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表
向明 Xiang Ming郭沫若 Guo MoRuo夏承焘 Xia Chengdao
刘学锴 Liu Xuekai周天游 Zhou Tianyou袁行霈 Yuan Hangpei
方诗铭 Fang Shiming陈尚君 Chen Shangjun吴则虞 Wu Zeyu
赵超 Zhao Chao吕思勉 Lv Simian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钱穆 Qian Mu柏杨 Bai Yang葛剑雄 Ge Jianxiong
顾诚 Gu Cheng易中天 Yi Zhongtian屈维英 Qu Weiying
林语堂 Lin Yutang吴晗 Wu Han孙立群 Sun Liqun
张研 Zhang Yan二月河 Eryuehe阎崇年 Yan Chongnian
郑彭年 Zheng Pengnian张笑天 Zhang Xiaotian陈汝衡 Chen Ruheng
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王利器 Wang Liqi马非百 Ma Feibai
朱谦之 Zhu Qianzhi杨伯峻 Yang Bajun王明 Wang Ming
马叙伦 Ma Xulun道源法师 Dao Yuanfashi岑仲勉 Cen Zhongmian
余嘉锡 Yu Jiaxi袁珂 Yuan Ke米庆余 Mi Qingyu
辛元欧 Xin Yuanou陶希圣 Tao Xisheng刘凤舞 Liu Fengwu
张恨水 Zhang Henshui周汝昌 Zhou Ruchang俞平伯 Yu Pingba
刘心武 Liu Xinwu蔡义江 Cai Yijiang贾平凹 Gu Pingao
周思源 Zhou Saiyuan张爱玲 Zhang Ailing胡文彬 Hu Wenbin
胡适 Hu Shi唐明文 Tang Mingwen王蒙 Wang Meng
聂鑫森 Nie Xinsen崔耀华 Cui Yaohua刘世德 Liu Shide
黄霖 Huang Lin戴敦邦 Dai Duibang马瑞芳 Ma Ruifang
何玉茹
作者  (1952年)
籍贯: 河北石家庄

现实百态 Realistic Fiction《一个叫李文娟的人》

阅读何玉茹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何玉茹,女,1952年生于河北石家庄。1986年毕业于廊坊师专中文系,1986年7月开始,先后任《河北文学》、《长城》的小说编辑、副主编,1997年调入省作协创研室专业创作。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小说近300万字。短篇百余篇,中篇40余部,其中短篇小说《田园恋情》、《楼下楼上》、《杀猪的日子》、《红沙发》,中篇小说《绿》、《太阳为谁升出来》、《素素》等曾获省级奖,多篇小说被书刊选载。
  
  1986年毕业于廊坊师专中文系。历任《河北文学》、《长城》杂志小说编辑。河北省作家协会创研室创作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何玉茹 - 主要作品及所获奖项
  
  何玉茹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爱看电影的女孩》、《小镇孤女》、《生产队里的爱情》,小说集《她们的记忆》,发表短篇近百篇,中篇40余部。
  中篇小说《绿》、短篇小说《田园恋情》、《楼下,楼上》均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入围中国作协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1999年短篇小说《到群众中去》进入“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太阳为谁升出来》、《素素》分别进入2000年和2001年“中国小说排行榜”。
  何玉茹 - 作品简介
  
  何玉茹作品
  《冬季与迷醉》
  李三定沉默少言,心无城府,不懂世故,在崇尚身强体壮能言善辩的年代他既无体力又无口才,因此,总是受家人的打骂和争强好胜的姐姐们的嘲笑,又莫名其妙地被卷入村子的人事纠纷和派系争斗里。然而,外界的粗暴与荒谬并不能真正干扰他做实实在在的活儿,他不知不觉地用艺术化的劳动抗拒着生活的政治化和庸俗化。
  冬季是人生困窘的象征,与蒋寡妇的迷醉是人生沉迷于肉欲的象征,李三定在豆腐村学会了木工,他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那正是由世俗化向艺术化的人生超越的象征。
  
  何玉茹作品
  《爱看电影的女孩》
  高中毕业的农村女孩黄玲玲为了精神上的解脱和寻求,从农村只身来到了城市,同学白丽平像一条桥梁为她与城市之间疏通了道路,使她先认识了百货店的华子,又认识了电影公司的叶北岸,又与书店的童珍偶然相遇,而这其中,电影始终是她不可缺少的内在的驱动力量。因此,就构成了一位少女的一段独特的情感、心路历程。她对电影的爱,对朋友们的爱是不言而喻的,但她时时感受的陌生、孤独以及存在的不稳定也是真实的,她渴望的能够真正与她的心魂贴近的东西,或许永远只是一个电影般的虚幻的远景。独以及存在的不稳定也是真实的,她渴望的能够真正与她的心魂贴近的东西,或许永远只是一个电影般的虚幻的远景。
  何玉茹 - 创作经历
  
  何玉茹
  我写《冬季与迷醉》
  写《冬季与迷醉》,我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印象中写作的过程很投入,也很艰辛,投入是对小说中人物和人物所处的生活的投入,艰辛是为人物和这段生活要找到最合适、最小说化的表达。
  记得写作中,在眼前闪现的最多的几个词是:迷醉,孤独,困窘,滑稽,腊月,过年,冬季等等,这些词有精神的,有物质的,有温暖的,有寒冷的,有外在的时间、环境,也有内在的心灵、心魂,它们出现时,我几乎是兴奋的,我预感,因为它们的存在,小说也许会变得丰富,充满张力。伴随了这些词,当然还有无数个我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场景,我自己就是那段生活的亲历者,它是既荒唐又日常,既喧嚣又静寂,既被困又有青春难抑的叛逆,它让今天的我不安而又感动。也许那段生活并不足为奇,因为亲历过它的不只我一个,奇的应该是,我今天要拿它做材料写成一部小说了;奇的还应该是,我用什么办法来处理这些材料?我觉得,那段生活有点像一颗种子,一直埋在地下,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有了发芽、开花的机会。开出来的花,当然就再不是原来的种子了,它和种子不一样,和别的花也不该一样,不然有什么理由让读者来喜欢它呢?
  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不过是讲一个十八岁男孩在一个冬天里发生的一些事。冬天是1969年的冬天,男孩是从一所城市中学回到了家乡的中学生李三定。冬天既是自然季节,也寓意严酷的政治气候,而李三定面对的不仅是自然和政治的双重季节,更有在这季节笼罩下的家庭环境、日常生活。一切好像都那么平淡无奇地开始了,但一切又都那么地不对劲,在一件件的不对劲中,这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只能更加走向自己的内心。他总是在被迫中行动,一点由不得自己,看上去懦弱而又不入流,但叫人欣慰的,是他又总能在行动的狭小空间中相遇自我,相遇“迷醉”,于是,“迷醉”便在冬季的严酷中奇迹般地发生着;于是,没有传奇的日常生活,由于李三定的变被动为主动,竟是有了一点心灵传奇的意味。
  
  何玉茹作品
  李三定的回乡生活,是从看杀猪开始的。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却又每天受到家人“今后干什么”的逼问。父亲希望李三定做一名小学教师,李三定本能地反对,他宁愿看杀猪,宁愿做猪肉,宁愿拉土垫沙,宁愿当值班民兵,宁愿逃离到百里之外的姑姑家去。当然这些他也都不喜欢,但在这一个又一个的被迫行动中,也同时完成着他的成长。在杀猪场上,他以一种曾迷醉过的防御技能救下了小学同学金大良;在厨房里,他又因对做猪肉的迷醉赢得了母亲的赞赏;在拉土垫沙中,他和蒋寡妇朝夕相处,获得了厨艺和性的双重迷醉……最后,他被迫去了姑姑家,终于与“木工”相遇,彻底将自己投入了进去。在这其中,他不仅被迫做事,还被迫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领略了人与人之间冬季一般的严冷。好在,冬季里有一个腊月、一个春节,腊月和春节是上千年的底子,有了这底子,严冷中的人们就有了希望一般,从中汲取温暖,相遇迷醉,迷醉哪怕是瞬间的,也多少可以抚慰艰难困苦的人生了。因此我是非常在意这千年的日常生活的底子的,它既是生活之底,也是这小说之底,没有它,其它一切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
  在小说中,我努力让自己做到,最细致入微地写实,同时又最大可能地写意,就是说,呈现给读者的不应仅仅是一个故事,一些场景,一些人物,一些细节,而更应有这些东西背后的意蕴。这意蕴到底是什么,我很难一句话讲得清楚,它也许是人在这世上的“孤独与救赎”(评论语),也许是人的“生存的勇气和超越的迷醉”(评论语),也许是纷乱人世,“耕种自己的田地要紧”,也许是在强调非常历史时期的寻常生活和人性本身的力量。不管怎样,我期待它丰富、多义,期待读者在阅读中各有一份心灵的相通,这可说是我最大的心愿了,我会因此觉得,我是对得起这小说的,也是对得起读者的。
  何玉茹 - 人物评价
  
  左起何玉茹、铁凝、张立勤
  生存的勇气与超越的迷醉
  《冬季与迷醉》是何玉茹精心打造的一件艺术品。它是写实的,却又是写意的;它是平淡的,却又是余味无穷的;它是清澈的,却又是浑朦繁复的。何玉茹虽然始终把人物框定在吃喝拉撒的层面,但是它的意义却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层面,而是做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从而使它不仅成为少年李三定的心灵的成长史,也是人的生存历程的象征。冬季是人生困窘的象征,与蒋寡妇的迷醉是人生沉迷于肉欲的象征,李三定在豆腐村学会了木工,他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那正是由世俗向艺术化的人生超越的象征。艺术化的人生也就是审美化的生存,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从此李三定“已经不是春天时候的李三定了,他瘦瘦的身体,像是长了许多的力气,他小小的脑袋,像是多了不少的主意,这使得他走在人前,显得不急不躁,不亢不卑,从容得多了。”即便是米屯固把上大学的指标给了儿子米小刚,李三定仍然不理不睬,“只笑一笑,又到他自个儿的世界里去了”。
  由此可见,《冬季与迷醉》是何玉茹悟道的产物,也是何玉茹皈依传统道家文化的结果。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庶几可以看出何玉茹更加内敛、更加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的心灵轨迹。娴静的何玉茹,小事的何玉茹,内心汹涌着传统文化的波涛,从老麦杀猪到李三定的幸福世界,何玉茹在小事中营构出一个充满深度与广博度的艺术世界。
  何玉茹 - 人物影响
  
  何玉茹作品
  何玉茹是“小事的神灵”。当然,写小事不一定就是小事的神灵,很多时候,人们是把小事写成了大事,比如,女性就可以把私人生活写成具有历史意义的性别战争;但在何玉茹那里,小事终是小事,她不会用锯子切割一颗米粒儿,她用小巧的手术刀和显微镜。
  何玉茹有通往真实的独特路径,她的路也是最简单、最质朴的路,那就是真正地直接走向事物本身,在一种精确的尺度感指引下,她从不让她的笔溢出事物之外,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寻求价值和意义,你不必到天边外,你只需看着眼前,这时你就会发现小事之中有一个上帝、一个神灵,它一直在向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提出问题,我们过去竟没有听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