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 人物列錶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卡爾·馬剋思 Karl Marx
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John Stuart Mill
赫伯特·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費爾巴哈 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約翰·弗裏德裏希·赫爾巴特 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弗裏德裏希·謝林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威廉·李卜剋內西 Wilhelm Liebknecht
約瑟夫·狄慈根 Joseph Dietzgen亞歷山大·赫爾岑 Alexander Herzen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社會教育  (1788年二月22日1860年九月21日)
阿圖爾·叔本華
亞瑟·叔本華
籍貫: 波蘭但澤

閱讀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叔本华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衹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繫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衹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壓抑、扭麯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後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後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産生了較大影響。
生平
叔本華生於波蘭但澤(今格但斯剋)。父親海因裏希·弗洛裏斯·叔本華(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後自殺。母親約翰娜·叔本華(Johanna Schopenhauer)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傢,與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親的關係一直不好,隔閡非常深,最後關係破裂。但由於他繼承了他父親的財産,結果使他一生過着富裕的生活。叔本華死後,將所有財産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他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纔得以進入大學。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並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裏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贊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嚮,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他稱柏拉圖為神明般的,康德為奇跡般的,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厭惡後來費希特,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為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麽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但憑這部作品他獲得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在這裏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選擇與自己認為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傢的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峰,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衹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了,衹能凄涼地離開柏林大學。
1833年在大學裏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剋福,並在那兒渡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個指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重大差異。之後他出版了多種著述,1841年出版了《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由於這兩篇是丹麥科學院的有奬徵文,於是他鄭重的說明,第一篇論文獲科學院褒奬,第二篇未獲科學院褒奬,在之後的書中他一再對丹麥科學院冷嘲熱諷,在他成名後,丹麥科學院也成了一時間的笑柄。但這本書也幾乎無人問津。1844年,在他堅持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早已絶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傢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寥寥無幾。1851年,他完成了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結果就是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他獲得了聲譽,使他瞬間成了名人。有人寫了《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傢。
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纔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剋的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 叔本華在最後的十年終於得到了聲望,但仍然過着孤獨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有人說這個名字是用來諷刺黑格爾,也有人說不是。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
作為一個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稱為性情中人:談過戀愛;也曾被稱贊為一個詼諧且能侃侃而談的人;他每天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脾氣火暴,曾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因為受不了她的吵鬧並且多次勸阻都沒有效果,他為此還特意寫過一篇論噪音)並造成她殘疾,因此叔本華需要按季度付給她終生補償。在此人過世時,叔本華寫到:“老婦死,重負釋”(obit anus,abit onus)。他的生活受人詬病,與他的哲學相悖更讓人鄙薄。羅素在他編寫的著名的西方哲學史中這麽說:假若我們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是不真誠的。在叔本華的論女性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的態度,他認為女性“衹是冀求恬靜,平穩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淺顯--一言以蔽之,她們的思想是介於成人和小孩之間”“不理性”互相仇視”“總事事陷入主觀”。
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坐着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時之後,當傭人再次進來時,發現他已經依靠在沙發的一角,永遠的睡着了。
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這篇博士論文寫於1813年,當時叔本華25歲。在1847年被重新修訂過一次。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可以被概括地表達為: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說沒有一個無法被解釋的事物。
叔本華首先對充足理由律的本質作出了描述,他說在他之前這條定律的被不明其理的人們濫用了,從而常常使人陷入謬誤和混亂。在他看來,充足理由律的兩種基本性質被混淆了,一是將它用於判斷,即判斷為真的理由,其次是將它用於對象的變化,即事物變化的原因,這兩者實質上是不同的。事實上,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有四種不同的意義,即一切表象都可以從四個層次上進行解釋,從而將這四種意義比喻為“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在叔本華那裏具有一種先驗的地位,即它是不能證明的。叔本華認為康德等人試圖證明它是徒勞無功的,因為為了證明一個特定命題,就必須假定一個給它正確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卻正是充足理由律。為了證明它,就必須假定它成立,所以證明這個命題將陷入不可避免的循環論證。他的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維特根斯坦。此外叔本華將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同一律、排他律並列,把它看成第四個思維規律。
四重根
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的四種不同表現形式分別是:因果律,邏輯推論,數學證明,行為動機。這四種形式並不作為證明充足理由律的原因,而是充足理由律在這四者中表現其自身。
叔本華認為因果律衹作用於表象之間而和物自體沒有絲毫聯繫,而且一切表象間都受到因果律影響,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其先前的一個原因。象上帝這樣一個不動的動者或者不存在的東西進入存在被叔本華認為是絶對不可能的。基於這個立場,叔本華既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又是一個完全的宿命論者。
邏輯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個先驗的、在它之前的真理,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現形式的第二個形式。叔本華將引導至真理的途徑分為邏輯的,經驗的,超驗的,超邏輯的。這四種理由和根據證明真理本身的同時也表現了充足理由律。
因果律中的表象被認為是時間和空間中純粹直觀的表象,而時間和空間本身是在對表象觀察中被感性地連續知覺到的表象,兩者間的本質區別是物質。這裏叔本華沿用了康德的看法,時間和空間分別對應於數學和幾何。時空中的表象是數學證明的前提而不是它可證明的依據。
人的行為動機被叔本華認為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種形式。也就是說,人的每一個行為必有其動機上的原因,並從動機上得到解釋。事實上這一看法引出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奠定了它的倫理學說。
對康德哲學的批判
叔本華對康德是充滿贊美之情的。在對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標題上,他引用了伏爾泰的話: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
叔本華認為康德的最大功績不是他的認識論,而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他認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象,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範疇共同構成經驗對象的理論。叔本華發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麽就具有思維,要麽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在康德那裏,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認為僅用直觀我們就能獲得經驗對象。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通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衹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建議讀這本書的前提是《純粹理性批判》、《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對康德哲學的批判。更確切的說,這本書的主旨是作為表象但最終作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將兩者並列的。在這本書中,叔本華試圖解决康德哲學遺留下的難題。和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不同,叔本華保留了物自體,並將其定義為意志。所以這整部書都是為了闡述這一思想的,他從寫下這本書到去世為止堅信自己已經解决了世界之謎。
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詮釋了充足理由律,解釋為什麽現象世界必須通過充足理由律來瞭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顯現的細節,它是一種既不滿足又不停止,盲目的衝動,要求人從自身存在本質即欲望之中解放出來;第三部分試圖通過對自然和生命的審美,即藝術中獲得一種短暫的慰藉;第四部分以倫理學和禁欲主義的形式提供一種可能獲得拯救的方式。
對於叔本華而言,世界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體是認識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認識的,是世界的支柱,我們每個個人正是這樣一個主體。而客體則是我們通過先驗的時空範疇去認識的事物,比如我們的身體。主體和客體共同構成作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華認為人們的先天認識衹有時間、空間和因果律,而這些東西都衹在表象間發揮作用、形成聯繫,和意志本身無關。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體化。他認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人的一切行為是由意志活動和行為活動兩方面構成的,在叔本華看來兩者是具有同一性的。這裏好像他犯了個錯誤,即我們通常認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着不可逾越的鴻溝,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這是麯解了叔本華關於意志的定義。在叔本華看來,意志活動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過程的那種活動,因為這種活動屬於表象和物自體即意志無關。意志衹在行為活動中使自己現身。事實上它應該被理解為某種無法抑製的衝動,確切的說是盲目的衝動,某種非理性的欲求。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這種盲目的衝動,一切表象中的活動衹是使我們感覺自由的假象。意志是一種不能被剋服的東西,我們每一行為都是意志的現身。
對於那些非生命體,純粹物理的對象,意志似乎並不存在,但叔本華駁斥了這種觀點。他認為在無機的自然中,意志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獲得客體化。就象人類行為一樣,意志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頭中使自己現身。這樣,作為意志最終呈現的問題被解决了,這一形而上學的概念就在無處不在又漫無目的永不滿足的力中使得自己現身。意志實質上在叔本華那裏就是控製我們所處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
美學
叔本華是個涉獵廣泛的美學家,他對音樂、繪畫、詩歌和歌劇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藝術看作是解除人類存在的痛苦一個可能途徑。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對柏拉圖表示了敬意,在這裏他討論了藝術以及藝術的積極意義。他認為藝術是獨立於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擺脫意志無處不在的訴求。而這種藝術的表象和柏拉圖的理念論有相似之處。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為瞭解釋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遇到的各種事物中,有些事物與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的個體性就幾乎分辨不了。於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問題,在柏拉圖看來,衹有理念是永恆的,而經驗世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叔本華意識到柏拉圖的理念論和康德的物自體有異麯同工之妙,康德認為知識衹是在認識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圖認為我們認識的經驗世界不是真正的認識對象,衹有理念纔有意義。
叔本華藉鑒了他們兩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體不能被完全認識但能被直接認識。意志作為自在之物,不從屬於時間、空間和因果律,因此不是個體化地被認識。柏拉圖的理念則可以在作為意志的客體化在客體化的對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藝術就是對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個具體顯示。這種把握和顯示同樣具有一種絶對的普遍性和超時間或空間的本質,所以它就具有這樣一種能量,能將人類從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脫出來。於是美也就具有了極高的價值。藝術傢作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過理念把現象和意志相分離,這種能力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叔本華認為藝術品具有一種超時間的本質,而音樂同時具備超時間和超空間的本質,所以音樂不衹是對理念的復製,它還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種更高的價值。對叔本華來說,音樂和表象世界幾乎是並列的存在。但這種美都衹能使人們從意志那裏得到暫時的解脫,因為這種對於美的訴求衹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倫理學
叔本華認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叔本華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他將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衹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利己
叔本華認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範。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着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産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範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這些行為在叔本華看來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麽都沒有。基於這個原因的庸俗情況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那些為了生理需求上的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適等等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極端不道德行為。
惡毒
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叔本華認為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於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叔本華認為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衹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
叔本華認為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導出來。
同情
叔本華認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他說我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産生敬意正說明了那些道德行為與衆不同,是不可思議的。他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産生同感,而衹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衹局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贊美詞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盡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叔本華認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公正和仁愛這兩者。
人的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於一切行為的動機都出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所以一個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則一個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華認為這三者的比例在一個人的性格中無法改變,他對這個觀點的論證是從人類的普遍態度出發的。對於一個過去犯過錯的壞人,人們就對他永遠不抱有信任的態度;一個被認為是好人的人,無論做了什麽錯事總能受到人們信任;攻擊對方時,我們都攻擊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為性格被認為是無法改變的東西,例如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叔本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質,再有本質的發揮,所以一切行為都是出自我們個人的自由被他認為是絶對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華認為對於道德基礎,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論證是最睏難的問題。由於同情心的本質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認為人,我其實本無差異。在利己和痛苦主義者看來,他人和自我之間存在一種絶對的差別,這是他們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間的無差異性,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開而去,就是認識到萬物間的無差異性,這裏叔本華對道德起源的論證存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嚮(萬物一體),和中國的莊子的齊物思想本質上有共同之處。
叔本華的倫理學大致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描繪:萬物間無差異-->人、我間無差異-->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愛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悲觀主義和禁欲主義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有時被解釋是受他的家庭環境因素而造成的。他的父親易怒而憂鬱,他的母親自私而冷漠,但這不是從他的哲學層面上來談討的。
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構建於兩個基礎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雖然是同一的,並且共同構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衹是意志的客體化;二是意志永遠表現為某種無法滿足又無所不在的欲求。於是世界本質就是某種無法滿足的欲求,所以從邏輯上說,它永不可能被滿足。所以如果不能滿足的欲求是某種痛苦,那麽世界就無法擺脫其痛苦的本質。人們衹是永遠試圖使自己的欲求滿足,但這種滿足卻更加證明和顯現了意志本身,這被叔本華認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認為無論一個人是樂天派還是悲觀派,都不能擺脫根本上的痛苦,樂天派衹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對悲觀主義的懷疑者們衹能從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上進行爭論而不是爭論悲觀主義本身。
叔本華的這種論調有時候使他被認為是虛無主義者,但事實上叔本華認為生命具有某種意義,雖然它是一種消極的意義。意志本身雖然無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卻體現了某種意義。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第四部分中,叔本華提供了一種以禁欲主義的方式來找到希望的可能。他認為人衹有在擺脫一種強烈的欲望衝動的時候才能獲得其根本上的自由,衹有打破意志對於行為本身的控製,才能獲得某種幸福的可能。但叔本華卻又強調這種禁欲主義的行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種苦行。
論命運
叔本華是一個徹底的宿命論者和决定論者。表象間受到因果律的影響,而表象和意志間沒有聯繫。意志通過某種超因果律的卻又基於因果律的法則和表象世界發生關係。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嚴格的必然性而發生,我們所感覺到的自由意志仍是處於表象世界的活動,而我們所觀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為都受到意志這樣一種神秘的力量的控製。這種觀點可以被歸納為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但不能想我們所想的。
叔本華的這種决定論受到了兩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的強烈認同,他們都認為這種對自由意志的解釋給予了他們莫大的安慰。
論死亡
叔本華不贊同自殺,因為自殺行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顯現。同時他也認為死亡並非什麽不好的事情,他的論點基於他的形而上學,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他認為人們對於死亡最大的恐懼在於他們無法想象這樣一個事實:我死了,但這個世界卻仍然運行着,而這個觀點的錯誤在於人們認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歸於無。叔本華認為人類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內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變化都衹在於表象之間。出生衹是從前一狀態轉變而來的,所以不是一種無的狀態。同樣,死亡也不是歸於無,而衹是以另外一種狀態存在於表象世界中。
論教育
叔本華認為我們的知識來自於直觀感覺對於客體一種直接把握,然後經由抽象思維將它概括為某種概念。因此人們在學習時應該遵循直觀知識先於概念知識的順序。他認為現實中的教育則完全相反,小孩們往往先被灌輸許多不曾接觸過的概念,衹有在他們成年後才能接觸到直觀知識,這導致了人們的判斷力直到很晚纔成熟起來。這種觀點被他挪用到人際交往中,他認為孩子們衹聽到那些美好的故事,對真實生活的痛苦卻一無所知。這種現象導致了人們隨着年紀的增長,知識沒有隨之有更多的增長,而衹是通過直觀知識來排除已有的錯誤概念。
論宗教
各種宗教之間的基本差別不在於它們是一神教或多神教,泛神論的還是無神論的(佛教是無神論的),而在於它們是樂觀主義的還是悲觀主義的。
正如多神教乃許多自然勢力的人格化一樣,一神教也是整個自然勢力整個的人格化。 我不得不承認,由於我自己的哲學以及對印度思想研究的結果,我腦子裏無法容納這種思想。
耶和華乃波斯教中善神的化身,而撒旦則為波斯教中惡神的化身,善之神和惡之神是不能相離的。可是,善之神又是因陀羅的化身。
信仰和智識不可能在同一個頭腦中相安無事,它們像一狼一羊同處一籠,智識勢將吃掉同伴的狼。在宗教所作的死亡掙紮中,我們看到宗教抓住道德不放,想要表示自己是道德的根源。沒有用!真正的道德並非基於宗教,儘管宗教認可道德因此也支持道德。 信仰有如愛,愛是不能強迫的;如果要強迫別人去愛,便會産生恨,因此,最先産生不信仰的,就是這種強迫別人信仰的企圖。
我們可以從下述事實來看看宗教所具有的是什麽樣的惡心,即誰是要嘲笑宗教,誰就會遭受嚴厲的製裁。
批判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旨在論證這樣一個觀點:我們所處的表象世界背後有一個純粹意志的真實世界,他的整本書以及之後的幾乎全部作品都試圖使他的讀者們相信存在這樣一個意志的世界。但這樣的世界觀存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他的世界是由充足理由律建立起來的,二是他是以一種人本主義的觀點來建立世界的。這樣,他的悲觀主義世界觀就是建立在一種主體客體兩分的基礎之上。意志世界和表象世界,事實上正是世界的主體和客體兩方面,而人衹是一種作為世界主體的一種被造物,也就是純粹的客體。這樣他所描繪的世界就不是以一種超越人性的觀點所建立起來的,而衹是從人性本身對世界所作的詮釋。
此外對於早期的叔本華來說,一種更高維度的、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可能的,但隨着他的年齡增長,他也慢慢變得康德式的了。在接觸了印度哲學以後,他更傾嚮於透過一種神秘主義經驗來通達關於物自體的知識,它不再是通過一種理智直觀,而是通過某種所謂的頓悟。
影響和評價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
哲學家:尼采、薩特、維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爾、霍剋海默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榮格
作傢:托爾斯泰、莫泊桑、托馬斯曼、貝剋特、斯韋沃
藝術傢:蕭伯納、瓦格納、馬勒
詩人: 狄蘭·托馬斯、博爾赫斯
科學家:愛因斯坦、薛定諤、達爾文
叔本華是少數維特根斯坦閱讀並欣賞的哲學家之一。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啓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尼采十分欣賞他的作品,曾作《作為教育傢的叔本華》來紀念他。瓦格納把歌劇《尼伯竜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莫泊桑稱他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藉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
《叔本華》-傳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版次:第1版
作者:(法)迪迪埃·雷蒙
詳細介紹:
《叔本華》一書從叔本華的人生故事寫起,又將這些故事引嚮其哲學思想的內核。書中大量穿插引用叔本華的原作,並作出精要分析,使叔本華的生活世界與思想世界呈現出一種相互交織的狀態。 本書不僅概述了叔本華的生平,更介紹了叔本華的哲學體係以及影響其哲學體係建立的生平事件。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迪迪埃·雷蒙,法國著名傳記作傢。
內容摘要:
從小,父親就嚮叔本華灌輸一種四海為傢的思想,教他閱讀“世界這本大書”。叔本華畢生深愛着父親,和母親的關係卻一直十分緊張。愛情生活的波折也讓她對女性的態度多呈憤抑和抗拒之勢。 本書從叔本華的人生故事寫起,又將這些故事引嚮其哲學思想的內核。書中大量穿插引用叔本華的原作,並作出精要分析,使叔本華的生活世界與思想世界呈現出一種相互交織的狀態。
圖書目錄:
引言
遊歷的歲月
求學歲月
環視世界
苦悶:叔本華哲學中的特有問題
苦悶的形象
苦悶的變體
引用註釋
參考書目


Arthur Schopenhauer (22 February 1788 – 21 September 1860) was a German philosopher known for his atheistic pessimism and philosophical clarity. At age 25, he published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which examined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whether reason alone can unlock answers about the world.

Schopenhauer's most influential work,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emphasized the role of man's basic motivation, which Schopenhauer called will. His analysis of will led him to the conclusion that emotional, physical, and sexual desires can never be fulfilled. Consequently, he favored a lifestyle of negating human desires, similar to the teachings of ancient Greek Stoic philosophers, Buddhism, and Vedanta.

Schopenhauer's metaphysical analysis of will, his views on human motivation and desire, and his aphoristic writing style influenced many well-known thinkers including Friedrich Nietzsche, Richard Wagner, Ludwig Wittgenstein, Erwin Schrödinger, Albert Einstein, Sigmund Freud, Otto Rank, Carl Gustav Jung, Leo Tolstoy, and Jorge Luis Borges.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