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nzhù zuòzhělièbiǎo
tán yán kǎi Tan Yankaiwēi lián · huò huá · tuō William Howard Taft
lāi máng · ā 'ěr máng · 'āi Clement Armand Fallièresbǎo luó · měi Paul Doumer
wéi Hu Weidecén chūn xuān Cen Chunxuan
xiǎo yuē hàn · 'ěr wén · zhī John Calvin Coolidge,Jr.léi méng · 'ēn jiā lāi Raymond Poincaré
bǎo luó · féng · xīng dēng bǎo Paul von Hindenburghuáng Huang Fu
duàn ruì Duan Qirui hàn mín Hu Hanmin
qiáo zhì shì George Vjiā dōng · méi Gaston Doumergue
luó · lāi 'ěr · dēng jué shì Sir Robert Laird Bordencáo kūn Cao Kun
Ryikov,Leksei Ivanovich shì chāng Xu Shichang
gāo líng wèi Gao Lingweiwēi lián 'èr shì Wilhelm II
lín sēn Lin Sen shān · lán Alexandre Millerand
wāng jīng wèi Wang Jingwei lán lín · nuò · luó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lán lín · nuò · luó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Adolf Hitler
chá · bèi · bèi nèi Richard Bedford Bennettyán huì qìng Yan Huiqing
ā 'ěr bèi · lún Albert Lebrunlāi 'áng · Léon Blum
wēi lián · lāi 'áng · mài kěn · jīn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wēi lián · lāi 'áng · mài kěn · jīn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wēi lián · lāi 'áng · mài kěn · jīn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fěi · bèi dāng Henri Philippe Pétain
qiáo zhì liù shì King George VI lín Joseph Stalin
ā · 'ēn Arthur Meighenā · 'ēn Arthur Meighen
wēi lián · Wilhelm Pieck nèi · René Coty
yuē hàn · fěi jié · kěn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 · Herbert Clark Hoover
fán shàng · ào 'ào 'ěr Jules-Vincent Auriolxuān tǒng Xuan Tong
xuān tǒng Xuan Tongkāng · ā dēng Konrad Adenauer
zōng rén Li Zongren huái · wèi · ài sēn háo wēi 'ěr Dwight David Eisenhower
xià 'ěr · dài gāo Charles de Gaullexià 'ěr · dài gāo Charles de Gaulle
xià 'ěr · dài gāo Charles de Gaulle xiǎo Nikita Khrushchev
ài huá shì Edward Albert Christian George Andrew Patrick Davi ·S· mén Harry S. Truman
lāi · 'ěr xùn Lester Bowles Pearsonlín dēng · bèi 'ēn · yuē hàn xùn Lyndon Baines Johnson
· fēn · shèng luò lǎng Louis Stephen St. Laurent 'ěr · Walter Ulbricht
qiáo zhì · ràng · péng Georges Pompidoujiǎng jiè shí Chiang Kai-shek
tán yán kǎi
jūnzhù  (1880niányuányuè25rì1930niánjiǔyuè22rì)
míng: bǎo
zì: 'ān
wǎngbǐhào: wèi ; 'ān ; 'ān ; 'ān ; wèi ; qiē zhāi ; tán sān ; tán yán kǎi
jíguàn: nán chá líng
kāiduānzhōngjié
zàiwèi1926nián1928nián

谭延闿(1880年1月25日-1930年9月22日),幼名宝璐组庵,或作祖庵组安祖安别号无畏斋号切斋湖南茶陵人,民国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亦长于诗法书法枪法,绰号“谭三法,当年与陈三立谭复生并称“湖湘三公子”。“国民党四大书法家”之一。
谭延闿(注:常被误写为谭延恺,1880-1930),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生于浙江杭州。其父谭钟麟为进士,曾任陕西巡抚和陕甘、闽浙、两广总督等职。他聪颖好学,5岁入私塾。其父规定三天要写一篇文章,五天要写一首诗,还要练写几页大、小楷毛笔字。11岁学制义文学,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称之为“奇才”。1893年,谭延闿到长沙参加童子试,考中秀才,谭父当时年事已高,谭延闿在陪同家父安渡晚年的同时,继续跟从各地名师学习时文等。1904年,谭延闿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试第一名贡士,即会元,4月参加殿试,列为二等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从此具备迈入政坛的资本。同时,这也填补了湖南在清代200余年无会元的空白,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当时“湖湘三公子”,授翰林编修。
1907年组织“湖南宪政公会”,积极推行立宪,成为立宪派首领。1909年10月任湖南咨议局议长。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民政部长。10月底立宪派杀害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后,被咨议局推举为湖南省都督。1912年7月被北京政府正式任命为湖南都督,9月兼湖南省民政长,加入国民党,任湖南支部支部长。1916年8月后任湖南省长兼督军、湖南参议院院长。二次革命中保持中立,被袁世凯免职。在护国战争中,为排斥外省军阀控制湖南,他提出了“湘事还之湘人”口号。袁死后,任湖南省长兼督军、省长,1920年11月被赵恒惕驱逐而赴上海。1922年投奔孙中山,再次加入中国国民党,6月任全湘讨贼军总司令。1923年后任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内政部长,建设部长、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1924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大本营秘书长。1925年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兼军委会委员、常委,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9月署理广州国民政府军事部部长。1926年1月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3月代理广州国民政府主席,4月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7月又代理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席。1927年3月后任国民党中常委、中政会主席团成员、军委会主席团成员、国民政府委员、常委、武汉国民政府战时经济委员会委员。9月宁汉沪三方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任大会主席。1928年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至10月转任行政院院长,兼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财政委员会委员、委员长,国民党中执委、中常委,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
谭延闿的女儿谭祥,嫁给了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在台湾时期的副总统陈诚。
书法家
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体的大家。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书法的天下。直到清中叶刘石庵以及后来钱沣、何绍基、翁同龢等出,颜书才始得到复兴。但清代书家多数还是写行草书,篆隶也颇有好手,只是规规矩矩的楷书尚不多见。钱沣是一时名家了,学颜字得其神趣,气象浑穆。但横平竖直处时显板硬,不若鲁公之灵妙。即使如此,同时代及后世,楷书领域内,钱沣也是罕有其匹的。楷书是能显示真功夫的,一点一画,稍有偏差,一望便知。
从民国至今,写颜体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他尤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谭延闿可以说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谭延闿善诗联,擘窠榜书、蝇头小楷均极精妙。书法作品兼有艺术和文物双重价值,国内民间所藏多集中于湖南。
中山陵半山腰碑亭内巨幅石碑上“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两行巨大金字,即为谭氏手书。
美食家
谭延闿因其颇“好吃”,亦精擅食法,其享有盛名的“谭家菜”为湘菜和官府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好美食,一生颇多佚闻。
其中一则轶闻:民国政府前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氏好食鱼翅,每餐必进,非鱼翅不饱,几至成癖。有一次赴某君招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之不足食,喻为味同嚼蜡,谭氏唯唯。酒至半酣,鱼翅未见上席,而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及谭氏时,谭莞尔以答曰:“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
人物评价
谭延闿通权达变,善测政治风向,从三次任湖南总督到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到最后出任第一任行政院院长,构成了他整个民国时期名位鼎隆的煊赫篇章,从而成为群雄纷起的动荡时局中为数稀少的“政坛不倒翁”。不仅如此,他的书法名满天下,享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的美誉;不爱美人,却对美食情有独钟;虽为文人,却精通骑射。
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民国完一人”,说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称他为“党国柱石”、“药中甘草”,也有人说他是八面玲珑“水晶球”、“伴食画诺的活冯道”。
谭延闿与蒋介石
蒋介石和宋美龄能够结婚,谭延闿是主要功臣。谭延闿的母亲是丫环纳妾,每当吃饭时都是侍立桌旁,为全家人添菜添饭,而不能同桌。谭母死时,谭延闿已有功名,又是长子,但灵柩仍不能出正门,只能从旁门抬出,谭延闿以长子身份,伏在灵柩上,才从正门出葬。由于母亲的遭遇,谭对封建习俗颇不满,誓不纳妾。谭妻生了一子三女,很早便去世了,临终前嘱咐谭延闿,望他不再婚娶,将几个子女带好,谭对夫人的遗嘱颇能信守。
谭延闿在孙中山落难之际全力扶救,使孙大为感激,孙谭关系,也更加密切。此时宋美龄从美国留学归国,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并让谭延闿认宋的母亲为干妈。谭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讨第二个夫人”为由拒绝了。
孙中山去世后,谭延闿和蒋介石的关系日渐密切,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蒋介石第一次下野重新上台后,蒋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任行政院长,两人在工作上和私下里经常有交往,他的小女儿谭祥有时便随谭延闿会蒋家。谭祥字曼怡,上海女子学校毕业,是宋美龄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当过南京陆军子弟学校教员。谭品貌端庄、聪颖出众,又辈份小嘴甜,所以甚得蒋介石夫妇喜爱,谭延闿“经常到蒋官邸漫谈,每来必须携曼怡同行”。
1930年9月,谭延闿患脑溢血,病中嘱托蒋氏夫妇在青年军官中为谭祥择夫,并嘱蒋在他死后替他照看第二军将士。同年去世,国民政府下令国葬,其墓就建在孙中山先生陵墓的东面数公里处。
谭延闿的书法
谭延闿精工颜体,被誉“民国至今,学颜者无出其右”。谭延闿楷书
谭延闿虽是词林出身,位居“宰相”,而所书绝无馆阁体柔媚的气息。年少时,即受翁同龢的赏识,翁在给谭的父亲的信中道:“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其书法几经变化,弱冠时学赵松雪、刘石庵,继而师法鲁公行楷尺牍,兼学东武(杨肇),松禅(翁同龢),30岁专习颜书,参以钱南园笔法,以《麻姑仙坛记》为日课,平生得220通。1929年4月,谭在上海养病,其间就临了203通。书法益臻朴茂,可见谭延闿于颜书之勤。谭氏所临《麻姑仙坛记》锋藏力透,气格雄健,酷似钱南园,而笔画更为厚重,其雄浑较钱氏更甚,挺拔之气跃然于纸。其结构严正精卓,如贤者正襟端拱于庙堂,深得其神髓,令人钦佩。他写颜字主张“上不让下”, “左不让右”。有论者云:“先生临池,大笔高悬,凡‘撇’必须挫而后出锋,凡‘直’必直末稍停,而后下注,故书雍容而又挺拔。”谭氏学鲁公书之外,则泛滥百家,兼涉篆隶,40岁后居广州,于古法帖无所不临。极纵肆之奇,生平书学至此乃大变。谭延闿曾在1926年以行楷背临古帖诸如黄山谷、苏东坡、米襄阳、赵松雪、文衡山、祝枝山、董其昌诸家,可见他学书之用心。谭延闿临帖神速,笔画之工,人勿如也。 m $)YYpX
谭延闿的书法师鲁公,其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竖画多用悬针法,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使人感到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一洗清初书坛姿媚之态,所不足者,少自家面目。其行书功深厚,变化灵巧,笔笔中锋,笔锋于纸能藏锋力透,有大气磅礴之势。于右任先生每论时人书法时必曰:“谭祖安是有真本领的。”马宗霍评其书云:“祖安早岁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两家,晚参米南宫,骨力雄厚,可谓健笔。”他的行书是将刘石庵与钱南园相互熔于一炉。其点画之丰满圆润、挥洒从容乃似石庵,而浑健苍劲,体势阔疏朗,气势夺人处又似南园。谭延闿是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有很高的学养。能巧妙地从前人书中吸收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宽博温厚、含蕴性灵、雄健开阔的韵致。此谓百学不能至也。 <347 C{q
谭延闿在末岁致力章草,访求石刻旧拓,想丰富书法的变化,力求寻找自己书法的表现语言,可惜皇天无眼,天不假年,先生以51岁而遂终。谭延闿虽然未到人书俱老之境,然其法度俱存,为后世学书者所步趋。先生曾有《讱庵诗稿》、《组庵诗集》、《非翁诗稿》、《慈卫室诗草》,皆手稿影印。得者,读其诗亦可赏其书。有《中国历代书风系列?谭延闿书风》印行,堪称大家。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