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人物列表
杨慎 Yang Shen(明代)董越 Dong Yue(明代)徐宏祖 Xu Hongzu(明代)
张岱 Zhang Dai(明代)张源 Zhang Yuan(明代)许次纾 Xu Cishu(明代)
田艺蘅 Tian Yiheng(明代)周高起 Zhou Gaoqi(明代)李实 Li Shi(明代)
顾山贞 Gu Shanzhen(明代)陈贞慧 Chen Zhenhui(明代)刘佶 Liu Ji(明代)
顾岕 Gu Jie(明代)费信 Fei Xin(明代)马欢 Ma Huan(明代)
倪谦 Ni Qian(明代)文林 Wen Lin(明代)刘昌 Liu Chang(明代)
郑朴 Zheng Piao(明代)萧洵 Xiao Xun(明代)湛若水 Zhan Ruoshui(明代)
严从简 Yan Congjian(明代)张燮(明代)黄仲昭(明代)
沈榜 Shen Bang(明代)刘侗 Liu Dong(明代)王士性 Wang Shixing(明代)
徐弘祖 Xu Hongzu(明代)韩邦靖 Han Bangjing(明代)陈士元(明代)
赵秉忠(明代)潘季驯 Pan Jixun(明代)黄衷(明代)
魏焕(明代)马麟 Ma Lin(明代)艾儒略 Ai Rulue(明代)
曹学佺 Cao Xuequan(明代)朱孟震 Zhu Mengzhen(明代)邝露 Kuang Lu(明代)
任洛 Ren Luo(明代)释隐元(明代)李昭祥 Li Zhaoxiang(明代)
冯可宾 Feng Kebin(明代)万邦宁 Wan Bangning(明代)屠本畯 Tu Benjun(明代)
闻龙 Wen Long(明代)陈师 Chen Shi(明代)罗廪 Luo Lin(明代)
黄龙德 Huang Longde(明代)钱椿年 Qian Chunnian(明代)
李日华
明代  明

诗词《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Ding mao,the 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ree days Write Mei》   

阅读李日华在诗海的作品!!!
  明代戏曲、散曲作家。字实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无考。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剧作《南西厢记》闻名。
  
  宋元南戏中已有《张珙西厢记》(或称《崔莺莺西厢记》),明代前期的李景云(一说系元代人)亦作有传奇戏曲《崔莺莺西厢记》。上述剧本均已失传,仅存少量曲文。最晚在嘉靖初年,海盐人崔时佩又将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通称《北西厢》)改编为传奇,李日华再加以增补,成为长达38折的大型剧作,嘉靖时已行于世。
  
  《南西厢记》人物情节与《北西厢》几乎完全相同,并大量袭用《北西厢》的词句,思想平庸,艺术表现上缺乏独创性,所以"时论颇弗取"(《衡曲麈谭》)。明代另一位作《西厢记》传奇的陆采认为李氏此作“取实甫之语,翻为南曲,而措词命意之妙几失之矣”,且“悉以己意自创,不袭北剧一语”。(《陆天池西厢记序》)清初李渔甚至比之为"千金狐腋,剪作鸿毛;一片精金,点成顽铁"(《闲情偶寄》)。然而,明中叶北杂剧已经渐趋衰落。《南西厢记》的出现,使脍炙人口的西厢故事仍能长期活跃于昆剧舞台上,崔时佩、李日华的主要功绩即在于此。后世曲坛流传的《南西厢记》,多为李本而非陆本。
  
  自清中叶以来,《南西厢记》的《跳墙》、《寄柬》、《佳期》、《拷红》等出,一直是颇受欢迎的剧目。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改编的《西厢记》、 《红娘》、 《拷红》等,无不受到《南西厢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现存《南西厢记》较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本和周居易校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30种即据富春堂本影印。明末《六十种曲》本和《六幻西厢》本是比较通行的版本,它们与早期版本的差别较大。
  
  此外,李日华还撰有传奇《四景记》,亦可观,今佚。所撰散曲,见于《南词韵选》、《南北宫词纪》、《吴骚合编》等,今已辑入《全明散曲》。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