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蔣春霖 Jiang Chunlin(清代)朱彝尊 Zhu Yizun(清代)潘永因 Pan Yongyin(清代)
陳廷敬 Chen Tingjing(清代)倉央嘉措 Tshangs-dbyangs-rgya-mtsho(清代)普荷 Pu He(清代)
鄭燮 Zheng Xie(清代)金農 Jin Nong(清代)惲壽平 Yun Shouping(清代)
汪士慎 Wang Shishen(清代)張大受 Zhang Dashou(清代)寧調元 Ning Diaoyuan(清代)
吳淇 Wu Qi(清代)李方膺 Li Fangying(清代)俞樾內子 Yu Yuenazi(清代)
俞樾 Yu Yue(清代)宋犖 Song Luo(清代)律然 Lv Ran(清代)
曹雪芹 Cao Xueqin(清代)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清代)呂撫 Lv Fu(清代)
錢謙益 Qian Qianyi(清代)吳偉業 Wu Weiye(清代)顧炎武 Gu Yanwu(清代)
顧貞觀 Gu Zhenguan(清代)陳維崧 Chen Weisong(清代)王士禎 Wang Shizhen(清代)
查慎行 Cha Shenhang(清代)袁枚 Yuan Mei(清代)黃景仁 Huang Jingren(清代)
龔自珍 Gong Zizhen(清代)黃遵憲 Huang Zunxian(清代)秋瑾 Qiu Jin(清代)
何文煥 He Wenhuan(清代)馮班 Feng Ban(清代)王夫之 Wang Fuzhi(清代)
孫濤 Sun Tao(清代)郭麟 Guo Lin(清代)楊夔生 Yang Kuisheng(清代)
萬斯同 Mo Sitong(清代)畢沅 Bi Yuan(清代)汪楫 Wang Ji(清代)
湯球 Shang Qiu(清代)黃奭 Huang Shi(清代)黃以周 Huang Yizhou(清代)
張廷玉 Zhang Tingyu(清代)佚名 Yi Ming(清代)王秉滔 Wang Bingtao(清代)
白君琳 Bai Junlin(清代)李清馥 Li Qingfu(清代)陳芳生 Chen Fangsheng(清代)
孫星衍 Sun Xingyan(清代)朱伯廬 Zhu Balu(清代)章學誠 Zhang Xuecheng(清代)
𠔌應泰 Gu Yingtai(清代)高鶚 Gao E(清代)蒲鬆齡 Pu Songling(清代)
吳敬梓 Wu Jingzi(清代)李汝珍 Li Ruzhen(清代)醒世居士 Xing Shijushi(清代)
畢沅
清代  (1730年1797年)

編年 Annalistic《續資治通鑒》

閱讀畢沅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一、僥幸奪魁
  
  字秋帆,又字梁蘅,自號"靈岩山人",愛新覺羅•胤祈求滇帝的第八年,即雍正八年(1730),畢沅出生於鎮洋(今江蘇太倉)。畢沅聰明好學,文武兼修。乾隆十八年(1753),順天鄉試中舉,被授內閣中書,撰擬、結寫詔令。後來入值軍機處,擔任素有"小軍機"之稱的軍機章京,負責繕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乾隆二十五年三月,畢沅參加會試。會試分三場,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場。四月發榜,畢沅榜上有名。能否登科,還得看四月二十六日的殿試。殿試時間為一白晝,未能完捲者,列入三甲之末。會試中選的人,不敢鬆氣,緊張地準備,以期考中。
  
  四月二十五日夜,畢沅與同僚諸重光、童鳳三在軍機處值班。他們三人都通過了會試。明日就要殿試了,諸、童二人想回寓所準備考試,讓畢沅一人值班,說:"我倆書法好,可望奪魁。你書法不行,就別作非分之想了,替我們代勞吧!"殿試確有偏重書法的現象,畢沅見二位同僚如此講,也就答應了。
  
  當夜,陝甘總督黃廷桂關於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摺下轉軍機處,畢沅詳加研讀。翌日,殿試開考,地點在太和殿的丹墀。
  
  殿試的內容是經史時務策一道,讀捲大臣(即評捲人)於考前一日在文華殿密擬,緘封呈皇帝閱。發下後,讀捲大臣同赴內閣,在監試御史的監督下,內閣中書用黃紙謄寫。晚上,傳集工匠,在內閣大堂刊刻印刷。護軍統領帶領護軍校等在內閣門外嚴加稽查。次日凌晨印刷完畢。考卷送至太和殿,諸考生列隊跪受,然後回到各自的試桌答題。畢沅打開試卷一看,時務策正是策問新疆屯田事宜的。他胸有成竹,揮筆立就。
  
  第二、三天,諸讀捲大臣在文華殿閱捲。畢沅的楷書不太好,但立論高深,倍受讀捲大臣的關註,列為第四名。第四天,乾隆帝在中和殿聽讀捲大臣讀捲,對畢沅的捲子極為欣賞,擢為一甲第一名。諸重光得了一甲二名,即榜眼。而童鳳三位列二甲第六名。當諸、童二人得知畢沅那晚的事後,無不嗟嘆。
  
  二、仕途沉浮
  
  中狀元後,畢沅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狀元例授此官。他的仕途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乾隆三十年,升翰林院侍讀學士。三十一年,遷太子左庶子,實授甘肅鞏秦階道員,即鞏昌府(府治今甘肅隴西)、秦州(州治今甘肅天水)、階州(州治今甘肅武都)一府二州的長官。曾隨總督明山出關堪查屯田。後調安肅道道員。三十五年,擺陝西按察使。乾隆帝出巡,畢沅朝見,奏告甘肅大旱,乾隆帝詔賑濟,免速欠田賦400萬。三十六年,擢陝西布政使。三十八年,擢陝西巡撫。黃河、洛水、渭河泛濫成災,開倉賑濟,救了若幹人的性命。募民開墾荒地80餘頃。疏渠灌田。置姬氏《五經》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墓。繕修華獄廟等名勝古跡。徵集碑刻,儲藏於學宮。四十一年,賞戴花翎--這是賜給有功勳者的殊榮。四十三年,聽說有個叫高樸的官員在計爾羌私采玉石,運送回京。畢沅逮捕審訊高樸的僕人,沒有問出什麽。乾隆帝降旨斥責畢沅草率。四十四年,老母去世,離職守喪。
  
  四十五年,陝西巡撫缺員,乾隆帝詔:"畢沅在西安任職很久,在傢守喪快一年了。特命畢沅署理陝西巡撫。這是特殊情況,不是開在職守喪的先例。"四十六年三月,甘肅發生內亂,畢沅會同西安將軍伍爾泰等率兵前往鎮壓,事平論功,乾隆帝賞畢沅一品頂戴。甘肅一些州縣謊報災情,冒領賑濟,畢沅未據實參奏,乾隆帝讓畢沅自行定罪。畢沅請罰款白銀5萬兩,以充軍餉。御史錢澧奏劾畢沅之罪應與冒賑等同,當照冒賑議處。四十七年,乾隆帝降旨,虎奪一品頂戴,降為三品。
  
  四十八年,復為一品頂戴。守喪期滿,實授陝西巡撫。四十九年,甘肅再度發生內亂,畢沅遣兵鎮壓,受到乾隆帝的奬勵。五十年二月,調為河南巡撫。畢沅上疏,說黃河北岸一帶連年幹旱,租稅收不上來,倉廩空虛,請截留漕糧20萬石備用。並不得私自囤積糧米,以平糧價。疏通賈魯、惠濟河以利漕運。他的奏請皆獲詔準。奉詔去調查淮水發源地,查明源自桐柏山。乾隆帝禦寫《淮源記》賜他。五十一年六月,擢湖廣總督。伊陽縣(今河南汝陽)殺官首犯秦國棟等人遲遲沒有緝獲,乾隆帝降旨責斥,將他罷歸陝西巡撫。五十三年,長江在荊江决口,乾隆帝復命畢沅為湖廣總督。畢沅到任,上疏:"長江自鬆滋(今屬湖北)流至荊江萬城堤,折而東北流,荊水無處散泄。請築對岸楊林洲土坎、雞石壩,逼水南流,衝涮洲沙,可剋壅遏。"又請修築襄陽等處堤壩,鑿四川、湖北一帶長江的險灘,便于云南鋼鐵的漕運。
  
  五十五年,是乾隆帝的寵臣和珅的40大壽。和珅,滿洲正紅旗人,紐枯祿氏,原在鑾儀衛當差。一次,乾隆帝看見他,覺得他很象父皇的一個妃子。雍正的這個妃子長得很美,當年還是個青年的乾隆進宮會見母後,看見那個妃子在梳頭,便從她身後捂着她的兩眼,妃子用梳子往後一甩,擊中乾隆的額頭。母後見他額頭上有個傷疤,問他是怎麽回事,乾隆吱吱唔唔的。母後誤以為是那妃子調戲乾隆,遂將她賜死。乾隆想承認自己的過錯,不能責怪那妃子,但又不敢直說。那妃子死了,乾隆在她頸上按百個殊印,默默道:"是我害了你,魂若有靈,二十年後再相會。"他見和珅很像那妃子,再看他頸上,果然有個印,便斷定他是那個妃子轉生,倍加寵愛,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擅權獨斷,貪贓枉法。文武百官多有討好、巴結,畢沅是其中之一。在和珅40大壽時,畢沅賦詩10首相贈。
  
  五十九年,陝西安康、四川大寧發生叛亂,傳言來自湖北,畢沅被貶為山東巡撫,摘去花翎,罰交湖廣總督"養廉銀"--正俸之外按官職高低另給的銀兩--五年,山東巡撫"養廉銀"三年。
  
  六十年,再授湖廣總督。湖南苗入石三保造反,奉命赴常德、荊州督餉,剋盡職守,'賞戴花翎。
  
  嘉慶元年,枝江(今屬湖北)人聶人傑等造反,破保康(今後湖北)、來鳳(今後湖北)、竹山(今屬湖北),圍攻襄陽。畢沅自辰州(州治今湖南沅陵)趕赴枝江彈壓,當陽(今屬湖北)又落入聶人傑手中。嘉慶帝詔罷畢沅官。詔令未到,畢沅攻剋當陽,嘉慶帝又下詔復畢沅職,授二等輕車都尉世職,畢沅擒獲石三保、吳半生、吳八月等人,惟叛亂者的首領石柳鄧還沒捉拿到。畢沅上疏,請撤各省軍隊,留二、三萬兵分守苗疆要隘。未被允許。不久石柳鄧被浮,嘉慶帝命畢沅赴湖南鎮撫。二年六月,畢沅手足麻木不仁,嘉慶帝賜"活絡丸"藥。七月,病死辰州軍營中,享年六十七歲。
  
  嘉慶聞奏,詔贈畢沅太子太保。但說他在湖廣總督任內失察過多,沒加謚號。四年,太上皇乾隆去世,嘉慶帝查辦太上皇的寵臣和珅,抄了他的傢,把他賜死。畢沅曾巴結過和珅,嘉慶聞悉,下令虎奪世職,籍沒傢産。
  
  三、學問大傢
  
  做官從政之暇,畢沅辛勤筆耕,著作等身。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史傑作,博採典籍,考證甄選,剪裁熔鑄,成一傢之言。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顯德六年(959)。但就時間來看,前後尚有巨大的空白、欲補續的,代有其人。就下續的來看,南宋有季羨的《資治通鑒長編》,劉時舉的《續宋編年資治通鑒》等。明代薛應旗、王宗沐各著有《宋元資治通鑒》。清代康熙年間,徐乾學等編成《資治通鑒後編》。這些續編在史事記錄、年月編排上,錯誤百出。
  
  乾隆三十七年,畢沅開始編纂一部新的《續資治通鑒》。他廣延英俊(諸如邵晉涵、章學誠等),博稽群書,歷時20年,完成220捲的《續資治通鑒》。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
  
  乾隆五十三年,畢沅任河南巡撫時,開始編寫《史籍考》,這項工程一直進行到他病死,尚未完稿。章學誠、潘錫恩相繼續補,最後成書300捲。
  
  畢沅極註重歷史和地理的關係,廣徵博採,完成了王隱《地道記》和《太康三年地志》的輯佚、《山海經新校註》等書。在金石學上,他廣加收集銅銘碑刻,編輯成《關中金石記》、《中州金石記》、《山左金石志》、《三楚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等書。對先秦諸子,也素有研究,著有《墨子註》、《道德經考異》、《晏子春秋註》、《呂氏春秋註》等,皆為各種註疏中的佳作。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有《靈岩山人詩集》傳世。
  
  畢沅仕宦,功名不終,死後沒有謚號,被抄傢,革世職。但在學問上,卻是流芳百世的。
  才子全靠慈母教
  
  畢沅幼年就失去父親,全靠母親張藻培育成人。張藻是當時頗有名氣的纔女,不僅能詩,而且學問淵博,著有《培遠堂集》。畢沅在她的調教下,6歲能讀《詩經》、《離騷》,10歲便通曉聲韻,善作詩文。隨後,張藻又親自把畢沅送到蘇州靈岩山,拜著名學者、詩人瀋德潛和經學大師惠棟為師,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後來,畢沅中狀元當官,離開京城到陝西任巡撫,張藻還以母親特有的情懷,作54句270言《訓子詩》,殷切期望兒子“不負平生學,弗存溫飽志;上酬高厚恩,下為傢門庇”。張藻病故後,乾隆皇帝特賜御書“經訓剋傢”四字褒揚。畢沅為了銘記母親和皇上的恩賜,特將室名稱作“經訓堂”,將自己的詩文集名為《經訓堂集》。
  
  代人值班忠厚得福
  
  在軍機處任職的時候,畢沅與同事諸重光、童鳳三等人都是舉人身份。為了有個更好的前程,他們三人都參加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禮部會試。考試結束後,他們照常回到軍機處辦理公務。會試發榜的前一天晚上,本該輪到諸重光值夜班,但諸重光急於打聽考試的結果,就毫不客氣地對畢沅說:“今天夜班還須請你代勞。”畢沅不解,便問:“為什麽呢?”諸重光提高嗓門說:“問題明擺着的,要中狀元書法必須過關。我的書法比你好,明天放榜倘若高中,還有殿試奪魁的希望,得早做準備。你的書法屬中下水平,即使明天榜上有名,難道還想去奪一甲前三名嗎?”畢沅儘管心裏也非常想乘空探聽一下消息,但覺得諸重光的分析不無道理,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傍晚值班時,接到陝甘總督黃廷桂一份有關新疆屯田的奏摺,畢沅閑坐無事,便饒有興致地將這篇奏摺反復看了幾遍,其內容已是爛熟於心。第二天會試發榜,畢沅與諸重光、童鳳三均中貢士。數日之後,他們一起去參加殿試。當時新疆初定,乾隆皇帝準備在那裏搞屯田,於是親自出了與新疆屯田有關的“策問”題。對此,一般士子半天摸不着邊,可畢沅因心中有底,答得特別順手,寫得格外詳實得體,很得主考官們的好評,衹因書法稍差,初擬名次時,僅排在第四位。乾隆皇帝閱讀前十名貢士捲時,發現前三名的捲子都不太滿意,讀到第四名畢沅的捲子時,覺得頗對胃口,大加贊賞,便親自改為第一甲第一名,而書法頗佳的浙江余姚人諸重光卻屈居第二位。人們都說,畢沅中狀元是忠厚得福。
  
  禮賢下士著述等身
  
  畢沅性情儒雅和易,愛纔若渴,身邊常名士雲集。當時的著名詩人黃景仁由於不願當官,又不知理財,生活貧寒。一天,畢沅讀到他“一傢俱在西風裏,九月寒衣未剪裁”的詩句,馬上派人送去銀子50兩。黃景仁病逝後,畢沅又出資撫養其老母,還為他整理出版詩集。祖籍歙縣的著名文人汪中與畢沅沒有見過面,有一次跑到畢沅的衙門,遞給門衛一張小紙條,衹說住在某某客店,轉身便走。門衛將紙條呈送畢沅,衹見紙條上寫道:“天下有汪中,先生無不知之理;天下有先生,汪中無窮睏之理。”畢沅看罷,哈哈大笑,立即派人送去白銀500兩。在任陝西巡撫的時候,畢沅有一次路過一座寺院,老僧出來熱情招待,談得十分投機,畢沅忽然開玩笑地問道:“一部《法華經》,不知有多少個阿彌陀佛?”老僧從容應道:“我一個破廟老和尚,非常慚愧生成鈍根。大人是天上文麯星,非同一般,不知一部《四書》有多少個‘子曰’?”畢沅不禁一愣,非常佩服老和尚思維敏捷、談吐風雅,於是捐銀為寺裏添置田産,還把寺院整修一新。
  
  由於畢沅如此禮賢下士,當時許多名士都樂意到他府中協助考訂經史、編著書稿。他主持編寫的著作有《傳經表》、《經典文字辨正》、《老子道德經考異》、《夏小正考註》、《晉書地理志新補正》、《三輔黃圖》、《關中勝跡圖志》、《中州金石記》、《西安府志》、《湖廣通志》、《史籍考》、《續資治通鑒》等,還有校註《墨子》、《山海經》、《呂氏春秋》等。其中尤以《山海經校註》為生平得意之作,而《續資治通鑒》則記載了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至元順帝至正三十年(1370)的中國歷史,是後人評價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與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相銜接的編年體通史。
  輓畢沅
  羊祜惠猶留峴首;
  馬援功未竟壺頭。
  作品情況
  《續資治通鑒·宋紀》中的《嶽飛》一文被選入初中教材。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