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子 | |||||||||
名: | 亥 | |||||||||
網筆號: | 商高祖 | |||||||||
|
【商人的始祖】
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使商部落很快強大起來,他們生産的東西有了過剩,於是王亥和同部落的人就用牛車拉着貨物,趕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就稱他們為“商人”。“商人”這一名詞便源於此,一直沿襲至今。所以,王亥就成為經商做買賣的“商人”的始祖,數千年來一直被商人奉若神明。
王亥最後一次經商是到黃河以北的有易氏。據《竹書紀年》記載: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賓於有易,有易殺而放”。帝泄十二年,即公元前1810年,王亥和弟弟王恆一起從商丘出發,載着貨物,趕着牛羊,長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今河北易水一帶)。有易氏的部落首領綿臣見財起歹意,殺害了王亥,趕走了王亥的隨行人員,奪走了貨和牛羊。王亥的弟弟王恆曰兼程逃回商丘。王亥之子上甲微非常悲憤,欲為王亥報仇。但由於諸多原因,當時未能立即出兵,4年以後,即帝泄十六年、公元前1806年,纔藉助河伯之師,滅了有易氏,殺了綿臣,為父王王亥報了仇。
著名史學家郭沫若先生在《中國史稿》中這樣寫道:“傳說相土作乘馬,王亥作服牛,就是馴養牛馬,作為運載的工具。還有記載說,商的祖先‘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皂’是喂牛馬的槽,‘牢’是養牛羊用的圈,說明他們很早就過渡到定居放牧的生活,服牛乘馬,以為專利了。這樣就形成了農業生産的發展,形成農、牧結合的經濟,使這個部落很快興旺起來,”“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的畜牧業的分工,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也相應地擴大了。因此,商人與其他部落之間的交換也是比較活躍的。因冥子王亥的時候,開始利用牛作為負重的工具,在各部落間進行貿易。有易氏奪取了王亥的牛,殺死王亥,雙方因此衝突起來。王亥子上甲微藉助河伯的武力,打敗有易氏,殺了有易氏國軍綿臣,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王亥在甲骨卜辭中稱為高祖亥,上甲微也受到隆重的祭祀。”1980年1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商代歷史故事》作者周菲先生,更是把冥治水和王亥經商貿易的事寫得活靈活現,並多次提到故事的發生地在河南商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物易物、經商貿易的“商人”源於商丘,始祖就是閼伯6世孫王亥。難怪當今海內外商人或飄洋過海,或千裏迢迢,紛紛來商丘祭祀商祖王亥,以求商祖保佑他們事業有成、發財致富。
【傳說故事】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着遷徙不定的遊牧生活。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崩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衹以草為食。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麽動物,衹讓大傢不要殺掉,派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亥發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着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過了一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衝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臥了下來。王亥把欄桿門關住,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隻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人類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馬一受驚,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準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着越跑越遠的馬,心裏十分着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正要往回走,不料,這跑得很遠的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又緊馬鬃,任憑馬怎麽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纔勒過馬頭,緩緩地騎着回去。
王亥騎馬成功後,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風後、應竜、常先、大鴻等前來觀看,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竜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他積極協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王亥、應竜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一隻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裏,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現了。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竜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氣得快要發病,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嚮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們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這衹老虎。兩人看準目標,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𠔌中。在返回路上,王亥、應竜又騎在馬上順便射死了幾衹鹿。不料他們的行動,引起了風後的註意。風後一嚮智多謀廣,他腦子一動,便對黃帝說:“ 既然騎在馬上能追老虎,能射殺野獸,那麽,打仗時能不能也騎在馬上,追殺敵人?”風後建議黃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獵的人,今後出外打獵,一律不許射殺野馬。凡能捉回野馬者,給予奬勵。”黃帝不僅同意這個建議,而且自己也開始練習騎馬。他命應竜、王亥對捉回來的200多匹野馬要精心飼養,進行訓練。應竜專門挑選200多名精幹的小夥子,每天從早到晚,既馴馬,又練人。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