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 人物列錶
威廉·皮剋 Wilhelm Pieck瓦爾特·烏布利希 Walter Ulbricht埃裏希·昂納剋 Erich Honecker
埃貢·剋倫茨 Egon Krenz
埃裏希·昂納剋
東德  (1912年八月25日1994年五月29日)
開端終結
在位1971年五月3日1989年十月18日

埃裏希·昂納剋(德語:Erich Honecker國際音標:[ˈeːʁɪç ˈhɔnɛkɐ],1912年8月25日-1994年5月29日),德國政治傢、共産主義者。也是最後一位正式的東德領導人,曾經擔任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兩德統一以後,他首先逃亡到蘇聯,但由於新俄羅斯聯邦政權成立的關係,埃裏希·昂納剋很快就被引渡遣返回德國。他被控告叛國罪及他在冷戰的所作所為,特別是殺害那些試圖逃避昂納剋政權的192位德國人。不過,由於昂納剋患有癌癥,所以被釋放。埃裏希·昂納剋不久就於流亡中在智利逝世,終年81歲。

早年

童年和青年

埃裏希·昂納剋的父親Wilhelm Honecker(1881年—1969年)是礦工,在1905年與Caroline Catharina Weidenhof(1883年—1963年)結婚。婚後他們育有6個子女:Katharina Käthe(1906年—1925年)、Wilhelm(Willi)(1907年—1944年,在匈牙利逝世)、Frieda(1909年—1974年)、埃裏希·昂納剋、Gertrud Hoppstädter(1917年—)和Karl-Robert(1923年—1947年)。埃裏希·昂納剋於1912年8月25日在諾因基興(今屬薩爾州)的Max-Braun街的傢裏出生,但是不久以後他的全家就搬到了現在諾因基興管轄的 Wiebelskirchen

埃裏希·昂納剋是社會主義青年組織青年斯巴達剋同盟的成員。1926年他加入了德國共産主義青年聯合會,1929年他成為了該聯合會地方的領導人。1928年-1930年埃裏希·昂納剋從事於屋頂裝修幫工的工作,並開始了屋頂裝修的學習,但是他並沒有完成。

政治生涯開始和反抗納粹黨

1930年18歲的埃裏希·昂納剋加入了德國共産黨。他的政治教父奧圖·尼伯格是後來的德國共産黨國會議員。1930年到1931年埃裏希·昂納剋在莫斯科國際列寧學校學習。回國後他擔任了德國社會主義青年聯合會薩爾地區的領導人。從1933年開始德國共産黨的工作在德國衹能在地下進行。不過當時薩爾地區還不屬於德國管轄,埃裏希·昂納剋曾在德國被短暫關押,很快就被釋放。

1934年埃裏希·昂納剋來到薩爾州發起了反對並入納粹德國的運動。由於1935年1月13日德國的全民公决結果的失敗,埃裏希·昂納剋流亡到法國。8月埃裏希·昂納剋化名回到柏林。在反抗活動中埃裏希·昂納剋和德國共産黨幹部 Herbert Wehner(戰後加入了社會民主黨)並肩工作,1935年12月埃裏希·昂納剋被蓋世太保拘捕,一批關於昂納剋在二戰時期經歷的秘密檔案顯示遭受審訊期間,他未能像外界普遍相信的那樣嚴守秘密,很可能“出賣”了其他同志。不僅如此,他還托自己的父親嚮納粹求情,為此表示將“放棄共産主義信仰”。直到1937年埃裏希·昂納剋被以調查名義被關押在柏林Moabit監獄。1937年埃裏希·昂納剋被宣判入重刑監獄監禁10年,因此直到1945年3月6日他被關押在勃蘭登堡-哥登監獄

戰後

在被重刑監獄釋放後,埃裏希·昂納剋1946年作為自由德國青年聯盟的創始人和主席直到1955年5月27日。他組織了從1950年開始的在柏林舉辦的三次德國青年聚會,同時他在第一次德國青年聚會舉行的一個月後被吸收進入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1956年埃裏希·昂納剋在莫斯科培訓停留期間親身經歷了蘇聯共産黨第二十次黨代會赫魯曉夫關於去除斯大林主義的講演。

埃裏希·昂納剋是1961年8月建造柏林墻的决策者和組織者。

家庭生活

東德郵票上的勃列日涅夫與昂納剋(1972年)

1947年到1953年埃裏希·昂納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自由德國青年聯盟幹部Edith Baumann結婚期間育有一女Erika(1950年—)。1952年12月他的第三任妻子Margot Feist(兩人於1953年結婚)為他生育了女兒Sonja。

東德領導人

昂納剋1984年6月會見來訪的北朝鮮領袖金日成

伴隨着烏布利希的經濟政治理論在中央的退出,埃裏希·昂納剋的社會政治理論被選擇。埃裏希·昂納剋宣稱他的理論是經濟政治和社會政治的統一。在得到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支持後,埃裏希·昂納剋於1971年5月3日作為瓦爾特·烏布利希的繼任者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隨後在1976年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裏希·昂納剋從1976年10月29日同時擔任民主德國國務委員會主席(作為維利·斯多夫的繼任者)。埃裏希·昂納剋的私人工作人員是學過記者專業的Frank Joachim Herrmann,他的長期秘書是Elli Kelm。

埃裏希·昂納剋執政期間的主要外交成績是:與聯邦德國達成了兩德基礎條約,參加了在赫爾辛基舉行的歐洲安全與合作委員會談判和民主德國被聯合國接受為會員國。

另外埃裏希·昂納剋在於1981年5月訪問日本期間被日本東京日本大學授予名譽博士頭銜。埃裏希·昂納剋於1982年12月31日在Wandlitz被推測僥幸逃脫了泥瓦工保羅·埃斯令的刺殺,埃裏希·昂納剋的汽車在刺殺活動中從側面被撞壞。埃裏希·昂納剋於1985年被國際奧委會授予奧林匹剋金質勳章

在內政方面:在文化藝術領域埃裏希·昂納剋勾畫出了自由和諧的趨勢,相反的是在通過規章取消國籍(如沃爾夫·比爾曼和通過史塔西(國傢安全機構)鎮壓國內反對派方面。在經濟政策方面埃裏希·昂納剋加緊推動國傢和中央集權經濟。在嚴峻的經濟狀況下,民主德國不得不從聯邦德國接受上億的信用貸款,使基本的生活水平得以維持。

1987年9月7日埃裏希·昂納剋出訪了聯邦德國,在波恩受到了聯邦總理科爾的隆重接待。在訪問聯邦德國期間他走訪了杜塞爾多夫,烏博塔,埃森,特立爾和拜仁州,同時在9月10日他還走訪了他在薩爾州的出生地。這次出訪其實早在1983年就已經計劃,但是一直受到蘇聯領導人的阻撓。1988年1月埃裏希·昂納剋對法國巴黎進行了國事訪問。埃裏希·昂納剋的最大的、也是他最終未能實現的目標是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為此他在民主德國結束的最後一年改善了和猶太人戰爭委員會的關係,作為開啓之門。

埃裏希·昂納剋幾乎得到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所有的重要榮譽勳章,其中包括卡爾·馬剋思勳章一等祖國榮譽勳章勞動英雄勞動紅旗蘇聯最高榮譽勳章列寧勳章

1989年以後

昂納剋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出席慶祝民主德國成立40周年的紀念活動

1989年10月6日至7日,昂納剋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出席慶祝民主德國成立40周年的紀念活動,在這次活動上幾百名自由德國青年成員在行進到主席臺前時出人意料地齊呼:“戈比,幫幫我們!戈比,救救我們!”(“戈比”為戈爾巴喬夫的昵稱)10月18日,埃裏希·昂納剋被迫正式辭職(官方的說法:由於健康的原因)。1989年10月17日埃裏希·昂納剋召集了所有政治局委員,包括反對他的Günter Mittag埃裏希·梅爾剋召開政治局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梅爾剋宣稱,埃裏希·昂納剋必須對大部分民主德國的弊端的形成負責,梅爾剋甚至威脅說;“如果埃裏希·昂納剋不辭職,他將給出讓埃裏希·昂納剋名聲掃地的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埃裏希·昂納剋不得不做出辭職的决定。

1989年12月3日埃裏希·昂納剋被德國統一社會黨開除。1989年11月民主德國最高法院展開了針對埃裏希·昂納剋濫用職權和叛國罪的調查,他為此被關押,一天後又被釋放。接下來埃裏希·昂納剋和他的妻子暫時寄居在基督教牧師Uwe Holmer在Lobetal的傢。之後埃裏希·昂納剋夫婦在蘇軍在Beelitz-Heilstätten的醫院居住,直到1991年3月13日他們夫婦飛往莫斯科。在八一九事件後,掌權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不再保護以前的盟友,因此埃裏希·昂納剋流亡到智利大使館,當時民主德國在薩爾瓦多·阿連德倒臺之後收留了大量智利政治流亡者。據埃裏希·昂納剋妻子Margot Honecker的回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也都曾邀請過埃裏希·昂納剋。

由於德國的逮捕令,埃裏希·昂納剋於1992年7月29日被遣返回德國。儘管他患有肝癌,但是由於他對兩德邊界的逃亡者開槍射擊的命令,還是對他在法庭上進行了審判。為埃裏希·昂納剋辯護的是著名的東柏林律師Friedrich Wolff。1992年,他在獄中加入了新組建的德國共産黨 (1990年)。儘管有許多東德受害者的反對,但是由於埃裏希·昂納剋的健康狀況,對他的審判沒有最終結束,而是於1993年由柏林憲法法院擱置。

1993年1月13日埃裏希·昂納剋飛往智利,與他的女兒Sonja、智利女婿Leo Yáñez和外孫Roberto團聚。埃裏希·昂納剋於1994年5月29日患肝癌在智利聖地亞哥逝世,終年81歲。

個人生活

瑪加特·費治於1953年與昂納剋成為夫婦,直至昂納剋死後。他們兩人有一女兒(名為桑尼婭)。費治也是東德國傢教育部長(1963年—1989年)。

榮譽

參考資料

  1. ^ 
  2. ^ Řád Klementa Gottwalda (PDF). 2015-01-17 [2019-07-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6-27) (捷剋語).
 
<< 前一君主: 瓦爾特·烏布利希東德埃裏希·昂納剋
(1971年1989年)
後一君主 >>: 埃貢·剋倫茨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