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蔣春霖 Jiang Chunlin(清代)朱彝尊 Zhu Yizun(清代)潘永因 Pan Yongyin(清代)
陳廷敬 Chen Tingjing(清代)倉央嘉措 Tshangs-dbyangs-rgya-mtsho(清代)普荷 Pu He(清代)
鄭燮 Zheng Xie(清代)金農 Jin Nong(清代)惲壽平 Yun Shouping(清代)
汪士慎 Wang Shishen(清代)張大受 Zhang Dashou(清代)寧調元 Ning Diaoyuan(清代)
吳淇 Wu Qi(清代)李方膺 Li Fangying(清代)俞樾內子 Yu Yuenazi(清代)
俞樾 Yu Yue(清代)宋犖 Song Luo(清代)律然 Lv Ran(清代)
曹雪芹 Cao Xueqin(清代)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清代)呂撫 Lv Fu(清代)
錢謙益 Qian Qianyi(清代)吳偉業 Wu Weiye(清代)顧炎武 Gu Yanwu(清代)
顧貞觀 Gu Zhenguan(清代)陳維崧 Chen Weisong(清代)王士禎 Wang Shizhen(清代)
查慎行 Cha Shenhang(清代)袁枚 Yuan Mei(清代)黃景仁 Huang Jingren(清代)
龔自珍 Gong Zizhen(清代)黃遵憲 Huang Zunxian(清代)秋瑾 Qiu Jin(清代)
何文煥 He Wenhuan(清代)馮班 Feng Ban(清代)王夫之 Wang Fuzhi(清代)
孫濤 Sun Tao(清代)郭麟 Guo Lin(清代)楊夔生 Yang Kuisheng(清代)
萬斯同 Mo Sitong(清代)畢沅 Bi Yuan(清代)汪楫 Wang Ji(清代)
湯球 Shang Qiu(清代)黃奭 Huang Shi(清代)黃以周 Huang Yizhou(清代)
張廷玉 Zhang Tingyu(清代)佚名 Yi Ming(清代)王秉滔 Wang Bingtao(清代)
白君琳 Bai Junlin(清代)李清馥 Li Qingfu(清代)陳芳生 Chen Fangsheng(清代)
孫星衍 Sun Xingyan(清代)朱伯廬 Zhu Balu(清代)章學誠 Zhang Xuecheng(清代)
𠔌應泰 Gu Yingtai(清代)高鶚 Gao E(清代)蒲鬆齡 Pu Songling(清代)
吳敬梓 Wu Jingzi(清代)李汝珍 Li Ruzhen(清代)醒世居士 Xing Shijushi(清代)
寧調元
清代  清(1883年1913年)

詩詞《早梅 Early Mei》   

閱讀寧調元在诗海的作品!!!
宁调元
  字仙霞,號太一,曾化名林士逸。東富人。幼受業於劉師陶。稍長入淥江書院,從院長吳德襄習訓詁、考據。清光緒二十九年閏五月(1903年7月),入長沙明德學堂第一期速成師範班。受教師黃興、周震鱗、張繼等思想影響,加入黃興等組織的革命團體“大成會”、“華興會”。三十年九月,華興會籌劃長沙起義失敗後返回醴陵,倡辦淥江中學。次年夏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法學。參與反對日本政府頒布《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的鬥爭,主張全體留日學生回國,以示抗議。
   光緒三十二年一月,與姚宏業等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接納歸國學生。不久回醴陵主持淥江中學校務,暗中與洪江會首領李香閣、龔春臺聯絡,從事反對帝製革命活動。夏,加入同盟會。陳天華、姚宏業靈柩運回長沙,與禹之謨等首倡公葬烈士遺骨於嶽麓山,遭湖南地方當局和豪劣迫害,逃往上海。八月下旬(10月上旬),孫中山自西貢到日本途中,船泊吳淞口。寧調元與陳其美、秋瑾等上船見孫中山,共商大計。後與傅熊湘等在上海創辦《洞庭波》雜志(後易名《漢幟》),針砭時政,宣傳革命;撰文揭露王公貴族的腐敗無能和賣國行徑,批判梁啓超“革命可以召瓜分”等謬論;主張采取革命行動推翻帝製。遭兩江總督端方緝捕,再次逃亡日本,任《民抱》幹事。
   鼕,萍瀏醴起義爆發,寧調元受孫中山、黃興委派回上海,與秋瑾、陳其美、楊卓林等商議在湖南、江蘇、浙江等省分頭髮動起義。回到湖南時,萍瀏醴起義已經失敗,衹得折回上海。途徑嶽州時,被清軍水師截捕,押解長沙監禁。
   光緒三十三年春,委托劉謙、李隆建軍聯絡在湘同盟會員,重建同盟會湖南支部。三月,寫詩賀《神州日報》在上海創辦。十月,在《長沙日報》發表《論開國會之宜緩》,反對立憲派楊度等煽惑湖南學界聯名要求“亟開國會”的主張。次年,愛國詩人陳去病、高旭、柳亞子等在上海發起成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致書寧調元,寧欣然應允,並在獄中撰寫《南社序》,主張詩人作品應反映時代,揭露清王朝的腐敗統治。又致書《民報》編輯章太炎,勸其以團结為重,顧全大局,不要辭去編輯職務,以免內訌,繼續辦好雜志。在獄中還以“此身一日尚存,即不可一日不致力於學”自勉,自訂運動、讀書、習字、作文四者為日課,持之以恆。獄中3年,共讀書2000餘種,作詩填詞600首,是一生中文學創作最旺盛時期,人稱“囚徒詩人”。正如詩作“鐵鎖鋃鐺帶笑看”,庭訊多次,堅貞不屈。宣統元年(1909)鼕,寧調元經各界人士和親友多方奔走、周旋,由潭延*、竜璋等人聯名具結,保釋出獄。次年二月,應聘為北京《帝國日報》總編輯,刊文抨擊時政,宣傳革命。三年八月抵上海,恰逢武昌起義爆發。改赴湖南,都城譚延凱聘為秘書。
   南北議和成,寧調元去上海,參與發起組織“民社”,創辦《民聲日報》。後回湘奔祖母喪。返回上海時,民社已與統一黨等合併為共和黨,反對同盟會的傾嚮更加明顯。民國元年(1912)8月,寧調元登報脫離民社和《民聲日報》,赴廣東任三佛鐵路總辦,對路事嚴加整治,成績顯著。
   袁世凱稱帝野心日益暴露,寧調元辭去鐵路總辦職務,由粵至滬、皖、贛,與陳其美、柏文蔚、李烈鈞等秘密協商,擬訂討袁計劃。民國2年2月,由南昌密電譚延*等,指責袁世凱破壞共和,希望湘人團结一致,與各省協籌對付。宋教仁被刺,寧調元趕至上海會見孫中山、黃興,主張武力討袁。孫中山委任為秘書長。由黃興派赴武漢,參與策劃運動鄂軍發難。
   6月下旬,黎元洪突然派兵搜查《民國日報》報館,發現第二次革命有關計劃、文告。6月26日,寧調元與熊樾山在漢口德租界寶貴旅館同時被捕。7月12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宣佈獨立,以反袁為主旨的:“二次革命”爆發。8月4日,袁世凱下令將寧調元“在鄂就近訊明,按法懲辦”。9月25日,寧調元以“內亂罪”被殺害於武昌抱冰堂,年僅30歲。後歸葬醴陵西山。北伐後,國民政府下令褒揚,稱“先烈士寧調元,賦性英毅,學術湛深,早歲奔走革命,屢瀕危難,矢志益堅。癸醜之役,聯絡長江各省密謀響應,尤著勤……”並撥款修墓建亭。於右任撰書碑文,柳亞子與傅熊湘編印《太一遺書》傳世。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