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蔣春霖 Jiang Chunlin(清代)朱彝尊 Zhu Yizun(清代)潘永因 Pan Yongyin(清代)
陳廷敬 Chen Tingjing(清代)倉央嘉措 Tshangs-dbyangs-rgya-mtsho(清代)普荷 Pu He(清代)
鄭燮 Zheng Xie(清代)金農 Jin Nong(清代)惲壽平 Yun Shouping(清代)
汪士慎 Wang Shishen(清代)張大受 Zhang Dashou(清代)寧調元 Ning Diaoyuan(清代)
吳淇 Wu Qi(清代)李方膺 Li Fangying(清代)俞樾內子 Yu Yuenazi(清代)
俞樾 Yu Yue(清代)宋犖 Song Luo(清代)律然 Lv Ran(清代)
曹雪芹 Cao Xueqin(清代)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清代)呂撫 Lv Fu(清代)
錢謙益 Qian Qianyi(清代)吳偉業 Wu Weiye(清代)顧炎武 Gu Yanwu(清代)
顧貞觀 Gu Zhenguan(清代)陳維崧 Chen Weisong(清代)王士禎 Wang Shizhen(清代)
查慎行 Cha Shenhang(清代)袁枚 Yuan Mei(清代)黃景仁 Huang Jingren(清代)
龔自珍 Gong Zizhen(清代)黃遵憲 Huang Zunxian(清代)秋瑾 Qiu Jin(清代)
何文煥 He Wenhuan(清代)馮班 Feng Ban(清代)王夫之 Wang Fuzhi(清代)
孫濤 Sun Tao(清代)郭麟 Guo Lin(清代)楊夔生 Yang Kuisheng(清代)
萬斯同 Mo Sitong(清代)畢沅 Bi Yuan(清代)汪楫 Wang Ji(清代)
湯球 Shang Qiu(清代)黃奭 Huang Shi(清代)黃以周 Huang Yizhou(清代)
張廷玉 Zhang Tingyu(清代)佚名 Yi Ming(清代)王秉滔 Wang Bingtao(清代)
白君琳 Bai Junlin(清代)李清馥 Li Qingfu(清代)陳芳生 Chen Fangsheng(清代)
孫星衍 Sun Xingyan(清代)朱伯廬 Zhu Balu(清代)章學誠 Zhang Xuecheng(清代)
𠔌應泰 Gu Yingtai(清代)高鶚 Gao E(清代)蒲鬆齡 Pu Songling(清代)
吳敬梓 Wu Jingzi(清代)李汝珍 Li Ruzhen(清代)醒世居士 Xing Shijushi(清代)
張竹坡
清代  (1670年1698年)

中國經典 Chinese classic《臯鶴堂第一奇書金瓶梅》

閱讀張竹坡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名道深,字自德。祖籍浙江紹興,明代中葉遷居徐州。張竹坡自幼聰穎,15歲時參加鄉試,然而一直仕途不順。
  1695年,張竹坡26歲時,在徐州傢中評點《金瓶梅》,寫下了10餘萬餘字的評論,為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留下了一筆珍貴的遺産。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的主要貢獻在於:指出《金瓶梅》是“第一奇書”,而非“淫書”,是憤世之作,揭露官僚豪紳的腐朽墮落,痛斥財與色的罪惡,同情低層人物的苦難,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肯定《金瓶梅》的美學價值和藝術特色,從而確立了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張竹坡的評點具有開創性,從而形成了係統的《金瓶梅》小說藝術論。
  一、對《金瓶梅》的整體評論
  “此書純是一部史公文字。”(讀法五三)
  “《金瓶梅》寫姦夫淫婦,貪官惡僕,幫閑娼妓,皆其通身力量,通身解脫,通身智慧,嘔心嘔血,寫出異樣妙文也。今衹因自己目無雙珠,遂悉令世間將此妙文目為淫書,置之高閣,使前人嘔心嘔血做這妙文乃為俗人所掩,盡付流水,是謂人誤《金瓶梅》。”(讀法八二)
  “《金瓶梅》因西門一分人傢,寫好幾分人傢。”(讀法八四)
  “《金瓶梅》是一部《史記》。然而《史記》有獨傳,有合傳,卻是分開做的。《金瓶梅》卻是一百回共成一傳,故知作《金瓶》者必能作《史記》。”(讀法三四)“《金瓶梅》斷斷是竜門再世。”(讀法七七)
  二、對《金瓶梅》寫作方法的評論
  “《金瓶梅》是大手筆,卻是極細的心思做出來的。(讀法一O四)此書處處以文章奪化工之巧也夫。”(讀法一O六)“於一個人心中,討出一個人的情理,則一個人的傳得也。”(讀法四三)
  “各盡人情,莫不各得天道。即千古算來,天之禍淫福善,顛倒權姦處,確乎如此。讀之,似有一人親曾執筆,在清河縣前,西門傢裏。大大小小,前前後後,碟兒碗兒,一一記之,似真有其事,不敢謂操筆伸紙做出來的。吾固曰:得天道也。”(讀法六三)
  “用筆不露痕跡”(讀法十三)“善用麯筆、逆筆”,“麯得無跡,逆得無覺”,“此所以為妙也。 ”(讀法十三)“草蛇灰綫”、“千裏伏脈”,“妙絶群書”(讀法二六)“善於用犯筆,而不犯也”(讀法四五),“麯麯折折,為之出入其起盡。何異入五嶽三島,盡覽其勝?我心樂此,不為疲也。”(讀法四八)“摹神肖影,追魂取魄”(讀法五四)“結穴發脈,關鎖照應”(讀法六九)
  “讀《金瓶》,須看其大間架處”,(讀法十二)“入筍處”(讀法十三)“露破綻處”(讀法十四),“內中有一無用之筆墨也哉。”(讀法十五)“善於用犯筆而不犯”(讀法四五),“起伏層次,貫通氣脈,為一綫穿下來也。”(讀法五二、四五)
  三、對《金瓶梅》寫作動機的評論
  《苦孝說》:“至於生也不幸,其親為仇所算,則此時此際,以至千百萬年,不忍一註目,不敢一存想,一息有知,一息之痛為無已,嗚呼痛哉!痛之不已,釀成奇酸……則《金瓶梅》當名之為‘奇酸志’、‘苦孝說’。”“作者不幸,身遭其難”,“欲無言,而吾親之仇也吾何如以處之?且也為仇於吾天下萬世也,吾又何如以公論之?是吾既不能上告天子以申其隱,又不能下告士師以求其平,且不能得急切應手之荊、聶以濟乃事,則吾將止於無可如何而已哉!”“怨恨深而不能吐,日釀一日,蒼蒼高天,茫茫碧海,吾何日而能忘也哉!!眼淚洗面,椎心泣血,即百割此仇,何益於事!”在“吐之不能,吞之不可,搔抓不得,悲號無益”的處境下,“展轉以思,惟此不律可以少泄吾憤”,“藉此以自泄。”“其志可悲,其心可憫矣。” “《金瓶梅》到底有一種憤懣的氣象。”(讀法七七)“作者必大不得時勢”(第十七回回評)“作者必遭史公之厄而著書”(第二九回旁批)。
  四、對《金瓶梅》作者的評論
  “傳聞之說,大都穿鑿,不可深信。”“作者無感慨,亦必不著書,一言盡之也。其所欲說之人,則現在其書內。”(讀法三六)
  “作《金瓶梅》者,必曾於患難窮愁,人情世故,一一經歷過,入世最深,方能為角色摹神也。”(讀法五九)
  五、對《金瓶梅》人物的評論
  評吳月娘,“《金瓶》寫月娘,人人謂西門氏虧此一人內助,不知作者寫月娘之罪,純以隱筆,而人不知也。” “其夫為盜賊之行,而其妻不涕泣而告之,乃依違其間,視為路人,休戚不相關,而且自以好好先生為賢,全臺為心尚可問哉!至其於陳敬濟,則作者已大書特書,月娘引賊入室之罪可勝言哉!”“敬濟之罪,月娘成之”。(讀法二四)“又月娘好佛,內便隱三個姑子,許多陰謀詭計,教唆他燒夜香,吃藥安胎,無所不為。則好寫佛,又寫月娘之隱惡也,不可不知”。(讀法二七)
  “如耍獅子必拋一球,射箭必立一的,欲寫金蓮而不寫一與之爭寵之人,將何以寫金蓮?故惠蓮、瓶兒、如意皆欲寫金蓮之球之的也。”(六五回評)“技至此無一復加矣。” (八七回評)
  “所以將愛姐作結,以愧諸婦;且言愛姐以娼女回頭,還堪守節,奈之何身居金屋而不改過悔非,一竟喪廉寡恥,於死路而不返哉?”“作者蓋有深意於其間矣。”(讀法十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