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蔣春霖 Jiang Chunlin(清代)朱彝尊 Zhu Yizun(清代)陳廷敬 Chen Tingjing(清代)
倉央嘉措 Tshangs-dbyangs-rgya-mtsho(清代)普荷 Pu He(清代)鄭燮 Zheng Xie(清代)
金農 Jin Nong(清代)惲壽平 Yun Shouping(清代)汪士慎 Wang Shishen(清代)
張大受 Zhang Dashou(清代)寧調元 Ning Diaoyuan(清代)吳淇 Wu Qi(清代)
李方膺 Li Fangying(清代)俞樾內子 Yu Yuenazi(清代)俞樾 Yu Yue(清代)
宋犖 Song Luo(清代)律然 Lv Ran(清代)曹雪芹 Cao Xueqin(清代)
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清代)錢謙益 Qian Qianyi(清代)吳偉業 Wu Weiye(清代)
顧炎武 Gu Yanwu(清代)顧貞觀 Gu Zhenguan(清代)陳維崧 Chen Weisong(清代)
王士禎 Wang Shizhen(清代)查慎行 Cha Shenhang(清代)袁枚 Yuan Mei(清代)
黃景仁 Huang Jingren(清代)龔自珍 Gong Zizhen(清代)黃遵憲 Huang Zunxian(清代)
秋瑾 Qiu Jin(清代)何文煥 He Wenhuan(清代)馮班 Feng Ban(清代)
王夫之 Wang Fuzhi(清代)孫濤 Sun Tao(清代)郭麟 Guo Lin(清代)
楊夔生 Yang Kuisheng(清代)萬斯同 Mo Sitong(清代)佚名 Yi Ming(清代)
章學誠 Zhang Xuecheng(清代)江詒 Jiang Yi(清代)林則徐 Lin Zexu(清代)
湯鵬 Shang Peng(清代)趙執信 Zhao Zhixin(清代)梁章鉅 Liang Zhangju(清代)
葉煒 She Hui(清代)吳慶坻 Wu Qingchi(清代)方瀎師 Fang Junshi(清代)
陳裴之 Chen Peizhi(清代)汪輝祖 Wang Huizu(清代)瀋祥竜 Shen Xianglong(清代)
孫元衡 Sun Yuanheng(清代)劉傢謀 Liu Gumou(清代)王凱泰 Wang Kaitai(清代)
瀋德潛 Shen Deqian(清代)王奕清 Wang Yiqing(清代)汪森 Wang Sen(清代)
乾隆 Qian Long(清代)宋湘 Song Xiang(清代)韓崶 Han Feng(清代)
毛宗崗
清代  (1632年1709年)
籍貫: 江蘇蘇州

中國經典 Chinese classic《醉畊堂第一才子書三國志》

閱讀毛宗崗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毛宗岗
  毛綸之子,字序始, 號子庵,生於明崇禎五年 (1632),為一介寒儒,卒年自當清康熙48年(1709)以後。中國清初文學批評傢。茂苑 (即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曾仿效金聖嘆刪改《水滸傳》的作法,假托得《三國演義》古本,對羅貫中原著進行刪改,並在章回之間夾寫批語,題為“聖嘆外書”、“聲山別集”,又偽作金聖嘆序冠於捲首,名為第一才子書。此即120回本,它取代舊本廣為流行。毛宗崗本《三國演義》在情節上變動很大,不僅有增刪 ,還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與原著比較,尊劉抑曹的正統觀念和天命思想明顯加強,在表現技巧、文字修飾方面也有提高。據記載,此書係毛宗崗與其父合作評改。
  劉備第二次訪問臥竜崗時,來到諸葛亮的草堂,擡頭看見中門上有一副對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於是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毛宗崗在這副對聯下批了一句話:“觀此二語,想見其為人。”在這時,諸葛亮雖然還沒有出來,但對聯卻道出了他處世的態度、儉樸的生活,以及不凡的抱負。
  在弘治本《三國演義》裏,原來沒有這副對聯,是毛宗崗增補進去的。後人都說補得好,好就好在給草堂添上了風雅的色彩,言簡意賅地介紹了草堂主人的“為人”,起到了未見其面先知其人的作用。
  毛宗崗為什麽要加上這麽一副對聯?當然是出於更真實地刻畫諸葛亮的形象。看來,他不但熟讀了諸葛亮的作品,對他的為人也了如指掌。
  諸葛亮曾寫有一篇《誡子書》,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誡兒子,要註意思想和學問修養,才能樹立遠大的理想。而在這篇《誡子書》中,最著名的就是這樣幾句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纔須學也,非學無以廣纔,非志無以成學。”“寧靜”,就是專心緻志,不受幹擾;“淡泊”,就是不務虛榮,安貧樂道,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志嚮始終如一。有了志嚮,還須學習,“非學無以廣纔”,學習才能增長才幹。要學習好,須要明確的方向和動力,這就是“志 ”,“非志無以成學”。很明顯,諸葛亮草堂的這副對聯,就是從這段話中提煉出來的。
  實際上,這兩句話也是諸葛亮的座右銘,是對他一生的真實寫照。毛宗崗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書裏批道:“淡泊寧靜之語是孔明一生本領。”諸葛亮出山之後,受到劉備的重用,當了西蜀的丞相,位極人臣。可是,他仍始終保持着昔日草堂的淡泊生活,矢志不移地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除公傢供給的俸祿之外,別無他求。經常是“傢無餘財”,“妾無副服”。也就是說,除了身上穿的,妻子連多一套的衣服都沒有。用功的時候,諸葛亮更是全神貫註,廢寢忘食,“食不知味”。臨終,又提出對自己的喪事從簡,不要厚葬。由此可見,在當時,諸葛亮的的確是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毛宗崗增補的這副對聯,不僅使茅廬生輝,也讓人對諸葛亮肅然起敬,堪稱點睛之筆。而且這兩句對後人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
  毛氏父子修訂、評點的《三國演義》刊刻以後,逐漸取代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以及明末清初的其他版本而風行全國。今天流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就是毛氏父子的修訂本。
  現今通行的三國演義,大部分是依據毛宗崗本為底本,毛宗崗依據明代版本加以修訂成通行本,現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就是毛宗崗修訂的版本。由於毛本流傳已久,文字亦有許多優點,較便於一般大衆閱讀。因此成為目前最為通行的版本,儘管毛本亦有一些缺失,但是仍不減其影響力。
  曾評刻《三國演義 》,將羅貫中原本加以修訂:整頓回目,改訂文辭,削除論贊,增刪瑣事,改換詩文,成為至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其修改和評語,依據朱熹的《通鑒綱目》,增強了尊劉黜曹的封建正統觀念,藝術分析也多本八股文作法,不脫當時評點派習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