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
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周天遊 Zhou Tianyou(現代中國)吳則虞 Wu Zeyu(現代中國)
趙超 Zhao Chao(現代中國)王覺溟 Wang Jiaoming(現代中國)梅毅 Mei Yi(現代中國)
樊樹志 Fan Shuzhi(現代中國)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嶽南 Yue Na(現代中國)
屈維英 Qu Weiying(現代中國)茅十七 Mao Shiqi(現代中國)蔣勝男 Jiang Shengnan(現代中國)
唐博 Tang Bo(現代中國)孫傑 Sun Jie(現代中國)許志竜 Xu Zhilong(現代中國)
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張鳴 Zhang Ming(現代中國)河邊 He Bian(現代中國)
落榜生5 La Bangsheng(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陳舜臣 Chin Shunshin(現代中國)
倪政興 Ni Zhengxing(現代中國)王春瑜 Wang Chunyu(現代中國)子金山 Zi Jinshan(現代中國)
朱岩 Zhu Yan(現代中國)孫立群 Sun Liqun(現代中國)趙焰 Zhao Yan(現代中國)
牛貫傑 Niu Guanjie(現代中國)張研 Zhang Yan(現代中國)郭燕紅 Guo Yangong(現代中國)
二月河 Eryuehe(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許華 Xu Hua(現代中國)
鄭彭年 Zheng Pengnian(現代中國)盛和煜 Cheng Heyu(現代中國)司馬路人 Sima Luren(現代中國)
張笑天 Zhang Xiaotian(現代中國)喬鬆都 Qiao Songdou(現代中國)王瑞人 Wang Ruiren(現代中國)
陳汝衡 Chen Ruheng(現代中國)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現代中國)陸士諤 Liu Shie(現代中國)
馬敘倫 Ma Xulun(現代中國)劉紹棠 Liu Shaotang(現代中國)餘嘉錫 Yu Jiaxi(現代中國)
劉鳳舞 Liu Fengwu(現代中國)王旭川 Wang Xuchuan(現代中國)董蔭孤 Dong Yingu(現代中國)
葉洪生 She Hongsheng(現代中國)周汝昌 Zhou Ruchang(現代中國)俞平伯 Yu Pingba(現代中國)
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蔡義江 Cai Yijiang(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
周思源 Zhou Saiyuan(現代中國)張愛玲 Zhang Ailing(現代中國)閆紅 Yan Gong(現代中國)
林少華
現代中國  (1952年)
籍貫: 山東蓬萊

閱讀林少華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著名的翻譯傢,尤以翻譯日本作傢村主上春樹的作品而為大衆熟悉
  祖籍山東蓬萊,1952年生於吉林九臺。1968年初中畢業下鄉務農。197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外文係日文專業,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並獲文學碩士學位。1982年至1993年於暨南大學外語係任教,1993年至1996年於日本長崎縣立大學任教,1996年回暨南大學文學院任教,1999年調往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赴東京大學任特別研究員(Fellowship),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招收日本文學與翻譯方向研究生。主要著作有《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譯有《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32捲村上春樹文集(出版了29本)及夏目漱石、芥川竜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東山魁夷等名傢作品凡35餘種。其中《唐招提寺之路》獲第五屆全國外國文學優秀圖書奬一等奬(2001年),《挪威的森林》2002年上海優秀圖書奬二等奬。同時撰有中日古詩比較和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20餘篇。
  林少華,祖籍山東蓬萊,在東北出生長大。林少華就讀於吉林大學,本科學的是日語,研究生偏於日本古典文學。從吉林大學畢業後,林少華與同是學日語的妻子一起在廣州暨南大學執教。去年9月,林少華教授作為人才被青島海洋大學引進島城。在接受采訪時,林少華教授說,他决意要到青島來,一是他
  是北方人,不習慣南方的氣候,二是他覺得青島是一個在國內少有的美麗清新的沿海城市,很有發展前途。
  在當今中國,如果你是一個村上春樹迷,那麽對林少華的名字就不會陌生。迄今為止的村上春樹大陸版譯作,幾乎都是出自他手。當無數年輕易感的心被村上春樹打動時,其實又何嘗不是被林少華的譯文打動呢?北師大學者王嚮遠《二十世紀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學史》有這樣的評價:“可以說,村上春樹在我國的影響,很大程度依賴於林少華譯文的精彩。”
  采訪林少華,能感覺到他的低調,一如村上春樹在日本的姿態。說起村上春樹,也不像我想象中那樣滔滔不絶。對於一個至今還沉浸在村上春樹世界裏的譯者來說,當很多生命的契合通過筆端傳達出來的時候,語言反而顯得多餘。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