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錶
劉半農 Liu Bannong郭沫若 Guo MoRuo李叔同 Li Shutong
夏承燾 Xia Chengdao王國維 Wang Guowei方詩銘 Fang Shiming
趙爾巽 Zhao Erxun柯劭忞 Ke Shaomin連橫 Lian Heng
吳則虞 Wu Zeyu呂思勉 Lv Simian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錢穆 Qian Mu何茲全 He Ciquan柏楊 Bai Yang
梁啓超 Liang Qichao林語堂 Lin Yutang吳晗 Wu Han
蔡東藩 Cai Dongfan陳汝衡 Chen Ruheng孫希孟 Sun Ximeng
唐蕓洲 Tang Yunzhou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徐枕亞 Xu Zhenya
林紓 Lin Shu儲仁遜 Chu Renxun陸士諤 Liu Shie
冷佛 Leng Fo王利器 Wang Liqi馬非百 Ma Feibai
朱謙之 Zhu Qianzhi楊伯峻 Yang Bajun王明 Wang Ming
馬敘倫 Ma Xulun歐陽競無 Ouyang Jingmo道源法師 Dao Yuanfashi
岑仲勉 Cen Zhongmian徐珂 Xu Ke餘嘉錫 Yu Jiaxi
袁珂 Yuan Ke易順鼎 Yi Shunding羅惇曧 Luo Dunrong
金安清 Jin Anqing張謇 Zhang Jian何剛德 He Gangde
葉德輝 She Dehui李葭榮 Li Jiarong孟森 Meng Sen
陶希聖 Tao Xisheng辜鴻銘 Gu Hongming張春帆 Zhang Chunfan
程善之 Cheng Shanzhi周大荒 Zhou Dahuang李涵秋 Li Hanqiu
張恨水 Zhang Henshui葉楚傖 She Chucang周汝昌 Zhou Ruchang
俞平伯 Yu Pingba張愛玲 Zhang Ailing鬍適 Hu Shi
易順鼎
作者  (1858年1920年)

人物傳記 Biography《哭庵傳》
《曹野人先生傳》

閱讀易順鼎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字實甫,又字中實,自署懺綺齋,又自號眉伽,晚號哭庵,湖南竜陽人,易佩紳之子。他與袁剋文、何震彝、閔爾昌、步章五、梁鴻志、黃秋嶽等並稱為“寒廬七子”。
  生於清文宗鹹豐八年,卒於民國九年,年六十三歲。(現代中國文學史卒年同,年五十九歲。此從五續疑年錄附錄二)幼有神童之目;稍長,有才子之稱。工詩,與寧鄉程頤萬、湘鄉曾廣鈞稱“湖南三詩人。”光緒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舉人。是年鼕,北上應禮部試,取道江南,騎驢冒雪人南京城,遍訪六朝及前明遺跡,一日成《金陵雜感》七律二十首。自負才氣,中日戰起,走臺灣,欲贊劉永福軍,見其不可為而歸。官至廣西右江道,為岑春煊劾罷。人民國,袁氏稱帝,命代理印鑄局長。袁氏敗,放蕩於歌場舞榭以終。順鼎自負聰明,自稱為張夢晉後身。於學無所不窺,為考據,為經濟,為駢體文,為詩詞,生平詩將萬首,與樊增祥稱兩雄。生平足跡及十數行省,一地為一集,有《丁戊之間行捲》、《摩圍閣詩》、《出都詩錄》、《吳船詩錄》、《樊山沌水詩錄》、《蜀船詩錄》、《巴山詩錄》、《錦裏詩錄》、《峩眉詩錄》、《春城詩錄》、《林屋詩錄》、《遊梁詩剩》、《廬山詩錄》、《宣南集》、《嶺南集》、《甬東集》、《四魂集》、《四魂外集》、《靄園詩事》,並傳於世。
  
  中國近代詩人。字實甫,又字中碩。湖南竜陽人。光緒元年(1875)舉人。年少時曾有神童、才子之稱。一生好遊山水,作詩近萬首。曾學謝靈運、謝朓、杜甫、皮曰休、李賀等人的風格、手法作詩,尤以學溫庭筠、李商隱的詩最多,也最好。他寫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筆法巧妙過人。古詩體中有一些可稱為雄偉之作。但也有些在嚴肅的題材裏濃染桃色,詩風浮豔。著有詩集《丁戊之間行捲》,《四魂集》等20多種,大都收入《琴志樓易氏叢書》中。
  
  易順鼎幼有神童之目,稍長有才子之稱。十五、六歲時即刻印《心室悔存稿》。與程頌萬、曾廣鈞稱“湖南三詩人”。一生作詩近萬首。自言生平好遊山水,所為詩,“行役遊覽之作居其大半,而山水詩居多”。此外也多為詠物、豔情之作。其詩學大小謝(謝靈運、謝),學杜韓,學長慶體,學皮陸(皮曰休、陸龜蒙)、李賀、盧仝,而以學晚唐溫李(溫庭筠、李商隱)者為最多、最好。作詩好尚巧對,認為“以對屬為工,乃詩之正宗”,“無工巧渾成對仗,竟可以不作詩。”講究屬對工巧,隸事精切,設色奇麗,用意新穎。他的詩有一些小巧過人之處,但詩風浮豔,有時在最嚴肅的題材裏也濃染桃色。如詠蘇武:“漢節持來氣懍然,柔鄉豈意在冰天,當時若使無鬍婦,蘇武爭經十九年。”所以柳亞子《論詩六絶句》說“易樊淫哇亂正聲”,未為過論。他的古體詩則有一些恣肆之作,張之洞曾評其《萬杉寺五爪樟》“雄偉恣肆”,贊為“奇作”。
  
  詩集有《丁戊之間行捲》、《四魂集》、《摩圍閣詩》、《蜀船詩錄》等20幾種,大都收入《琴志樓易氏叢書》。病逝前又排比鈔輯,印成《琴志樓編年詩錄》12捲,《琴志樓遊山詩集》8捲。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