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人物列錶
普希金 Pushkin佚名 Yi Ming丘特切夫 Qiuteqiefu
萊蒙托夫 Mikhail Yuryevich Lermontov安年斯基 Annenski巴爾蒙特 Balmont
索洛古勃 Suoluogubo梅烈日柯夫斯基 Dimitrij Sergeevic Mereskovskij安·別雷 An Bely
洛赫維茨卡婭 Luoheweici Kaja赫列勃尼科夫 He Liebo Melnikov庫茲明 Kuzmin
伊戈爾·謝維裏亞寧 伊戈尔谢维里亚 Ning馬雅可夫斯基 Vladimir Mayakovsky亞歷山大·勃洛剋 Alexander Blok
勃留索夫 Cult Bo吉皮烏斯 Gippius蒲寧 Ivan Bunin
弗·索洛維約夫 弗索洛维约夫馬·沃洛申 马沃洛 application霍達謝維奇 Khodasevich
波普拉夫斯基 Poplavski古米廖夫 Gumilyov阿赫瑪托娃 Anna Akhmatova
茨維塔耶娃 Marina Tsvetaeva曼德爾施塔姆 Osip Mandelstam帕斯捷爾納剋 Boris Pasternak
葉賽寧 Sergei Yesenin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維亞·伊萬諾夫 Weiyayiwan Ivanov
安德列·沃茲涅興斯基 安德列沃兹涅 Xing Ski阿赫瑪杜琳娜 Bella Akhmadulina
戈爾巴喬夫
俄羅斯 蘇聯  (1931年三月2日現今)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開端終結
在位1985年三月11日1991年十二月25日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俄語: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1931年3月2日-),出生於俄羅斯南部斯塔夫羅波爾附近,是蘇聯政治傢,從1985年至1991年他是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還曾經擔任蘇聯最高蘇维埃主席團主席(國傢元首)和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在職時期的政策導致了冷戰的結束,為此他於199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奬,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蘇聯解體。
  
  戈爾巴喬夫的頭上有一個顯著的胎記,為其廣為人知的外貌特徵。
  
  早年經歷
  
  戈爾巴喬夫年輕時在莫斯科大學學法學並在那裏認識了他後來的妻子賴莎(又譯雷莎,她因患白血病而於1999年去世)。1953年9月他們結婚,1955年戈爾巴喬夫畢業,兩人一同回到戈爾巴喬夫的故鄉。
  
  1952年21歲的戈爾巴喬夫加入蘇聯共産黨,1966年他35歲的時候他又獲得了農業經濟學家的學位,從此他青雲直上。1970年他已成為農業部部長,次年被選入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1972年他帶領一個代表團赴比利時,兩年後他當選為蘇聯最高蘇维埃代表以及青少年事務執行委員會主席。1979年他加入蘇共政治局。在政治局內他認識了他的同鄉、剋格勃首領尤裏·安德羅波夫。安德羅波夫在此後數年內成為戈爾巴喬夫的主要提拔者。他在黨內的地位給予他更多出國的機會,這些旅行很深地影響了他的政見和對社會的看法。
  民主化改革
  
  康斯坦丁·契爾年科死後,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3月11日當選為蘇聯最年輕的共産黨總書記,實際上成為蘇聯的第一把手。他試圖通過改革和開放來阻止蘇聯共産主義的退化,其開始標志是1986年2月召開的第27次蘇聯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
  
  1988年戈爾巴喬夫宣佈蘇聯將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傢內政的干涉(特別是停止了武力幹預),他的發言人將這個政策戲稱為“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傢於1989年內發生了一係列劇烈的“政治地震”(但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在羅馬尼亞卻發生了暴力事件),史稱為“東歐劇變”。東歐劇變實際上結束了從二戰以後長達四十年的全世界範圍內冷戰格局,為此戈爾巴喬夫於1990年10月15日獲諾貝爾和平奬。
  
  東歐民主化的同時也削弱了蘇共政權的國際影響力和對國傢的控製能力,最後導致了蘇聯的瓦解。1991年8月19日,一些保守派政治傢和一部分軍人乘戈爾巴喬夫在剋裏米亞度假時發動了“八一九事件”,戈爾巴喬夫被軟禁了三天,被釋放後發現他的聲望漸墜,而當時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總統的鮑裏斯·葉利欽的聲望大漲。此外政變後他被迫將大部分政治局成員撤職,一部分甚至逮捕。
  
  早在1990年戈爾巴喬夫就已經引入並當選了蘇聯總統一職,1991年12月25日獨立國傢聯合體成立後,他被迫宣佈離職,蘇聯正式解體。
  戈爾巴喬夫與裏根總統在白宮圖書館
  
  戈爾巴喬夫國內“新思維”的改革政策和對東歐國傢內政的辛納屈主義,導致了冷戰的結束和蘇聯(和蘇共)的解體,所以他在西方國傢中的聲望很高。但是在蘇聯解體後的一段期間,多數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倒退,盧布大幅貶值,刑事犯罪也大量增加。有人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應該對國傢的分裂沒落和的許多睏難負相當大的責任;也有人認為這是蘇共長期統治所形成的各種政治及社會經濟問題積重難返的結果,其他人則認為這是葉利欽為了個人權力沒有進行完整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結果。在1996年的俄羅斯總統選舉中他獲得了1%的選票。
  
  戈爾巴喬夫現居於莫斯科。離職後的戈爾巴喬夫並不十分低調。在羅納德·裏根逝世後,他代表俄羅斯出席了他的葬禮。他也曾聯同葉利欽,批評普京對車臣的武力政策和態度偏離了民主。除了時不時發表些政治觀點意見外,他還十分時髦地為必勝客和LV皮包拍攝了廣告。其中為LV拍攝的廣告中,他穿着細條紋西服和大衣,坐在老式黑色汽車的後排,握着車門把手,神情木訥、動作僵硬。在他的身旁放着一個路易威登的行李包。透過車窗,他看到的是破敗的柏林墻,就是美國總統裏根曾經要求他拆除的柏林墻。從8月份開始,這組廣告就作為2007年路易威登集團秋鼕季推廣活動的一部分,陸續出現在各大時尚和財經類的報刊雜志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重新出山
  
  2008年9月30日,77歲的戈爾巴喬夫已宣佈,他將在辭去蘇聯領導人職務17年後再度進入政壇。
  
  2009年5月13日,戈爾巴喬夫宣佈準備創建俄羅斯獨立民主黨。戈氏於2002年至2004年曾當選俄羅斯社會民主黨領袖,但是該政黨根據2007年4月俄聯邦最高法院的裁决被迫解散,當年10月戈爾巴喬夫當選全俄羅斯社會運動“社會民主黨人聯盟”主席。戈爾巴喬夫於2009年5月13日在接受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記者采訪時宣佈:“我們得出結論認為,國傢應當有這樣的一個政黨,新政黨成立倡議委員會的工作已經得到了國傢許多公民的支持,目前已收到1萬多人的支持信。”
  評價
  
  世人對於戈爾巴喬夫的評價呈兩極分化的趨勢。有人對其敬仰贊美,有人則對其口誅筆伐。在歷史的迷霧尚未散盡之時,試圖“蓋棺定論”為時過早。對於戈爾巴喬夫和蘇聯解體,或許至少還要再過很多年纔可能有個比較客觀或比較一致的看法。
  
  很多人,特別是自由主義者和親美親西方者,認為戈爾巴喬夫促進了蘇共極權體製的和平瓦解,結束了全世界範圍的冷戰對峙局面,堪稱偉人。從俄羅斯歷史發展的宏觀角度看,戈爾巴喬夫開創的是一個大的改革時代。蘇聯解體和戈爾巴喬夫退出歷史舞臺,衹是帶有戈爾巴喬夫印記的一個改革階段的結束,而他之後的葉利欽以及現在的普京,並沒有中斷由戈爾巴喬夫所開始的改革。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和普京三位統治者所進行的改革雖然在具體內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和差異,但是他們的改革在終極目標上是相同的,即要把俄羅斯改造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傢(不過戈爾巴喬夫的初衷是蘇聯的民主社會主義化)。
  2004年6月11日,戈爾巴喬夫(左)與加拿大前總理馬爾羅尼、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出席羅納德·裏根的葬禮
  
  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雖然失敗了,但它結束了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和社會主義公有製體製,引起了社會對所有製形式和市場經濟認識和觀念的很大改變。因此,經濟改革為蘇聯傳統經濟模式嚮多種所有製形式和市場經濟的轉變創造了條件。在現在的俄羅斯,儘管人們正經歷着經濟轉型時期的各種痛苦,但是對於包括私有製在內的各種所有製形式和市場經濟的認識顯然已經極大地深化了。
  
  很多人,特別是親共産主義者和俄國的民族主義者,認為戈爾巴喬夫是俄羅斯的民族罪人和共産主義的叛徒。他們認為戈爾巴喬夫的過於草率、脫離實際的對內對外改革政策,以及他對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近乎幼稚的過分信賴,導致了蘇共亡黨的嚴重後果,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一落千丈,這些都完全違背了他建設“民主的社會主義蘇聯”的初衷,也背叛了共産主義事業,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了。
  
  西方一般對戈爾巴喬夫有很高的評價,戈氏在199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奬,2006年7月,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五國的的民意調查表明,歐洲大部分居民認為戈爾巴喬夫是比普京優秀的國傢領導人,其中支持前者的有59%,支持後者的衹有12%。


  Mikhail Gaiyeweiqi Gorbachev (Russian: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 1931 年 3 月 2 -), born near Stavropol in southern Russia, the Soviet politicians, From 1985 to 1991 he was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lso served as Chairman of the Supreme Soviet (head of state) and the Soviet Union,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Commission (Armed Forces Supreme Commander). Policy during his service led to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for which he receiv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90, but his reform policy also makes the Soviet Union.
  Gorbachev was young and at the Moscow University Law School, where he met his future wife, Raisa (also translated Resa, she suffering from leukemia and died in 1999). They were married in September 1953, Gorbachev graduated in 1955, the two together back to Gorbachev's home.
  Konstantin Chernenko's death, Gorbachev on March 11, 1985 was elected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s youngest, in fact, a Soviet top-level officials. He tried to reform and opening to prevent the degradation of Soviet communism, which began in February 1986 marked the 27th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As early as 1990, Gorbachev had introduced and was elected to the post of President of the Soviet Union, December 25, 1991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he was forced to leave the formal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May 13, 2009, Gorbachev declared Russia's independence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ready to create. Gorbachev in 2002 to 2004 and was elected leader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but the parties under the April 2007 ruling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as forced to disband, Gorbachev was elected in October that year the whole Russian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Democrats Union "President. Gorbachev on May 13, 2009 In an interview with Russia's Interfax News Agency reporters Cai Fang and Shi Xuanbu: "We concluded that the state should have such a political party, new party set up initiatives to the Committee's work has been State support of many citizens, has received more than 10,000 letters of support. "
  Many people, especially the pro-communists and Russian nationalists, that Gorbachev is Russia's national criminals and traitors to communism. They think that Gorbachev's too hasty with the actu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form policies, and his West, particularly the United States over almost naive trust, leading to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Soviet Communist Party, Russi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people standard of living is plummeting, which are completely contra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democratic socialist Soviet Union," the mind, and betrayed the cause of communism can be said is completely failed.
<< 前一君主: 契爾年科蘇聯戈爾巴喬夫
(1985年1991年)
後一君主 >>: 葉利欽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