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表
欧阳修 Ouyang Xiu(宋代)秦观 Qin Guan(宋代)吕本中 Lv Benzhong(宋代)
王观 Wang Guan(宋代)宋祁 Song Qi(宋代)阮逸 Yuan Yi(宋代)
司马光 Sima Guang(宋代)李廌 Li Zhi(宋代)释惠洪 Shi Huihong(宋代)
谢绛 Xie Jiang(宋代)蔡襄 Cai Xiang(宋代)刘敞 Liu Chang(宋代)
沈括 Shen Kuo(宋代)苏辙 Su Zhe(宋代)朱熹 Zhu Xi(宋代)
陈郁 Chen Yu(宋代)晁说之 Chao Shuizhi(宋代)车若水 Che Reshui(宋代)
陈淳 Chen Chun(宋代)陈傅良 Chen Fuliang(宋代)陈仁玉 Chen Renyu(宋代)
陈祥道 Chen Xiangdao(宋代)邓椿 Deng Chun(宋代)郭思 Guo Sai(宋代)
李昉 Li Fang(宋代)吕祖谦 Lv Zuqian(宋代)罗大经 Luo Dajing(宋代)
史正志 Shi Zhengzhi(宋代)释普济 Shi Puji(宋代)释圆悟 Shi Yuanwu(宋代)
释赞宁 Shi Zanning(宋代)孙奭 Sun Shi(宋代)王钦若 Wang Qinre(宋代)
王应麟 Wang Yinglin(宋代)王洙 Wang Zhu(宋代)许洞 Xu Dong(宋代)
佚名 Yi Ming(宋代)袁燮 Yuan Xie(宋代)张载 Zhang Zai(宋代)
赵希鹄 Zhao Xigu(宋代)郑樵 Zheng Qiao(宋代)马永卿 Ma Yongqing(宋代)
何薳 He Wei(宋代)李上交 Li Shangjiao(宋代)邢昺(邢邴) Xing Bingxingbing(宋代)
袁采 Yuan Cai(宋代)谢良佐 Xie Liangzuo(宋代)胡安国 Hu Anguo(宋代)
桂万荣 Gui Morong(宋代)李昌龄 Li Changling(宋代)释慧能 Shi Huineng(宋代)
陈规 Chen Gui(宋代)汤璹 Shang Shu(宋代)何去非 He Qufei(宋代)
韩彦直 Han Yanzhi(宋代)刘蒙 Liu Meng(宋代)曾安止 Ceng Anzhi(宋代)
刘道醇 Liu Daochun(宋代)韩拙 Han Zhuo(宋代)郭若虚 Guo Rexu(宋代)
曾安止
宋代  北宋(1048年1098年)

农业类 Agriculture class《禾谱》

阅读曾安止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文溪村人,北宋熙宁进士,初任丰城县(今丰城市)主簿,后改为彭泽县令。在任期间,他体察民情,为政清廉。白天,他在料理公务之余,总要到农田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遇到农忙时,他还会帮助人力单薄的农家劳作,一边劳动,一边了解情况,但是从不在农家吃饭。有一天,烈日炎炎,他劳作到了傍晚,老表硬要留他吃顿饭,为不让老表扫兴,他只好留下来,饭前,他掏出一袋干粮送给该户农家。全家人见状非常惊讶,原来,堂堂县令只是带了一些薯片、两块烧饼下乡充饥。
  曾安止非常热爱农业,尤其喜欢研究农作物。他经常到农田去观察作物,遇到老农总要攀谈一番。他走访了许多老农,收集了大量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对繁多的水稻品种的品名、来源、性情以及播种、耕作方法,如何因地制宜等等,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晚上,坐在豆大的油灯下,参阅前人的成果,整理当天的笔记,常常到半夜三更,有时通霄达旦。
  天长日久,他的身体越来越不行,眼力越来越差,再加上当时许多士大夫都爱对牡丹、荔枝、茗茶等立书作谱,唯独不见研究农业的官员。于是,他决定辞去县令,回到“地产嘉禾、和气所生”的家乡泰和,致力于农学研究。许多有识有道之士对他的这一举动有些想不通,他说:
  “‘农者,政之所先也。’……唯君子不陷人欲之危,故能安;得天理之正而无不适,故能止。‘安止’二字,乃吾所愿!”诸朋友听后,深受感动。
  曾安止回到泰和后,潜心研究农业。对原来的笔记作了重新整理,同时,他又对当地的水稻、大豆、花生、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的品名、特征、耕种技术等,逐一作了详细研究,著述了《禾谱》一书。眉州苏轼来到泰和,见曾氏所作的《禾谱》章节,曰:“文既温雅,事也翔实。惜有所缺,未谱农器也。”于是,作《秧马歌》相赠。“秧马”——农业机械:“以榆枣为腹,以楸桐为背,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较之伛偻而作者,劳逸相半矣。”可是,曾君已双目失明,没有写作能力,谨将“秧马歌”附于《禾谱》之末。百年之后,《禾谱》才由他的侄孙耒阳县令之谨续成。全书有耒耕、耨 、车戽、 笠、 刈、斗斛、仓廪、厥类等内容,还附了杂记,成为我国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后的又一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南宋嘉泰六年(1206),益国公周必大为《禾谱》作序,称赞此书:“皆考之经传,参合古今,制无不备,是可补伯视之书,成苏公之美。”
  《禾谱》一书,对本地、对江南仍至对全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使广大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安民止乱”正是曾公清正为民的品格。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