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 人物列錶
張謇
近代中國  (1853年1926年)
籍貫: 江蘇海門

人物傳記 Biography《書丘大刀》

閱讀張謇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张謇
  字季直,號嗇庵,出生於當時江蘇省海門直隸廳常樂鎮,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傢、教育傢,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傢”。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張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門民間稱他為“四先生”。張傢世代務農,到張謇父親時,已置田二十餘畝,並兼營糖坊。清鹹豐六年(1856年)張謇4歲時,由父開始教識《千字文》。5歲時因背誦《千字文》無訛,父令隨伯、仲、叔三兄入鄰塾,從海門邱大璋先生讀書。12歲時,謇父自闢傢塾,延請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讀其三子。14歲時,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負笈往西亭,從效祁先生的從子宋琳先生讀書,膳宿其傢。15歲起,間亦從效祁子、江南鄉試舉人宋琛先生問業。同治七年(1868年)16歲時,由於祖上是三代沒有功名的冷籍,為了走上科舉正道,經宋琛安排,謇冒用如臯縣人張銓兒子張育纔的名義報名註籍,經縣、州、院三試勝出,得隸名如臯縣學為生員。同治八年(1869年)張謇考中秀纔。其後如臯張氏貪得無厭、索酬無已,後竟控訴於如臯官府,意在藉官勒索,於是“冒籍案”發。自此連年纏訟,使張謇吃足了苦頭,傢道也轉入睏頓。幸賴通州知州孫雲錦、江蘇學政彭久餘憐士惜纔、麯為援護,屢費周折,纔得以銷如臯控案。
  
  同治十三年(1874),張謇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孫雲錦。光緒二年(1876年)夏,應淮軍“慶字營”統領吳長慶邀請,前往浦口入其慶軍幕任文書,後袁世凱也投奔而來,兩人構成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參與了慶軍機要、重要决策和軍事行動。光緒六年(1880)春,吳長慶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見,張謇隨同前往。同年鼕,吳長慶奉命幫辦山東防務,張謇隨慶軍移駐登州黃縣。
  
  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遣軍艦進抵仁川,吳長慶奉命督師支援朝鮮平定叛亂,以阻止日本藉機發動侵略戰爭。張謇隨慶軍從海上奔赴漢城,為吳長慶起草《條陳朝鮮事宜疏》,並撰寫《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文章,主張反抗侵略,對外持強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首領潘祖蔭、翁同龢等的賞識。光緒十年(1884年)吳長慶奉調回國,駐防金州,袁世凱則留朝鮮接統“慶字營”。不久吳長慶病故,張謇離開慶軍回歸故裏,繼續攻讀應試。
  
  張謇從16歲錄取生員起,中經18歲、21歲、23歲、24歲、27歲前後5次赴江寧府應江南鄉試(俗稱南闈)均未中試。直至光緒十一年(1885 年)33歲,因孫雲錦官江寧府尹,子弟依例回避,轉赴順天府鄉試(俗稱北闈),纔取中第二名舉人,俗稱“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聲名漸著,成為 “清流”着重延攬的對象,但此後張謇四次參加會試均遭失敗。
  
  從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蔭等對張謇就有了提攜之意,特別是“期許甚至”、“薦而不中”,幾次誤把他人捲子認作張謇而取中會元,更說明了提攜心情之迫切,因而纔有甲午恩科試時翁同龢的志在必得。(張謇34歲應禮部會試不中;37歲赴會試,試卷為無錫孫叔和所冒,孫中而張落;38歲應會試,場中誤以陶世鳳捲為張謇捲,陶中“會元”而張落第;40歲赴會試,試卷又被武進劉可毅所冒,劉中會元而張又落第。)
  
  光緒十三年(1887年)張謇隨孫雲錦赴開封府任,協助治河救災,並擬訂《疏塞大綱》。光緒十四年(1888年)以後,又應聘主持贛榆選青書院、崇明瀛州書院、江寧文正書院、安慶經古書院等。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後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張謇奉父命再次進京參加禮部恩科會試。二月,禮部會試,取中第六十名貢士;三月,禮部復試時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師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試時翁同龢命收捲官坐候張謇交捲,然後直接送到自己手裏,匆匆評閱後,竭力加以拔擢。翁同龢不但做了其他閱捲大臣的工作,把張謇的捲子定為第一,還在光緒帝引見時,特地介紹說: “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張謇得中一甲一名狀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不久,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民族危機促使帝後兩黨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擁戴光緒帝,好發主戰議論,其主要抨擊目標為畏日如虎的李鴻章,實際上都是藉以衝擊主和的後黨,企圖為虛有“親政”其名的皇帝爭取若幹實權。名噪一時的新科狀元張謇,由於歷史淵源和政見相近,很快就成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門”弟子中的决策人物。然而正在主戰、主和兩派鬥爭激烈之際,張謇因父喪循例回籍守製。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初,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奏派張謇舉辦通海團練,以防禦日本海軍隨時可能對長江下遊的侵犯,由於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落敗並簽訂了《馬關條約》,通海團練半途而廢。同年底,加入康有為組織的上海強學會。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初,張之洞奏派張謇、陸潤庠、丁立瀛分別在通州、蘇州、鎮江設立商務局,張謇與陸潤庠分別在南通和蘇州創辦了大生紗廠與蘇綸紗廠。
  
  大生紗廠最初確定是商辦,張謇試圖通過官招商辦、官商合辦來集股籌款,但收效甚微,籌集資金十分有限。張謇無可奈何,衹得嚮官府尋求援助,1896年11 月,張謇通過曾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商務大臣的劉坤一,將光緒十九年(1893)張之洞搞“洋務”時用官款嚮美國買來辦湖北織造局擱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經銹蝕的官機40800錠,作價50萬兩入股,作為官股,恰在此時,以官督商辦及官商合辦形式壟斷洋務企業的盛宣懷也正要買機器,便把這批機器與張謇對分,各得 20400錠,作價25萬兩官股,另集25萬兩商股。官股不計盈虧,衹按年取官利,因而變成“紳領商辦”性質。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紗廠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傢閘陶朱壩破土動工,次年大生紗廠建成投産。經過數年的慘淡經營,大生紗廠逐漸壯大,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該廠增加資本63萬兩,紗錠2萬餘枚。光緒三十三年(1907)又在崇明久隆鎮(今屬啓東縣)創辦大生二廠,資本100萬兩,紗錠 2.6萬枚。到宣統三年(1911年)為止,大生一、二兩廠已經共獲淨利約370餘萬兩。1901年起在兩江總督劉坤一的支持下,在呂泗、海門交界處圍墾沿海荒灘,建成了紗廠的原棉基地--擁有10 多萬畝耕地的通海墾牧公司。隨着資本的不斷積纍,張謇又在唐閘創辦了廣生油廠,復新面粉廠,資生冶廠等,逐漸形成唐閘鎮工業區,同時,為了便於器材,機器和貨物的運輸,在唐閘西面沿江興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後,天生港又興建了發電廠,在城鎮之間,鎮鎮之間開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為當時南通的主要長江港口。19世紀末近代經紡工業的出現,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換為主轉為生産為主,南通成為我國早期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基地之一。
  
  發展民族工業需要科學技術,這又促使張謇去努力興辦學堂,並首先致力於師範教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張謇應兩江總督劉坤一電邀赴江寧討論興學之事,劉坤一贊成,而藩司吳、巡道徐、????道鬍阻撓。張謇嘆息不已,乃與羅叔韞、湯壽潛等同人籌劃在通州自立師範,計以張謇從任辦通州紗廠五年以來應得未支的公費連本帶息2萬元,另加勸集資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師範擇定南通城東南千佛寺為校址開工建設,翌年正式開學,這是我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它的建設標志着中國師範教育專設機關的開端。
  
  1905年,張謇與馬相伯在吳淞創辦了復旦公學,這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1907年創辦了農業學校和女子師範學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屬公立中學(即今南通中學)。1912年創辦了醫學專門學校和紡織專門學校、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河海大學前身),並陸續興辦一批小學和中學。1909年,張謇創辦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因地處吳淞,曾一度稱“吳淞商船專科學校”。解放後,學校改組為上海航務學院。1953年,上海航務學院、東北航海學院、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合併成立大連海運學院,也就是今天的大連海事大學。 1912年,張謇在老西門創辦江蘇省立水産學校,1913年全校遷往吳淞,故稱’ 吳淞水産專科學校”, 今天上海海洋大學的前身。 1917年,張謇支持下,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的前身)在吳淞復校。 1921年,上海商科大學在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學前身是南京師範高等學校,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擴展為國立東南大學,張謇是國立東南大學主要創建人之一。為了給各項企業提供技術力量,張謇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師範學校的測繪、蠶桑等科發展成為十幾所職業學校,其中以紡織、農業、醫學三校成績顯著,以後各自擴充為專科學校,1924年合併為南通大學。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國內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軍山氣象臺。此外還陸續創辦了圖書館、盲啞學校等。
  
  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總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實業總長,1912年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後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全力投入實業教育救國之路。
  
  1918年10月23日與熊希齡、蔡元培等人發起組織了“和平期成會”。
  
  張謇乃科甲出身,狀元及第,書法自有根底,楷、隸、行、草兼擅,沉穩深秀,傳世以行楷為多,隸書絶少見,然此副一則為隸,另則長言竜門,筆法瘦硬,縱橫飛動,妙得《禮器碑》,《石門頌》精髓,偶參篆書體勢,古雅清新,更是絶品中之精品。
  
  和張謇先生對聯-南通任苯生.
  1922年夏,我從騎岸鎮高等小學考入南通師範,學校不收學、雜費,並免費供給食宿,吸引了八方貧寒學子.求學期間,常聆聽張謇先生演講, 先生諄諄教誨,終身受益.
  在一個星期六的午後,我們幾個同學,正在朝東風琴室後壁外的一棵樹上裝礦石收音機天綫, 一個同學忽然看到張四先生正緩步跨上木橋,朝學校方向走來,立刻興奮地告訴我們.四先生住在濠南別業,與博物苑有邊門相通,與學校隔河相望;兩岸壩肚子上架有木橋,橋欄上有“路不拾遺”四個大字;河裏插有蟹籪; 閑暇時,先生常獨自從河西頭踱過橋來.
  我們顧不得裝天綫,立即跑回學,一路奔走相告,歡騰雀躍;師範主持於敬之急忙領着大傢,打開常年落鎖的學校後門,出來恭請四先生進校,迎至壽鬆堂.
  先生結合自身坎坷歷程,鼓勵在場同學勤學苦讀,爭當棟梁之材,將來為國效力,為民服務,造福一方.
  接着,我們隨先生出壽鬆堂,來到校園,在一棵古銀杏樹旁,有一株靈霄,附樹而上,直攀樹稍;先生心情甚佳,駐足觀之.隨後,大傢跟着賞景,邊走邊聊,信步來到荷花池旁,大傢興致盎然;先生一時興起,收住腳步,要與我們對聯,大傢熱情高漲,圍攏過來;先生說出上聯:“黃花菜,菜花黃,一花一酌”;( “菜花黃”-酒名).衹有不多幾位同學應了下聯;還記得我應的下聯是:”“雞冠花,花冠雞,邊啄邊嘩”.先生笑着又出一上聯:“梅蘭芳演木蘭從軍,戲是女扮男,實是男扮女”. 大傢搜腸颳肚,無人能對.先生勉勵我們:博學精思,互相探討,自會開竅.
  先生教導,銘記心中.後來讀了蔡東藩明史演義,有所感悟,試作下聯,以對四先生上聯:
  “梅蘭芳演木蘭從軍,戲是女扮男,實是男扮女”.
  “朱元璋滅大元建明,祖從僧為帝,孫從帝為僧”.
  謹以此聯,紀念恩師!
  作者:江蘇南通任苯生.
  謄稿:通州餘西鎮古梅山莊任俠傢.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