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List of Authors
Liu YaziShen YinmoHai ZiLo FuShu Ting
Xu ZhimoXimurongYu GuangzhongSi ZhiLiu Bannong
Bei DaoGu ChengBian ZhilinDai WangshuDuo Duo
Chang YaoXiang MingGu YeshangyuChi ChiChen Zhongkun
Xiong YanJue BiguxiaDiBaiQi HongshengWang XuSheng
Lu XuGangYu RenBai LinTai YangdaoQiu She
Yi MingZhou MengdieZheng ChouyuLan YuningyanLiu Huaming
Liu HuajunChi KaiGuo MoRuoLin LingShang Qin
Luo MenXi ChuanOuyang JiangheDi YongmingYang Lian
Zhang CuoTian JianA LongJi XianHui Wa
Ma HuaQin ZihaoLin HengtaiRong ZiYa Xian
Yang HuanYang LingyeLin HuiyinBai QiuGuan Guan
Feng Zhi
现代中国  (July 15, 1923 ADNovember 2, 1968 AD)
Last Name:
First Name: 禄祥
Birth Place: 河北静海

Read works of Feng Zhi at 小说之家
 冯志(1923—1968)当代作家。原名冯禄祥。河北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春参加吕正操将军领导的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八路军第三纵队),曾任勤务员、警卫员、班长、排长、武工队小队长、文工队长、剧社社员,1947年到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历任《河北日报》记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文艺部副主任。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个人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中篇小说《保定外围神八路》。
特写《英雄连长王志杰》、报告文学《神枪手谢大水》、通讯《团结模范高永来》
《前线文工队》、《地下游击队》、《成长曲》三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社会评价
保定作家群第一代作家
荣誉
曾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一等奖章。
作家生涯
1923年7月出生于河北静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读过4年小学。“七七事变”爆发后,离开了子牙河畔的家乡,在冀中九分区参军,个子还没有一杆枪高的小冯志被分配到政治部首长伍辉文身边当警卫员。对于冯志来说,伍辉文是领导又是战友,像慈母又像严父。他经常给这个机灵的“小鬼”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讲革命的道理。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冯志迅速成长起来,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代作家

编辑
冯志(1923—1968)当代作家。原名冯禄祥。河北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春参加吕正操将军领导的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八路军第三纵队),曾任勤务员、警卫员、班长、排长、武工队小队长、文工队长、剧社社员,1947年到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历任《河北日报》记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文艺部副主任。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个人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中篇小说《保定外围神八路》。
特写《英雄连长王志杰》、报告文学《神枪手谢大水》、通讯《团结模范高永来》
《前线文工队》、《地下游击队》、《成长曲》三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社会评价

保定作家群第一代作家

荣誉

曾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一等奖章。

作家生涯

编辑
1923年7月出生于河北静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读过4年小学。“七七事变”爆发后,离开了子牙河畔的家乡,在冀中九分区参军,个子还没有一杆枪高的小冯志被分配到政治部首长伍辉文身边当警卫员。对于冯志来说,伍辉文是领导又是战友,像慈母又像严父。他经常给这个机灵的“小鬼”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讲革命的道理。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冯志迅速成长起来,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言传身教

冯志就被选为党小组长。小组里5个人,除他之外都是部队领导。一开始,冯志工作畏首畏尾的,真不知道这个小组长该怎么当。伍辉文看出了冯志的顾虑,对他说:“在党内,没有警卫员、首长之分,看到我们有什么缺点你就批评,需要我们做什么工作你就分配。在党的小组会上,你是领导,我们都服从你。”对于自己的话,伍辉文身体力行。党小组开会,他按时参加;党小组分配的工作,他认真完成。首长与普通战士间亲密无间的感情,让从小失去父母的冯志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幸福与温暖。工作之余,他也不再那么拘谨,常和首长拉拉家常。 冯志知道,伍辉文8岁就给地主放牛,十几岁就当了红军,没上过学。可是,拿起笔来写文章也很漂亮。有一次,他忍不住问伍辉文:“首长,怎么才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呢?”伍辉文说:“咱们八路军就是个大学校,要一边打仗,一边学习,只要肯钻研、肯用心,就能做到文武双全。” 从此之后,冯志学文化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能看到一本书不容易。伍辉文就四处找书让他读,还辅导他写心得,写日记。 若要追溯冯志写作的源头,可以说,记日记就是他最初的写作练习,而伍辉文便是启蒙老师。刚开始时写的日记就像流水账,提笔无非起床、上操、开饭、工作,最后熄灯睡觉。伍辉文看了,教导他:“日记要写工作、生活、学习中有感受的事。比如,我们打了胜仗,缴获了许多武器,你怎么想?日寇飞机轰炸村庄,群众受了损失,你又怎么想?把这些感想写下来,有趣的事还可以写成快板、唱词。这样坚持下去,日后翻出来,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脚印、思想的变化,很有意思。”后来,冯志办机关墙报,他手里的稿件,伍辉文都会帮助修改,还给他耐心地讲解:这地方为什么要改,不改有什么毛病。面对首长一字一句、手把手的悉心教导,冯志感激之余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像首长那样努力学习,既要学会拿枪打敌人,也要学会拿笔写文章。

回忆

导演冯刚是冯志的小儿子,说起当时武工队的组成,冯刚不禁为自己的父亲深感自豪。“能参加武工队的都是部队里的骨干,首先必须是班以上干部,第二必须是共产党员,还得有作战经验。作战范围在保定外围,包括清苑、蠡县、高阳、博野、徐水等地。武器装备也很精良,大队总兵力在80人以上,一个小队20多人,配备一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四支冲锋枪,十几支马步枪,外加每人一支驳壳枪。所以说,这支队伍不同于一般的抗日武装组织或游击队,是一支精锐部队。因为环境恶劣,他们的工作开展起来十分艰难。父亲曾说过,在这种地区执行党的政策,必须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丝毫不能含糊。不然,不仅自己完不成任务,给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还很有可能会被敌人吃掉。”
作为冯志最疼爱的小儿子,冯刚幼时常坐在父亲膝上,缠着他讲当年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有一次父亲到军区开会,回来的路上和日本鬼子狭路相逢,他闪身钻进路边一堆麦秸垛里。鬼子过来用刺刀一个个挑那些麦秸垛。父亲感觉鬼子到跟前了,抬起手中的驳壳枪扣动了扳机,谁知这一枪竟没有响,而鬼子竟也没有挑这个麦秸垛,转身走了。父亲事后一看,原来枪被麦秸秆卡住了。这真是奇迹般地逃过了一劫。” 机智、勇敢、沉着,是冯刚兄弟们眼中的父亲。冯刚说:“战斗生涯也给父亲留下了许多‘纪念’,他的左锁骨曾在白刃战中被刺刀挑断,左手食指被扎残,头部、胸部也都曾中过弹。但父亲都一次次挺了过来,并带领武工队员们拔炮楼,杀鬼子,除汉奸,惩恶霸。因屡立战功,更为神奇的是,在父亲任小队长期间,武工队员没有一个牺牲。在当时严酷的环境下,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徐水县王村,老武工队员、已是91岁高龄的贾正喜谈起那段烽火岁月,仍然是激情满怀:“我们九分区武工队是1942年8月在完县(今顺平)贾各庄成立的。当时冯志是小队长,我是副队长,我们两人是老伙计,总在一起。出山前,我们进行了培训,学习怎样在敌占区活动,怎样做群众工作,怎样向鬼子喊话。出山后,开始做宣传工作,贴标语。一天夜里,冯队长带领我们4个武工队员掩护20多个抗战干部回冀中,我和魏树槐打头阵。在一个南北走向的封锁沟里,我们发现三个穿便衣的,怀疑是敌人,便分头隐蔽。我趴在一个土堆上,这时过来几个穿军装的敌人,拿枪逼着我问:‘哪部分的?’‘满城特务队的。’‘队长叫什么?’‘我想想啊,叫……’我趁对方一愣的空当,掏出枪一下把问话的撂倒,纵身跳出了沟。敌人举着枪包围过来,老魏负了伤,假装冲前面喊:‘把机枪调过来。’敌人一听这,吓得抱头就往回跑。这时,冯队长早领着干部们过了封锁沟。”在贾正喜眼中,这位年轻的冯队长“长得特精神,眼睛就像会说话一样。胆子大,枪使得好,枪一抽出来子弹就出去了,又快又准,可真是个能耐人”。

练笔

1944年,冀中分区敌后武工队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冯志调到冀中三纵队前线剧社工作。剧社是部队的一支“轻骑兵”,战斗中,他们在火线宣传鼓劲,战斗结束,他们举行演出慰问庆功。冯志把这里当作自己战斗的新“阵地”,经常深入部队了解新人新事,搜集生动的素材写成稿件投给《前线报》。 初学写作,退稿是常有的事。但冯志毫不气馁,坚持练笔。终于,他写的特写《英雄连长王志杰》引起了《前线报》的关注,报社编辑找到他一起研究英雄事迹,讨论修改意见,一口气改了4遍。最后,《前线报》发表了这篇特写。在编辑们的指导下,冯志逐步摸到了写作的“窍门”。不久,他又相继写了报告文学《神枪手谢大水》、通讯《团结模范高永来》,还有小剧本、诗歌、歌词、快板等,都与火热的战斗生活紧密相关。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他就和战友合写了一首歌《反对蒋介石的鬼名堂》,通俗简洁,很快就在部队流传开来;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创作了一首四声部大合唱《保卫解放区》;为了激励与国民党骑兵作战的我军士气,他还和战友共同创作了《打骑兵之歌》,战士们唱着“敌人骑兵不可怕,沉着隐蔽来打它”冲锋陷阵,打垮了国民党的精锐骑兵,缴获了马匹、武器,把我们的步兵武装成了一支铁骑。 在此期间,一直盘桓在冯志脑海中的《敌后武工队》也初露端倪。一个个小短篇从冯志的笔端流淌出来,如护送干部过铁路,写了《护送》;惩办汉奸侯扒皮,写了《打集》;攻克保定南关火车站,写了《化袭》。经过修改,这些材料都成了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的重要章节。

创作

1951年,冯志进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担任编辑、记者,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保定是他曾经战斗和成长过的土地,他要在这里完成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 “我之所以要写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是因为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日日夜夜冲击着我的心;我的心被冲击得时时翻滚,刻刻沸腾。我总觉得如不写出来,在战友们面前似乎欠点什么,在祖国面前仿佛还有什么责任没尽到,因此,心里时常内疚,不得平静!”冯志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初衷。在他的脑海里,“武工队里的战友们的身影时常出现;武工队的一些惊险、感人的故事,也经常让我回忆起来。每当忆起,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2005年夏,夫人苑莎,重温往事,老人十分激动,数度哽咽。如今,苑莎老人也已仙逝,二人在烽火岁月相识相知,冯志搞创作的时候,苑莎常常为他抄写手稿。“当时,我们在保定只有一间房,中间用砖隔起来,分成里外两小间。老冯把里间当成书房,一心一意写他的小说。他工作很忙,晚上不是采访就是开会,但不管多晚回来,他都给自己定了条铁纪律:天天动笔。有时写到激动处,笔舍不得搁下,常常通宵达旦,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 冯志是位慈父,和家人感情很深,孩子们也喜欢和他嬉闹。可是一见爸爸进了小里屋,孩子们便乖乖地安静下来,说话也是轻声轻气的,互相打着哑谜。“夜深了,我和孩子们都睡了,他是什么时候躺下的,谁也不知道。睡着睡着,他有时会猛地坐起来,抓过纸笔记下点什么。或者披上衣服出屋,良久不归。有一次我出去找他,原来他正坐在房上观察月亮,说是想看看新月是什么样的。”有一天深夜,冯志写到小说中刘太生壮烈牺牲的情景,竟失声痛哭起来,见妻儿都被惊醒了,他解释说:“这样的好同志死了,什么时候想起来都难过。” 写作是件劳神费心的事,业余时间写作就更辛苦了。“老冯不是专职作家,他写东西没有资料,因为这些事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人物都在他的脑子里头。”看他呕心沥血有时连饭都忘了吃,有同志劝他量力而行,还有人干脆泼冷水:“别受这个罪了,工作这么忙,何必自讨苦吃?”他每次总是严肃又郑重地申辩:“不能搁笔,这不是我个人的事。写不出来对不起那些杀敌立功的战友,对不起坚贞不屈的人民!”
5年光阴承载着太多的故事,1956年,30余万字的《敌后武工队》初稿完成。消息传开,许多老首长、老战友都很关注,冯志得到了梁斌、翟向东等老同志的热情支持。经广泛征求意见,冯志把初稿改成了50余万字的修改稿,最后又精缩到37万字。这次修改历时两年,1958年,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并迅速在文坛掀起了一阵红色旋风。 书写完了,冯志却积劳成疾,不久就病倒了。在治病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不顾医生劝阻,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在病床上写作。从 1958年到“文革”前,冯志又相继创作了《前线文工队》、《地下游击队》、《成长曲》三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但遗憾的是还未来得及修改和出版,就在“文革”中遗失了一部分。1968年11月2日去世,年仅45岁。小说《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1967年?,自缢)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