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姒 | |||||||||
字: | 密 | |||||||||
網筆號: | 文命 | |||||||||
籍貫: | 山西 | |||||||||
|
在傳說中,禹的傢世比較顯赫,“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既是貴胄,其傢又世為大臣。禹父即治水無功的鯀,於帝堯的時代登用,帝舜時被放逐。禹於舜時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續其父未竟的事業。
【大禹的貢獻】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纔大略的政治傢。他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還指導人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産,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傢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结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面,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不僅治理水患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農業生産也取得了進步。孔子曾頌揚禹治水的功德說:我簡直找不到他的一點缺點,他的宮室簡陋卻沒有想到改善,而是盡全力平治水土,開溝洫,發展農耕,鼓勵人民從事勞動。(參《論語•泰伯篇》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極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長開慶功大會,賜給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豐功偉績。並將其封於今日的河南禹州一帶。當舜年老時,衆人一致推舉禹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大禹的戰績】
禹接位後,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禹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性質。他讓治水時專司刑罰的臯陶製定了一些規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要以刑罰來懲辦。禹還有組織的對不聽教化多次叛亂的苗族進行徵伐,打敗了苗軍,打死了三苗酋長,勢力範圍達到江淮流域。之後,“四方歸之,闢土以王”(太平御覽捲823引《隨巢子》)。舜死後,禹守孝三年,仍按傳統的禪讓製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記•夏本紀》)禹於是再即天子位。
又傳說禹曾徵伐三苗,親臨戰陣,勇武神威,戰功卓著。《墨子·兼愛下》載有《禹誓》,即禹徵三苗時的誓師之詞。同書《非攻下》說禹在徵三苗時,射中三苗的將領,“苗師大亂,後乃遂幾(幾義為衰微)”。這樣的傳說,使禹的形象更富有立體感,而不僅是勤勞為民的一個側面。
【大禹分九州】
禹把全國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進行管理,他還 “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到南方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諸侯相會。禹為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象徵統一天下九州。
《尚書》中有一篇《禹貢》,記述了大禹劃分九州的傳說。九州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各州的山川方位和走嚮、土壤性質、物産分佈,貢賦的等級和物品等情況,以及進貢經行的路綫,也都有記載。這是禹在治水過程中,建樹的又一件偉大業績。九州是中國最早的行政區劃,無論其可信程度如何,人們總是習慣把中國稱為九州。因為是大禹劃分九州,故古代人又常把中國稱為禹域。
【大禹的威嚴】
禹還特別重視恩威並濟,加強教化。傳說西部有個部族叫有扈氏,好戰而不願服夏。禹采取一邊用兵徵服,一邊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終於臣服於夏。東南地區古稱“九夷”,即九個較大的部落。禹為加強對其統治,幾次出巡該地區,傳播中原文化和禮教,受到當地百姓尊敬和禮遇。他沿途嚮當地人詢問習俗,鼓勵農耕,告其農時,播種五穀,教育部族酋長們講禮儀,知法度,不以強凌弱,和睦相處。同時又宣佈,若有不聽教化者,要以兵徵討,决不客氣。當時,古越部落酋長防風氏,總想獨霸一方,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會上當衆命令將他處死,並暴屍三天。各地諸侯、方伯深知禹的威力和禹的神聖,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沒有參加朝見禹王的氏族部落聽說此事,也紛紛嚮大禹進貢稱臣。
由於禹是活動在崇山一帶的夏部落的首領,故被稱為夏後氏,他的兒子啓所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就被稱為夏。夏王朝的建立,標志着中國原始社會的結束、階級社會的開始,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禹的時代,天子的權威似比堯舜時更大。傳說“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聲勢可謂浩大。禹不但大會諸侯,而且還有對諸侯的生殺之權。《韓非子·飾邪篇》說:“禹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這個傳說又刻畫出禹嚴厲暴烈的一面。
【大禹治水的傳說】
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歷來傳頌不絶。堯的時代洪水已泛濫成災,為患下民。《孟子· 滕文公上》所載孟子對洪水時期的敘述,最為生動逼真,他說:“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由於洪水為害,人們生存極其艱難,故爾滿目荒蕪,荊榛遍野,野獸出沒,人煙稀少。堯用鯀治水,9年無功。《尚書·洪範》說:“昔鯀堙洪水。”《山海經·海內經》中有個神話,說鯀偷竊了天帝的寶物“息壤”,這是一塊長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寶土,鯀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見成效。從此中可以推測,鯀治水患的方法很成問題,主要是用壅塞的辦法,水無處可去,東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為患,所以治水9年,“績用弗成”。
禹受命治水,並有益和後稷作助手。他“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故“勞身焦思”,發憤治好水患。禹這個人聰慧機敏,勤懇踏實,言行一致,又能身為表率。他走遍天下,“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種登山用具,置於盾下,上山前齒短,後齒長;下山前齒長,後齒短)”,踏勘水情地勢,規劃治水大計。
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約是接受其父失敗的教訓,以疏導為主。如孟子所說,“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不是用人力去與大自然對抗,而是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給洪水找出路,所以他是“疏九河,瀹濟,漯而註諸海,决汝、漢,排淮、泗而註之江”,洪水導入長江,排入大海,終於有所歸依。黃河為害最甚,所以大禹治水時,在黃河上下得功夫最多。他上溯黃河源頭,從積石山疏導到竜門,然後南到華陰,東折至砥柱(修三門峽水庫時已炸掉),又至孟津等處。“禹以為河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廝(義為分)二渠以引其河”。
由於黃河上遊地勢高,到中下遊平原地區,水勢太急,容易成災,故分其水勢,開引渠道,最後輸入渤海。另外《墨子·兼愛中》有禹“鑿為竜門”的傳說。《呂氏春秋·愛類篇》有較詳細的記述:“昔上古竜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孟門,大 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禹於是疏河决江。”是說在大禹治水以前,黃河沒有竜門以下的河道,水蓄不泄,一片汪洋澤國;大禹鑿竜門、發呂梁,將水引至下遊,導入大海,纔解除了水患。東漢高誘說:“竜門,河之厄,在左馮翊夏陽之北。”即今山西河津縣與陝西韓城縣之間黃河峽𠔌上的禹門口。《水經註》捲四記:“昔者,大禹導河積石,疏决梁山,謂斯處也。即經所謂竜門矣。《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竜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岩際鎸跡,遺功尚存。”這就是悅,禹鑿竜門的傳說,曾被人們認為是歷史上的真實事跡,還有人去竜門觀察過鑿山的痕跡。
大禹治水,最感人的是關於他本身的傳說。他在治水中表現的艱苦卓絶的作風,忘我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歷久彌新。間在外治水,無暇顧及家庭,顧及兒女私情。《莊子·天下篇》載:“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書》所述的,是禹娶塗山氏之女為妻,新婚僅三四天,便出發治水,兒子夏啓呱呱墮地,他沒有見過一面。孟子說,“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史記》中所載,是“居外十三年,過傢門不敢入”。無論8年還是13年,總之是很長時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如此。”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下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鬥,競至於形容憔悴,大腿上沒剩下多少肉,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禹的形象,就是這樣一位茹苦救世的聖人。
禹在治水的過程中,同時註意人民生計,指導發展農業生産,特別是治水患時就考慮到興修水利,修築溝渠,使其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尚書》中有“决九川距四海,瀎畎澮距川”,即不但疏通大江大河,還開通了田間溝渠。《史記·五帝本紀》還說;“(禹)令稷予衆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衆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一方面救濟災民,一方面組織農業生産,提倡種植水稻。所以在先秦時期人們的心目中,禹和後稷同為農耕的始祖,後稷尚且是繼承禹的事業。《詩經·閉宮》說:“(後稷)奄有下國,俾民稼穡。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纘禹之緒。”《論語·憲問》中說:“禹稷躬稼而有天下。”顯然,大禹教民耕種與治理洪水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大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之一,大禹治水所衍生出的豐富意義,是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為華彩的一章。
巴蜀大地,文明悠久,人傑地靈,從遠古時代開始,就産生了許多至今仍光輝無比的神話傳說,反映着古老的巴蜀人民在文化進步的漫長路途中堅韌的進取精神和美妙的想象能力,成為巴蜀文化大觀園中引人入勝的一個生動世界。
這裏,江河衆多,從遠古開始,就一直水害頻仍,危及着廣大勞動人民的生命財産。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巴蜀人民充分發揮了勇敢戰鬥精神,與水害進行了頑強的鬥爭,取得了一係列偉大的勝利。他們在與水害作鬥爭的同時,憑着自己的想象能力,創造了一個個徵服、戰勝自然災害的神話傳說,以體現他們古樸而又復雜的心理現實。
大禹在巴蜀治水及其神話傳說,便最為生動、最為精彩、最為顯著地表現了這一巴蜀勞動人民的真實心理,井沉澱為巴蜀文化和中國水文化的精品之一。
【治水足跡與神話傳說】
大禹在巴蜀治水,足跡廣泛,主要集中在涪江、岷江(主要是青衣江)、川江流域。根據神話傳說,大禹不僅分別治理各個水係流域,而且還將各個水係流域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網絡,較為全面地治理四川山川河流。
相傳大禹在青衣江流域治水最為深入執着,功績卓絶。現今青衣江飛仙關下側一段天塹稱多功峽,是當地百姓為紀念大禹冶水功多而取,古人稱之為"與導岷同功",“而微神禹疏鑿之功,則天、滎、蘆三縣,其不為魚蛤也者幾希矣!州之人,當每飯不忘也夫。" 可見大禹治理青衣江與當地勞動人民的密切關係。青衣江支流周公河與周公山有關,而周公山相傳為大禹所祭之地,《尚書·禹貢》記載:“蔡蒙旅平,和夷底績。 ”蔡即蔡山,蜀漢時易名周公山,蒙即蒙山,與蔡山相峙,以産茶為稱。這句話的意思是:大禹在蔡蒙一帶治水成功後,又來此旅祭,祈禱上天賜福於人間。讓生息在此的子民從此安居樂業,永保和平,消除災害。
位於川西北高原古城鬆潘附近的黃竜寺自然風景名勝區,為涪江上源。黃竜寺名稱的由來,雖然衆說不一,但其中最為值得註意的是與大禹治水有關的方面。大禹疏通九天河時,天上的妖怪都治完了,唯有水下的九妖十八怪沒有降服,繼續為非作歹,殘害生靈。這時,大禹便相請在黃竜寺修道成仙的黃竜幫他治水降妖,黃竜久居此地,深知妖怪習性,便遊入江中,打敗了九妖十八怪,而且,還負舟導江。沿茂州(今茂汶)上溯,助禹治水,始有岷江。大禹治水成功後,對黃竜表示了深深的謝意。這一神話傳說不僅說明了遠古之時涪江上流水災嚴重,而且,還將岷江的治理與涪江的治理結合起來,"因水為師”的大禹從源頭開展治水活動,與當年他在黃河流域治水方略相比又別具一格。
四川是萬裏長江的上遊,容納岷江、涪江、大渡河、嘉陵江、沱江、烏江等大小支流,浩浩蕩蕩,挾看紫色盆地的夢幻,衝出夔門,直逼坦蕩的中原。在從宜賓到湖北宜昌這一稱為川江的河段中,流傳着不少關於大禹冶水的壯麗迷人的神話故事,為川江的奇麗增添了豐富的人文色彩。
“終古平成思禹績,乾坤準信等浮漚。”這是明代太守傅光宅詠塗山的詩句。塗山,在重慶南岸區,因大禹娶塗山氏之女而名。為了紀念大禹治水業績,山上建有"禹王祠”“塗後祠",其後建有禹王廟,塗山寺,巴國人民仿佛格外尊重這個“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會,遊人如織,熱鬧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禎曾有“飛瀑落長虹,登臨見禹功"的詩句加以描述。
雲陽竜脊石不僅是有名的長江水文標志,而且,更有神奇動人的傳說附麗在它身上。竜脊石在雲陽縣境內的長江江心,宛如一條巨竜潛於江中,又名竜潛石。相傳洞庭湖中的老竜,遊入長江,直至巴地,到處興風作浪。於是,玉帝派大禹到凡間斬竜劈蛟,大禹見此孽竜殘害生靈,不禁怒火中燒,金斧一揮,砍中老竜頸項,老竜作垂死掙紮,攪動竜尾,濁浪翻飛,天昏地暗,大禹再將一根金刺嚮竜脊,結果了它的性命,老竜殘屍化力鐵石留於江心。竜脊石上詩文書法題刻極多,鼕春之時,遊人如雲。竜脊石的這段大禹斬竜的傳說與巫山縣城西錯開峽的傳說相一致,那裏至今仍有“竜斬臺”。大禹治水活動中斬殺孽竜,一方面表明大禹具有神力,是為“神禹",另一方面也表明大禹治水並非易事,坎坷麯折,艱辛奮戰。
曾為歷代文人墨士傳頌的巫山神女,是西王母之女,當大禹疏導長江三峽時,她在飛鳳山麓一平臺,授九捲天書與大禹,並派神丁相助,大禹“遂能導波决川,以成其功"。這塊平臺後人稱之為神女授書臺,此後她定居巫山,為民造福,日久天長,她的身影化為俊俏的神女峰。巫山人民竪碑立祠,泥塑金身,繪影力文,將神女祀為“佐禹治水”有功於三峽黎民"的"正神"。毛澤東1956年《水調歌頭·遊泳》詞:"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藉動人的神話傳說,展現了新中國大禹傳人的豪邁氣概和壯志膽識。
在成都市竜泉驛區洛帶鎮,有一座禹王宮,原建於乾隆年間,是湖廣人入川時修的會館,內供大禹像,現僅存大殿。七對石柱上鎸刻的楹聯完整無缺,其中一聯為隸書:傳子即傳賢,天下為公,心同堯舜;治民先治水,山川永奠,澤重湖湘。一聯為楷書:遺跡遍神州,即今日復水重山都歸奠定,英光同石紐,使我鄉牧童樵叟共切謳思。聯意在於歌頌大禹功績,永遠緬懷;另外一層意思,我們認為,在於水路暢順,保佑湖廣人的生意事業。這裏,湖廣荊楚文化與巴蜀文化相互融合,共同敬祝這一中華文化的神品——大禹。表現了一種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
禹王鎖鮫井的傳說
相傳大禹治理好黃河後,離開三門峽從嵩山嚮東行走,行至具茨山以東後看到,地勢平坦的平原內到處都是洪水。經過一番調查後大禹發現,是水蛟巫支祁在興風作浪,危害百姓。隨後,大禹在西王母跟前的庚辰、黃魔、大翳三員大將的相助下,用西王母所贈的鐵索將水蛟擒獲並鎖住,從而消除了淮河的水患。為了杜絶水患再度發生,大禹在陽翟(今禹州市)挖掘一處深井,將水蛟巫支祁用鐵索鎖在深井之中,縛於井口旁的石柱上。
在13年的漫長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傢門而不入”,終於將我國各地的水患治理好,百姓們得以從山區遷徙至平原地帶聚集生活。因為大禹治水有功,舜帝封大禹為“夏伯”,將陽翟(今禹州市)封為其屬地,古為“夏禹國”。
相傳大禹將蛟竜鎖到井中時約定,石柱開花時,蛟竜方可出井。傳說在某一朝代,禹州的一位地方官到任後,對大禹鎖蛟的傳說很不相信,遂帶領衙役們前往禹王鎖蛟井進行察看。為了防止官帽掉入井中,該地方官便將官帽挂在井旁的石柱上,然後令衙役們嚮外拔鐵索,他則站在井口觀看井內動靜。10餘個衙役在拔鐵索時,驚動了鎖在井內的蛟竜。正在睡覺的蛟竜睜眼一看,發現井旁的石柱上有一個顔色鮮豔的東西,以為是石柱開花了,遂晃動身軀準備出井。一時間,井內水花四濺,地動山搖。該地方官見此情景,慌忙取下官帽離去。井下的蛟竜再次擡頭觀看時,石柱上的“花”早已不見了,認定是自己睡眼蒙矓看花了眼,便又息身盤踞在井中。於是,禹州避免了一場水患。
【評析】
以上,我們擇其要者記述了大禹在巴禹治水的蹤跡與有關的神話傳說,這些資料雖然不能當作信史看待,但是,從神話學,民俗學、社會學和文化學角度加以認真分析總結,卻可以得到深刻的啓示,對於瞭解遠古時期巴蜀人民與自然一--水之間的關係,有着重要意義。
巴蜀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是古老的巴蜀人民在徵服自然的漫長過程中的實踐、願望、情感、理想、要求的麯折而又真實的反映,是以勞動人民改變作為自然的奴隸身份開始站立起來,輻射人的本質力量為基礎而産生的。這些傳說有着濃郁的巴蜀文化色彩,是巴蜀人民藉助想象和幻想的虛構以表達人類徵服自然的勝利,並體現出原始思維的單純、古樸、生動的特色,神話傳說構思別緻,幻想奇麗,是民俗文化和神話寶庫中的璀璨之珠。
遠古四川,水害既多,影響又大。勞動人民的生産生活與防洪治水有着密切關係,治水害,興水利,是人類生存、社會進步的基本需要,也是生産力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上述神話傳說,既是巴蜀人民開始擺脫作為自然奴隸地位的反映,又是他們在證明人類力量,從人神結構關係中走出睏境的那麽一種覺醒心理的再現,大禹在青衣江治水,則是氐羌先民從遊牧生活走嚮農耕生活過程中的現實反映。
雖然大禹時代的社會經濟生活主要以黃河中下遊為中心區域,治水活動也集中在這一帶,但是,我們不能單純從地域上來論證大禹治水的範圍,一則大禹治水本是神話傳說,是古代勞動人民戰勝自然的神奇表現,更重要的則在於大禹是古代勞動人民在治水活動中共同創造共同認可的神與英雄,大禹作為神禹,是勞動人民心理的一致反映。大禹在遠古歷史中,至少在水事活動中,具有保護神的地位,禹王廟和關帝廟一樣,在民衆心理中占據重要位置。大禹治水具有非凡的同構能力,它能將發生在黃河,長江以及其他中華各水係的治水活動統一涵納成一個同心圓,而這正是研究大禹治水與水文化關係的一個重要啓示。
【相關資料】
至於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條“水”,如何治法?傳統的說法似有誇大之處。傳說中的竜門,在陝西韓城與山西河津之間,黃河至此,兩岸峭壁陡立,十分險要,相傳這裏是大禹鑿開的,所以竜門又稱禹門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術水平,絶對完成不了這麽大的工程。又傳說大禹根據不同的水係,劃天下(全國)為九州,其實夏代初期的疆域絶沒有如此之大。許多傳說,都不免互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新說是:大禹治水,治的並不是滔滔的長江、黃河之水,那時的洪水實在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陸地上來。這是世界性的,所以許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傳說。洪水退後,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種。大禹所治理的,正是這種田間水渠的管理。這和孔子所說的“盡力乎溝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說:“當堯之時,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中華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發源於西部,滾滾東流。不論水大水小,都不會是“橫流”、“逆行”,衹有在海侵時,海水由東嚮西倒灌,纔會出現“橫流”、“逆行 ”的現象。
【夏禹的都城所在地】
關於夏禹的都城所在地,亦有多種說法。根據文獻記述和考古發掘的資料印證,今天鄭州登封告成鎮的王城崗為禹都之地應較有說服力。因為登封告成鎮位於嵩山腳下,正是夏族先民聚居的地方。夏禹立國選都,自然要把自己的祖居地作為首選。另外,古書多處有“禹都陽城”的記載或者類似說法,而考古工作者在這裏發現了豐富的與“陽城”有關的文化遺存,出土的陶器上印有“陽城倉器”和“陽城”等戳記,說明在東周時期這座城還叫陽城,其名應該是從“禹都陽城”沿襲而來。同時,在王城崗1957年曾發現東西並列的兩座竜山文化晚期城堡,距今約4100年左右,正好在夏代初年的時間框架內,並且已有了夯築而成的城墻。城內有大面積的建築基址、青銅器殘片和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殘片。近年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項目中,又在王城崗古城西側發現一座大城,面積約30萬平方米。大城的北城壕嚮東延伸將王城崗古城圍護其中,由此許多專傢推測,王城崗古城為大城的宮城或宗廟社稷之所在,因而斷定 “禹都陽城”就在鄭州登封王城崗。
另有衆多史料記載大禹都城應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古代大禹因治水有功,受封於此,禹之子啓繼位後,在山西夏縣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製國傢,史稱夏朝。
由於大禹勳勞卓著,“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受到普天下人民的愛戴和擁護,帝舜就將他確定為繼任人選,禪位於他。據說禹也像舜一樣,曾讓天下於舜子商均,但“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禹的都城,傳說非一。晉代皇甫謐說,禹“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平陽是堯時舊都,即今山西臨汾市,晉陽為今太原市,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人多信禹都安邑之說。
【大禹陵與大禹祭典】
大禹陵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的會稽山。大禹陵是我國古代治水英雄、開國聖君---大禹的葬地,為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是我國東南的一大名勝古跡。《越絶書.越絶外傳記地傳》稱:"禹因病亡死,葬會稽。"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確定,禹在位10年葬於會稽時為公元前 2062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
據文獻記載:堯舜時代,洪水泛濫,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水;"八年於外,三過傢門而不入",苦心勞身,歷盡艱辛,終於治平洪水;繼而大會諸侯於會稽,計功封賞。禹死後葬於會稽山,禹子啓即位後,每年春秋派人祭禹,並在南山上建了宗廟;禹的五世孫少康即位,派庶子無餘到會稽守禹塚,並建祠定居;秦始皇"上會稽、祭大禹"……現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戶多為姒姓,就是禹的後代,如今已傳至144世。紹興成為人們祭祀和瞻仰大禹的聖地。
大禹陵是全國祀禹中心。四千多年來,大禹陵總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廟巨麗,祭祀綿亙。歷代祭禹,古禮攸隆,影響巨大。自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啓開端,祭會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啓首創的祭禹祀典,是中華民族國傢祭典的雛形。公元前 210年,秦始皇"上會稽,祭大禹"。歷代以來,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賫禮來會稽祭禹者更多。到明代,遣使特祭成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又親臨紹興祭禹。民國時改為特祭,每年9月19日舉行,一年一祭。1995年4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了"1995浙江省暨紹興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禮",承續了中華民族四千年來尊禹祀禹的傳統,翻開了新中國祭禹的新的祭祀典章,公祭每五年一祭;地方民祭和後裔傢祭則每年一次,綿延不絶。
大禹陵區由禹陵、禹廟、禹祠三大部分組成。禹陵面臨禹池,前有石構牌坊,過百米甬道,有“大禹陵”碑亭,字體敦厚雋永,為明嘉靖年間紹興知府南大吉手筆。禹廟在禹陵的東北面,坐北朝南,是一處宮殿式建築,始建於南朝梁初,其中軸綫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岣嶁碑亭、午門、拜廳、大殿。建築依山勢而逐漸升高。大殿為重檐歇山造,巍然聳立,殿背竜吻鴟尾直刺雲天,背間“地平天成”四字為清康熙題跋。禹祠位於禹陵左側,為二進三開間平屋,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鏡,曰“放生池”。
大禹是華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國的一位偉大先祖。大禹的傑出貢獻,對中國歷史的演進和發展以深遠的影響。大禹陵廟幾千年祀典相繼,是後人學習大禹明德、弘揚大禹精神的明證,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對中華民族起着無可替代的凝聚作用。大禹陵祭典的制度和禮儀,包括祭品、祭器、祭樂、祭舞和祭文等等,燦如星漢,藴含了十分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的信息。
加強對大禹祭典的保護,對傳承中華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和學術價值。
【大禹故裏】
大禹故裏風景名勝區,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被綿陽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市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北川縣禹裏羌族鄉境內,距綿陽市100公裏,景區總面積30平方公裏。是古代治水英雄、夏朝創始入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稱為“神離故裏”。一九九二年,前國傢主席楊尚昆為這裏題寫了“大禹故裏”的條幅。這裏山川形勝、人傑地靈、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民風淳樸、資源豐富。典型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優美奇特的自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風格別具,雅趣成天,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大禹故裏風景名勝區由“禹穴溝”、“歷史文化古鎮”、“石紐山”組成。清朝石泉知縣餘炳虎曾以 “石紐停雲”、“雙江分色”、“索橋曉度”、“西山疊翠”、“奎角連雲”,禹穴聽泉、“懸崖滴水”、“血石流光”等八首詩抒發了自己對太離故裏人文古跡和奇異風光的熱愛‘贊嘆之情。
歷史文化古鎮--治城,是羌族聚居地,古石泉縣治所(今禹裏羌族鄉)史稱其地處“香漢之中”,“內障成綿,外屏氐羌”是歷來兵傢爭奪的要塞,很早以來,羌、藏、漢等民族就在這塊土地上進行着廣泛的交流。
夏朝屬梁州之域,周朝為石紐村,北周置北川縣,唐貞觀8年(公元634年)置石泉縣,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羌鄉風情濃郁。特別是一年一度的禹王廟會和羌歷年,人們從四面八方集於此,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慶賀大禹誕辰,歡度一羌歷年,狂舞歡歌,數日不絶。
塔坪緑島,果鮮花茂,山脊林木叢生,緑蔭蔥籠,島上環境優美,是大禹故裏人們歷來遊玩的天然公園。歲月悠悠,昔日由百傢人栽種的竹林,如今已變成幾千畝的緑色海洋,遠遠望去,林濤翻滾,碧波蕩漾,令人嘆為觀止。
【在位時間】
(前2070-前2026年)45年(竹書紀年 夏紀)
禹為天子,其傳說以節儉為特色。孔子說:“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由他的飲食菲薄,衣服粗惡,宮殿卑陋,自奉甚為儉約,但對朝政大事、國計民生絲毫不加吝惜,祭祀辦得隆重,禮服十分美觀,更註意水利,特別盡力修整田間溝渠,以利農業。可見節儉是為了治國安民。
禹在年老時,選擇臯陶為繼承人,但臯陶先死,禹後來東巡死於會稽,授政於益。益讓天下於禹子啓,而諸侯都去朝見啓,啓遂登上天子之位。但另有一個傳說,是禹傳位於啓,“益幹啓位,啓殺之”;益要與啓爭奪最高權力,結果失敗被殺。無淪如何,從禹啓傳承開始,中國歷史進入了“傢天下”的時代。
禹與堯舜同是歷來備受頌揚的聖王,但又有獨特之處。人們對禹,除崇敬仰慕之外,又有親切之感、感激之情。他治理洪水的功績,後人追懷緬想,由衷贊嘆感激:“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龜乎:”如果沒有大禹治水,這塊地方恐怕衹有魚,不會有人了。他辛勞為民的作風,尤其讓勞動人民覺得親切貼近,故先秦時代墨傢即效法大禹,艱苦救世,“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禹的精神,千百年來,一直具有感召力量。
禹的傳說,本世紀初的疑古學派曾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加以研究,認為禹的傳說出現最早,不過與夏王朝並無關係,而是由古人觀念中開天闢地的神人逐漸衍化過來,形成傳說故事的。顧頡剛說:“我以為禹或是九鼎上鑄的一種動物,當時鑄鼎象物,奇怪的形狀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動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樣子,就算他是開天闢地的人。流傳到後來,就成了真的人王了。”他又引《說文》“禹,蟲也”的說法,故“禹是一條蟲”遂成為疑古學派招致攻擊的口實。
【史學家的評論】
馬剋思主義史學家普遍認為,許多民族都有洪水時代的傳說,衹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說洪水被治服,反映了剋服自然、人定勝天的偉大民族精神。啓繼禹位,禪讓製終結,表明原始社會嚮階級社會的過渡基本結束,奴隸製國傢形成。禹是部落聯盟階段的最後一位英雄人物,也是世襲王權時代的第一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