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趙焰 Zhao Yan(現代中國)白先勇 Bai Xianyong(現代中國)
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於丹 Yu Dan(現代中國)孟憲實 Meng Xianshi(現代中國)
徐城北 Xu Chengbei(現代中國)葉坦 She Tan(現代中國)李寶臣 Li Baochen(現代中國)
王衛平 Wang Weiping(現代中國)董健 Dong Jian(現代中國)周傑倫 Jay Chou(現代中國)
劉德華 Andy Lau(現代中國)黃曉陽 Huang Xiaoyang(現代中國)楊瀾 Yang Lan(現代中國)
張立憲 Zhang Lixian(現代中國)鬍一虎 Hu Yihu(現代中國)李子大道 Li Zidadao(現代中國)
張靚蓓 Zhang Jingbei(現代中國)鄭培凱 Zheng Peikai(現代中國)傅謹 Fu Jin(現代中國)
鬍金兆 Hu Jinzhao(現代中國)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現代中國)吳虹飛 Wu Hongfei(現代中國)
夏君 Xia Jun(現代中國)方子 Fang Zi(現代中國)石鐘山 Shi Zhongshan(現代中國)
王寶強 Wang Baojiang(現代中國)梅紹武 Mei Shaowu(現代中國)梅衛東 Mei Weidong(現代中國)
王崢 Wang Zheng(現代中國)朱軍 Zhu Jun(現代中國)高曉曦 Gao Xiaoxi(現代中國)
竇欣平 Dou Xinping(現代中國)師洋媽媽 Shi Yangmama(現代中國)張小蛇 Zhang Xiaoshe(現代中國)
丁志可 Ding Zhike(現代中國)徐昕 Xu Xin(現代中國)廖小東 Liao Xiaodong(現代中國)
李伶 Li Ling(現代中國)張西 Zhang Xi(現代中國)郭敬明 Guo Jingming(現代中國)
萬冰 Mo Bing(現代中國)水能沉 Shui Nengchen(現代中國)金海濤 Jin Haitao(現代中國)
周冰冰 Zhou Bingbing(現代中國)濮存昕 Pu Cunxin(現代中國)童道明 Tong Daoming(現代中國)
方俞 Fang Yu(現代中國)黃健翔 Huang Jianxiang(現代中國)李小牧 Li Xiaomu(現代中國)
田亮 Tian Liang(現代中國)楊景賢 Yang Jingxian(現代中國)陳凱歌 Chen Kaige(現代中國)
蘇七七 Su Qiqi(現代中國)顧志坤 Gu Zhikun(現代中國)翁思再 Weng Saizai(現代中國)
蔡登山 Cai Dengshan(現代中國)花映紅 Flowers Yinghong(現代中國)李伶伶 Li Lingling(現代中國)
陳嘉祥
現代中國  (1933年)
籍貫: 重慶

人物傳記 Biography《梅花上將張自忠傳奇》

閱讀陳嘉祥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陳嘉祥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重慶版的俠義江湖
  陳嘉祥至今還住在江北華新街一棟磚混結構舊房裏。房屋裏最明顯的擺設就是一張書桌和一排裝滿了各類書的赭色書櫃。71歲的陳喜祥生活得很有規律,每天六點半起床,做完一套運動操後吃早餐,然後就打開臺燈開始創作,時間長達10小時。在創作過程中從不午休,晚上10點鐘準時睡覺。
  身材瘦高的老人鶴發童顔,記憶力驚人。從年幼時起,陳就特別喜歡讀書,十幾歲讀過的東西他現在還能準確地背出來。尤其一些歷史書籍,他更是爛熟於心,這也使他的武俠小說有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1933年陳嘉祥生於重慶,從此便和這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老人的作品題材廣泛,而這座城市成了他最大的創作源泉,在他的作品裏,你可以看到很多重慶的江湖特色——歷史人物傳奇小說《巴蜀驚雷》,寫四川保路運動和重慶辛亥革命的故事,不僅大量使用重慶方言,還反映了很多重慶民俗;正在創作的《西出陽關》,描寫了趕屍、放河燈等重慶舊俗,讓人認識到重慶江湖的另一面。“千古文人俠客夢”,談起武俠創作,陳就頭頭是道。就在陳不足40平方米的寒捨裏,他已經完成並發表了20部中長篇武俠小說,共約400餘萬字,另外還發表其他體裁作品200餘萬字。陳嘉祥告訴記者,他與作傢李萱華合著的描寫抗日名將張自忠的《梅花上將》即將出版發行;其37萬字的武俠新作《書劍長歌江湖行》亦已殺青。
  為大陸武俠鳴不平
  “我是不服氣啊!”
  陳嘉祥是重慶輕工局的一名退休幹部,他的武俠情結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為中國大陸武俠鳴不平,成為其創作武俠小說的初衷。
  雖然武俠書籍源源流長,但在中國封建社會歷朝歷代都被列為禁書,因為“武義犯禁”,它宣揚的是抗爭。當港臺武俠欣欣嚮榮時,當時的內地卻是一片蕭條。80年代後,港臺武俠小說如洪水猛獸般涌進大陸,金庸、古竜等的作品幾乎傢喻戶曉,反觀國內卻衹有聶雲嵐的《玉蛟竜》尚可圈可點。
  陳嘉祥認為舊武俠在武打上寫得厚實,但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卻捉襟見肘,新武俠則是兩者兼而有之。港臺武俠作品早已進入新武俠時期,反觀大陸,即使聶雲嵐的作品也衹不過是在人物性格的描寫上稍有進步,嚴格意義上講,還是沒有超出舊武俠範疇。
  “我就不相信,大陸作傢寫不出好的武俠小說!”也許以前愛好寫作,文字功底自覺不錯,也許是為了爭口氣,陳嘉祥初次嘗試,便於1993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了《武林怒濤》和《風雨飄搖紫禁城》兩部長篇。
  前者以明末魏忠賢操作錦衣衛、東廠陰謀纂權,被迫害的東林黨人後代與江湖義士奮起反抗作為背景,後者以清雍正與諸王子爭奪帝位的激烈鬥爭演繹驚心動魄的大舞臺,均贏得不錯的社會反映。武漢教育學院中文係主任吳正楠稱,陳的作品已超過了80年代初期大部分武俠創作。
  墻內開花墻外香
  陳嘉祥的多數作品都是在《武俠世界》雜志上發表的。這正是陳嘉祥海外知名度遠大於內地的原因。
  創刊與1959年的香港《武俠世界》周刊,16開,128頁,現由香江才子瀋西成擔任社長,發行範圍遍及亞太歐美,許多著名武俠大傢梁羽生、金庸、古竜等都曾是它的坐上賓,用“名傢薈萃,猛稿如雲”形容該刊一點也不過分。陳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於1999年投稿,沒想到,在2000年中篇作品《錦城七俠》刊登了。此後陳嘉祥在武俠方面的發展更是如日中天,2002年又在該雜志上發表了中篇《蘇州民變》、《竜澤山莊》,長篇《雲橫秦嶺》,130萬字的長篇著作《玉蕭聲東四十州》的第一部《黃竜令》已刊發,後兩部《清明圖》、《抗倭記》也將陸續刊發。
  一些海外讀者還以為陳是明史專傢,因為他的作品多與明朝有關,作品中有大量史實,而陳嘉祥回信稱自己衹是熟讀歷史罷了,寫小說乃業餘愛好。陳的武俠小說如今碩果纍纍,影響與日俱增。一位讀者說這是重慶人的驕傲,本地作傢樊傢勤稱他是文壇大俠。著名作傢穆仁寫信給陳嘉祥說他的作品與具體歷史人物事件聯繫緊密;不僅停留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上,而且還藴涵豐富的哲理;結構嚴密,語言精練,開合自如。
  可陳喜祥卻很謙虛,說自己作品的優勢是歷史感強,讀者可以從中吸收很多有用的史料,但還有很多不足,比如說故事的速度發展比較慢等。
  讓陳嘉祥很滿足的是,在新近《武俠世界》周刊宣傳廣告上,他的名字與諸葛青雲、洛人等海外知名大傢並駕齊驅,這足以窺見其雄厚的實力。
  “四項原則”不動搖
  陳嘉祥的武俠小說有四項原則,“第一是必須突出俠義二字,‘俠義’大則為國為民,小則扶弱濟睏、除暴安良,沒了俠義,打打殺殺再天昏地暗也沒意思。
  第二個原則是,絶不寫下流庸俗的愛情,比如說纏綿悱惻的三角戀愛。愛情是文學作品的永恆主題,但不是惟一主題。三是要有歷史大背景。許多寫武俠都愛模糊歷史,這是因為他們本身歷史知識十分匱乏,古代的官職、服飾,地域名等都有考究,一不留神便會貽笑大方。與其自取其辱,不如退而求其次。
  第四個原則是不寫乾隆以後的事。見記者一臉的不解,陳補充道:“是啊,都進入熱兵器時代了,還在那兒操着大刀長矛拼個你死我活,想想都覺得挺矯情的。”
  (記者聯繫66722079 實習生 雷洋 王原野)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