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南宋(
1159年~
1223年)
儒傢類 Confucian class: | 《北溪字義》
| 詩詞: | 《丙辰十月見梅同感其韻再賦 Bing-Chen October See Mei Mutuality The Rhyme Then given》 《不赴十姊初度之席 Do not go to 10 percent Birthday Of seats》 《存心 willfulness》 《答留粹中承奉求教之韻 Daliucuizhong By order of... Ask for advice Rhyme》 《大漿嶺》 《丁未十月見梅一點 Dingwei, the forty-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chinese calendar October See Mei ace》 《對葵 On the Kwai》 《分水嶺 backbone》 《馮中郎廟 surname Zhonglang Temple》 《赴調歸憂時題壁 Go go tune of Disaster write on the wall》 更多詩歌... |
閱讀陳淳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閱讀陳淳在诗海的作品!!!
|
是中國南宋理學家。字安卿,亦稱北溪先生。漳州竜溪(今福建竜海)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門生,理學思想的重要繼承者和闡發者。著作有《北溪全集》。其心理學思想主要見於《北溪字義》對心理概念的界說和疏釋上。他從“理”生氣、氣化生萬物出發,提出由理氣結合而産生的“心”,天然地具有兩種水平:“知覺從理上發來,便是道心”;“從形氣上發來,便是人心。”(《北溪字義·心》)人性也是由理氣形成的“天地之性”和“氣稟之性”的結合體。 “天地之性”和“道心”天然是善的“氣稟之性”和“人心”有善與不善之分,為此,以“存天理,滅人欲”作為修心養性之道。提出:“意是心上發起一念,思量運用要恁地底”。“智是心中一個知覺處,知得是是非非恁地確定是智。”(《北溪字義·仁義禮智信》)把知與行看成是“交進而互相發”的關係,“知之明則行愈達,而行之力則所知益精矣。”(《嚴陵講義·用功節目》)繼承“情者,性之動”的傳統說法,但認為從性中發出的情“便是善,更無不善”,而“感物欲而動,不從本性發來,便有個不善。”(《北溪字義·情》)把“志”界說為“心之所之”,又有“趨嚮,期必之意”(《北溪字義·志》)。認為纔具有“纔質,猶言纔料質幹”和“
才能,是會做事底”(《北溪字義·纔》)兩種含義。依據稟氣的清濁和賦質的純雜交錯搭配,把氣質分為剛烈、軟弱、躁暴、狡譎、性圓、愚拗等多種。在學習心理思想方面,提出要立志、虛心、下學與上達;批判了學習為求取功名而不求甚解的時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