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姚 | ||||||||||||
名: | 兴 | ||||||||||||
字: | 子略 | ||||||||||||
网笔号: | 文桓皇帝 | ||||||||||||
庙号: | 高祖 | ||||||||||||
籍贯: | 赤亭 | ||||||||||||
陵墓: | 偶陵 | ||||||||||||
|
姚兴在位22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他即位不久就下令释放因战乱而自卖为奴婢的平民,使很多人获得自由,从事农业生产;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提倡佛教和儒学,广建寺院,邀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讲学译经,支持法显赴印度等国取经访问,轰动一时,遂使长安成为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同时姚兴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校,集中在长安求学的学生有一万数千人,并设律学(司法学校)于长安,招收各郡县官吏就学,学业优秀者派遣回去任狱讼官:在官吏中提倡廉政严惩贪官。由于实行了这些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有效措施,遂使关中经济取得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使后秦国力日益强盛。随着国家的富强,姚兴在军事上也取得了辉煌战果,他先后消灭了前秦(苻登)、西秦(乞伏国仁)、后凉(吕光)的势力,使西方安宁;同时东与北魏、东晋抗衡。弘始元年(公元399年)率兵攻打东晋,一举攻陷洛阳,迫使晋军南撤,晋之淮、汉以北纷纷降秦,使统治疆域迅速扩大,西至河西走廊,东至徐州,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淮河、汉水流域。后因连年出征,国力不足,增收杂税,引起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又加姚兴诸子不和,太子姚泓懦弱,爱子姚弼骄横,遂使政局不稳。于公元416年姚弼谋反欲篡位,被杀。同年姚兴病死,谥文桓皇帝,庙号高祖,墓曰偶陵。姚兴死后,皇太子姚泓继帝位,于公元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后秦亡。
后妃子女
皇后
齐皇后 齐昭仪
儿子
姚泓
姚弼
女儿
西平公主 北魏明元帝夫人,后追封为皇后
历史评价:
姚兴降号天王:晋朝的四世纪末,当时北方处于战乱中,后燕的慕容垂灭亡西燕,统一了黄河以北,西秦灭前秦,与后秦、后凉成为关中三强。晋朝作为正统的地位在此时虽然恢复了,但是依然只控制着黄河秦岭以南地区,后秦、后燕依然称帝,对抗晋朝的正统地位。姚兴在394年(后秦皇初元年)即位称帝,而北方的代国此时正逐步强大,《魏书》记载此时拓跋珪改称魏王,而《宋书》记载是404年桓玄篡晋时的天赐元年,代国改称魏国。在姚兴称帝时,代国是拥护晋朝正统地位,与后燕爆发战争,而关中的三强之间也相互战争,397年,后凉分裂,段业建立了北凉,以后又分裂出西凉,其统治者李暠、沮渠蒙逊等都以晋朝为正朔。而拥护晋朝的拓跋仪被封为卫王,攻占后燕的中山、邺城,控制了河北,代迁都平城。后燕退往龙城,分裂出南燕。代国的太尉穆崇亲自指挥援助晋朝,共同对抗后秦,在拥护晋朝的势力增强的条件下,姚兴在399年正式降号为天王,这是姚兴为了改善同晋朝的关系,笼络晋人采取的措施。次年,后燕的慕容盛也降号天王。姚兴停止攻打晋朝后转而把主力用于关中,攻打同样称秦王的西秦,而晋朝因国内豪门士族与中小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没有北伐。姚兴在降号为天王后,减少了同晋朝的直接战争,并且利用晋朝国内矛盾,扩充势力。姚兴降号后拥护晋朝的李暠、沮渠蒙逊都与他友好通使,他还加封两人官职,但是比两人自立的职务低,估计没有被接受。姚兴同晋朝改善关系也与代国攻占河北后,对后秦增加威胁有关,使姚兴被迫把主力转向河北和关中地区。义熙元年桓玄篡晋尽管被平定,但是毛璩遇害,益州被谯纵占领,晋朝向姚兴求和,姚兴表面同意,并故意归还了南乡等地作为刘裕功劳,提高刘的威望,分化晋朝。同时却趁机占领晋朝汉中,降服仇池,没有诚心同晋朝议和。后凉被姚兴灭亡后,关中的各国与后秦是时好时坏。义熙二年晋朝收复汉中,重新恢复与仇池、吐谷浑、西凉、北凉的联系。三年晋朝和后秦关系恶化,后秦派兵支持谯纵的割据,以牵制晋朝,四年晋朝武陵王去世后,后秦支持的刘裕执政,开始专权,攻打南燕,姚兴感到了刘裕好战是威胁,转而支持被刘裕迫害逃亡的司马氏,尽管不积极,比如司马国藩渡淮攻打广陵,统领的部队仅数百,但是姚氏从此与司马氏友好。
<< 前一君主: 德阳皇帝魏武王 姚襄 | 后秦姚兴 (393年~416年) | 后一君主 >>: 末帝 姚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