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表
袁枚 Yuan Mei(清代)白君琳 Bai Junlin(清代)李调元 Li Diaoyuan(清代)
冒襄 Mao Xiang(清代)叶梦珠 She Mengzhu(清代)屈大均 Qu Dajun(清代)
陆莘行 Liu Shenhang(清代)顾祖禹 Gu Zuyu(清代)丁绍仪 Ding Shaoyi(清代)
朱仕玠 Zhu Shijie(清代)黄叔璥 Huang Shujing(清代)蒋师辙 Jiang Shizhe(清代)
李元春 Li Yuanchun(清代)陈伦炯 Chen Lunjiong(清代)梁廷枏 Liang Tingnan(清代)
聂鈫 Nie Qin(清代)曹廷杰 Cao Tingjie(清代)景方昶 Jing Fangchang(清代)
厉鹗(清代)倪赞元(清代)姜廷铭 Jiang Tingming(清代)
张郁文(清代)林佶 Lin Ji(清代)陈文达 Chen Wenda(清代)
卢德嘉(清代)周凯 Zhou Kai(清代)王礼 Wang Li(清代)
江日升(清代)高拱乾 Gao Gongqian(清代)夏献纶 Xia Xianguan(清代)
薛绍元 Xue Shaoyuan(清代)陈淑均 Chen Shujun(清代)柯培元(清代)
马幼良(清代)南怀仁 Nan Huairen(清代)哈达清格 Ha Daqingge(清代)
富尔丹 Fu 'erdan(清代)岳西本 Yue Xiben(清代)张缙彦 Zhang Jinyan(清代)
李方学 Li Fangxue(清代)冯昌奕 Feng Changyi(清代)祁寯藻(清代)
叶封 Ye Feng(清代)台隆阿(清代)吴绮 Wu Qi(清代)
潘荣陛 Pan Rongbi(清代)张文治(清代)李绍纲(清代)
刘起凡 Liu Qifan(清代)周玺 Zhou Xi(清代)唐宗源(清代)
屠继善 Tu Jishan(清代)陈希魁 Chen Xikui(清代)张凤羽 Zhang Fengyu(清代)
周学曾 Zhou Xueceng(清代)张签定(清代)杨宾(清代)
林百川 Lin Baichuan(清代)杨守敬 Yang Shoujing(清代)曾曰瑛 Zeng Yueying(清代)
章学诚
清代  (1738年1801年)
籍贯: 浙江绍兴

史论史评 a historical treatise historiography《文史通义》
诗词《章学诚诗 Zhang xuecheng poem》   

阅读章学诚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阅读章学诚在诗海的作品!!!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方志学家。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乾隆43年(1778)进士。曾援授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
  
  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唐刘知几的《史通》并称史学理论名著。曾编纂《史籍考》,拟尽收古今史部书叙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完成,稿亦散失。所修方志,传世有和州、亳州、永清三志。曾主修《湖北通志》,现存遗稿数十篇。
  
  哲学上提出“道(理)寓于器(事物)”命题,认为“道”是客观事物之规律,“求道”应根据对事物的实际考察。所提出“六经皆史”之说,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和发挥义理相结合,将治经引向治史,反映其解脱旧经学传统束缚学术趋向。论文注重内容,反对拟古和形式主义倾向,批判了当时桐城派的流弊。其学说至清末始为人重视。1922年有《章氏遗书》刊行。
  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义》共 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其中《文德》﹑《文理》和《史德》等篇中涉及文学理论见解最多。他反对“桐城派”的专讲“义法 ”﹐袁枚的专讲“性灵”。他在《文德》﹑《与朱少白论文》中﹐认为作文要“修辞立诚”﹐要“主敬”﹐所谓“敬”﹐就是态度要严肃﹔“论古必恕”﹐就是从事批评应该设身处地﹐知人论世﹐通情达理。在《文理》中﹐认为“是以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强调“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经之要﹐亲师近友之益﹐取材求助之方”才是论文的前提。着重批评了舍本逐末的“文法论”。在《史德》中﹐认为“气昌而情挚”﹐才是“天下之至文”。在《答沈枫墀论学》中﹐提倡“文贵发明”(亦即是要有创新)﹐“亦期用世”。在《古文十弊》中﹐反对“不达时势”﹑“画蛇添足”﹑“优伶演剧”﹑“削足适履”等等不良文风。这些都具有针砭时弊的作用。所作的文章也疏畅条达﹐以议论胜。《文史通义》有近人叶长青注本。另有《校雠通义》4卷﹐《方志略例》2卷﹐《文集》8卷﹐《外集》2卷﹐《湖北通志检存稿》4卷及《未成稿》1卷﹐《外编》18卷等﹐均收入吴兴嘉业堂刊本《章氏遗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