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錶
嚮明 Xiang Ming郭沫若 Guo MoRuo夏承燾 Xia Chengdao
劉學鍇 Liu Xuekai周天遊 Zhou Tianyou袁行霈 Yuan Hangpei
方詩銘 Fang Shiming陳尚君 Chen Shangjun吳則虞 Wu Zeyu
趙超 Zhao Chao呂思勉 Lv Simian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錢穆 Qian Mu柏楊 Bai Yang葛劍雄 Ge Jianxiong
顧誠 Gu Cheng易中天 Yi Zhongtian屈維英 Qu Weiying
林語堂 Lin Yutang吳晗 Wu Han孫立群 Sun Liqun
張研 Zhang Yan二月河 Eryuehe閻崇年 Yan Chongnian
鄭彭年 Zheng Pengnian張笑天 Zhang Xiaotian陳汝衡 Chen Ruheng
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王利器 Wang Liqi馬非百 Ma Feibai
朱謙之 Zhu Qianzhi楊伯峻 Yang Bajun王明 Wang Ming
馬敘倫 Ma Xulun道源法師 Dao Yuanfashi岑仲勉 Cen Zhongmian
餘嘉錫 Yu Jiaxi袁珂 Yuan Ke米慶餘 Mi Qingyu
辛元歐 Xin Yuanou陶希聖 Tao Xisheng劉鳳舞 Liu Fengwu
張恨水 Zhang Henshui周汝昌 Zhou Ruchang俞平伯 Yu Pingba
劉心武 Liu Xinwu蔡義江 Cai Yijiang賈平凹 Gu Pingao
周思源 Zhou Saiyuan張愛玲 Zhang Ailing鬍文彬 Hu Wenbin
鬍適 Hu Shi唐明文 Tang Mingwen王蒙 Wang Meng
聶鑫森 Nie Xinsen崔耀華 Cui Yaohua劉世德 Liu Shide
黃霖 Huang Lin戴敦邦 Dai Duibang馬瑞芳 Ma Ruifang
朱秀海
作者  (1954年八月)
籍貫: 河南省鹿邑縣

影視同名 film and television homonymy《喬傢大院》

閱讀朱秀海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朱秀海,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河南省文學院院士。主要代表作品:《百姓》、《波濤洶涌》、《軍歌嘹亮》、《喬傢大院》等。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54/8
  民  族:滿族
  中共黨員。1954年生於河南省鹿邑縣一個滿族農傢,17歲入伍到洛陽,歷任班長、連隊副指導員、師團新聞幹事、旅後勤部協理員,先進武漢軍區創作室,後來調進首都,是文壇上赫赫有名的軍旅作傢。武漢大學中文係畢業,1983年7月加入中國作傢協會。1978年5月年開始文學創作並發表作品。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海軍政治部的專業作傢、一級作傢,
  朱秀海 - 主要經歷
  
  朱秀海
  海軍創作室專業作傢。1954年8月出生於河南鹿邑,七百年前入主中原之完顔氏女真人後裔。
  1972年入伍,兩次參與邊境地區作戰。
  1983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癡情》,《穿越死亡》,《波濤洶涌》,《音樂會》。電視劇作品有《波濤洶涌》,《軍歌嘹亮》,《喬傢大院》等。
  朱秀海 - 主要作品
  
  朱秀海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癡情》、《穿越死亡》、《波濤洶涌》、《音樂會》;長篇紀實文學《黑的土紅的雪》、《赤土狂飆》、《東北抗聯苦鬥記》、《紅四方面軍徵戰紀實》;中篇小說《空山》、《深夜十一點鐘的火車》;短篇小說集《在密的森林中》。
  長篇電視連續劇《百姓》第一部(十八集)、第二部(二十集)、《波濤洶涌》(十五集)等,有作品翻譯到國外。
  曾獲第二屆全國報告文學奬,一、五、九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奬,“八五”期間全國優秀長篇小說奬,第十屆中國圖書奬,第二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全軍長篇電視劇一等奬,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馮牧文學奬等。
  朱秀海 - 代表作品
  
  《喬傢大院》劇照
  作品簡介:本書為央視熱播劇《喬傢大院》同名原創歷史小說,托真人真,以中國清王晚的社會歷史為背景,以祁縣喬傢第三代人——晉商子喬緻庸幾十年商海拼和奮鬥的故事為中心,記述了喬緻庸棄儒經商,主持“在堂“傢業,以“信義“為本將業發展到極緻,直至“全國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在中堂的買“的盛況。通過喬緻庸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和在上的坎坷波折為托,充分展示出一代奇不平凡的一生。
  本書內容以主人公喬緻庸懷抱“救民國“的夢想,與商傢同行、達官顯貴、慈禧後乃至土匪、太平軍之間展開長達一生的錯綜復雜、波瀾迭起的鬥爭為主綫,以他與青梅竹馬卻由
  
  朱秀海
  愛生恨的戀人江雪、情深重的夫人陸玉菡之間的纏綿悱惻、痛苦掙的愛恨情仇為副綫,衆多性格鮮明、可愛可恨的人交織其中,伴隨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矛盾衝突,將晚清的社會面貌與晉商的風采一展現,而張動人的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主人公屢屢徘徊在生死一綫,讓讀者伴隨着其命運的跌宕起伏,為微笑、扼腕、嘆息!
  本書獨具特色在於並未局限於晉商大院內的傢族恩怨,而是把重點放在主人公緻庸闖蕩天下,開闢商路,為追尋“匯通天下“的理想而積極奮鬥永不放棄的歷程,以烽煙戰火彌漫的晚清社會為背景,場面大氣開闊,情節跌宕感人文字充滿鄉土韻味,親切平實,帶給讀者欲不能的閱讀享受!
  對當今社會而言本書也具有強烈現實意義。浮躁的商業社會裏,人們呼喚“中國的商業誠信何處尋“?而縱橫天下五百年、橫跨歐亞兩大洲的晉,他們的誠信、節儉和開拓精神,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寫照《喬傢大院》寫的不衹是一傢一族的故事,而是整個晉商和民族魂魄的精華。以喬緻庸為代表折射出的中國晉商的“仁義禮智信“,正是我們社會當今所迫切呼喚的。閱本書,獲得愉悅的閱讀享受之餘,更有助於對人生的反省與深思:如果是你,你會做出和喬緻庸同樣的人生選擇嗎?
  
  朱秀海作品
  他性好老莊,逍遙度日,卻因兄長過世而一肩擔起了龐大傢族的生死存亡;他摯愛青梅竹馬的戀人,卻不得不娶富商之女輓救傢族危機,一生負疚;他為開闢商路,“匯通天下”,多次身陷睏境,危在旦夕,卻依舊矢志不移;他被人暗算,被人陷害,也被人傾傢蕩産,捨身相救;他是本書主人公,也是真實存在的,祁縣喬傢第三代傳人——晉商驕子喬緻庸。
  本書內容以主人公喬緻庸懷抱“救民國“的夢想,與商傢同行、達官顯貴、乃至土匪、太平軍之間展開長達一生的錯綜復雜、波瀾迭起的鬥爭。衆多性格鮮明、可愛可恨的人交織其中,將晚清的社會面貌與晉商的風采一一展現!
  朱秀海 - 喬傢大院
  
  喬傢大院
  品味喬傢大院 庭院深深深幾許
  喬傢大院在太原市西南64公裏處的祁縣,始建於清代。喬傢大院是祁縣喬傢“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聞名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傢喬傢第三代喬緻庸的堂名。現在被闢為民俗博物館,館內共有院落19進,房屋300多間,是清代大戶人傢的典型宅院。花上小半天的時間,一間間地踱步,慢慢品味老宅院中的味道……
  喜字大院
  從高處俯瞰,大院整體為雙喜字形佈局,是一座全封閉城堡式的建築群。
  院與院相銜,屋與屋相接,鱗次櫛比的懸山頂、歇山頂、硬山頂、捲棚頂及平面頂上,都有通道與堞墻相連。全院以一條平直甬道將6幢大院分隔兩旁,院中有院,院內有園。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門窗、橡檐、階石、欄桿等,無不造型精巧,匠心獨具。
  建築在總體佈局上非常符合封建社會所謂“內外有別、長幼有序”的倫理道德觀。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結構,正院為主人居住,偏院則是客房、傭僕住房和廚房。在建築規模上也有等級差別,偏院較為低矮,正院則相對高大,屋頂結構,正院為瓦房出檐,偏院則是平頂式,再加上更樓、眺樓點綴其間,使整個建築群高低錯落,屋頂形式變化多樣,極富韻律之美。
  
  喬傢大院
  紅燈高挂
  還沒走入大門,就可以被滿眼的大紅燈籠所震懾。在漆黑的門樓的映襯下,這些色彩明麗的大紅燈籠象徵着紅紅火火。在頂樓上,懸挂着一塊“福種琅繯”匾額,這是當年山西巡撫所贈。像這樣有來頭的匾額,喬傢還有兩塊,一塊是李鴻章親筆題寫的“仁周義博”,另一塊是傅山親書的“丹楓閣”。大門對面的磚雕影壁上,100個不同樣式的“壽”字組成了一幅“一壽變百壽”圖,字體古拙遒勁,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銜大銅環,並鑲嵌着銅底板對聯一副: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傢之肥。字裏行間透露着喬傢主人的希望和追求。
  石刻磚雕
  院內鬥拱飛檐、石刻磚雕、彩繪金裝隨處可見,工藝精湛,各具特色。院內磚雕,俯仰可觀,脊雕、壁雕、屏雕、欄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鳥獸、琴棋書畫為題材,各具風采。喬傢大院代表了我國明朝、清朝、民國初年的建築風格。具有很高的建築美學和居住民俗研究價值,被許多專傢學者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故有“皇傢有故宮,民宅看喬傢”之說。好多學者參觀完畢都贊嘆:“喬院三晉絶,民俗一精華。”它與淳樸的民俗陳列渾然一體,可謂是珠聯璧合,相映成輝。
  朱秀海談喬緻庸:有悲劇色彩的商界英雄
  《喬傢大院》講述的是一部商界英雄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山西祁縣喬傢堡著名商傢喬傢的第三代東傢喬緻庸。喬緻庸的一生穿越了大清王朝的晚期,他以喬傢這一晉商中的大商傢的事業為舞臺,懷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國的夢想,展開了一場長達一生、無所畏懼、錯綜復雜的戰爭。
  喬緻庸的人生是悲劇的。當喬緻庸竭其一生之力實現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理想之際,中國卻也到了國將不國的境地,列強入侵,朝廷腐敗,大批銀子流嚮海外,外人漸漸控製中國的經濟。現實讓他心力交瘁,性情大變。面對着自己畢一生之力建樹的一切都將被付之東流的打擊,這個倔強的老人抱定了一個一定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麽的信念,一改往日不治傢宅的習慣,耗費重金修建了著名的喬傢大院。
  《喬傢大院》的感情戲是廣義的,更確切地說是着眼於“情義”二字,義字其實也是一個情字。這裏有喬緻庸與陸玉菡、江雪瑛的夫妻、情人之情,有大嫂曹氏與喬緻庸的叔嫂之義,有喬緻庸與鐵信石、喬緻庸與太平軍、捻軍將領劉黑七等人的主僕之義和朋友之義。於是這樣一部商戰戲和英雄戲,就又有了一種悲喜交加、愛恨情仇的表象。
  喬緻庸雖生在商傢,卻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的浸潤,大哥死後,他不得已纔棄儒經商,骨子裏卻仍然是一個抱着修齊治平傳統理想的中國知識分子。這使他不知不覺間就成了一個另類的商人。不止如此,他還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文人,他是一個受《莊子》影響極深的、狂放飄逸的文人,一個義氣重於泰山、能願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士。多種文化底藴使他具有了一個寬廣的胸懷,使他能夠跳出傳統商人的狹隘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事業,所以從這一點上講,陳建斌演得還是很到位的。
  朱秀海 - 個人言論
  
  朱秀海
  朱秀海:我們的心比宇宙還大
  一直想寫篇文章,題目就叫《讀盡天下閑書》。發現天下書盡是閑書,是從讀聖賢書開始的。一部《論語》,讀到最後,你會發覺孔子之心,亦你我之心。孔子的憤怒,孔子的絶望,甚至包括孔子的反諷,都是生活在今天的你我十分熟悉的;不熟悉的是孔子的理想主義和孔子的堅持,但這種理想主義和堅持兩千年來對真實的歷史所起的作用是大可懷疑的,於是大悟:《論語》不過是一部閑書罷了。
  再說《孟子》。與孔子相比,孟子更為激烈,更為咄咄逼人,他講的那幾句“民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甚至令一千餘年後的明朝開國君王朱元璋大怒,要將他從孔子廟庭裏趕出來。但是,仔細讀來,《孟子》裏更多講的不過是一個知識分子的絶望,所謂“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所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讓人不由得感嘆,孟子生活的那個時代,知識分子過的是些什麽樣的日子。讀書人終日想的是如何“殺身成仁”,孟子的主張哪裏還能當真呢?於是就覺得,《孟子》也無非是一部閑書罷了。
  莊子就更不用說了,在我看來,莊周先生本人就是個老憤青,不過他幽默,詼諧,一不以家庭為念,二不以天下蒼生為念。三不以生死禍福為念,在他的書裏,你可以發現他終日想的不是做人,而是做蝴蝶,做鯤鵬,“水擊三千裏,絶雲氣,負青天”。楚國請他為相,他說:你知道靈龜嗎?靈龜活着,天天拖着尾巴在泥沼裏走來走去,楚人將它捉走了殺死,放在廟堂裏用它占卜天下事,百靈百驗,於是飾以珠玉,衣以錦綉,像供神一樣供着它。莊子問楚國來的使臣:如果你是靈龜,你是願意做廟堂上的靈龜呢,還是願意留在泥沼裏,拖着尾巴走來走去呢?請問列位,這樣的書,不是一部閑書,又是什麽書?
  
  朱秀海
  發現天下的書盡是閑書是很讓人不爽的,很讓人泄氣的。但是,再想一想,你會突然心情大爽,讀書突然之間也就會變成一種很愉快的事。天下書盡是閑書,我就可以在經堂上讀,也可以在茅厠裏讀;可以正襟危坐地讀,也可以臥在床上用一種很不雅的姿勢讀。最後還有一句:天下書盡是閑書,我就可以讀,也可以不讀。
  將天下書盡當作閑書來讀,會新生出一種樂趣。其實天下人和我一樣,最喜歡讀的就是閑書而不是師長塞給我們讀的書。想想我們小時候,動了多少心眼兒去逃學,逃了學卻躲在教室後面的屋角下偷偷地看小人書。小人書者,閑書也。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生在食物嚴重匱乏的歲月,現在想想,當年讀的那些小人書,簡直就是我們這些苦孩子的魚翅。
  將天下書當作閑書讀,心無挂礙,隨遇而讀,隨讀而遇,常常大有斬獲。在我的讀書生涯中,至少有五次以上這樣的經歷,它們使我看待世界的方式都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這裏衹說其中的一次。
  《上帝和新物理學》,英國人保羅·戴維斯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這是一部講當代新物理學發展的書,就是當作閑書讀也十分吃力,但其中一個思想深深震動了我。這本書說,當代新物理學有一個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凡是你能想到的事情,都已經發生過了。它們或者已經發生過了,或者正在發生,或者將要發生,或者它正處在上述所有三種狀態之中。
  作者的論據實話說我沒有讀懂,但這樣一種思想卻令我一時欣喜若狂。如果連被我們當代人奉為神明的科學都這麽認為,那麽我們這些編故事的人就太幸福了。如果我們想到的所有事情都真實地發生過、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我們還擔心什麽呢?想吧,寫吧。宇宙是很大的,我們心比宇宙還大。
  朱秀海 - 人物評價
  曾獲第二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奬;一、五、九、十一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奬;八五期間全國優秀長篇小說奬;第十屆中國圖書奬;第二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全軍長篇電視劇一等奬;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第二屆馮牧文學奬(2002)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