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 人物列錶
古斯塔夫·勒龐 Gustave Le Bon亨利·柏格森 Henri Bergson
亨利·柏格森 Henri Bergson
社會教育  (1859年十月18日1941年元月4日)
Henri-Louis Bergson

Henri Bergson
亨利·柏格森(法語:Henri Bergson,1859年10月18日-1941年1月4日),法國哲學家,以優美的文筆和具豐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稱。1928年,獲得1927年度的諾貝爾文學奬

 

生平

1859年10月18日出生於巴黎,父母皆為猶太人。早在大學預科學校求學時,他就對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發生興趣;考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後,在同屆學生中間,他顯示出文學與數學上的獨創性和卓越的才能。1888年他在《論意識材料的直接來源》論文中充分發揮了他的思想。1889年他以文學博士學位畢業於高等師範學校,1900年起被委任為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柏格森於1913年赴英、美講學,並任英國精神學會主席。1914年成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1919年他返回法國,進入法蘭西語言科學院。此後從事國際事務和政治活動的研究。

儘管教廷於1914年將柏格森的三本著作《論意識材料的直接來源》《物質與記憶》《創化論》列入禁書目錄 但他在晚年曾有意皈依天主教。他在1937年2月7日的遺囑中寫道:“我的思想總是使我更接近於天主教,在其中我看到了對猶太教的完美補充。”但他至死未受洗禮,原因是1930年代納粹興起,反猶主義再度盛行,他不願拋棄被迫害的猶太同胞。1940年法國被納粹擊敗並占領後,所有占領區內的猶太人都必須嚮警察局登記個人資料,柏格森在他的個人資料卡片上寫下自己身份的關鍵字:“學者。哲學家。諾貝爾奬得主。猶太人。”柏格森於1941年1月4日因支氣管炎逝世。依照遺願,喪禮上由天主教神父誦念禱文。

思想

以“創化論”之說,強調創造與進化並不相斥,因為宇宙是一個“生命衝力”在運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决定論與理想主義。

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的小單位;“綿延”是自由的創造意識,其嚮上的運動創造精神,也創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進化過程也就是意識的創造過程,而物質則是“綿延”停滯或削弱的結果,“綿延”也是一種心理過程,是離開物質的沒有相對靜止的絶對運動。

他對道德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嚮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

哲學思想

柏格森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斯賓諾莎康德的影響。普羅提諾亦對柏格森有所影響。

對柏格森有所影響的,亦包括同時代的不少思想傢,例如赫伯特·斯賓塞,威廉·詹姆士, Lachelier, Ravaisson,此外還有科學家,藝術傢,神秘主義者。

柏格森哲學的主要概念包括:la durée, l'intuition, l'élan vital,以及les rapports entre l'âme et le corps.

在歷程的實在觀點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亨利·柏格森的哲學主張“綿延”( durée ) 觀念,即變遷的實在。他認為不衹事物的性質會變遷 (藍色的事物變成紅色,年輕的事物變老),生命本身的物質也會變遷;此外,他也認為概念是靜態與片面的。當我們試着分析事物時,就扭麯並改變了事物;采取某一個觀點,放棄另一個觀點;凍結事物的時間卻未能理解事物的發展,即事物的“生命”。分析必然無法令人滿意,因為事物存在着無限的角度與無盡的片刻。

亨利·柏格森是伯特蘭·羅素邏輯原子論及其分析方法的競爭對手,即使衹是間接對手。不過,與伯特蘭·羅素其他對手不同是,亨利·柏格森不衹是改變了分析方法,還堅持哲學應該完全拒絶分析。他告訴我們,形而上學是“免除特徵”的學科,因此,形而上學家處於必須表達“無法表達之物”的睏窘立場。此外,亨利·柏格森不衹反對簡單事實、簡單事物與偵暺感官作用的觀念,也反對哲學含有事實、事物與感官作用的觀念。他的基本本體論是變遷本體論,其對象不是事物或事物性質的變遷,而是變遷本身,變遷自成一個整體。

主要作品

作品的中譯

  • 張東蓀/編纂,《創化論》,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0年。
  • 張東蓀/譯,《物質與記憶》,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1921年。
  • 潘梓年/譯,《時間與意志自由》,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7年、2007年復印本。
  • 諾貝爾文學奬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譯,《柏格森(1927)》,臺北市:九華出版,1981年。
  • 王珍麗等人/譯,《創造進化論》,長沙市:湖南人民,1989年。
  • 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臺北市:商鼎發行,1992年。
  • 瞿世英/譯,《柏格森形而上學與進化哲學》,臺北市:正文,1993年。
  • 吳士棟/譯,《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7年、2009年。
  • 蕭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蕭聿/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 樂愛國/譯,《笑與滑稽》,廣州市:廣東人民,2000年。
  • 陳聖生/譯,《生命與記憶:柏格森書信選》,北京市:經濟日報,2001年。
  • 薑志輝/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
  • 徐繼曾/譯,《笑》,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陽市:貴州人民,2007年。

相關書籍

繁體本:

  • 尤昭良/著,《塞尚與柏格森》,宜高文化,2003年。

簡體本:

  • 尚傑/著,《歸隱之路:20世紀法國哲學的蹤跡》,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康得與柏格森解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 吳先伍/著,《現代性追求與批評─柏格森與中國近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 王理平/著,《差異與綿延─柏格森哲學及其當代命運》,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參考資料

  1. ^ Search Beacon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 search for Bergson
  2. ^ Quoted in: Zolli, EugenioBefore the Dawn. Ignatius Press. 2008: 89 . ISBN 978-1-58617-287-9.
  3. ^ Gilbert, Martin. The Second World War: A Complete History (p. 129). Rosetta Books. Kindle Edition.


Henri-Louis Bergson (French: [bɛʁksɔn]; 18 October 1859 – 4 January 1941) was a French philosopher who was influential in the tradition of continental philosophy, especiall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until the Second World War. Bergson is known for his arguments that processes of immediate experience and intuition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abstract rationalism and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reality.

He was awarded the 1927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recognition of his rich and vitalizing ideas and the brilliant skill with which they have been presented". In 1930 France awarded him its highest honour, the Grand-Croix de la Legion d'honneur.

Bergson's great popularity created a controversy in France where his views were seen as opposing the secular and scientific attitude adopted by the Republic's officials.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