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 人物列表
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格奥尔格•西美尔 Georg Simmel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费尔巴哈 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威廉·李卜克内西 Wilhelm Liebknecht
约瑟夫·狄慈根 Joseph Dietzgen
格奥尔格•西美尔 Georg Simmel
社会教育  (1858年3月1日1918年9月28日)
格奥尔格·齐美尔
齐默尔
阅读格奥尔格•西美尔 Georg Simmel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格奥尔格·齐美尔
格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 1858-1918),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新康德学派哲学家,以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著作闻名。他把不同学科、不同方法论的视野融为一体,并借助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神学的各种分析模式,研究了诸如宗教、货币经济、道德起源、群体自我

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年3月1日-1918年9月28日,又译为西美尔或齐默尔),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货币哲学》和《社会学》。是形式社会学的开创者。
 

生平与影响

齐美尔1858年3月1日生于柏林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犹太商人家庭,为七个孩子中最年轻的一个。父亲早逝(1874年死),其后齐美尔被一位音乐出版商(Julius Friedländer (1827–1882))收养为被监护人,在这段期间之后,他留下丰厚遗产,足以令齐美尔无经济烦忧。于Friedrichwerderschen 中学毕业后,齐美尔在柏林大学修读历史、民族心理学和哲学,后转为哲学与艺术史,并以拉丁文为副修。1881年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885年获得讲师资格,此年开始以自由职业者(或私人性质的哲学讲师)身份任教于柏林大学。

1890年,齐美尔与女作家Getrud Kinel成婚。他们的寓所坐落于柏林夏洛腾堡区(Charlottenburg-Westend),到访者中有里尔克胡塞尔李凯尔特莱普修斯夫妇和马克斯·韦伯夫妇。由于当是学术体制以及既有的反犹主义背景,齐美尔一直无法获得正式教职,也在这些当时颇有影响力的朋友的帮助下,齐美尔到1900年方克服德国学术管理机构的阻挠,得到柏林大学无薪编外哲学教授(eine unbezahlte außerordentliche Professur)一职。1908年他在海德堡大学的求职,也因为历史学者谢佛(Dietrich Schäfer)反对而失利。

他的授课出自于富于魅力的演讲特色,对逻辑伦理审美宗教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问题的探讨相当受学生喜爱。另外,他也在报纸上发表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各种看法,因此齐美尔的影响力远超出了既有学术范围的框架,作家图霍夫斯基克拉考尔乃至恩斯特·布洛赫都对他评价很高。

齐美尔的哲学观属于先验观念范畴的认识论(von vorbestimmten ideellen Kategorien der Erkenntnis)。他认为,随着演进的选择,人的认识会不断向前发展,且个体性(Individuum)也会因此发展开来,但是,人类在思想上是无法获得生活的全体性(die Totalität des Lebens)。这么说,人类不断发展文明,意图获得更多的生活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更多东西,反过头来使自己偏离的原本道路。诸如货币产生,为了便利生活与交易而生,但最后衍生出来的新的、高度匿名化的现代生活,却使传统社会一去不返。这种论调类似韦伯在看资本主义与科层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在他1900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货币哲学》中,齐美尔认为,货币对社会、政治和个体性的影响将持续扩大。货币经济的发展,不但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统治,还让现代民主制度发展起来。根据齐美尔的观点,现代社会的货币组是以自身为目的而推展—人类的自我感觉(Selbstwertgefühl),以及人们对生活的安排都会透过货币这种媒介日益确定下来。

齐美尔发现,货币成了上帝,因为它已经指向绝对目标的绝对工具。在现代社会,银行比教堂更大、更有势力。银行是现代城市的中心。人的一切感官知觉都与货币有关。但人仍应保有自由权,在货币之外拓展视野——例如建立基于精神交往的社交圈子。借此,令货币的权势止于文化领域:艺术家不仅仅为钱,更应为自己的精神而创作。

相对于魏森(Leopold von Wiese),齐美尔是形式社会学(formale Soziologie)的奠基者之一。形式社会学的目的是,针对所有社会现象,抽象出一些形式予以探讨。因此内容不会是讨论的重点。齐美尔的学说特别试图探讨的是社会连结以及关系的形式,比如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层级(Hierarchien),如在家庭、国家等领域。

1903年齐美尔发表了《大都会与精神生活》(Die Großstädte und das Geistesleben)论文,为其都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但这一份研究发表后并未引起什么回响,但其后间接影响到了美国的社会学发展。 在齐美尔生前,他的著作就被一本本的翻译成意大利语、俄语、波兰语以及法语。在德国,他对后世学人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卢卡奇马丁·布伯马克斯·舍勒卡尔·曼海姆以、魏斯以及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年轻时期的恩斯特·布洛赫就深受齐美尔影响,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曾与晚年的齐美尔针对爱国主义进行批评。

齐美尔等人跟当时的大学者们都有往来,比如他跟滕尼斯、韦伯以及宋巴特在1909年设立了德国社会学学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Soziologie (DGS))。

齐美尔终身并未建构一个连续不变的哲学,或者是社会体系,当然他也没有自成一个学派。他人生最后的一段时间在现在法国史特拉斯堡任教授度过,从1914年开始任职,并从此获得正式讲师资格。

齐美尔对后续社会研究的世代影响很大。他有公开的作品有15部,以及超过200篇专业文章或报纸评论。在都市社会学以外,他对后来的角色社会学影响也很大,但是他并未精确地运用过“社会角色”(sozialen Rolle)这个词汇。在他《社会学》一书(1908年出版)内论冲突的一章,也是后来冲突社会学(Lewis Coser等人的学说)的基础。

作为哲学人,齐美尔经常针对生活哲学进行讨论。探讨此一方向的学者,如法国的伯格森,他的作品也受到了齐美尔思想的影响。齐美尔的出版其实并非全部都是社会学类的。在1908-1917年间,他就没有发表社会学类的文章,而是哲学(1910)、歌德(1913)以及林布兰(1915)。

1911年他在佛莱堡大学获得国家学科荣誉博士(Ehrendoktorat der Staatswissenschaften)的职位,以荣耀他为社会学奠基的成果。在1914年他才获得在Kaiser-Wilhelm-Universität(现为史特拉斯堡大学)的正式教职。

1918年9月26日,齐美尔病逝于史特拉斯堡,死因为肝癌。

齐美尔的社会学

齐美尔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eklektische Wissenschaft)。也就是说:社会学不是单一的学问,而是一个运用其他学科总整而成的新学问。它运用了历史研究、人类学统计心理学以及其他专门学科构成。在其中它所使用的并非使这些学科的原始资料,开创新的总整体系,突显出另一层意义。作为社会学,齐美尔想要描绘人类集体生活的形式,并且试图归整出一些规则,再从这里面找到个体性。因为在物理世界中,并不存在“社会”或“个体性”这样的东西。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学而言,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唯有个体轮廓消失,认识上升到某种抽象层次时才能理解和把握。

齐美尔的第一个著作《论社会差异》(Über sociale Differenzierung)就在处理这样的核心议题。他认为,现代的个体性是在持续发展,持续差异化的,并且越来越明显。个体性的养成,其实是仰赖社会团体紧密的连带(比如乡村相对于都市的生活)。社会化的程度,也就在于个体在社会网络中,跟其他个体交换、交织的复杂而深入程度,当然也影响他们形成差异化的程度。当我们致力于拓展我们的兴趣范围时,我们也为了发展我们自己个体性,拓展更多的空间。齐美尔在最后提到,社会差异化有其进化上的好处,在每个知识领域里面,可以借此不断发展出来,甚至达到极微细的技术发展(技术进步、分工配置、负责组织等)。然而,这样的细微发展也有其代价,那就是在不断扩张、深化的社会认同网络,其实也持续地对个体的生活世界有系统性的介入。 在这个主题上,齐美尔有两本最主要的著作:《货币哲学》。这一本著作是齐美尔对大都市货币经济兴趣的基础,同时也跟其他研究现代性的社会学有所连结(比如韦伯目的理性)。他认为,现代社会将为出自于货币计算的巨大计算理性模型所主导,时间内的钟点就是个例子。时间的计算与货币的计算,才可能使现代性落实。

齐美尔也认为,起初人们对产品的价值,是出自主观评估。但当社会日益复杂化以后,就会影响到社会交流的内涵。为了让交流简化,货币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货币就成了反应价值的工具。在货币里面,价值的世界以及具体的事物就跟他彼此混杂在一起:“货币如同蜘蛛,是人际社会网络交缠的中介。”(Das Geld ist die Spinne, die das gesellschaftliche Netz webt.)货币就是人们比较与让渡事物的原因。只要能换成或货币,所有东西都能够交换,因为它就是被认可的价值单位,同时也是比较的单位(所有事物都被它夷平了(Nivellierung)),在其中再也没有事物可以以质的方式来认识。货币占领生活世界,就是以量的方式战胜质,让手段超越目的—变的只有货币才有价值,产生颠倒。最后货币就控制着我们,而不是原来仅是统一的功能而已。货币是一个毫无面目、没有差异的东西,并且会把所有事物的价值、不可取代性通通磨平。

最后,现代性的个体性就会遭遇以下困境:生活中所有具体的面向尽管已经获得更好的进展,或许获得某种自由,但其实又被困住。相同的对现在的宗教、生活意义以及对未来的承诺纵使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在现代性里面,货币经济犹如新的宗教一样出现,让所有的社会与个人关系都透过它重新构成,也掌管着人们的感觉。

货币哲学

《货币哲学》乃齐美尔针对现代社会生活特征的归总式论述,全本分作两大部分、六大章节。前一部为论货币本身,第二部分论货币所产生的生活型态。

比较要补充上述《货币哲学》部分的论述在于:货币并非如自然科学的自变项,可以毁灭封建、开创民主制度,这中间关键在于,透过货币在数个世纪内渐次大量运用中,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型态,其中一样他相当强调的是如人们原本要追求more life,却从中产生了意想不到more than life的东西。但是他也认为,现代社会在人身自由上比过去封建社会更多,原因在于人与土地关系断裂开来了,可以自由移动(这一点在马克思理论中也出现过),大都会生活是其中最典型的生活型态,活在都会里面,人们具有高度的匿名性,也显示著货币交换过程中的高度匿名性。

虽韦伯对齐美尔评价很高,且法国书评曾经出现涂尔干从道德评论《货币哲学》,但本书问世时评价两极。

大都会的生活型态

也被翻译为《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作品简析 首先要理解大城市精神生活的理性主义特点,大城市的精神生活跟小城市的不一样,确切地说,后者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情感和直觉的关系之上的。直觉的关系扎根于无意识的情感土壤之中,所以很容易在一贯习惯的稳定均衡中生长。相反,当外界环境的潮流和矛盾使大城市人感到有失去依靠的威胁时,他们——当然是许许多多个性不同的人——就会建立防卫机构来对付这种威胁、他们不是用情感来对这些外界环境的潮流和矛盾作出反应,主要的是理智,意识的加强使其获得精神特权的理智。 典型的大城市人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事务往往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这使得现代的聪明才智越来越变成一种计算智慧。首先,这么多人聚居在一起,利害关系千差万别,他们的各种来往和活动相互间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如果在约好的事情上和工作中没有准确的时间观念,那就会全都乱了套, 大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迫使生活要遵守时间,要精打细算,要准确,这不仅与它的货币经济和理性主义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也使生活的内容富有色彩,有利于克服那种要由自己来决定生活方式、拒不接受被认为是普普通通千篇一律的外界生活方式的非理性的、本能的、主观独断的性格特点和冲动。 另一方面,准确地一分钟一分钟地规定生活方式而形成最无个性的同样的因素也在谋求最有个性的东西。当主体必须完全接受这种存在形式的同时,他们要面对大城市进行自卫,这就要求他们表现出社会性的消极行为。大城市人相互之间的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叫做矜持。在小城市里人人都几乎认识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而且跟每一个人都有积极的关系。在大城市里,如果跟如此众多的人的不断表面接触中都要像小城市里的人那样作出内心反应.那么他除非要会分身术,否则将陷于完全不可设想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我们面对在短暂的接触中瞬息即逝的大城市生活特点所拥有的怀疑权利,迫使我们矜持起来,于是,我们跟多年的老邻居往往也互不相见,互不认识,往往教小城市里的人以为我们冷漠,毫无感情。 为什么偏偏只有大城市才会引起最独特的个人存在的欲望呢(不管它是否总有道理,也不管它是否都能成功)?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通过那种可以称之为客观精神的东西对主观精神的优势,现代文明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在诸如语言和法律、生产技术和艺术、科学和家庭环境问题上体现出了一种总体精神,这种总体精神日渐发展,结果是主观的精神发展很不完善,距离越拉越大。如果我们纵观一下一百年来由于各种事物和知识、由于教育和舒适的条件而形成的文明,用它来跟同一时期的人的文明进步比较一下(哪怕跟最高的水平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发展差异是令人吃惊的。在某些方面,如教养、关心体贴人和献身精神,人的文明与过去相比反而有所倒退。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分工的越来越细。因为分工越来越细,对人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单一化。这种情况发展到极点时,往往就使作为整体的人的个性丧失殆尽,至少也是越来越无法跟客观文明的蓬勃发展相媲美。人被贬低到徽不足道的地步,在庞大的雇佣和权力组织面前成了一粒小小的灰尘。 还需要指出的是,大城市是超越于一切个性的文明的舞台。在大城市里,雄伟舒适的公寓建筑、学校的集体生活方式和明确的校服制度,都说明大城市充满着具体的无个性特点的思想。可以说,这种情况不能使个人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个人的生活变得极为简单,个人的行动、兴趣、时间的度过以及意识都要由各方面来决定,他们似乎被放到河面上托着,几乎不需要自己游泳。可是另一方面,生活却越来越由无个性特点的内容和现象组成,而这些无个性特点的内容和现象要排斥本来有个性的色彩和特点,这就刚好使得这种必定能产生最大特点的个性丧失了。

论流行

这是一篇论文,并非专书。事实上齐美尔书目著作不多。

齐美尔认为,在流行发展过程中兼具两种貌似矛盾特色,一个是模仿群体特征的“趋同”(imitation),但个体在其中却又有一种要突显自己的“标异”(demarcation),所以流行始终都在一窝蜂、又快速消散之间的双元性摆荡,原因就在此。齐美尔特别提到14-15世纪佛罗伦斯没有流行,因为当时每个人都自有一套的穿着方式,因此无法产生趋同。 另外,流行还有一种强烈的“活在当下之感”(sense of present),强调流行是一种忘却过去,也不想未来的运动过程。 其他在论流行里面约略提到的,诸如第三阶级的出现、流行在现代社会尤其特出原因在于国家体制的关系、流行与忌妒的关系等等。

关于流行的社会学研究,在齐美尔之前有史宾塞的;在<论流行>之后,最出名者一个是美国布鲁默的“集体选择”研究,以及法国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 一般后世学者论流行时,往往会认为齐美尔是一个“涓滴理论”(trickle down),即他主张流行是由上阶层开始带动,下阶层模仿的过程,其他研究散布过程理论者,出现由下而上、水平传递等观点,认为自己是跟齐美尔传统观点不同的。事实上齐美尔虽有这种说法,但是并非紧扣阶级观点,只是被后世过度诠释。

齐美尔身后

齐美尔由于犹太人身份,加之并非完全科学化的论述,在死后与20世纪初期没没无闻,事实上思想却广为其他社会学家引用,影响甚钜。如功能论帕森思对现代社会的观点、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曾为他与韦伯的学生、象征互动论从他观察大都会生活上获得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德国哲学与社会学家哈伯玛斯等人,而社会学家卢曼更是在1980年代后大力复兴与倡导齐美尔观点与哲学。现在,齐美尔也广为后现代论者重视。

在两岸三地,台湾部分有由联经出版社出版,刘小枫翻译与撰写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在中国大陆有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货币哲学》、《社会学》全本翻译。

主要著作

  • 女性的心理学(1890)
  • 论社会差异(1890)
  • 历史哲学问题(1892, 第二版出版于1905/1907)
  • 道德知识导论(1892/93)
  • 货币哲学(1900)
  • 羞耻的心理学(1901)
  • Stefan George.一份关于艺术哲学史的研究(1901)
  • 康德十六份讲纲(1904)
  • 时尚哲学(1905)
  • 康德与歌德。现代世界观的历史(1906出版,1916年修订)
  • 论宗教(1906,1912修改)
  • 叔本华与尼采(1907)
  • 社会学—对社会化形式的调查(1908)
  • 哲学主要问题(1910)
  • 文化哲学全集(1911)
  • 歌德(1913)
  • 德国内部的改变(1914)
  • 历史时间的问题(1916)
  • 林布兰。一份关于艺术史的研究(1916)
  • 战争与精神决断(1917)
  • 社会学基本问题(1917)
  • 历史理解的本质(1918)
  • 生活观点。四个形而上的章节(1918)
  • 现代文化的冲突(1918)


Georg Simmel (/ˈzɪməl/German: [ˈzɪməl]; 1 March 1858 – 26 September 1918) was a German sociologistphilosopher, and critic.

Simmel was on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German sociologists: his neo-Kantian approach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sociological antipositivism, asking what is society?—directly alluding to Kant's what is nature?—presenting pioneering analyses of social individuality and fragmentation. For Simmel, culture referr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s through the agency of external forms which have been objectified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Simmel discussed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in terms of "forms" and "contents" with a transient relationship, wherein form becomes content, and vice versa dependent on context. In this sense, Simmel was a forerunner to structuralist styles of reason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With his work on the metropolis, Simmel would also be a precursor of urban sociology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 acquaintance of Max Weber, Simmel wrote on the topic of personal character in a manner reminiscent of the sociological 'ideal type'. He broadly rejected academic standards, however, philosophically covering topics such as emotion and romantic love. Both Simmel and Weber's nonpositivist theory would inform the eclectic critical theory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Simmel's most famous works today are The Problems of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1892),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1900),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1903), and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Sociology (1917), as well as Soziologie (1908), which compiles various essays of Simmel's, including "The Stranger", "The Social Boundary", "The Sociology of the Senses", "The Sociology of Space", and "On The Spatial Projections of Social Forms". He also wrote extensively on the philosophy of Schopenhauer and Nietzsche, as well on art, most notably through his Rembrandt: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 (1916).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