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人物列表
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Nikolai Chernyshevsky
俄罗斯 俄罗斯帝国  (1828年7月12日1889年10月17日)

文学思考 literature apprehend《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
现实百态 Realistic Fiction《怎么办 What is to be Done?》

阅读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Nikolai Chernyshevsky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阅读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Nikolai Chernyshevsky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语名为НиколайГавриловичЧернышевский,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述活动是多方面的,涉及哲学、经济学、美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他是继贵族革命家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第2代俄国革命战士、即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列宁把他誉为“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舵手”,普列汉诺夫把他比作俄国的普罗米修斯。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从此经常接近先进知识分子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1853年结婚之后,车尔尼雪夫斯基回到彼得堡,成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家进步杂志的撰稿人。1855年发表著名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论文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1856年涅克拉索夫出国就医,他接编《现代人》杂志,使它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强大阵地同年冬开始发表论文《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关入彼得保罗要塞。1864年他被判处服7年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在囚禁与流放中他毫不沮丧,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优秀作品,如《怎么办?》(1862一1863)《序幕》(1867一1869)。1883年获准在阿斯特拉罕居住。1889年才获准返回故乡。由于备受折磨,他于同年10月病逝。
  
  1828年7月24日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89年10月29日卒于同地。
  
  1846年入圣彼得堡大学文史系。起初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影响,后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热衷人本主义思想。
  1848年结识了对农奴制持否定立场的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从此开始阅读法国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返回故乡,曾在中学任语文教师。
  
  1853年同本地医生女儿结婚。同年迁居圣彼得堡,并着手写作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后来参加涅克拉索夫主持的《现代人》杂志的编辑工作。
  
  1854年发表《阿甫杰耶夫中篇小说集》、《论批评中的真诚态度》和评论奥斯特洛夫斯基喜剧《贫非罪》等文章,强调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倾向性的重要意义。
  
  1855年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发表代表作《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6年起主持《现代人》杂志,使它成了传播革命思想的论坛。这期间他发表了《莱辛,他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活动》以及论普希金、A•K•托尔斯泰、谢德林、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等的文章,同时撰写了许多关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方面的著作,如《对反对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资本与劳动》、《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等。这些著作基本上从普遍人性论出发,但看到了“人是一定阶级的代表”,“哲学家是某一政党的代表”等。
  
  1859年秘密前往英国伦敦,同侨居那里的赫尔岑商讨反对沙皇统治的问题。1861年发表《论战之美》,批驳自由派文人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一书的攻击。
  
  1862年席卷全俄的农民起义遭到镇压。同年6月《现代人》被勒令停刊8个月。7月7日他被捕,关进彼得保罗要塞单身牢房。在被关押的678天里,他坚持斗争,利用一切可能从事写作。长篇小说《怎么办?》就是在此完成的。
  
  在彼得保罗要塞的囚禁期间,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小说》,以及一部未完成的中篇小说《阿尔费利耶夫》和一些短篇小说。它们都未能发表,后来才为人所知。两年拘留后,沙皇政府因找不到任何罪证,只好采取伪证方法,强行判处7年苦役,剥夺一切财产,终身流放西伯利亚。
  
  1864年5月被押至圣彼得堡梅特宁广场示众,处以残酷的假死刑。7月被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盐场服苦役,8月被转送到卡达亚矿山。两年后,又被押到亚历山大工场。7年苦役期满后,又延长其苦役期,转押到荒无人烟的亚库特和维留伊斯克,继续流放,前后达21年之久。在漫长的流放期间,他继续写了许多小说和文章,其中保存下来的只有长篇小说《序幕》(1867~1869)。它描绘农奴制改革前夜的俄国社会斗争,刻画了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形象——伏尔庚和列维茨基。
  
  1883年由于健康原因获准回到阿斯特拉罕居住,撰写了《回忆屠格涅夫与杜勃罗留波夫的关系》、《人类知识的特征》等文章。1889年6月被准许返回故乡萨拉托夫。4个月后,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文艺理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在文艺理论上的建树具有开创性。《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的文艺观点,批评了当时流行的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美学,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认为美不是主观自生的,美存在于现实之中。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关于美的观念也就不同。他强调文艺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坚决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提出文艺的主要任务是“再现生活”,“对生活下判断”;文艺的最高目的是成为“生活的教科书”。他认为艺术的特点“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而是用活生生的事实去表现思想”,该书也存在某些偏颇之处,如对艺术中美的价值重视不够等。另一部论著《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系统地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变化与发展,驳斥了自由派文人对果戈理派的责难,认为果戈理第一个沿着“批判的倾向”进行创作;它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格里戈罗维奇、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和精辟的分析。
  
  小说创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怎么办?》。这部作品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作,故事围绕自由劳动、妇女解放和秘密革命活动3条线索展开,提出只有斗争才能改变人民的厄运,并以“未婚妻”隐喻革命。主人公拉赫美托夫集中体现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特征,为接近人民跑遍了整个俄罗斯,干过樵夫、锯工、石匠、纤夫,最后成为职业革命家、一个“特别的人”;为锻炼革命意志,献身自己的理想,宁愿生活极其俭朴清苦。小说借一个渴望自由和独立的新女性薇拉同平民知识分子罗普霍夫与吉尔沙诺夫的三角恋爱,表达对妇女解放和自由恋爱的新思想;通过薇拉创办的新型缝衣工场和她的4个梦,宣扬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小说结构新颖别致,叙述经常伴以政论性的旁白,并常用隐喻、暗示表示一代新人的革命活动。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俄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青年和革命者。
  
  哲学思想 
  车尔尼雪夫斯基继承和发展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思想,同时受到费尔巴哈的深刻影响。他 认为,费尔巴哈的著作对他世界观的形成起过决定性作用,直到晚年他仍自称自己始终是费尔巴哈的忠实信徒。车尔尼雪夫斯基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按费尔巴哈哲学的观点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在他看来,世界是统一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统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而这些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同性就在于它们都是物质的。他坚决反对哲学中的二元论,否认有任何不依赖于物质、自然界的“精神实体”。他依据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材料证明人只有一个统一的本性,指出人身上的两种不同的现象,即所谓物质方面的现象和所谓道德方面的现象,并不与人本性的统一相抵触。人体所发生的和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一个实在的本性进行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关于人的问题的那一部分哲学的根据,认为哲学所看到的人,和医学、生理学、化学所看到的一样。在这基础上他提出了“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他的学说对于驳斥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曾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阐明人的意识的发展与人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社会本质问题。列宁指出,费尔巴哈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所宣扬的“人本主义原理”是狭隘的,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哲学理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他确信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自然界的一切对象及其属性都是能够被认识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人就能够在许多对象中认识到从前没有被历史运动充分揭露而为我们忽视的那些方面。他已经接触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实践是在科学上评判一切争论点的极重要的标准,但他对实践的理解还未能完全摆脱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车尔尼雪夫斯基坚决反驳对知识的主观主义的解释,他强调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的因果性、必然性,认为人的认识、思维规律不是只有主观的意义,而是反映对象的真实存在形式的。他深刻地揭露了康德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实证主义对科学发展的危害。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义哲学基本上仍属于费尔巴哈的阶段,但他重视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象费尔巴哈一样,尖锐地批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但并没有象费尔巴哈那样抛弃辩证法,而是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他认为,黑格尔的原则是非常有力而宽广的,可是结论却狭窄而渺小。在他看来,辩证方法的实质就在于从各方面去观察对象,从各种对立意见的斗争中去探索真理。他认为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总是具体的,一切都取决于情况,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条件,只有在考察了某一特定事实所以产生的一切情况之后,才能对这一事实做出肯定的判断。他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指出自然界和历史的发展都是通过对旧形式的否定、通过飞跃和质变而进行的。但是,他并没有彻底地贯彻辩证法,例如他在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了另一种方法,即所谓“假设法”。这种“假设法”要求撇开一切具体历史情况和条件,把问题尽量简化而加以抽象的思考。这种方法是和辩证法所要求的真理的具体性背道而驰的,从而使他的理论自身包含了矛盾。
  
  美学伦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创造性地应用于美学和伦理学。他批判了黑格尔的“美是理念”说的唯心主义实质,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重要命题,认为“任何事物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人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在艺术对现实的关系这个美学基本问题上,他坚持现实生活高于艺术,艺术的目的和本质就在于再现生活。在伦理学说方面,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人按其本性来说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只是因环境的不同而变成善的或恶的。他认为,支配人们行为动机的决定因素在于利益。怎样做更愉快、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人就怎样做,其出发点就是放弃较小的利益或满足,以获得较大的利益或满足。他提倡“合理利己主义”,把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同时又强调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政治观点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沙皇封建专制主义和农奴制的坚定反抗者。他站在革命民主派的立场上,把它称之为“丑事”,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派对沙皇制度的妥协和投降。他号召农民群众“拿起斧头”来推翻沙皇统治和腐朽的农奴制度,用革命手段无偿地夺取土地。列宁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散发着阶级斗争的气息,并且充分肯定了他揭露和批判自由派叛卖行为的历史功绩。车尔尼雪夫斯基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的批判者和“俄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者之一”。他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猛烈开火,主张在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不过他所宣扬的仍然是空想社会主义,他幻想通过旧的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相信俄国发展的特殊道路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并把农民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混为一谈。这就使他成为俄国民粹主义思想的创始者之一。他的这些错误观点对以后俄国革命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包含着唯物主义的看法,但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历史唯心主义者。他不理解物质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把知识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力量。特别是,他把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作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认为人类生活的物质的和道德的条件,支配着社会生活方式的经济规律,人们研究的目的,是要明确它们适应“人类本性”要求的程度。这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使他始终未能克服旧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缺陷。列宁指出,由于俄国生活的落后,车尔尼雪夫斯基没有上升到、也不可能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


  Nikolay Gavrilovich Chernyshevsky (Russian: 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 (July 12, 1828 – October 17, 1889) was a Russian revolutionary democrat, materialist philosopher, critic, and socialist (seen by some as a utopian socialist). He was the leader of the revolutionary democratic movement of the 1860s, and was an influence on Vladimir Lenin and Emma Goldman and Serbian political writer and socialist Svetozar Marković.
  
  Biography
  
  The son of a priest, Chernyshevsky was born in Saratov in 1828, and stayed there till 1846. After graduating from Saint Petersburg University in 1850, he taught literature at a gymnasium in Saratov. From 1853 to 1862, he lived in Saint Petersburg, and became the chief editor of Sovremennik ("Contemporary"), in which he published his main literary reviews and his essays on philosophy.
  
  In 1862, he was arrested and confined in the Fortress of St. Peter and Paul, where he wrote his famous novel What Is to Be Done? The novel was an inspiration to many later Russian revolutionaries, who sought to emulate the novel's hero, who was wholly dedicated to the revolution, ascetic in his habits and ruthlessly disciplined, to the point of sleeping on a bed of nails and eating only meat in order to build strength for the Revolution. Among those who took inspiration from the character was Lenin, who wrote a work of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same name, and who was ascetic in his personal life (lifting weights, having little time for love, and so on). In 1862, Chernyshevsky was sentenced to civil execution (mock execution), followed by penal servitude (1864-72), and by exile to Vilyuisk, Siberia (1872-83). He died at the age of 61.
  Influence
  
  Chernyshevsky was a founder of Narodism, Russian populism, and agitated for the revolutionary overthrow of the autocracy and the creation of a socialist society based on the old peasant commune.
  
  Chernyshevsky's ideas we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Alexander Herzen, Vissarion Belinsky, and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He saw class struggle as the means of society's forward movement and advocated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people. In his view, the masses were the chief maker of history. He is reputed to have used the phrase "the worse the better", to indicate that the worse the social conditions became for the poor, the more inclined they would be to launch a revolution.
  
  According to Professor Emeritus of Slavic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Stanford, Joseph Frank, "Chernyshevsky's novel What Is to Be Done?, far more than Marx's Capital, supplied the emotional dynamic that eventually went to mak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Works about Chernyshevsky
  
   * Vladimir Nabokov's The Gift has the protagonist, Fyodor Godunov-Cherdyntsev, study Chernyshevsky and write the critical biography The Life of Chernychevski which represents Chapter Four of the novel.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work causes a literary scandal.
   * Paperno, Irina, Chernyshevsky and the Age of Realism: A Study in the Semiotics of Behavio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Pereira, N.G.O., The Thought and Teachings of N.G. Černyševskij. The Hague: Mouton, 1975.
  
  Works
  
   * Aesthetic Relations of Art to Reality
   * Essays on the Gogol Period in Russian Literature
   * Critique of Philosophical Prejudices Against Communal Ownership
   * The Anthropological Principle in Philosophy
   * What Is to Be Done? (1863)
   * Prologue
   * The Nature of Human Knowledge
  
  References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