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李叔同 Li Shutong(现代中国)
赵超 Zhao Chao(现代中国)钱穆 Qian Mu(现代中国)柏杨 Bai Yang(现代中国)
岳南 Yue Na(现代中国)易中天 Yi Zhongtian(现代中国)林语堂 Lin Yutang(现代中国)
赵柏田 Zhao Baitian(现代中国)陈舜臣 Chin Shunshin(现代中国)子金山 Zi Jinshan(现代中国)
王利器 Wang Liqi(现代中国)马非百 Ma Feibai(现代中国)落花散人 La Huasanren(现代中国)
朱谦之 Zhu Qianzhi(现代中国)王明 Wang Ming(现代中国)马叙伦 Ma Xulun(现代中国)
刘武 Liu Wu(现代中国)欧阳竞无 Ouyang Jingmo(现代中国)道源法师 Dao Yuanfashi(现代中国)
广化法师 An Huafashi(现代中国)袁闾琨 Yuan Lvkun(现代中国)岑仲勉 Cen Zhongmian(现代中国)
夏岚馨 Xia Lanxin(现代中国)胡适 Hu Shi(现代中国)王蒙 Wang Meng(现代中国)
梅朝荣 Mei Chaorong(现代中国)李勇 Li Yong(现代中国)成君忆 Cheng Junyi(现代中国)
刘绪义 Liu Xuyi(现代中国)张海鸥 Zhang Haiou(现代中国)余秋雨 Yu Qiuyu(现代中国)
曾仕强 Ceng Shijiang(现代中国)张晓杰 Zhang Xiaojie(现代中国)于丹 Yu Dan(现代中国)
孔健 Kong Jian(现代中国)王立群 Wang Liqun(现代中国)李零 Li Ling(现代中国)
徐晋如 Xu Jinru(现代中国)杨昊鸥 Yang Haoou(现代中国)马骏 Ma Jun(现代中国)
赵林 Zhao Lin(现代中国)孔庆东 Kong Qingdong(现代中国)方尔加 Fang Erjia(现代中国)
钱文忠 Qian Wenzhong(现代中国)姚淦铭 Yao Ganming(现代中国)李刚田 Li Gangtian(现代中国)
马明达 Ma Mingda(现代中国)杨泓 Yang Hong(现代中国)钱绍武 Qian Shaowu(现代中国)
崔乐泉 Cui Lequan(现代中国)赵世民 Zhao Shimin(现代中国)黄朴民 Huang Piaomin(现代中国)
颜世安 Yan Shian(现代中国)止庵 Zhi An(现代中国)冯时 Feng Shi(现代中国)
白云翔 Bai Yunxiang(现代中国)南怀瑾 Na Huaijin(现代中国)刘德江 Liu Dejiang(现代中国)
夏日新
现代中国  (1953年)
籍贯: 湖北黄梅

阅读夏日新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阅读夏日新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男,湖北黄梅人,1953年生。1978年至1984年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之后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9年至1995年留学日本,获国立东北大学博士(文学)学位。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为日本东洋文库外国人研究员。现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历史研究所所长、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200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出版撰写或参与撰写的各类著作11部、发表各种论文数十篇,合计百余万字。主要从事湖北地方史、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研究和国外中国史研究成果的翻译介绍。
  一是湖北地方史研究。先后负责或协助编辑了四本论文集:《长江中游社会经济史研究》、《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湖北历史文化论集》、《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二》,参与撰写了《湖北简史》,整理了地方史料古籍《渚宫旧事》,参加了中日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撰写了各种论文。关于湖北地方史的研究如《东晋南朝长江中游地区侨州郡县考》、《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州地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湖北简史》等都具有拓荒性意义,最早对湖北地区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些论著在日本《中国史学》、中国《中国史研究动态》、《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动态》等刊物上得到评介。
  二是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关于东晋侨州郡县的几个问题》、《两晋之际的流民与流民集团》、《腊日的演变》、《腊日的祭祀》、《腊日的习俗》、《腊日与腊八日》、《荆楚岁时记中的节日》等多篇论文,参与编写了《中国文化知识精华》。通过对中国庶民生活习俗的研究,揭示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尤其注重通过岁时节令的演变来考察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官方祭祀制度与民间习俗的关联,并对从前几乎尚处于传说阶段的一些节令作了科学的整理和研究,纠正了一些长期以来的谬误,被认为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其中有的论文被收入日本《中国关系论集》。《中国史研究动态》、《武汉大学学报》对一些论文也有评介,《腊日研究》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即将出版。
  三是国外中国史研究成果的翻译与介绍。参与了由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史学工作者联合系统地介绍日本史学界中国史研究成果的《日本学者中国史论著选译》十卷本的工作,为主要译者之一。该书是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图书,从策划到出版一直受到两国史学界和舆论界的关注,日本三大报纸中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和中国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文摘》都报道或转载过这套丛书的消息,认为该套丛书推动了中日史学界的学术交流,促进了中国史研究的国际化。另外还承担了《中国前近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日本学者提交论文的翻译或校译工作。受托为北京中华书局翻译日本史学界研究现状的有关论文,现正翻译收入《长江文化论集》中的日本学者论文。
  成果目录:
  一、编著译书:
  1、《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获全国第四届图书“金钥匙”奖二等奖,第三批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合撰)。
  2、《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图书(合译)。
  3、《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者》第二卷,专论,中华书局,1993年,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图书(合译)。
  4、《中国军事史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获1994年中南五省优秀社科读物奖(合撰,为编委之一)。
  5、《湖北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合撰)。
  6、《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合撰)。
  7、《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副主编)。
  8、《校点渚宫旧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9、《名相成败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合撰)。
  10、《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副主编)。
  11、《中国重大文史公案》,长江文艺出版社(主编)2002年1月。
  二、论文译文等:
  1、《浅论北府兵》,《争鸣》1984年2期。
  2、《李自成与奉天玉》,《湖北社联通讯》1986年4期。
  3、《古代长江中游社会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6年8期。
  4、《东晋南朝长江中游地区侨州郡县考》,《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
  5、《若论古史开新貌,未必南荆逊北州》,《江汉论坛》1988年12期。
  6、《永嘉乱后北方民户的大流徙》,《社会科学》1989年6期。
  7、,六朝社会史的研究动向》,《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3期(译文)。
  8、《关于东晋侨州郡县的几个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一期(唐长孺教授八十大寿纪念专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9、《腊日的演变》,日本《文化》第57卷第3、4号,1994年3月。
  10、《腊日的祭祀》,日本《集刊东洋学》第73号,1995年5月。
  11、《荆楚地区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1997年4期。
  12、《荆楚地区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1997年5期。
  13、《明代里老人制的再认识》,《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译文)。
  14、《中国货币经济论序说》,《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译文)。
  15、《历史发展的诸种类型与中国专制国家》,《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译校)。
  16、《关于意识形态阶级——中国专制国家的统治阶级》,《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译校)。
  17、《中国史上的两个时代:春秋战国与秦汉以后——专制国家论序说》,《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译校)。
  18、《中国史上的国家土地所有与农民土地所有》,《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译校)。
  19、《唐宋时代的小生产方式及其发展阶段》,《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译校)。
  20、《腊日的习俗》,《中国前近代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
  21、《古代荆楚地区的重大战争及主要割据政权》,《政策》1997年6期。
  22、《大革命失败后的第三党与国民党改组派》,《中国大革命与亚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10月(译文)。
  23、《腊日与腊八日》,《江汉论坛》1998年2期。
  24、《与“<庞德公、司马徽隐居鱼梁洲考>辨析”再商榷》,《襄阳师专学报》1998年3期。
  25、《汉末庞德公、司马徽隐居鱼梁洲考》,《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7月。
  26、《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州地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7月。
  27、《襄樊历代行政区划沿革及其规律初探》,《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7月。
  28、《诸葛亮与汉末荆州政权》,《江汉论坛》1999年12期。
  39、《刘宋大明年间的襄阳土断》,《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译文)。
  30、《荆楚岁时记中的节日》,《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31、《襄阳隆中汉末属南阳邓县考》,《诸葛亮成才之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32、《龙舟与竞渡》,《江汉论坛》2001年第6期,(增刊)。
  33、《长江流域立春日的劝耕习俗》,《江汉论坛》2001年第12期。
  三、待出著作:
  1、《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著作),湖北教育出版社。
  2、《战后日本中国史学的发展》(译文)北京中华书局。
  3、《日本的道教研究》(译文)北京中华书局。
  4、《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译文)北京中华书局。
  5、《日本的隋唐史研究》(译文)北京中华书局。
  6、《中国史中的长江》(译文)湖北教育出版社。
  7、《日本人中的江南文明》(译文)湖北教育出版社。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