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人物列錶
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列寧 Vladimir Ilich Lenin
俄羅斯 蘇聯  (1870年四月22日1924年元月21日)
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
開端終結
在位1917年1924年

  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全名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維薩裏奧諾維奇·列寧,原名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聽 文件-播放),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列寧是他參加革命後的化名。列寧是著名的馬剋思主義者、革命傢、政治傢、理論傢、布爾什維剋黨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領導人。他發展了馬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馬剋思列寧主義者認知其為“全世界無産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1998年,《時代》雜志將其列入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
  
  弗拉基米·伊裏奇·列寧(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英語Vladimir Ilich Lenin)(1870年4月22日 ——1924年1月21日),馬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全世界無産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原姓烏裏揚諾夫(Ульянов)。生於伏爾加河畔辛比爾斯剋(今烏裏揚諾夫斯剋)。1887年進入喀山大學攻讀法律,因參加革命活動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寫《什麽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 》,批判民粹派,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國萊比錫創辦了《火星報》,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黨作準備。1904年寫成了《進一步,退兩步》,提出無産階級政黨是按民主集中製原則建立起來的統一組織。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於7月寫成《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指出了將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並把它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國直接領導革命鬥爭。1908年寫成《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批判了唯心主義,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捍衛了哲學的黨性原則。1908-1912年,致力於總結俄國第一次革命的經驗,反對取消派和召回派,並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首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他於1915年8月寫的《論歐洲聯邦口號》第一次得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傢取得勝利的結論。(對於這個理論而言,現在有觀點認為它其實不是完全正確的,特別是在東歐劇變以後。托洛茨基在《不斷革命論》中提出的觀點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個國傢內是不能完成的,這個觀點雖然受到批判,但是同樣的觀點恩格斯卻也在《共産主義原理》中進行和闡述。所以我們在討論和研究歷史人物的時候需要結合長期以來的歷史經驗。)
  1895年,列寧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協會。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獄,14個月的獄中生活後,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的3年中,他開始使用“列寧”這個化名,寫出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並與另一位革命者剋魯普斯卡婭結了婚。
  1900年2月,列寧在西伯利亞的流放結束,回到彼得堡後不久轉赴西歐,在德國創辦了第一張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機關報《火星報》。1903年7月30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剋,布爾什維剋的意思是多數派。布爾什維剋及其思想體係的産生,標志着列寧主義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國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列寧回到祖國直接領導革命,並提出了無産階級政黨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裝起義失敗,列寧又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間,他寫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馬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等一係列著作,使馬剋思主義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寧又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闡明了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聽到沙皇垮臺的消息以後,列寧立即返回俄國,積極準備發動武裝起義。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革命勝利後,列寧當選為第一屆蘇维埃政府主席,他領導人民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三次武裝進攻和國內的叛亂,使蘇俄的經濟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軌。
  列寧於1870年俄歷4月10日(公歷22日)出生在伏爾加河岸的辛比爾斯剋城,即現在的烏裏揚諾夫斯剋。列寧的父親伊裏亞尼古拉也維奇烏裏揚諾夫是一位具有民主進步觀點的中學教師,後來成為辛比爾斯剋省國民教育廳的視察員,因多年從事國民教育的勞績,晉升為省國民教育總監,並曾獲得貴族稱號。列寧的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是一位醫生的女兒,結婚前住在農村,雖然衹受過家庭教育,但由於她勤奮好學,後來仍然通過考試獲得小學教師的稱號。她讀過許多書,並擅長外語和音樂。她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品德教育,終日為他們操勞。烏裏揚諾夫一傢有六個孩子。列寧的哥哥叫亞歷山大,姐姐是安娜。妹妹奧裏婭。弟弟德米特裏,最小的妹妹叫瑪麗婭。
  聰明活潑的列寧從五歲就開始學習文化,九歲進入辛比爾斯剋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品學兼優曾獲得金質奬章。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曾是喀山大學的優等生,民意黨人青年小組的成員。1887年3月13日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因參與謀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殺密。受到極大震驚的列寧從血的教訓中增強了與沙皇專製制度作鬥爭的决心,並堅定地說:“我們不走這條路”。17 歲的列寧已在探索着一條與沙皇專製制度作鬥爭的新的道路。1887年6月底,列寧全家遷居喀山,秋天他進了喀山大學法律係學習,入學不久,他因反對大學裏的警察制度而被開除,並被禁止在喀山居住。一年後列寧回到喀山,在那裏參加了當地的馬剋思主義研究小組,開始研究《資本論》。 1889年5月,列寧全家遷往薩馬拉城。1891年21歲的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通過了波得堡大學的畢業考試。並被授予優等生畢業文憑。在薩馬拉城,列寧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剋思主義小組,並寫了最早的一篇論文:《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1893年8月,列寧移居彼得堡(現列寧格勒城)。從此,揭開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列寧是新型無産階級政黨的締造者。世界歷史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的俄國是各種矛盾的集合點,要推翻沙皇專製制度,徹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並進而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任務,就必須有馬剋思主義武裝的無産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列寧很早就說過:“給我們一個革命傢的組織,我們就能把俄國翻轉過來!”這成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標。為此他努力把馬剋思主義和俄國的實踐相結合,為建設一個無産階級的革命政黨而鬥爭。1895年秋,在列寧的領導下,彼得堡所有的馬剋思主義小組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政治組織,並命名為“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這個鬥爭協會是以群衆性工人運動為基礎的革命的馬剋思主義政黨的萌芽。它衹活動了不長的一段時間,以列寧為首的一批骨幹就被逮捕了,列寧先是被監禁,後被流放西伯利亞。在流放期間列寧總結了該協會的鬥爭經驗,用以指導俄國馬剋思主義政黨的建設工作。1898年3月初,當列寧還在流放地時,俄國的一批社會主義者就召開了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宣告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以列寧為首的流放者集會宣佈加入社會民主工黨。事實上“一大”並沒有把黨真正建立起以來。在委員會中經濟派占據了優勢,一大後,組織上更加渙散、政治上更加動搖、思想上更加混亂,經濟派成為建黨的主要障礙。1900年列寧創辦的《火星報》和1901-1902年期間他寫的《怎麽辦》一書,粉碎了經濟主義。1903年7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黨綱和黨章。在討論黨章時,黨內産生了尖銳分歧。誕生了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剋和以馬爾托夫為首的孟什維剋。第二次代表大會之後布爾什維剋同孟什維剋推行的機會主義組織路綫和策略路綫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
  1905年俄國革命爆發後,在列寧的領導下召開了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製定了布爾什維剋在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革命日益走嚮高潮的11月上旬,列寧從國外回到了彼得堡,以加強對布爾什維剋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的領導工作。在鬥爭緊張工作繁忙的日子裏,列寧還十分關註黨中央的機關報《新生活報》的編輯出版工作。他參加該報編輯部的會議並撰寫文章,宣傳黨的策略思想。使這份報紙在黨的生活和革命鬥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05年12月當莫斯科工人舉行武裝起義時,列寧贊揚了工人們的壯舉,並號召彼得堡的工人支援他們的鬥爭。莫斯科工人起義失敗後,列寧又及時幫助他們總結了經驗教訓,鼓舞他們的鬥志。1906到1907年列寧仍在國內堅持鬥爭直到1907年的12月纔被迫離開俄國。
  1917年二月革命後,列寧結束了長期的流亡生活於4月3日(公歷4月16日)回到了俄國。針對俄國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綱”中,為黨和無産階級製定了從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綱領和革命和平發展的策略路綫,接着,他在布爾什維剋黨第七次代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又進一步發揮了“四月提綱”中的原理,從4月到7月90天的時間裏,列寧一面領導中央委員會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導《真理報》編輯部的工作。先後寫了150多篇文章和幾本小册子,宣傳布爾什維剋黨的策略方針,從而武裝了布爾什維剋,增強了他們對革命的必勝的信念。
  列寧是十月武裝起義方針的製定者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領導者,1917年7月資産階級對無産階級和平示威的鎮壓和接踵而來的對布爾什維剋的打擊,使俄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根本改變,“七月事變”打破了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革命和平發展的前途已經斷絶。列寧也被迫轉入地下,在拉茲裏夫湖畔的草棚裏,繼續指導着革命鬥爭並撰寫《國傢與革命》一書,8月9日列寧離開俄國到達芬蘭,繼續完成了《國傢與革命》的寫作,並關註着國內政治形勢的發展。科爾尼洛夫叛亂的迅速被粉碎,使國內階級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布爾什維剋的威信大為提高,很快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蘇维埃中占據了優勢。列寧分析了新的革命形勢,在9月12日到14日給布爾什維剋中央委員會、彼得格勒委員會和莫斯科委員會寫的兩封指示信裏,明確提出了通過起義把政權轉歸蘇维埃以建立無産階級專政的新方針。為了便於加強領導,10月7日列寧從芬蘭秘密回到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黨中央全會通過的武裝起義的决議,並指導了起義的準備工作。10月24日夜間列寧到了斯莫爾尼宮,親自擔負起指導起義的重任。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革命工人、兵士和水兵執行了起義的戰鬥命令。深夜攻下了鼕宮,宣告臨時政府已被推翻,無産階級掌握了國傢政權,從此,開始了社會主義的新紀元。
  列寧不僅勝利地領導了俄國革命,而且指導和鼓舞了當時世界無産階級的革命鬥爭,在他的倡議下創建了共産國際,他親自主持了共産國際的成立大會,領導了二、三、四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從二大起任執行委員。
  列寧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者。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的理論第一次在一個農業占優勢的落後國傢裏變為現實。在這樣的國度裏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新課題。蘇维埃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為發揮人民群衆的才智,建設社會主義開闢了巨大的可能性,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剋黨領導俄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打敗了資本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鎮壓了白衛匪幫的叛亂,鞏固了蘇维埃政權,並及時總結了經驗教訓,把黨和國傢的工作重心轉嚮經濟建設,並製定了適合俄國國情和符合經濟規律的新經濟政策。列寧堅信俄國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夠的條件建成社會主義社會。在他的領導下,擬定了綱領性的俄羅斯電氣化計劃,提出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任務,以奠定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擬定了通過農業合作社和農業機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産者,並吸引他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計劃。列寧高度重視文化教育工作,他把發展文化教育,進行文化建設計劃時代的主要任務。他強調說:“在一個文盲的國傢內是不能建成共産主義社會的”。列寧所說的文化建設包括掃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識,提高文化水平,造就經濟建設及其他方面的專門人材。提倡共産主義道德風尚,改變愚昧不文明等廣泛的任務。在經濟文化建設中,列寧經常提醒黨的組織和幹部要充分發揮教師和專傢的作用,檢查在使用和團结專傢方面存在的問題。
  列寧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剋服官僚主義的積極倡導者。他對蘇维埃國傢機構中的拖拉作風、文犢主義深惡病絶,認為它是阻礙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敵人”之一。列寧是改革國傢機關的推動者,在他看來,要有效地剋服官僚它義,就必須改革國傢機關,使其密切地聯繫群衆,選拔優秀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到重要的經濟崗位上去,還要建立起明確的職責和民主檢查、監督制度,對於因官僚主義造成重大損失者,應分別情況給以處分,而剋服官僚主義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廣大人民群衆的文化程度。
  列寧極端厭惡個人崇拜。他認為工人領袖不是天使,不是聖人,而是普通人。他堅信:“千百萬創造者的智慧,卻會創造出一種比最偉大的天才預見都還要高明得多的東西。”列寧十分謙遜質樸、極端關心黨的事業,模範地遵守黨的集體領導原則,經常作自我批評,隨時註意傾聽群衆的意見,一嚮反對突出他個人。他多次拒絶藝術傢為他繪製和塑造肖像,也反對人們為他祝壽。1920年4月23日,俄共()莫斯科委員會為列寧五十壽辰舉行了晚會,他故意推遲到晚會快結束時纔到場,他在答詞中首先表示“感謝你們使我沒有聽祝壽演說……讓我們今後根本免去這種祝賀儀式”。歌功頌德的陋習是和列寧格格不入的,他語重心長地說:“一些政黨在它失敗和衰落之前,往往會驕傲自大”,“我希望我們無論如何不要使我們的黨落到驕傲自大的地步”。
  列寧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革命事業的無産階級的領袖,他不知疲倦的和長期緊張的政治活動,以及社會革命黨暗殺造成的創傷,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從1922年上半年起,便身患重病。1924年1月21日,便與世長辭了。他的逝世是全世界無産階級和勞動人民最沉痛的損失。他為人類做出的傑出貢獻永垂青史。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由布爾什維剋領袖列寧直接領導的。
  十月革命也叫“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這個起義是由列寧親自領導的。
  關於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俄歷10月24日)臨時政府封閉了《工人之路》報和《士兵報》,並企圖占領布爾什維剋黨中央所在地——斯莫爾尼宮。形勢萬分危急。當晚,列寧在《給中央委員會的信》中指出:“情況已經萬分緊急。非常清楚,現在拖延起義真的就等於死亡。……無論如何不能讓剋倫斯基及其同黨把持政權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問題。”根據列寧的指示,黨中央决定提前起義。列寧於當天深夜越過敵人封鎖綫,秘密地來到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
  7日凌晨1時起義部隊占領了郵政總局。2時攻占了波羅的海火車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車站。接着關閉了政府大樓的照明電路,電話局切斷了臨時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電話。6時左右,赤衛隊員、士兵和水兵已經占領
  了皇宮大橋。除了宮廷廣場和伊薩基耶夫斯卡廣場地區,其他地區幾乎都掌握在起義者的手裏。臨時政府總理剋倫斯基坐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10時,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维埃。但臨時政府仍負隅頑抗,2 000多名軍官和士官生繼續盤踞着鼕宮。下午5~6時,2萬多名革命士兵和赤衛隊員、9輛軍車包圍了鼕宮。革命軍事委員會嚮臨時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命令它於6時20分繳械投降。8時過後,革命軍事委員會嚮臨時政府下達了無條件投降的最後通牒書,遭到拒絶。晚9時40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以空彈射擊,發出攻打鼕宮的信號。赤衛隊和士兵們在雷鳴般的“烏拉”聲中,迅猛地衝嚮鼕宮。在117級雲石階梯上同敵人短兵相接。接着,在1005個房間裏展開了白刃戰。8日凌晨1時50分,臨時政府的成員(除剋倫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
  有爭議的地方在於,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晚10點40分,正當起義部隊攻打鼕宮時,全俄第二次蘇维埃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開幕。列寧在會上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負責攻打鼕宮的軍事指揮為托洛茨基。所以也有說托洛茨基在列寧不在時直接領導了十月革命。
  關於托洛茨基:
  人們知道十月革命,卻不知道正是托洛茨基在列寧不在時直接領導了十月革命;人們知道蘇聯紅軍,卻不知道托洛茨基是蘇聯紅軍的締造者;人們知道”新經濟政策“,卻不知道新經濟政策是托洛茨基最早提出的;人們知道斯大林是列寧的繼任者,卻不知道托洛茨基的地位原本僅次於列寧,他的肖像與列寧的肖像並列懸挂;人們知道《列寧全集》中文版共有60捲,卻不知道《托洛茨基全集》竟達150捲之巨,內容涵蓋政治、經濟、外交、軍事、藝術、教育等等幾乎一切領域……
  由於中國輿論宣傳的特點,托洛茨基早已淡出了中國普通民衆的視野。
  1879年,列夫•托洛茨基出生於烏剋蘭的一個富農家庭,1896年開始參加工人運動,在革命過程中多次被捕入獄又多次僥幸脫逃。在十月革命前,他已是威震四海的領袖人物。蘇俄建國初期,托洛茨基先後擔任外交人民委員、海陸軍人民委員、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在反對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期間,他親臨前綫指揮作戰,為捍衛新生的蘇维埃政權立下了不朽功勳。列寧1922年12月23日至12月25日口授的《給代表大會的信》中,認為托洛茨基是“中央委員會中最有才能的人”。
  1924年列寧逝世後,在黨內激烈的鬥爭中,托洛茨基成了失敗者。斯大林聯合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人否决了托洛茨基在經濟建設道路、黨內民主、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中國革命問題等等領域的理論和提案,並發動了持續數年的、一連串的批判托洛茨基的運動。最終於1926年褫奪了托洛茨基政治局委員的職務,並將其逐出中央委員會。
  托洛茨基在黨的最高委員會上作最後陳詞時警告各派說:斯大林的目的就是要消滅所有的反對派。……未來將有一係列血腥清洗。斯大林的勝利是短命的,而斯大林體製在某一天將會突然垮臺,徹底崩潰,因為眼前的勝利過分依賴暴力。
  托洛茨基1927年被開除出黨,1929年被驅逐出國,1932年被剝奪蘇聯國籍。1938年在巴黎組織第四國際(社會主義革命黨),反對第三國際。1940年被暗殺於墨西哥城。
  很不幸的是,歷史讓托洛茨基成為了先知:斯大林在20世紀30年代發動的“大清洗”,將他的所有對手和盟友,通通送上了斷頭臺;1991年,蘇聯解體了。
  
  列寧主義
  帝國主義和無産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剋思主義。確切地說,是無産階級革命的理論和策略,特別是無産階級專政的理論和策略。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列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運用馬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提出了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産階級解放和被壓迫民族解放的新理論和新策略,把馬剋思主義推進到列寧主義階段。
  列寧主義是馬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産物。列寧堅决同國內和國際的機會主義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捍衛和發展了馬剋思主義,在總結馬剋思去世後自然科學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堅持和發展了馬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矛盾後,提出了帝國主義理論,指出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無産階級革命的前夜,發展了馬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在研究了帝國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後,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國或幾國內取得勝利的理論並加以實踐,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産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傢,列寧還創立了新型無産階級政黨的學說,發展了馬剋思主義關於無産階級革命和無産階級專政的理論和策略,關於工農聯盟和民族殖民地解放的理論,提出了經濟落後國傢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道路,總結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等,從而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列寧主義是各國無産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革命武器,在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中得到廣泛傳播。列寧主義繼承了馬剋思主義的革命性、科學性,並具有創造性和實踐性,與馬剋思主義一樣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列寧主義也將隨着歷史時代的發展和具體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永葆其偉大的生命力。
  
  列寧名言,警句,格言,語錄
  ● 友誼建立在同志中,鞏固在真摯上,發展在批評裏,斷送在奉承中。
  ● 欺騙的友誼是痛苦的創傷,虛偽的同情是銳利的毒箭。
  ● 患難識朋友。
  ● 不用相當的獨立功夫,不論在哪個嚴重的問題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誰怕用功夫,誰就無法找到真理。
  ● 衹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嚮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會變成錯誤。
  ● 貽誤時機或張惶失措,就等於喪失一切。
  ● 贏得了時間就是贏得了一切。
  ● 在歷史急劇轉變的關頭,往往連先進的政黨也會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不能理解新的局勢而復舊的口號,這些口號在昨天是正確的,但在今天已經失去任何意義。
  ● 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是慢性自殺。
  ● 貧農特別吃沒有文化的虧,特別需要受教育。
  ● 衹要千百萬勞動者團结得像一個人一樣,跟隨本階級的優秀人物前進,勝利也就有了保證。
  ●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 科學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寫真。
  ● 我們不需要死讀硬記,我們需要用基本的知識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
  ● 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然後知不足。
  ● 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 衹要願意學習,就一定能夠學會。
  ● 一般青年的任務,尤其是共産主義青年團及其他一切組織的任務,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要學習。
  ● 在任何學校裏,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完全由教學人員來决定。
  ● 應該在肩膀上長着自己的腦袋。
  ● 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
  ● 黨的任務是對所有國傢機關的工作進行總的領導,而不是像目前那樣進行過分頻繁的……往往是對細節的干涉。
  ● 衹有當全體居民都參加管理工作時,才能徹底進行反官僚主義的鬥爭,才能完全戰勝官僚主義。
  ● 道德能幫助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製。
  ● 真正建立共産主義社會的任務正是要由青年擔負。
  ● 少說些漂亮話,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 判斷一個人,不是根據他自己的表白或對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據他的行動。
  ● 寧要好梨一個,不要爛梨一筐。積極肯幹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衹有兩三個,也比十個死氣沉沉的人強。
  ● 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
  ● 勞動者的組織性、紀律性、堅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勞動者的團结一致,是取得最後勝利的保證。
  ● 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睏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純鋼。
  ● 馬剋思認為理論的符合於現實是理論的唯一標準。
  ● 必須有勇氣正視無情的真理。
  ●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 一切非階級的社會主義和非階級的政治學說,都是鬍說八道。
  ——誰不和我們一起就是反對我們,中立的人們最危險。
  (1)任何時候都不要玩弄起義,在開始起義時就要切實懂得,必須幹到底。
  (2)必須在决定的地點,在决定的關頭,集中很大的優勢力量,否則,更有準備、更有組織的敵人就會把起義者消滅。
  (3)起義一旦開始,就必須以最大的决心行動起來並堅决采取進攻。防禦是武裝起義的死路。
  (4)必須在敵軍還分散的時候,出其不意地襲擊他們。
  (5)每天(如果以一個城市來說,可以說每小時)都必須取得勝利,即使是不大的勝利,無論如何要保持“精神上的優勢”。
  
  列寧怎樣提高閱讀速度
  列寧讀書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異常驚人。有一次,一位老布爾什維剋見列寧捧着—本很厚的外文書在快速翻閱,便問他要把一首詩背下來需要讀多少遍,列寧回答說:衹要讀兩遍就可以了。
  列寧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記憶力,是與他讀書過程中的專心緻志分不開的。他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他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衹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纔擡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這個故事說明,要想把書讀透、記牢,必須高度集中註意力。古人早就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衹漫浪誦讀,决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列寧酷愛讀書,在緊張的革命鬥爭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釋捲。他讀書時很喜歡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下內容豐富的評論、註釋和心得體會。有時還在書的封面上標出最值得註意的觀點或材料。一旦讀到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他還在書的扉頁上或封面上寫下書目索引,特別註明書中的好見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錯誤論斷的所在頁碼。列寧把做批註視為一種創造性勞動,非常認真地加以對待,從不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鉛筆批註,很少用鋼筆。他寫批註的過程,可以說是與書的作者探討甚至激烈爭論的過程。每當讀到精闢處,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機智靈活”、“妙不可言”等,讀到謬誤處,就批上“廢話!”、“莫名其妙!”等等,有的地方則幹脆寫上“哦,哦!”、“嗯,是嗎?!”、“哈哈!”、“原來如此!”等等。更有價值的是,列寧的重要著作《哲學筆記》就是在讀哲學書籍時寫的批註和筆記匯編而成的。它被公認為馬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著作之一。認真寫批註,可以促使自己在讀書時開動腦筋,認真鑽研,把握書的主要內容,也可以督促自己動手筆錄,記下某些感受、某個思想火花。
  
  秘檔證實:列寧死於動脈硬化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1月17日報道,1924年1月21日列寧與世長辭,有關列寧的確切死因,長期以來一直是各方猜測的話題。醫學專傢在解剖並仔細分析列寧大腦時發現了什麽?哲學副博士、暢銷書《天才死後的診斷》的作者莫尼卡·斯皮瓦剋,有幸接觸過秘密檔案文件,她幫助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
  
  列寧的遺體
   斯皮瓦剋說,列寧54歲英年早逝以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列寧的大腦。健康人民委員尼古拉·謝馬什科院士在報告中說:“列寧的死因被認為是血管壁硬化(動脈硬化)。解剖證明,這是列寧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因就在頸動脈。”
  斯皮瓦剋說,解剖時,發現列寧的大腦狀況很糟糕。列寧的腦顱組織總共衹有1340剋,連標準的腦重量都達不到。謝馬什科院士的報告說,“動脈硬化首先影響大腦,也就是直接支配人體活動的器官”。用這位專傢的話說,病癥直接侵害“最脆弱的部位”,列寧的腦顱組織就是這種“脆弱”部位。(《參考消息》1.18)
  文章來源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901/0126_2665_984483.shtml
  
  列寧故事
  列寧理發
  十月革命勝利後的一天,列寧到理發館去理發。當時,屋子裏已經來了很多人。列寧一進門,便問誰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後的次序等候。等着理發的人都認識列寧,知道列寧日夜為國傢大事操勞,每一分鐘都是極其寶貴的。於是急着對他說:“誰是末了一位這不要緊,現在空出位置來,請你先理吧。”列寧回答說:“謝謝諸位同志們。不過這是要不得的,應該按班次和守秩序。我們自己訂的法律,應該在一切瑣碎的生活裏去遵守它。”列寧一面說着,就一面找個椅子坐下來,並從衣袋裏掏出一張報紙看起來。等着理發的人們看到列寧態度很堅决,再沒有說什麽,都以敬佩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革命領袖。
  在規定、制度、公約面前,人們是一律平等的。比如理發要按先後次序,這對誰都應該一樣——不管是普通群衆還是革命領袖。人們所以嚮列寧投來敬佩的眼光,就在於他以普通顧客的身份出現,並且在人們衷心地要求他可以不講秩序的時候,他仍然堅持“在一切瑣碎的生活裏”講秩序。
  從花瓶中學會了誠信
  列寧是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的創始人。他從小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經常弄壞傢裏的東西。列寧八歲那年,有一次母親帶着他到阿尼亞姑媽傢中做客。活潑好動的小列寧一不留神,把姑媽傢的一隻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
  後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
  而小列寧因為在生人傢裏害怕,怕說出實話會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媽的責備,所以他也跟着大傢大聲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親看他的表情,已經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傢裏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嚮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於是,小列寧的媽媽就想:應該怎能樣對待孩子撒謊這件事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直接揭穿這件事,並且處罰他。但是列寧的媽媽沒有這麽做。她認為,重要的是教育兒子犯錯誤後要勇於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而不是責備他。
  於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各種各樣的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兒子的良心深處萌發出對自己行為的羞愧感。
  從那以後,列寧的媽媽明顯地感覺到,兒子不如以前活潑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小列寧臨睡前,媽媽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撫摩着他的頭,一邊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幹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說:“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嚮她承認錯誤,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幾天後,小列寧收到了阿尼亞姑媽寄來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諒小列寧,還稱贊小列寧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列寧得到原諒後,十分高興,又像以前一樣過着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誠實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譴責。”媽媽看着兒子會心的笑了。
  列寧吸煙的故事
  列寧上大學時開始吸煙。列寧的母親是醫生的女兒,她懂得吸煙的害處。她對兒子吸煙上了癮感到很傷腦筋,曾多次叫列寧戒除這一不良嗜好。開始,列寧面對着母親的勸告衹是微笑着說:“媽媽,我是健康的,吸這點煙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親疼愛兒子,她想了許多辦法叫兒子戒煙,可都沒有效果。後來,她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
  有一次,母親對列寧說:“孩子,我們是靠你父親的撫恤金過日子,撫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樣多餘的花費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你吸煙雖然花費不多,但日久天長,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假如你不吸煙,那對家庭生活是有好處的。”那時,俄國的紙煙並不貴,母親是為了叫列寧不吸煙纔這樣說。
  列寧聽到母親的話,很受感動。他對母親說:“好好,您說的這些過去我沒有考慮到。好!從今天開始,我不吸煙了。”列寧說完,把口袋裏的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鈕 扣
  有一次,列寧發現人民委員會一個工作人員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顆紐扣。列寧看到了,沒有出聲,走了過去。
  碰巧第二天列寧又遇見了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還是沒有紐扣。到第三天也還是沒有。衹是到了第四天列寧纔看到紐扣縫上了。
  “總算縫上了。”列寧很高興。甚至連情緒都不知道為什麽提高了。
  那時是國內糧食特別睏難的時候,城市和工人區都缺少糧食。農村有糧食,但是農村裏的有錢人——富農把糧食藏起來了。 為了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往國內各地派出了糧食徵集隊。那位人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就是列寧想說他掉了紐扣的那一位,也被推舉擔任一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列寧猶豫不决。 人們對列寧說: “他是個能幹的人。” “是個有功之人。” “是個勤勉可靠的人。” 列寧想要提紐扣的事,但沒有出聲。那位工作人員帶了糧食徵集隊出發了。過了一段時間,列寧接到報告。報告如此這般地說,那位工作人員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證弄到糧食。不但如此,富農還把糧食徵集隊收集的糧食給燒了。 “可是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人們嚮列寧報告說,“他沒有預先提防,漫不經心,沒有及時把糧食可靠地保護起來。” 也有一些人庇護這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 “列寧同志,這是偶然事故。” 列寧聽着,他自己則在一張紙上畫着什麽東西。別人頗感興趣:列寧在那裏畫什麽?往紙上一看,衹見紙上畫着一顆紐扣。
  灰雀 
  
  列寧與小孩
  
  有一年鼕天,列寧在郊外養病。他每天到公園散步。公園裏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衹灰雀:兩衹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衹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𠔌粒。
  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現那衹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列寧問:“會飛回來?”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果然又看到那衹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着頭。
  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當然,灰雀沒有告訴列寧昨天它去哪兒了。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列寧與衛兵
  
  十月革命剛剛勝利,一天早晨,朝陽透過薄霧,把金色的光輝灑在高大的斯莫爾尼宮上。
  人民委員會就設在斯莫爾尼宮,在門前站崗的是新戰士洛班諾夫。班長叮囑他說:“洛班諾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崗。到這裏來的人很多,你的任務是檢查他們的通行證。列寧同志要來這裏開會,你千萬不能讓壞人混進來!”
  “是,班長同志。”洛班諾夫行了個軍禮,“我以革命的名義保證,一定為列寧同志站好崗!”
  太陽越升越高,到斯莫爾尼宮開會和辦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農民,還有學生。洛班諾夫認真地檢查了他們的通行證。
  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來了。他一邊走,一邊在考慮什麽問題。
  “同志,您的通行證?”洛班諾夫攔住了他。
  “噢,通行證,我就拿。”列寧急忙把手伸進衣兜裏拿通行證。
  一位來開會的同志看到洛班諾夫攔住了列寧查通行證,就生氣地嚷起來:“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寧!”
  “對不起。”洛班諾夫嚴肅地說,“我沒有見過列寧。沒有通行證,誰也不能進!”
  列寧把通行證交給洛班諾夫。洛班諾夫接過來一看,果然是列寧同志,他非常不安,舉手行禮說:“列寧同志,請原諒,我耽誤了你的時間。”
  列寧握住這位年輕戰士的手,高興地說:“你做的很對,小夥子!你對工作很負責任。謝謝!”
  他又回過頭來對旁邊那位同志說:“你不該責備他。我們就需要這樣認真負責的好戰士。革命紀律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Vladimir Ilyich Lenin (Russian: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 (22 April 1870 – 21 January 1924), born Vladimir Ilyich Ulyanov (Russian: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was the Bolshevik Leader of the 1917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first Head of Stat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course of his political career, he used the pseudonyms Lenin, V. I. Lenin, Nikolai Lenin, and N. Lenin. His contribu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Leninism, is his development and interpretations of urban Marxist theory to fit the agrarian Russian Empire of that time, with Leninist theory turning Marx on his head by placing politics over economics.
<< 前一君主: 尼古拉二世蘇聯列寧 Vladimir Ilich Lenin
(1917年1924年)
後一君主 >>: 李可夫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