑齊)
薑山 Jiang Shan(薑齊)薑壽 Jiang Shou(薑齊)薑無忌 Jiang Moji(薑齊)
薑赤 Jiang Chi(薑齊)薑脫 Jiang Tuo(薑齊)薑購 Jiang Gou(薑齊)
薑祿甫 Jiang Lufu(薑齊)薑諸兒 Jiang Zhuren(薑齊)薑無知 Jiang Mozhi(薑齊)
薑小白 Jiang Xiaobai(薑齊)薑無詭 Jiang Mogui(薑齊)薑昭 Jiang Zhao(薑齊)
薑潘 Jiang Pan(薑齊)薑捨 Jiang She(薑齊)薑商人 Jiang Shangren(薑齊)
薑元 Jiang Yuan(薑齊)薑無野 Jiang Moye(薑齊)薑環 Jiang Huan(薑齊)
薑光 Jiang Guang(薑齊)薑杵臼 Jiang Chujiu(薑齊)薑荼 Jiang Shu(薑齊)
薑陽生 Jiang Yangsheng(薑齊)薑壬 Jiang Ren(薑齊)薑驁 Jiang Ao(薑齊)
薑積 Jiang Ji(薑齊)薑貸 Jiang Dai(薑齊)
呂尚
薑齊  西周(前1128年前1015年)
姓:
名:
字: 子牙
網筆號: 太公
開端終結
在位前1046年前1015年

閱讀呂尚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號飛熊,也稱呂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嶽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於呂地,因此得呂氏。姜子牙出世時,傢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傢施展才華。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傢、軍事傢與政治傢。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傢皆追他為本傢人物,被尊為“百傢宗師".
  
  【記載】
  
  “昭烈武成王”姜子牙
  
  姜太公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位高壽的人,姜太公死後,返周而葬,葬於文王、武王的陵墓旁。當時周朝規定,姜太公五世之內皆返周而葬,五世之後才能葬於齊地。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宋真宗時,又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時期,民間對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歷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小說,從此,姜太公由人變成了神,並且為民間廣為信奉。
  
  姜太公釣魚
  
  姜子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時他在道教和民間的地位也較高。他出身貴族家庭,祖先的封地叫呂,所以他又被稱為呂尚。姜子牙生於山東日照,自幼聰慧。據說,他還能預測世界上將要發生的大事。
  
  當時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紂王是一個殘暴的人,他統治期間戰爭不斷,為了躲避戰亂,姜子牙到中國北方的遼寧隱居了40年,後來又來到西北陝西省的終南山。在那裏,他經常到渭河去釣魚,可是3年中他卻一條魚也沒有釣到,而且他的魚鈎還是直的。人們都嘲笑他,他卻無動於衷,所以在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神奇的是,後來他果然釣到一條魚,在魚的肚子裏有一本兵法書。更巧合的是,當天晚上,周王朝(公元前11世紀-8世紀)的姬昌周文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高人。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嚮周文王講述了自己的身世,文王當時正為了打敗敵人建立王朝而搜羅人才,所以就對他說: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於你了。因此,後人又稱他為太公望,在民間一般稱他為姜太公。文王給他以極高的地位,並在他的幫助下,消滅了商朝。 在以後的中國各朝代都為他建立了神廟,而道傢也傳說他升天成仙了。
  
  一、姜太公生平及其出生地之歷史考證
  姜太公為炎帝神農氏54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妻名申薑,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薑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於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陵塚位於陝西省鹹陽市周陵鄉,距離文王陵1公裏;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姜太公祠內設有衣冠塚。
  
  姜太公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纍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關於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獻記載不一,主要是東海說和河內說。
  
  《孟子·離婁上》說:“伯夷闢紂,居北海之濱,……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高誘註《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後漢書·郡國三》註引《博物記》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水經註·汶水》雲:“(汶水)又北過淳於縣西,故夏後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於公,號曰淳於國。”《水經註·齊乘》雲:“莒州東百六十裏有東呂鄉,棘津在琅邪海麯,太公望所出。”《水經註》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究竟何說為確,據史籍和當代有關專傢的考辨,認為東海說根據較為確鑿。東呂鄉當為姜太公出生地。古代呂、莒本為一字,莒為周代國名,即為現在山東省莒縣。東呂鄉、東呂裏在莒城東面,今屬山東省日照市。漢張華《博物志》明確標出:“海麯城有東呂鄉東呂裏,太公望所出也。”西漢的“海麯’則為現在的“日照”。今人楊伯峻對姜太公裏籍作了具體的考辨。他說:“閻若璩《四書釋地續》雲:‘後漢琅邪國海麯縣,劉昭引《博物記註》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又於清河國廣川縣棘津城,辨其當在琅邪海麯,此城殊非。餘謂海麯故城,《通典》稱在莒縣東,則當日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即是其傢。漢崔瑗、晉盧無忌立《齊太公碑》以為汲縣人者,誤。”(《孟子譯註·離婁上》)所論有據、甚確。就是說,姜太公的出生地當今山東省東部黃海之濱的日照、莒縣一帶,亦正是司馬遷所說的“東海上人’之義。據齊國國都,當今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現今日照市。據姜太公分支後裔盧氏宗親世界研究會(含韓國等國外盧氏)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日照市。當今中國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權威之一,中國國防大學著名教授,姜太公後裔薑國柱先生,經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省日照市。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四千年前,日照市兩城鎮(距市區十八公裏),是亞洲最大的城市。這是美國考古專傢組同山東大學在實地聯合考察半年之久得出的結論。作為一代偉人姜太公出生在這樣的文化發達地區,應更合乎情理。經綜合考證分析認為,姜太公出生地應為山東省日照市。
  
  《水經註》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史記》齊太公世傢》:“太公望呂沿者,東海上人。”衛輝市在民國以前屬河內郡,1988年以前叫汲縣。衛輝附近有與東海相似的“北海”這個地名,有碑文為證。 西晉汲郡出土的<竹書紀年>專載姜太公為"魏之汲邑人".(衛輝市太公泉鎮呂村)
  
  二、姜太公的歷史地位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確實稱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綜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最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傢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衆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名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之“師”即“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太公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傢,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這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
  
  唐太宗即位後,外夷相侵,內患未除,政局動亂,國傢面臨着百亂待治,百廢待興的情況,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便自稱他是姜太公的化身,便在磻溪建立太公廟,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他要象周文王訪賢並重用姜太公那樣的賢臣良將,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終於實現了“貞觀之治”。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需要像姜太公那樣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於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謚姜太公為“武成王”,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為抵禦外冠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周西伯昌之脫羑裏,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這就確立了姜太公是中華民族創立韜略理論開山祖的地位。
  
  1972年從山東臨沂銀雀山漢武帝初年的墓葬發掘出的《六韜》殘簡,來校勘今天存世的各種《六韜》版本和本註,說明了《六韜》一書,在漢武帝以前就流行開了,否定了《六韜》是古人偽托呂尚所着的懷疑,進一步證實了姜太公在軍事理論上的著述是真實的。他在軍事理論方面,在政治、經濟鬥爭的策略思想方面,都為子孫後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富的遺産,人們稱他是兵傢權謀思想的始祖是當之無愧的!
  
  中國古代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一整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就其最早發端、形成體係、構成學說來說,都始自齊國,源自太公,所以說太公為兵傢宗師、齊國兵聖、中國武祖是當之無愧的。可以說,沒有太公理論及其所建立的齊國兵傢,則不會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謀高超、理論完整、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影響巨大的中國兵學理論學說。今天,我們在研究中國古代的治國方略、用兵之道時,不能不重視太公的傑出貢獻、思想價值。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傢孫武、鬼𠔌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太公的文韜武略被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所藉鑒。
  
  太公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産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
  
  太公已去世3000餘年了,人民處於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說他曾在昆明山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這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許仲琳為崇敬太公無法形容時便以神面化之編着了一部《封神演義》,把他說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嚴,成為驅邪扶正的偶像了。這些雖然超出了歷史的真實,但卻反映出姜太公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姜太公思想
  
  呂尚(姜太公)的文治武略影響深遠。他不僅是開創西周的功臣,而且輔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積纍了豐富的治國經驗,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他的思想、理論、實踐博大精深。
  
  1、韜略鼻祖,千古武聖
  姜太公作為中國韜略鼻祖、千古武聖,其文韜武略、經國治軍,理民化俗之論、之策、之術,都為後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為華夏民族所稱頌、效法。
  
  “兵聖”孫武及其《孫子兵法》飲譽中外,堪稱兵法之集大成者,其軍事思想亦不乏藉鑒太公謀略之處。舉例說明:如《孫子兵法·虛實篇》有“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之句,而以反映姜太公軍事思想的《六韜》論着中《文韜·兵道》記載即有“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之句;《孫子兵法·計篇》中“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與《六韜·竜韜·論將》中“將有五材十過”,“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相近;《孫子兵法·計篇》稱“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國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而《六韜·竜韜·論將》亦言“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等等。
  
  有關姜太公軍事思想的著作有《六韜》、《六韜》以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問的形式寫作,其書包括文韜、武韜、竜韜、虎韜、豹韜、犬韜六個部分,共六十篇。《陰符經》、《太公兵法》、《太公金匱》等,但現存甚少。其軍事韜略、戰爭謀略、戰法戰術、軍隊建設、戰爭準備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的全面性、創造性、開拓性,他不是單純地就軍事而論軍事,而是從哲人智能的高度,以聰明政治傢的眼光,將政治與軍事、治國與理軍緊密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加以論述。這就使他的軍事韜略、謀略頗具全面性、深刻性、精闢性,因而為歷代的哲學家、政治傢、軍事傢所推重,並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六韜》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著作,在宋代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作為武學教本,成為武將們必讀的兵書。二千多年來,《六韜》與其它“武經”一樣,從先秦至現代,不斷有人註釋、講解、校勘、闡揚,挖掘其思想宏旨奧義,吸取其思想精華,經久不衰,至今愈盛,充分展現了其光輝的思想價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我們應當珍惜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使之在新時代更加輝煌。
  
  2、權謀思想
  《六韜·文韜·文師》最後有一段姜太公的話:“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這是太公“陰謀修德以傾商政”,滅商興周的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權謀思想。因為,最大的權謀莫過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奇取和建立國傢政權是軍事謀略的根本。這一思想,除《文師》外,在《發啓》、《文啓》、《順啓》等篇中也都反復論述這個道理。太公被封齊,建立齊國之後,推行的根本方針也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可以看出,姜太公認為,人的本性是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給予人以生利的是道義,能行仁義道德者,則能使天下人歸服。因此,國君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利,以天下之害為害,以天下之樂為樂,以天下之生為務。衹有以仁義道德為天下興利除害,使天下人與之共利害,同生死,共憂患,共苦樂,這樣便可以收攬、固結民心,使萬民歸心、歡心。基於這種認識,《六韜》強調國君要行仁修德,澤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為已而害民,。衹有這樣,人民才能與國君同舟共濟,擁戴國君。本思想亦在齊國的實踐中貫徹、實現了這一思想。這是其它所有軍事謀略傢所沒有的。可見,《六韜》一書的上述內容,與姜太公的軍事謀略思想相符。
  
  3、愛民思想
  愛民之道,就是以仁義之道,修德惠民,使民和服。如太公所言:“敬其衆,合其親。敬其衆則合,合其親則喜,是謂仁義之紀。無使人奪汝威,因其明,順其常。順者任之以德,逆者絶之以力。敬之無疑,天下和服。”就是說,要尊重民意,敬愛民衆,聚合宗親,行仁舉義,就會受到民衆的擁護愛戴,這樣使天下和服,就可以守土、固國而王天下。因此,威服天下者,不必專任武力,不可橫暴百姓,而要以仁義為本,修德禁暴。這就是姜太公和《六韜》重視文韜而不輕武略,把經國與治軍作為整體而論的高明之處。他治國安民用仁道,施仁政,重教化,因民俗,順民情。這就充分表現了姜太公治政的出發點和歸宿地都是為了愛民。《六韜·文韜·國務》雲:“太公曰:‘利而無害,成而無敗,生而無殺,與而無奪,反而無苦,喜而無怒。'”從上我們不難看出,“愛民”思想之深,在先秦軍事、政治和諸侯君中,也衹有姜太公纔有如此深刻“愛民”思想。而且,也是由姜太公在齊立國之後,真正把“愛民”思想貫徹到建國的實踐當中去,這就是齊國的富民政策。
  
  4、順民思想
  姜太公深知“民為邦本,民固國興”的道理,有民則有國,無民則何國可言。因此,他力倡以民為本,仁政順民的思想。順民就是“重民”、“貴民”。如果國君、人臣和各級官吏,不以民為本,以民事為務,而敲剝、殘害民衆,就會使民衆離心離德,離之而去,叛之而反。姜太公通過自己長期生活在民衆中的親自實歷,不斷觀察,精心研究,對於民為貴、民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認識,並樹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識,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國治國之中,都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實行仁政,收服民心,使萬民歸心。對如何安靜、安定天下,姜太公指出:天有其自己的運行規律,民衆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業。君主能與民衆共同安生,天下就安靜,民衆就安定了。最好的政治是因民俗、順民心進行治理,其次是宣傳教化,感代民衆。民衆被教化、受感化,就會服從政令,所以說天道無為而能生長萬物、成就萬物,民衆無需給予而能自己富庶,這就是對人治理天下的高尚道德,亦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根本道理所在。
  
  5、舉賢思想
  《六韜·文韜》中《上賢》、《舉賢》兩篇,集中表現了姜太公的重賢、上賢、選賢、舉賢的聖賢治國論及其思想內容。所謂“上賢”,就是尊重、崇尚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尊賢尚功是姜太公“國本”的主要內容之一。姜太公認為,作為君主治理國傢,必須尊崇德纔兼備的賢人,抑製無纔無德的庸人;任用忠實誠信的人,除去姦詐虛偽的人;嚴禁暴亂的行為,禁止奢侈的風俗,因此,明君用人應當警惕六種壞事、七種壞人。六種壞事的危害是:“傷王之德”、“傷王之化”、“傷王之權”、“傷王之威”、“傷功勞之臣”、“傷庶人之業”。對七種壞人,絶對不可信用,即“勿使為將”、“勿與謀”、“勿近”、“勿寵”、“勿使”、“禁之 ”、“止之”。這就堵死了壞人幹壞事、危國傢、害民衆的路徑。
  
  《六韜·文韜·上賢》雲:“太公曰:‘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舉賢思想,在姜太公建立齊國之後,又正式列入建國方針之一,即“舉賢而上功”。
  
  6、六守三寶
  姜太公的理財富國、富民足民的發展經濟的思想主張是全面而周到、精闢而深刻的。《六韜·文韜·六守》載:太公曰:“人君有六守三寶。”六守:仁、義、忠、信、勇、謀。三寶: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農一其鄉則𠔌足;工一其鄉則器足,商一其鄉則貨足。三寶各安其處,民乃不慮。無亂其鄉,無亂其族。臣無富於君,都無大於國。六守長則群昌;三寶完則國安。這三寶在齊立國之後,也是列入建國方針之一,即“通商工之業,便魚????之利”,農工商同時發展,重點又是發展工商業,因而,後來的齊國纔發展或為一個民富、國強的大國。
  
  姜太公在“三寶並重”“本末並利”、“上下俱足”、廣開財源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貨幣政策,確保財貨正常流通、賦稅正常繳納,促進經濟發展、市場繁榮,這種開源節流的經濟、貨幣政策,實為國傢經濟發展的上策。姜太公深知,農、工、商三業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意義。國無農無食不穩,國無工無器不富,國無商無貨不活,故要農、工、商並重,協調發展,使人民有業可從,衣食飽暖,器具足用,財貨流通,財政充裕。姜太公的“三寶”思想,不僅是周朝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而且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政治、物質基礎。此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延續至當今世界。
  
  7、九府圜法
  姜太公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他製定的九府圜法。所謂“九府圜法”,顔師古《註》雲:“《周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圜謂均而通也。”姜太公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證財貨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錢幣與布帛不斷流通,聚散適宜,無積滯,無匱乏。國以之富,民以之足。
  
  “九府”是“掌財幣之官”。查《周禮》的“九府”之職能,就在於“通貨幣,易有無”。
  
  姜太公的財政經濟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不僅為周朝的經濟管理、經濟監督、賦稅收納、貨物保藏等建立了完整、嚴密的管理體係、管理制度,而且為齊國的強大,為齊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奠定了基礎。姜太公的生財之道,理財之策,即開源節流之製,是富民強國之道,為萬世治國興邦之正道,萬事不易之治道,故為萬世法。
  
  四、千秋功業,後人稱贊
  
  姜太公的道德功業,為後人所推崇、稱頌。有人把他由人變為神,列入神仙之首,說他能呼風喚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為“兵傢鼻祖”;齊人稱他為“天齊至尊”等等。歷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傢武士,都在詩詞文論、兵書戰策中,抒發情懷,稱贊有加。他們或觀太公留下的歷史遺跡而抒發已志,或以太公事跡為據而引申已論,頌揚其功。
  
  在《詩經·大明》中寫道: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在諸多贊詩中,對姜太公一生功績給予高度概括、評價的要算《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的《薑元帥贊》:
  
  六韜留下成王業,妙算玄機不可窮。
  
  出將入相千秋業,伐罪吊民萬古功。
  
  運籌帷幄欺風後,燮理陰陽壓老彭。
  
  亙古軍師為第一,聲名直並泰山隆。
  
  對姜太公一生的千秋功業,不僅詩詞歌頌,而且經史文論,多有盛贊。
  
  對姜太公人們不僅重視他的著作和智能的價值,還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奮鬥的精神,懷念他對正義,對文明的孜孜追求;睏難,他不退卻,不屈辱,不低頭;饑餓,也不理會;沉淪,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對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動搖。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奮”的典範。他永遠是中華兒女的自豪和驕傲。
  
  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延綿不斷的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中,齊魯文化是主要來源,集中代表了炎黃這一思想體係的傳統文明。在遠古時代,炎帝、黃帝為首的兩個部落,已開始結合。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已融合成為一個民族。在周初,代表這兩個部族的兩個偉大歷史人物,一個是封於齊國的炎帝後裔姜太公,一個是封於魯國的黃帝後裔周公旦。我們說,假如沒有周公的文韜和姜太公的武略,作為“小邦周”是很難戰勝“大國殷”的,即使是戰勝了,也難以鞏固,並創造出那樣燦爛輝煌的周代文明。現在我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研究姜太公的思想,正確評價姜太公的功業,對於深入研究探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尤其占其主流的齊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姜太公享年考】
  
  姜太公是殷周交替時的一個關鍵人物。以往,有關他的享年,從八九十歲到一百三四十歲⑴,什麽說法都有。究其原因,除了文獻記載的有限,更重要的還是缺少一個可資參照的年表。另外,有關周文王等人的年齡問題,也有類似的情況,且與太公享年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聯繫。現在好了,夏商周斷代工程找回了一個“失落的年表”⑵,我們正可據以進行新的探索。同時,由於我們的研究,衹能算作斷代工程的“拾餘”,所以,也可從一個側面對“新年表”的正確性和適用程度,起到一定的檢驗作用。
  
  一、太公享年的大體範圍
  春秋以前的史料,如《尚書》、《易經》、《詩經》、甲骨文、金文等,沒有明確涉及太公年齡的內容。戰國至兩漢的著述,多把初見周文王時的姜太公,說成是一位老者,儘管在形容老的程度上各有不同。如《荀子》和《韓詩外傳》裏就說:初見文王時的太公是“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渾然而齒墮矣。”《尉繚子》裏說:“太公望”年過七十“及遇文王”。《孟子》說:太公和叔齊“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楚辭》說:“太公九十乃顯榮兮,誠未遇其匹合。”《史記》說:“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淮南子》說:“呂尚使老者奮,項托使嬰兒衿。以類相慕。”《說苑》裏有太公望“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等等。
  
  然而,近日見到網上有一篇名為《姜太公之高壽》的文章(見新鄉歷史文化專欄),卻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見,文中說:
  顧頡剛先生的《太公望年壽》認為,古文獻中記載的姜太公年壽數,都是戰國時代齊國遊士的妄談。“太公”原意為“老太爺”,但後人誤以為太公是長壽之意,正好像彭祖名字中有“祖”,老子姓名中有“老”,就誤以為彭祖、老子是年逾八百歲(似應為八十歲)的老人。而且從《詩經·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中所描寫的戰爭場面和搏擊的迅勇情況看,九十歲的老人是做不到的。所以顧頡剛推測,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終於八十歲左右。
  
  我們認為,要想深入研究太公的具體享年,首先也需要有一個大致的範圍,並且覺得,說“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終於八十歲左右”,是很難讓人信從的,明顯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四點:
  
  首先,說太公高壽“都是戰國時代齊國遊士的妄談”不妥。正如我們前面所舉,荀子、尉繚子、孟子和屈原,都是戰國時人,又都說過太公高壽,但卻無一人是“齊國遊士”者。
  
  其次,僅據《詩經·大雅·大明》裏的詩句“維師尚父,時維鷹揚”的描寫,就認為“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顯然是想象的成分過多了。歷史上老當益壯徵戰沙場的人不勝枚舉。況且,“鷹揚”一詞,恐怕關鍵還要落實在一個“率”字上;太公本人,未必一定是要“身先戟斧”的。
  
  第三,說“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實際上也就是說,姜太公在遇文王之時是二十歲左右。這不但和其它典籍不能相容,也不合情理。比如,太公的閱歷和韜略從何而來?“呂牙在殷”和“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⑶該怎麽解釋?尤其是太公的女兒邑薑為“周王妃”(詳後),也都沒了着落。
  
  第四,《史記·齊太公世傢》裏說,“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比起荀子、屈原等人的說法還要長些,當另有所據,比如齊國的“史記”--《齊乘》之類。因為,司馬遷是沒有可能看到《汲塚書·竹書紀年》裏所說,齊太公卒於周康王六年的。
  
  總之,把“渭水垂釣”⑷時得遇周文王的姜太公定位成一位老者,並把他的享年初步定位於百年以上,無論是從情理上推想,還是從史料上參照,都要更妥當些。
  
  二、關於文王的在位時限
  為了進一步研究姜太公的享年,需要先確定一個“參照係”,就是周文王的在位時間。因為,就目前所知,惟獨周文王的在位狀況,與姜太公的生平有比較明確的“係年”關係。
  
  有關周文王的在位情況,《尚書·無逸》說:“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呂氏春秋·製樂》說:“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動,已動之後四十三年,凡文王立國五十一年而終。”這是說執政時間長短的。《古本竹書紀年》說:文丁(即殷紂王的祖父)十一年“王殺季歷(文王的父親)”,這是和文王即位有關的記載。有了這兩項史料,再參照“斷代工程”的新年表--文丁在位為十一年,即公元前1112--1102年,公元前 1101年其子帝乙(即帝紂的父親)即位,我們就可以把文王的在位期限,也定在公元前1101--1050年了。另外,對於文王的卒年,也可以直接采用倪德衛先生的研究成果。倪先生依據《逸周書第二十三小開解》、劉歆《世經》等當中的有關天象,所得研究結論也說:“文王五十年,是公元前1050年。”⑸
  
  把文王在位的第五十年定於公元前1050年,可使許多事件獲得明確而合理的解釋。首先是文王改元的時間。以往,有關牧野大戰之“十一年”(或十三年),是文王十一年,還是武王即位後改元的十一年,一直懸而未决。現在,把文王終年定位於公元前1050年,就等於排除了武王即位改元“十一年”的可能性。因為,從公元前1101文王即位到公元前1046武王剋商,中間也就五十五年,是容不下文王執政五十年再加上武王改元“十一年”,共六十一年的。 
   
  四、太公享年考略
  要想確定姜太公的享年,我們以為須待討論的關鍵問題,實際上主要是三個:一是太公前往西歧投靠文王時的那一年,年齡是多大?二是那一年是公元前的哪一年?三是太公卒於何年?先談第一個問題,《荀子·君道篇》裏說:
  夫文王非無貴戚也,非無子弟也,非無便嬖也,倜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豈私之也哉!以為親邪?則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為故耶?則未嘗相識也。以為好麗耶?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渾然而齒墮矣。
  
  接下來,在《韓詩外傳》裏,亦有“以為嬌好耶,則太公年七十二,渾然齒墮矣”等幾乎完全相同的文字,不同的僅是把“州人”改成了“舟人”。再稍晚,《史記滑稽列傳》裏,也有類似的說法:
  
  《詩》曰:“鼓鐘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臯,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
  
  由三宗史料可以看到,在荀況、韓嬰和司馬遷的心目中,太公見文王時的年齡,都是七十二歲。尤其是荀況,雖為趙人,但曾三作“稷下領袖”,其言必定源自齊人或齊典。那麽,這一“認定”,能和其它有關的典籍相容嗎?我們說,可以的。比如,《說苑》裏有“呂望年七十釣於渭渚”⑻的話。《說苑尊賢》裏有:“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捨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這裏“年七十釣於渭渚”、“年七十而相周”中的七十,因係整數,故可視其為約數。又如《尉繚子· 武議篇》裏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過七十餘而主不聽,人人謂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則提三萬之衆,一戰而天下定,非‘武議’安能此合也?”這裏所說的“過七十餘而主不聽”後“及遇文王”,也是支持太公投靠文王時是七十二歲的。當然,不同的說法也有,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太公八十而遇文王”,我們以為這種說法比較晚近,其中多有文學誇張的性質。如李白的《梁甫吟》裏,就有“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的句子,有論者也把其當着史料信從⑼,或是把“姜太公時年八十有三”當作史料應用⑽,就不足取了。二是有人主張“‘七十’、‘七十二’、‘七十餘’均非具體數字,乃我國古代表示‘至大無極’的一種神秘數字”⑾。落實到年齡上,如前所述,認為是古人用以表示年長的意思,並不能代表姜太公的年齡,太公當時的年齡應更小許多。我們以為,把七十二歲減少十歲,或者二三十歲,也許並不影響太公老驥伏櫪的形象,甚至從生理上說,還更加合乎常情,比如牧野大戰之時他可以更年輕些。然而,僅憑想象得到一個數字,既無新發現的史料支持,又和現有文獻記載相抵觸,恐怕也是不足取的。
  
  第二,是太公投靠文王的具體年分。據前面“文王在位時間”的討論可知,機動的範圍並不大,也就是文王被從羑裏放歸到其卒年,即公元前1056--1050共七個年頭的初年或次年。因為,即使排除神話性質的“同夢說”⑿不論,參照《尚書大傳》的“羑裏營救說”、《楚辭·天問》的“屠市偶識說”以及《鬼𠔌子·忤合第六》的“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等史料,都不難想象得到,太公和文王的相識,並非始於渭水之陽的魚釣。《太公六韜》和《史記周本紀》裏說的,太公和文王的初遇,是因文王做了一個夢,又經卜師占卜,結果果然在荒山野岸遇到了“坐茅以漁”的太公,是我們今天的人難以信從的。比較之下,還是寧可相信《史記齊太公世傢》裏的話:
  
  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周西伯之脫羑裏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周西伯政平,及斷虞、芮之訟,而詩人稱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須密、犬夷,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另外,在《說苑·指武》篇裏,還有細節的記載:“文王曰:‘吾欲用兵,誰可伐?密須氏疑於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義。 ’太公望曰:‘臣聞之,先王伐枉不伐順,伐險不伐易,伐過不伐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須氏,滅之也。”討論到此,初步的結論已經有了:即太公投靠文王之年,最大的可能應是文王從羑裏回歸的初年,即公元前1056年。這年他是72歲;72加上1056,姜太公應生於公元前的1128年。
  
  第三,是太公的卒年,相關的史料主要也是兩種。一是《史記·齊太公世傢》裏說:“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一是《古本竹書紀年》記有“周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今本竹書紀年》記有“周康王六年,齊太公薨”。不難看到,司馬遷的說法是“蓋”字當頭,無從追索;而《竹書紀年》的記載卻是定位明確,毫不含糊。問題是,《竹書紀年》的這一記載,可信程度又如何呢?須得作進一步的考證。
  
  衆所周知,出土於西晉汲郡(今衛輝市)古塚的《竹書紀年》,宋代時已經亡佚。今天所流行的本子,無論是“今本”還是“古本”,都是後人依據西晉以後的各種史籍匯集而成,難免真偽互見,參差不齊。不過,所幸的是,有關太公卒年的記載,卻是實證仍在,而且來路明確的。所謂實證,就是著名的“齊太公呂望表”碑文,碑文中有:“(晉)太康二年,縣之西偏有盜發塚而得竹策之書,藏書之年,當秦坑儒之前八十六歲……其《紀年》曰:‘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參考年數,蓋壽百一十餘歲。”文中的“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正是今、古二本匯集之源。原碑雖已丟失,但“下真跡一等”的拓片,各大博物館均有收藏。所謂來路明確,又包括兩個環節:一是該碑的落款清晰--“太康十年三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造”。太康十年是公元289年,距汲塚被盜的太康二年(一說太康元年或鹹寧五年),中間衹有八年。另據《晉書》束皙、荀勖、衛恆等人的列傳,《汲塚書》原為“蝌蚪文”竹簡,隨即被轉運收藏到了朝廷秘府,翻譯過程有相當的時間。立碑人盧無忌,應是在京都洛陽的秘府,親自目驗了那支(或為兩支)“四十字”⒀的牘簡。碑文中有“太公之裔孫範陽盧無忌,自太子洗馬來為汲令”的文字,可為佐證。二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為公元前213年,“秦坑儒之前八十六歲”是在公元前299年,也就是說,《汲塚書》確是在地下埋了近六百年的戰國真跡;周“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至少確是戰國時期,約略與荀子同時的魏國人的看法。
  
  查核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太公的享年應為公元前1128年--1015年,即113歲。它和“齊太公呂望表”中所說的,“ 蓋壽百一十餘歲”也是相應而不悖的。此外,還可以參照《呂氏傢譜》、太公故裏(今衛輝市太公泉鎮)人對始祖太公的祭祀,續加說明:太公的誕辰是農歷八月初三,冥誕是農歷十月二十。一生經歷了商武乙、文丁、帝乙,帝紂和周武王、成王、康王等七代王朝,服務了包括殷帝乙、紂王和周文王在內的五位帝君。可以說,不但在中國歷史上,而且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絶無僅有的。
  
  唐叔虞是成王的同胞幼弟。《左傳·昭公元年》說:“唐叔虞。當武王、邑薑方震太叔,夢帝謂己:‘餘命爾子曰虞,將與之唐;屬諸參,而蕃育其子孫。’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史記·晉世傢》說:“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唐叔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封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爾。’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裏,故曰唐叔虞。”我們姑且不論故事中的“神話”部分,是當時的人編造或是其後不久的人附會。還是同樣的理由,若說唐叔也係和武王年齡相仿佛的後妃所生,就更不易解釋:何以武王和該王後結婚二十年內(時間或許還更長)一直未曾生育王子,而是過了四十歲卻一生再生?現在,若是把王後定位於晚嫁的邑薑,就簡單多了。邑薑正當青春年少,先生了成王,隔年又生唐叔虞,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
  
  小結
  夏商周斷代工程在决斷武王伐紂時間和相關各王年表時,儘管充分考慮了文獻學方面的因素,但未必能把姜太公的享年問題作為重點溶入其中。我們另闢蹊徑,着重引入大姒和邑薑兩個人物,推斷出的太公享年,能和一些重大事件以及王年協調,既能說明自己的結論接近史實,也能從一個小的側面說明新年表的可信。
  
  歸納以上探討可以小結以下三點:一是文王的享年為六十二歲(公元前1112--1050年),即位之年為公元前1101年,兩年後“帝乙歸妹”,再過三年生武王,武王的享年合於五十四歲;受命之年(公元前1056年)為五十六歲,合於“文王受命為中身”的記載。二是考定了太公的生辰為公元前1128年,即殷武乙二十年農歷八月初三,卒於公元前1015年,即周康王六年農歷十月二十日,享年113歲,排除了諸如“生於殷庚丁年間”等種種不實的說法。三是連帶探討了邑薑適嫁武王之年,不但為金文斷代中的“王薑”問題提供了新的佐證,也為流傳了三千年的“桐葉封弟”故事開闢了思路。當然,這裏僅僅是一些比較粗淺的認識,真正的結論,還有待於專傢們更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註解
  ⑴焦安南、李建義的《姜太公傳》(泰山出版社 1998年)擬訂的太公享年是“約公元前1155--1045年”,即110歲;郭慶良等六人合著的《軍事傢、政治傢姜太公》(姜太公故裏實業開發公司印贈本)擬訂的是公元前1160--1021年,即139歲。前書的作者為山東日照人,後書的作者為河南衛輝人,均言其家乡為太公故裏。另據盧美鬆編著《中華姓氏譜·盧姓捲》(現代出版社、華藝出版社 2002年)稱:“據《古本竹書紀年》載:‘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齊太公望卒。’故有人推算,姜太公出生約在殷王庚丁六年或七年(公元前 1212年)。”由此, 對太公享年的認識,可見一斑。
  
  ⑵見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傢組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0年。
  
  ⑶前者見《孫子兵法·用間篇》;後者見《孟子·離婁上》、《孟子·盡心上》等篇。
  
  ⑷有關太公結識文王一事,筆者曾撰有《姜太公遇合文王探真》一文,認為有一個“三就三離”的過程。這裏所指,應是《史記·周本紀》、《太公六韜·文韜·文師篇》裏說的,太公在渭水之陽釣魚時遇文王的那次。
  
  ⑸(美)倪德衛:《武王剋商之年研究·西周之紀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年。
  
  ⑹王 暉著:《商周文化比較研究·附錄二·季歷選立之謎與貴族等級名號傳嗣製》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⑺參見楊朝明著:《周公事跡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2年。
  
  ⑻這句話及相關的文字,來自《藝文類聚·捲六十六·産業部下·釣》轉引舊本《說苑》,為今本《說苑》所無。
  
  ⑼見inter網《姜尚,八十人生始崢嶸》zhongqin .8u8.netjsjjs.htm_95k。
  
  ⑽見寶雞旅遊網辦公室@《姜子牙釣魚臺旅遊區解說詞》管理員郵箱:hjly@haoji.gov.cn 。
  
  ⑾鬍厚宣鬍振宇著:《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轉引王仲孚:《牧野之戰紂軍‘七十萬’試釋》。據鬍文稱“作者遍尋《史記》各篇有關‘七十’、 ‘七十餘’、‘七十二’的六十條記載,認為‘絶非實錄,殆可斷言者’不勝列舉。”於是,也可以知道,這一研究,也是適用於古人之年齡討論的。
  
  ⑿“同夢說”有人以為最早來自《齊太公呂望表》,不確。可參閱199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楚辭章句補註》。
  
  ⒀“一簡四十字”說,見荀勖《穆天子傳序》。可參閱《山海經·穆天子傳》嶽麓書社 1996年。
  
  ⒁劉曉東等校點:《帝王世紀·山海經·逸周書》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7年
  
  ⒂王尚義:《山西太原建都至今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唐叔虞世傢及太原晉祠》光明日報 2003年9月17日。
  
  ⒃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編:《武王剋商之年研究·西周年代新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年。
  
  【評論】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嚮衰亡、地處商朝西的一個屬國周逐漸上升的時期。姜子牙聽說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大得人心便很想為興周滅商一展雄纔大略而此時姬昌也正在為治國興邦而廣攬人才於是姜太公便下定决心,離開了商朝,不辭勞苦,來到了周的領地渭水之濱,終日以釣魚為生,其實是在觀察世態的變化,尋找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說,姜子牙釣魚用的是直釣,魚當然釣不上來,所以纔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說法 。
  
  姜子牙用了幾十年的功夫,勤學苦讀,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學識淵博。尤其對歷史和時勢的研究更是駕輕就熟如今當了姬昌的太師可以說是厚積薄發運籌而遊刃有餘對內他幫助姬昌製定了一係列發展經濟的政策如:實行“九一租稅製”,即農人租用公田,衹繳納九分之一租稅的低稅制度;給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為官吏的奉祿,而且子孫可以承襲等。這樣,就調動了農人在官田上努力生産、官吏們自覺地搞好本人分地生産的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産力的發展,為有朝一日興兵伐紂奠定了穩固的經濟基礎。對外,姜子牙協助姬昌實行光養 晦薄禿孤立瓦解的政策對商王他表面上表現得 謙和恭順一心事殷 使商王誤以 為周是最可靠的屬國姬昌 是位忠心的伯而 在暗中卻采取種種手段,拉攏爭取殷商王 朝的其他屬國使殷 商越來越孤 立結果許多諸 侯國和部落陸 陸續續地棄殷而投周,到了後來,殷商雖名為天子,而真正附屬於他的屬國、部落卻連三分之一都不足了。這樣,就又為最後消滅紂王,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實現滅紂的願望,便撒手歸西了。姬昌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後被追封為周文王姬發繼位亦繼志繼續為興周滅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為國師並號稱為師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繼續全力輔佐姬發以圖大業。有一天,武王姬發問姜子牙:“我打算減輕刑罰而又能樹立我的權威,少施行一些賞賜而又能使人們從善,少頒布一些政令法規而民衆又都能自覺按一定的規範行事。請問師尚父,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點呢?”姜子牙說:“如果你殺了一個人就能使一千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兩個就能使一萬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三個人就能使三軍軍威大振那麽你就把他們殺了如果你賞了一個而使一千個人高興賞兩個人而使一萬個人高興賞三個人而能使三軍上下都高興,那麽你就賞他們;如果你能通過法律條令約束了一個人而使一千人遵照執行,那麽你就用這法律法令去約束他;如果你能通過禁止兩個人的錯誤行為而使一萬個人不再去做,那麽你就去禁上;如果你能通過教育三個人而使三軍上下都受到教育,那麽你就去教育。總之,能夠殺一個而懲戒上萬人,賞賜一個而激勵更多的人,這纔是有道明君的權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發聽了,頓開茅塞,照着姜子牙的話去做,時時慎於刑賞,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來越多,出師伐紂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時周朝已羽翼豐滿國勢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現了土崩瓦解之勢。特別是殷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 發生了內忠臣良將被殺的 被殺被囚的被囚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姜子牙審時度勢,認為伐紂的時機已到便親任主帥統領大軍以吊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直取商都。經過牧野一戰,大敗商軍,迫使商紂王連夜出逃,與妃子妲己投火自焚於鹿臺。中國歷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滅亡了,姜子牙終於完成了扶周滅商的宏圖大業。  
  
  由於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發把姜子牙封到了齊地,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姜子牙勵精圖治,終將齊國治理成為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七雄中的強國之一而由於姜太公的雄纔偉略更被後人稱為中國謀略傢的開山鼻祖司馬遷就曾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史記·齊太公世傢》)在我國著名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說姜太公曾在昆侖山從元始天尊學道,後來是奉師命下山輔佐周室的。在起兵伐紂時,也是通過許多道術之士與紂軍鬥法而完成興周大業的。這其實是把姜太公這個歷史人物神化了。
  
  《易·係辭傳》:神農氏繼包犧(伏羲)氏之後而興起,初以農業和商業貿易教天下。黃帝、堯、舜氏繼神農之後相繼興起,仍以羲、炎之道化民使宜,教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華民族賴此道不斷發展壯大、繁榮昌盛起來。所以炎帝、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共祖,中華民族自稱為“炎黃子孫”,也本於此。
  
  炎帝神農氏姜姓,“當是所謂東夷者也”;黃帝軒轅氏姬姓,“當是所謂華夏者也”。由此可知,姜姓氏族是炎帝之後,固為東夷的土著民族。姜尚姜姓,是炎帝後裔,東夷土著。炎帝之後,先後興起的共工、蚩尤、伯夷和逄伯陵等東夷姜姓氏族的著名首領,都是姜尚的先祖。共工任智刑霸諸侯,蚩尤以武力威天下,伯夷典三禮而立五刑,都成為姜尚必然傳承的先德舊業。東夷主要指齊地。伏羲始畫八卦,故“陰陽的信仰起於齊民族,……(陰陽學)是齊學的正統”;“黃老之學起於齊 ”,所謂因
  
  “四時之大順”和“治各有宜” (鬍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齊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等政教思想早已萌生於東夷齊地,也是姜尚必然受熏陶、就教化的文化傳統。
  
  唐、虞時期,伯夷為四嶽而封國於呂,姜姓族人微而復振。姜姓有邰氏女姜嫄生後稷,為周人的始祖,是弘揚神農氏“耕農”之業的第一人,堯舉以為“農師”。夏、商之際,伯夷子孫在中原的封國--申國和呂國已開始衰落。申為姜尚祖先的封國。氏族勢力衰落,在中原難以立足,故姜尚的先人又舉族遷回水草肥美、溫濕適宜的東海老傢。當時,東夷姜姓氏族依然興旺。逄伯陵作為姜尚的先祖,立國於齊,一度稱強。逄伯陵氏女是周太王的正妃,史稱太薑,生王季,即周文王之父。薑、姬亦世有
  姻親。
  
  商朝從帝祖甲開始,不時對東夷用兵。到帝武乙,為掠奪人口、牲畜及其他財物,商人侵犯東夷的戰爭不曾停歇過。逄伯陵建立的齊國歷300年後因屢受攻伐趨於衰落。東夷姜姓呂氏族人都隨之衰微。帝乙更以侵略夷方(東夷)和盂方為專務。帝辛頻“徵人方”(東夷),多次“為虐於東夷”,就成為姜尚目睹耳聞的事實了。
  
  商人對東夷人發動的多年的侵略戰爭,遭到了東夷人的堅决反抗。為此東夷人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族人戰死或被擄去當奴隸,牲口和財物被大量搶走或毀壞掉。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使姜尚逐漸認識到了“殺人安人”“攻其國,愛其民”“以戰止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姜子牙少壯窮睏卑賤,直到老年纔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負,是所謂大器晚成的典型。他先後垂釣、賣食、屠牛、賣卜,是婦之逐夫,又是不售的傭役,久處最下層,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人間辛酸無不體味,世上冷暖盡已備嘗。
  
  許由是古代的高士。孔子將姜尚同許由相比:“許由,獨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以拯橫流、利天下為己任,所以姜尚久求進身用世的機遇而不以獨善其身為足。姜尚走遍各地,盡訪諸侯,尋祖跡於申、呂故地,觀風俗於夷、夏舊族;他幾度出入周國、殷都,如岐陽、豐邑、孟津、朝歌、牧野等地,多次回顧商湯、夏桀的成敗得失。他以演《易》之術教西伯於羑裏,並教西伯脫身羑裏之囚;又勸西伯獻洛西之地,以換取紂王廢止炮烙等酷刑。但直至文王渭水訪賢以後,姜尚方纔開始了他“兼利天下”的大業。歷代典籍對太公歷史地位的公認,充分說明了其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論的博大精深。
  
  【姜太公祠】
  
  位於臨淄永流鎮張傢莊太公衣冠塚北側。太公呂尚,字子牙,號太公望,東海人,呂姓姜氏,世稱姜太公,公元前11世紀封於齊,為齊國第一代國君。他在任期間,“通商工之業,便漁????之利,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卒葬於周,齊人思其德,葬衣冠於此。衣冠塚墓高28米,南北長50米,東西寬55米。1993 年,臨淄區在太公衣冠塚北側建姜太公祠,建築面積98平方米,主殿為歇山式挂廊配殿,各三楹,現為名人書畫展廳。主殿供奉着姜太公彩繪聖像,殿壁有反映姜太公貧睏生涯、避紂去商、習武著書、牧野大戰、封齊就國、破菜爭丘、太公治齊、懲治不訓、周王授權、傳子歸國等到不平凡一生的壁畫。
  
  【姜太公後裔姓氏】
  
  姜太公後裔姓氏繁多,大致上有以下姓氏:姜姓、呂姓、丁姓、高姓、齊姓、盧姓、邱姓、丘姓、慶姓、賀姓、桓姓、查姓、柯姓、年姓、柴姓、崔姓、駱姓、章姓、聶姓、國姓、高堂姓、太公姓、盧蒲姓、淳於姓、厲姓、易姓、青姓等等。
  釣魚臺:(南皮)縣城西五公裏處有一村,名釣魚臺(1983年劃入泊頭市)。相傳商代紂王,荒淫無道,建築鹿臺。下大夫姜子牙直言相諫,觸怒紂王,欲殺子牙。子牙氣憤逃走,隱居此地,常在水邊釣魚。周文王訪知子牙乃賢士,遂以禮相聘。封為太師。因輔佐文王之子武王伐紂滅商有功,封為齊侯。後來,把姜子牙垂釣的地方和村名,稱為釣魚臺。——引自河北省《南皮縣志》第九篇《民情習俗》第940頁。
薑齊呂尚
(前1046年前1015年)
後一君主 >>: 丁公 薑伋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