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北宋(
984年~
1082年)
詩詞: | 《西江月(十二之一)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the moon's reflection on a river decade twain gospel》 《西江月(十二之二)》 《西江月(十二之三)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the moon's reflection on a river decade 2 of 3》 《西江月(十二之四)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the moon's reflection on a river decade 2 of 4》 《西江月(十二之五)》 《西江月(十二之六)》 《西江月(十二之七)》 《西江月(十二之八)》 《西江月(十二之九)》 《西江月(十二之十)》 更多詩歌... |
閱讀張伯端在诗海的作品!!!
|
字平叔,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穎好學,涉獵儒釋道三教經書,以至於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無不留心詳究。衹因科考不利,屈就臺州(治所在今浙江臨海)府吏,居纓絡街。性喜吃魚。一次傢裏送魚來,同僚有意藏在梁上,他錯怪婢女偷食,責打一頓,致使婢女含冤自縊身亡。後來,魚蟲從梁上掉下來,他深深自責,感嘆滿篋公案,類似這魚案的不知有多少。於是揮毫題詩:“刀筆隨身四十年,是是非非萬萬千。一傢溫飽千傢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綬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問我蓬萊路,雲在青山月在天。”由詩可知,張伯端已經看穿這個不公平的世道,寄心方外。衹因他焚毀全部案捲,而被充軍嶺南。
後來,張伯端在桂林駐軍統帥陸詵帳下掌管機要。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天回寺,遇到異人劉海蟾,得金丹火候之秘,終遂夙願,從此改名用成。這一年陸詵逝世,他返回天台修煉。以後再次出山,轉徙於秦隴(今陝西甘肅一帶)。因在鳳州(今陝西鳳縣)觸犯當地太守,又被充軍,幸為好友石泰所救,即授予金丹之道。然後投奔司農少卿轉運使馬默門下。臨別時,把《悟真篇》交托給他,說“平生所學都在裏面了。請您刊行,將來一定有人因為它而道的。”
此後,張伯端一度去荊湖漢陰山,然後返回家乡,在桐柏宮修煉;四傳至白玉蟾,形成了教團。後世尊他為道教南宗始祖。桐柏宮因而成為南宗祖庭。元豐五年炎夏,在天台百步溪(今屬臨海)沐浴淨身,趺坐而逝。終年99歲。火化後,得到許多青翠有光、大如果實的結晶物,道經稱“捨利金姿”,是得道的一種瑞相。
張伯端繼承鐘(離漢)、呂(洞賓)、劉(海蟾)的學說,是北宋內丹學集大成者。他在《悟真篇》裏把人身比作鼎爐,以人的身心中的“精”、“氣”作為藥物,再以“神”作火候,經過“煉神返虛”(大藥,“性功”)三個步驟,終於結成“金丹大藥”。張伯端及其法裔通過“先命後性”、“性命雙修”的修煉而達到健身長壽、
開發智慧的目的。《四庫全書》將《悟真篇》與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並稱“丹經王。”
張伯端是三教合一的極力推動者。《悟真篇》承續鐘、呂之說,吸取佛禪教理,“先以神仙命脈誘其修煉,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遣其妄幻”,以達到“歸於究竟空寂之本源。”正因如此,清雍正帝敕封他為“大慈圓通禪仙紫陽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