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白岩松
现代中国  (1968年)
籍贯: 内蒙古海拉尔

阅读白岩松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白岩松
  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身高 1.79米。
  1968年8月20日生于内蒙古海拉尔市;
  1979年就读于海拉尔第二中学;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1989年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
  1993年起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之后出任总主持人。
  1997年开始,他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江截流、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澳门回归,第27届奥运会等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他还参与策划并主持《焦点访谈》、《中国之路》等节目。由于他亲自参与策划并负责大多数节目的撰稿,使其主持的节目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与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之一,曾获“金话筒”奖。
  2003年新闻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
  2007年白岩松主持了《焦点访谈》连载节目“岩松看香港”,以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白岩松说,在人的一生中,幸福和痛苦都只占5%,余下的就是平淡的生活。他的平淡生活中包含着三大要素:
  一是音乐。他迷恋摇滚乐,喜欢“清醒”乐队,因为他们“找回了旋律”。他也爱听马勒的交响作品,那乐声让他觉得“老马”还在继续痛苦,而他过得挺好。
  二是足球。戏称自己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足球专业”的白岩松,把足球比喻成摆在桌上的米饭,当然,现在这碗饭嚼起来没有过去“香”了。
  三是心理调节。“特好的时候要有危机感,特差的时候也要能够平静下来,想想,前面还有好事等着我呢。”
  
  白岩松新世纪寄语
  希望新的世纪是一扇大门,把浮躁和肤浅关在门外,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静下来,让一部分电视节目也静下来,更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观察人心,在平静中让我们彼此温暖。
  走进电视
  曾有人问过我,假如那张报纸办下来,你和电视说再见不会后悔吧?我想不会的,一来人生没有假如,二来每条路都会有不同的风景。走上办报之路自然会依照另一种规则欣赏着路边的景致,也会有挣扎,也会有快乐,也许今天的自己会在那样的一条路上寻找到另一种成就感。可最终,我还是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人。
  悉尼乐章
  看惯了《东方时空》里正襟危坐的白岩松,一下转到了奥运会前沿评说体育比赛,一时不能适应。没想到畅谈起体育来,倒显出了他的“英雄本色”,再看过他的《痛并快乐着》,才知道他是个十足的体育迷,尤其对足球更是情有独钟。十几天的奥运之旅,他留下了颇多感想,以他独特的视角,带有哲理性的评论,更显风景独特。
  写给孩子
  孩子的身影在晃动,虽然那个时候,我还看不清他的面容,甚至连性别都模糊,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父子俩相遇前的通知。
  
  成为奥运火炬手
  白岩松,著名主持人,他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支持,也是可圈可点。今年,他被三星电子选拔为雅典奥运火炬手之一,将参与圣火首次全球传递之行的接力。亲手举起奥运火炬,白岩松与奥运会的亲密接触又近了一步。
  在白岩松的职业生涯中早就开始与奥运会结缘。1993年9月23日,那个举国不眠的申奥之夜,时值《东方时空》刚开播不到5个月,申奥这件大事就摆在了白岩松和同事们面前。领导把写串联词的任务交给白岩松,他当时准备了风格迥异的两个方案,一个成功时用、一个失败时用,但总基调相同。用白岩松自己的形容就是“胜不骄,败不馁”。但当宣布悉尼获胜的那一刻,中国人心里都很难“败不馁”。白岩松从办公室内冲到了外面,不忍目睹伤感的屏幕。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白岩松随中国奥运军团出征悉尼,作为奥运直播总主持,在南半球的演播室为我们传来最接近地面气息的一线消息。
  2004年6月,白岩松将以崭新的身份——奥运火炬手——与奥运携手相握,体验最亲密的接触。白岩松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曾说过“我们在这届奥运会上真正的收获是,我们的运动员用阳光灿烂的表情去完成比赛。”对奥林匹克运动这样深邃的思考与理解,相信也是三星选择白岩松成为火炬手的重要原因。
  央视体育频道的特别节目“你就是火炬手”CCTV奥运火炬手选拔活动第四大赛区广州区的决选节目已经录制完成。一贯很少以评委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央视名嘴白岩松,作为嘉宾评委现身节目现场,对广州赛区的火炬手候选人及其“奥运礼物”进行“白式”点评。
  当评委很轻松 渴望多参与该节目录制
  据了解,央视对此特别节目极其重视,不但联合了体育、新闻、综合、经济等多个频道共同参与节目制作,而且派出了敬一丹、韩乔生、月亮姐姐等多位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入驻评委团,在成都、沈阳、武汉赛区的节目现场中给出了专业而中肯的点评。此次,白岩松的加盟为这个评审团又增添了更多人气。
  作为资深主持人,平时主持的节目又大多集中在国际时事新闻方面,白岩松说主持《360°新闻》自己不可能带着笑脸播报地区战争、政治风云等,而央视火炬手选拔节目的整个风格是大气、欢快、内容包罗万象,当节目评委更是有很多“特权”,能第一时间领略到这些可亲可敬的“奥运礼物”,对自己也是一大荣幸;点评选手更不用刻意掩饰自己的情感流露,看到好玩的选手自己可以跟着乐呵,看到故事型选手自己也可以感动,完全可以放松身心点评。白岩松表示,自己很享受当节目评委的过程,只要档期和节目组允许,在之后的几大赛区的节目录制中自己将“不请自来。”
  点评时仍不忘提意见 张斌称是职业习惯
  据了解,白岩松还大胆提议,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除了在原有频道的基础上直播或播出比赛情况外,应该腾出一个频道给视障人群,让他们都能“看到”奥运会当中来。张斌笑称,白岩松的评委功底相当深厚,当评委也不忘自己的主持责任,关心热点问题、关注社稷民生。
  对于自己的同行,名嘴张斌和新晋花旦方琼的主持搭档,白岩松表示,由于在前几个赛区自己没有参与进来,不知道他们的现场主持,现在看到他们一唱一和、颇有默契的配合,自己非常羡慕他们;有机会的话也希望主持类似这样轻松、快乐、但很有趣味的节目,不能老让观众看到自己一副严肃、板着脸的主持风格。他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支持,也是可圈可点。今年,他被三星电子选拔为雅典奥运火炬手之一,将参与圣火首次全球传递之行的接力。亲手举起奥运火炬,白岩松与奥运会的亲密接触又近了一步。
  
  白岩松的情感邂逅
  1985年,17岁的白岩松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担任编辑、记者。在这里,白岩松找到了一份真挚的爱情。
  那是1990年8月的一个午后,天空中飘着雾一样的雨丝,白岩松撑着伞从单位出来,沿着林荫小道往外走,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前方:一个女孩撑着一把花伞,袅袅婷婷地往单位走。第二天,白岩松从同事那里得知,昨天雨中巧遇的美丽女孩叫朱宏钧,来自江南水乡,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到电台来做编辑。
  这年9月下旬,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白岩松和朱宏钧同时被派往现场采访。工作上的合作让他们很快熟悉起来。
  亚运会临近尾声,一天,白岩松和朱宏钧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完成工作,这时已经没有回城的公交车了。白岩松用工作证做抵押,租了一辆自行车,载着朱宏钧往回赶。当白岩松满头大汗地载着朱宏钧来到宿舍楼下时,不远处飘来烤红薯的清香,令两个年轻人顿感饥肠辘辘。白岩松拉着朱宏钧往小摊走去,花一块钱买了两个烤红薯,递一个给朱宏钧:“对不起,我只能请你吃烤红薯。”朱宏钧善解人意地冲白岩松笑了笑。朱宏钧要上楼了,白岩松鼓足勇气,认真地对她说:“小朱,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你就成了我放不下的牵挂。”朱宏钧慌乱地看了白岩松一眼,没有回答,转身往楼上跑去……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朱宏钧已经发现白岩松是个善良诚实、才华横溢的优秀男孩,内心深处对他也有了好感。但在江苏南京长大的她和她的父母,都希望她找一个南方男孩做男朋友。在他们的印象里,北方男人大多是粗线条的,脾气暴躁,不懂得关心体贴人。
  接下来的日子,朱宏钧刻意回避白岩松,不给他接近自己的机会。
  1991年3月的一天,白岩松无意中听说朱宏钧住处的门锁坏了,风一吹就咣当作响,她晚上害怕得睡不着觉。第二天恰逢周末,白岩松带着工具和新买的门锁来找朱宏钧,埋怨她说:“你有了困难,怎么不告诉我?”说完就动手把旧的门锁卸下来,换上了新的。
  渐渐地,朱宏钧在心里接受了白岩松。但她不知道白岩松能不能过父母那一关。这年5月,朱宏钧请父母来北京玩,其实就是让他们考察一下白岩松。朱宏钧提前一个星期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白岩松。白岩松赶紧把自己的单身宿舍粉刷一新,换上米黄色的窗帘,还从旧货市场淘来一个衣柜和一张小餐桌,并采了一些野花,用酒瓶子装着,摆在窗台上。
  朱宏钧的父母见到文质彬彬、儒雅睿智的白岩松,立刻对他有了好感。走进白岩松干净整洁的单身宿舍,他们连声说“不错,不错”。白岩松亲自动手,做了满满一桌菜,喜得朱家父母合不拢嘴。
  人生转折:成为央视“名嘴”
  刚结婚时,他们曾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搬了6次家。每到一个新家,朱宏钧都会精心装饰紧靠床边的墙壁,在上面贴上记录两人往昔岁月的合影。往往新家还没住多久,他们就又要为搬家做准备。朱宏钧多次感慨地对白岩松说:“什么时候我们能有间自己的房子就好了。”白岩松信誓旦旦地说:“会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1993年,中央电视台准备推出一个早间新闻栏目《东方时空》,在朋友的推荐下,白岩松去兼职做策划。几个月后,制片人见他反应迅速、思维敏捷、语言犀利,让他做主持人。第一次出镜时,栏目组要白岩松自己找衣服。那时的他连一套像样的西装都没有,是朱宏钧从朋友那里帮他借了一套高级西装。
  白岩松不是学播音出身,主持节目时经常发音不准,读错字。当时,台里有规定,主持人、播音员念错一个字罚50元。有一个月,白岩松不仅被罚光了工资,而且还倒欠栏目组几十块钱。
  当时,白岩松是从《中国广播报》借调到中央电视台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就要被退回去,这是好强的白岩松不能接受的。那段时间,白岩松的神经就像拉得满满的弓,常常睡不着觉。他把自己的痛苦、烦恼和困惑告诉了朱宏钧。朱宏钧安慰丈夫:“坚持下来,我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你!”
  为了让丈夫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台里和观众的要求,朱宏钧每天都督促丈夫练习普通话。她从字典里把一些生僻的字和多音字挑出来,注上拼音,让白岩松反复朗读。她还让白岩松在嘴里含一颗石头,练习绕口令……
  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加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白岩松终于在栏目组站稳了脚跟。两年后,他获得了“金话筒”奖。也就是在这一年,白岩松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
  成为央视“名嘴”后,白岩松的经济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白岩松买了一套房子,夫妻俩亲自动手,将爱巢布置得典雅而温馨。搬进新家的那天,夫妻俩百感交集,喜泪横流……
  1998年,朱宏钧怀孕了。因为要经常出差,没有时间照顾妻子,白岩松把她送回了江苏的娘家,让做医生的岳母帮助照顾。这年11月,白岩松正在现场直播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午夜,接到了妻弟的电话,说朱宏钧生了一个7.8斤的大胖儿子,白岩松兴奋得一夜未眠。
  幸福家庭:永远的财富
  成名后,压力接踵而至。因为观众的期望值太高,白岩松不敢出丝毫差错。别看他主持节目时侃侃而谈、镇定自若,其实,他的两条腿一直在不停地颤抖,节目结束后,背上和手心里全是汗。每次大型直播,白岩松都非常紧张,整夜整夜地睡不着,食欲不振,人明显消瘦。直播节目做完后,没有出差错,白岩松又兴奋得整夜整夜地睡不着。
  长年精神紧张和高负荷的工作,加上多愁善感的性格,使白岩松比常人有更多的烦恼和忧愁,这让朱宏钧十分担忧,因为丈夫的同行有不少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为了让丈夫快乐起来,华灯初上时,朱宏钧经常开着车,带丈夫沿着中央电视台附近的昆玉河慢慢滑行。清凉的河风,霓虹闪烁的夜景,市井中人忙碌的生活画面,让白岩松紧张的神经渐渐得到了放松。
  在家里,朱宏钧也尽量为白岩松营造一种轻松氛围。她做饭时,有意让丈夫帮她择菜、洗菜,让他给自己递个碗、拿个勺什么的,以转移白岩松的注意力。她还让儿子小巴蒂缠着白岩松,一会儿要下棋,一会儿要搭积木,父子俩的欢声笑语满屋子飘荡……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白岩松离开《东方时空》,另外创办了一个叫《子夜》的新栏目。白岩松信心百倍,认为准备3个月,节目就可以出台。结果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节目一直没有播出。从一个炙手可热的主持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吃闲饭的人,白岩松感到迷茫和失落。性情温和的他开始在家里发脾气。朱宏钧知道丈夫心情不好,每当丈夫发无明火时,都尽量克制自己,不和他顶撞。
  朱宏钧知道,仅靠自己的温言细语是不能抚平丈夫心中的痛的,她想让母爱的力量来温暖白岩松。她知道,白岩松是个孝子,最听母亲的话。于是,她亲自奔赴内蒙古,把白岩松的母亲接到了北京。母亲的到来让白岩松欣喜若狂。从小到大,白岩松都是母亲的骄傲,他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失意与颓废。于是,他努力在母亲面前打起精神。晚上,母亲常常坐在白岩松的身边,和他聊白岩松小时候的趣事,聊母子俩走过的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白岩松的心态渐渐释然:走到这一步,并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客观原因使然,不应该再苛求自己。就这样,自信、幽默、风风火火的白岩松又回来了!
  不久,在领导的安排下,白岩松又回到《东方时空》,并逐渐成长为制片人和编委。
  
  主持栏目
  《新闻周刊》(《中国周刊》) 《东方时空》 《子夜》 《焦点访谈》 《新闻1+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