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 人物列錶
袁世凱 Yuan Shikai麥肯齊·鮑威爾爵士 Sir Mackenzie Bowell
尼古拉二世 Nicholas II馮國璋 Feng Guozhang
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威爾弗裏德·勞雷爾爵士 Sir Wilfrid Laurier
保羅·德沙內爾 Paul Deschanel周自齊 Zhou Ziji
沃倫·蓋瑪利爾·哈定 Warren Gamaliel Harding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Thomas Woodrow Wilson
列寧 Vladimir Ilich Lenin孫中山 Sun Zhongshan
弗裏德裏希·艾伯特 Friedrich Ebert大正天皇 Taisho Emperor
黎元洪 Li Yuanhong張作霖 Zhang Zuolin
埃米勒·弗朗索瓦·盧貝 Émile François Loubet譚延闓 Tan Yankai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William Howard Taft剋萊芒·阿爾芒·法利埃 Clement Armand Fallières
保羅·杜美 Paul Doumer鬍惟德 Hu Weide
岑春煊 Cen Chunxuan小約翰·卡爾文·柯立芝 John Calvin Coolidge,Jr.
雷蒙·普恩加萊 Raymond Poincaré保羅·馮·興登堡 Paul von Hindenburg
黃郛 Huang Fu段祺瑞 Duan Qirui
鬍漢民 Hu Hanmin喬治五世 George V
加斯東·杜梅格 Gaston Doumergue羅伯特·萊爾德·博登爵士 Sir Robert Laird Borden
曹錕 Cao Kun李可夫 Ryikov,Leksei Ivanovich
徐世昌 Xu Shichang高凌霨 Gao Lingwei
威廉二世 Wilhelm II林森 Lin Sen
亞歷山大·米勒蘭 Alexandre Millerand汪精衛 Wang Jingwei
富蘭剋林·德拉諾·羅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富蘭剋林·德拉諾·羅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希特勒 Adolf Hitler理查德·貝德福德·貝內特 Richard Bedford Bennett
顔惠慶 Yan Huiqing阿爾貝·勒布倫 Albert Lebrun
萊昂·布魯姆 Léon Blum威廉·萊昂·麥肯齊·金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威廉·萊昂·麥肯齊·金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威廉·萊昂·麥肯齊·金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菲利普·貝當 Henri Philippe Pétain喬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斯大林 Joseph Stalin阿瑟·米恩 Arthur Meighen
阿瑟·米恩 Arthur Meighen威廉·皮剋 Wilhelm Pieck
勒內·科蒂 René Coty赫伯特·剋拉剋·鬍佛 Herbert Clark Hoover
樊尚·奧裏奧爾 Jules-Vincent Auriol宣統 Xuan Tong
袁世凱
君主  (1859年1916年)
字: 慰亭
網筆號: 容庵
籍貫: 河南項城
開端終結
在位1912年1916年

袁世凯
  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一代姦雄-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
  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漢族,河南項城人,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反面政治人物。
  曾是北洋軍閥的領導人,在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後因背叛民國,復闢稱帝被推翻。
  他曾擔任過清帝國的軍機大臣、駐朝鮮的代理總督。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生於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鎮袁寨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傢族。父祖多為清朝顯貴,權重一方
  叔祖袁甲三以督辦安徽團練鎮壓捻軍起傢,纍官至漕運總督。父袁保中係地方豪紳。
  叔父袁保慶曾在甲三軍中帶兵,官至江南????巡道,
  袁世凱自幼過繼保慶為嗣子,少年時隨嗣父先後到濟南、南京等地讀書。保慶死後,復隨甲三子、戶部侍郎袁保恆至北京就讀。
  1876年(光緒二年)和1879年,袁世凱兩次鄉試都未考中,遂决計棄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凱至山東登州,投靠保慶的結拜兄弟吳長慶,任“慶軍”營務處會辦。吳長慶為淮軍統領,統率慶軍六營駐防登州,督辦山東防務。。
  袁傢在清道光年間開始興盛,袁世凱的從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運總督,並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為淮軍重要將領,為其傢族成員如袁世凱等人將來進入仕途打下良好的人脈基礎。
  袁世凱於清季投身行伍,襄贊洋務運動及新政,自道員、督撫纍升,至入值軍機,甚至內閣總理大臣。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經南北議和,就任首任大總統,但於1916年悍然復闢,稱洪憲皇帝,激起全國人民的討伐之聲,南方革命軍人在原雲南都督蔡鍔的領導下,組成護國軍北上討袁,袁世凱在四面楚歌之中鬱鬱而亡。
  總督朝鮮 嶄露頭角
  袁世凱年輕時失意科場,22歲棄文從軍,投奔嗣父的至交、淮軍將領吳長慶。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朝鮮高宗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利用軍隊嘩變,成功奪權;朝鮮“事大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當年23歲的袁世凱則以“通商大臣暨朝鮮總督”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製稅務。
  1884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為“事大黨”及閔妃所把持的政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製王室;國王李熙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係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海陸皆敗,袁世凱隨軍撤退天津。因袁世凱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大學士李鴻章乃於1895年舉薦袁氏負責督練新軍。
  1882年8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當時朝鮮和中國有宗藩關係,吳長慶受命前往鎮壓。袁世凱負責前敵營務處,以整頓軍紀和鎮壓兵變有功,為朝鮮國王所看重,並得清政府奬敘五品同知銜。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後,吳長慶回國。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奏舉,袁世凱任駐漢城清軍“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12月,朝鮮開化黨在日本駐漢城公使館支持下發動政變,捕殺事大黨多人。袁世凱聞訊率領清軍干涉,使事大黨重掌政柄。日本政府藉此要挾,袁被調回國。次年,復任清政府“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並以道員升用,加三品銜。1893年,升為浙江溫處道,仍留在朝鮮。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化裝逃出漢城,回到天津。戰爭爆發後,被派赴東北前綫,協助前敵營務處周馥,負責籌撥糧餉,聯絡各軍。
  創立新軍 平步青雲
  袁世凱自1895年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練兵起傢,漸為清廷所倚重。這股軍隊後來發展成為北洋六鎮(北洋新軍),為清末陸軍主力,民國初年的北洋係軍閥亦多源自清末新軍。
  1898年戊戌政變前,帝黨人物曾寄望於袁的新軍,譚嗣同即曾面勸袁世凱出兵圍攻慈禧太後所居之頤和園。袁卻將這一消息告訴忠於慈禧太後的榮祿,結果戊戌變法失敗,皇帝失去政權並遭軟禁。然而袁世凱當時的决定,對於戊戌維新的成敗,是否具有决定性的影響,至今仍有爭議。以往一般認為袁世凱將消息轉告榮祿是戊戌政變失敗的主因,但近年的研究發現,後黨發動政變,實起於袁告密之前。甚且,以袁世凱當時掌握的新軍戰力,亦不足以對抗聽命於榮祿駐紮在北京附近的衆多部隊。雖然,袁世凱告密並不是導致戊戌政變的根本原因,但是,戊戌變法卻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而導致了毀滅性的後果。政變起初,慈禧太後在上諭中衹是斥責康有為“莠言亂政”,並未申斥譚嗣同等人,而“莠言亂政”的罪名並不嚴重,起初對康有為的處分也僅是停職待參,而譚嗣同勸袁世凱出兵圍園誅後則屬情節嚴重的謀逆大罪。當時袁世凱聽時任直隸按察使楊崇伊說康有為已被革職待參,懼怕譚嗣同勸其出兵圍攻慈禧太後一事暴露,牽連自己,遂嚮榮祿告密,西太後聞之大怒,下令逮捕康、梁諸人下獄,並誅殺六君子。由此可見,戊戌政變雖然不是因袁世凱告密而發生,但是正是袁世凱的告發,纔使維新運動導致毀滅性後果。
  1899年鼕,因義和團在山東的排外行為引起各國不滿,清廷被迫撤換縱容拳民的山東巡撫毓賢,代之以袁世凱。這是袁世凱首次出任方面大員。袁到任後,一改毓賢的處理方針,對拳民大力鎮壓,令其在山東無法立足,逃往天津、北京一帶,慈禧太後以民氣可用縱容義和團。翌年爆發了八國聯軍戰禍,山東在袁世凱治下則維持穩定,並且加入東南互保。
  1895年12月,袁世凱由軍務處大臣榮祿、李鴻章等奏派擴練駐天津小站的定武軍,更名為“新建陸軍”。聘德國軍官十餘人擔任教習,又從天津武備學堂中挑選百餘名學生任各級軍官,並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親信,以加強對全軍的控製。這些人以後大都成為清末民初的軍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小站練兵是清末新式軍隊發展的轉折點,也奠定了袁世凱一生事業的基礎。從此,聲譽鵲起,扶搖直上。1897年,擢直隸(今河北)按察使,仍主持練兵。1898年6月,袁世凱升任工部右侍郎。12月,署理山東巡撫,率領全部新軍(時稱“武衛右軍”)前往濟南。時山東境內義和團運動爆發,他認定義和團為“左道邪教”,派兵到各州縣殘酷鎮壓。一躍而成為中外所矚目的實力人物。1901年11月,繼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實授,權勢更加顯赫。
  《辛醜條約》簽訂後,清政府迫於內外形勢,施行新政。袁世凱表示極力擁護,並藉機擴大自己的權力。1902年,兼任政務處參預政務大臣和練兵大臣,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簡稱北洋軍)。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練兵處,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袁世凱任會辦大臣,掌握實權。創辦各種武備學堂,並聘請大批日本軍官擔任教習。至1905年北洋六鎮編練成軍,每鎮一萬二千五百餘人,除第一鎮係滿族貴族鐵良統率的旗兵外,其餘五鎮都在他的控製之下,重要將領幾乎都是小站練兵時期的親信軍官。同時,袁世凱還兼任督辦電政大臣、督辦鐵路大臣及會議商約大臣。在此期間,他在發展北洋工礦企業、修築鐵路、創辦巡警、整頓地方政權及開辦新式學堂等方面,都頗有成效。通過辦理新政,他得以“內結親貴,外樹黨援”,處心積慮擴張權勢,很快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龐大的北洋軍事政治集團。
  養精蓄銳 東山再起1901年李鴻章去世後,袁世凱接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成為疆臣首領。1907年調任軍機大臣,成為中樞重臣。袁世凱大力襄贊新政,包括廢科舉、督辦新軍、建學校、辦工業等,第一支中國警察隊伍亦於天津成立。
  1908年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後相繼去世,溥儀繼位,醇親王載灃攝政。載灃因為反對袁世凱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為戊戌政變一事(他認為袁世凱出賣維新派,致使光緒被慈禧太後幽禁至死),對袁世凱非常痛恨,成為攝政王後立即解除袁所有差事;袁知其勢不吉,稱疾返回河南,最初隱居於輝縣,後轉至安陽。袁在此期間韜光養晦,暗地裏仍關心政事,等待時機復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佈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凱抵達北京,16日組織新內閣。其成員是:外務大臣梁敦彥,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嚴修、學務大臣唐景崇、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薩鎮冰、司法大臣瀋傢本、農工商大臣張謇、郵傳部大臣楊士琦、理藩大臣達壽。並以鬍惟德、烏珍、陳錦濤、楊度、田文烈、譚學衡、梁啓超、熙彥、梁如浩、榮勳分任各部副臣。
  北洋集團勢力的擴張,對掌握中央政柄的滿族親貴集團的世襲地位構成嚴重威脅,雙方權力之爭日趨激化。皇室親貴煽動一些御史上疏屢彈劾袁世凱權高勢重,任用私人,甚至預言將步曹操、劉裕後塵。1906年,袁被迫辭去各項兼差,並將北洋軍一、三、五、六各鎮交陸軍部直接管轄。次年,又被調離北洋,到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1908年11月光緒帝和慈禧太後相繼病死,年幼的溥儀繼位,改元“宣統”,其父載灃為攝政王。1909年初,袁世凱被載灃罷去一切職務,令回籍“養痾”。但他的許多部屬依然位居要津,實權在握,袁世凱時刻準備東山再起。
  附加:
  光緒皇帝死因之謎:
   2003年開始,清西陵文物管理處與中央電視臺編導鐘裏滿嘗試藉由現代法醫手法,由光緒所遺留毛發與遺骸中檢驗出高量砷成份,顯示生前有被砒霜毒害的可能性。花了5年時間,反復驗證光緒屍體上的頭髮、衣物,2008年11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清西陵文物管理處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召開記者會,發表“清光緒皇帝死因研究報告”,確定光緒是因為砒霜中毒而亡。
  關於是何人為毒死光緒帝的元兇,有關專傢分成了兩派意見:一說是慈禧太後,二說是袁世凱。
  支持袁世凱為毒死光緒帝元兇的理論有:
  慈禧與光緒是政治的爭鬥,作為一個政治傢,她很清楚她死後不可能繼續朝着她所既定的策略走下去,而且她也會明白維新變法甚至社會改良是歷史必然,在她臨死的幾年中實際上做了許多,開議會設內閣,改革力度遠大於光緒的維新變法,她的奪權更是一種政治野心和保護既得利益的需要,所以,她沒必要加害於光緒。就算是她死了,光緒重新掌權,她也照樣配享宗廟,動不了她的權威,這是必然的。再一個層面來說,慈禧與光緒畢竟還有一層血緣關係,是她妹妹的兒子,也是她的養子,慈禧再陰毒,也毒不到這個份上。袁世凱就不同了,他是臣子,而且由於他的叛變導致光緒帝被軟禁長達十年之久,這個仇,作為一個皇帝是肯定要報的,袁世凱有殺人動機,而且當時袁世凱身為軍機大臣,主掌北洋軍,是完全有這個條件謀害皇帝。
  而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身》中也有類似記載,說慈禧太後臨終前一天,本來“上午還好好的光緒皇帝,吃了一劑藥便突然壞了事,後來纔知道,那一劑藥是袁世凱送進來的……”
  
  軟硬兼施 就任總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北洋新軍成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於是再用袁世凱,先任其為湖廣總督,旋任其為內閣總理大臣。
  袁世凱一面以武力壓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而革命黨人亦認為袁世凱是能領導中國的政治領袖。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選出孫文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佈民國成立,孫文就任。1月16日,袁世凱回傢路上,在東華門丁字街,遭到同盟會京津分會組織的炸彈暗殺,炸死袁衛隊長等十人,袁世凱幸免於難。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日,隆裕太後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遜位,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總統製為內閣製,大大削減袁世凱的權利,袁卻於3月10日於北京就職。袁就職之後,堅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時積極與列強交涉,維持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
  1913年2月,依據臨時約法,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按約法精神應由該黨理事長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卻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國大嘩。革命元勳孫文、黃興等均指袁氏授意暗殺,袁世凱則予否認;當時之證據指嚮時任國務總理趙秉鈞涉嫌教唆殺人,並無袁世凱本人授意之直接證據。7月,孫文組織中華革命黨,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遭到失敗。
  10月6日,國會在軍警壓力下,選舉袁世凱為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隨即於北京故宮太和殿就職。11月4日,袁世凱下令解散中國國民黨,並收繳國民黨議員證書。國會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開會。1914年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之後袁認為“人民濫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認識尚在幼稚時代”,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5月推出新的《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製為總統製。之後再修改總統選舉法,使總統可無限期連任,新任總統亦由在任總統指派。
  洪憲稱帝 夢斷紫禁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恢復中國的君主製,建立中華帝國,並改元洪憲。總統府改為新華宮。但是,袁世凱的稱帝舉措並沒有得到廣泛支持。不僅孫中山、梁啓超等人堅决反對帝製,北洋將領段祺瑞、馮國璋等也深為不滿。帝國主義列強亦不斷對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在雲南宣佈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貴州、廣西相繼響應。北洋派內部危機四伏。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製,恢復“中華民國”年號,起用段祺瑞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企圖依靠段團结北洋勢力,支持他繼續擔任大總統。但起義各省不承認他有再做總統的資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軍政實權。廣東、浙江、陝西、湖南、四川紛紛通電宣告獨立或與袁世凱個人斷絶關係。5月下旬憂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卒於舉國聲討聲中,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
  袁氏的登基稱帝之舉,受到當時大部份國人的反對,包括袁氏心腹將領馮國璋、段祺瑞等,段祺瑞致電袁世凱:“恢復國會,退位自全”,實已無以為繼。
  蔡鍔秘密逃出北京,聯同雲南的軍人在雲南組織護國軍,於1915年12月25日起兵討袁。接着,各省接連宣佈獨立,隨着帝製遭到廣泛反對而失敗,袁氏盡失人心,衹得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製帝號,稱帝僅83天。取消帝製帝號之餘,袁氏陷入衆叛親離的睏境,欲續任大總統亦不可得,在心理的重大打擊及傢族遺傳性糖尿病交煎之下,於6月6日病死。
  袁世凱最後稱帝,與其長子袁剋定迷戀太子權位是分不開的,其中最嚴重的是袁剋定偽造《順天時報》,營造日本支持袁世凱稱帝的氛圍(此事被袁世凱次子袁剋文和女兒袁叔楨無意中發現),袁世凱曾責袁剋定“欺父誤國”。但畢竟袁剋定無法逼迫袁世凱稱帝,袁世凱自身的帝王思想是其稱帝的决定因素。
  歷史評價
  引自《清朝宰相傳》
  袁世凱(1859~1916),是近代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個偽裝維新的封建專製主義者。他的名字已經成為近代中國反動政治的同義語,每一部中國近代史書都不能不提到他。
  關於他的歷史,中外已有不少論著。這些研究成果,是本書進一步探討的基礎。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有關袁世凱的政府檔案、私人函電及已出版的專著和史料。由於許多新史料的出現,使我們對袁世凱的歷史能夠獲得較為詳實的瞭解,糾正某些以訛傳訛之處。本書主要目的在於揭露封建專製主義的野蠻、愚昧、虛偽和頑固,說明清末民初支配我國社會歷史的一般的和特有的規律,以及違反這個規律的人物最終要失敗的必然性。
  袁世凱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時刻,正值中國在封建制度的桎梏下將要走完其漫長的黑暗路程的年代,也正是給中華民族帶來劇痛創傷的甲午戰爭的前後。戰前,他是李鴻章淮係軍閥集團的一名初露頭角的走卒。戰後,趁淮係軍閥衰落的時機,他在小站創練了一支新式陸軍,並以此為資本,破壞了資産階級改良派的維新運動,撲滅了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派的一片喝彩聲中,爬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顯赫職位。他敏銳地覺察到,王朝衰微,人民民主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如不謀求新的對策,很難再繼續維持其統治。因此,從1901至1908年,他戴着“急進改革者”的面具,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派理論綱領為指導,以那支新式陸軍為核心,通過辦“新政”,組織起一個龐大的北洋軍事政治集團。這個新興的集團是淮係軍閥集團的延續和發展,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結果,是帝國主義侵華由瓜分政策轉到“保全(清朝)政策”的産物。袁世凱正是依靠這個集團的勢力,不遺餘力地支撐着搖搖欲墜的封建專製王朝,破壞正在蓬勃發展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然而,當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風暴來臨的前夕,他在與世襲的滿族親貴集團的政治爭鬥中遭到了慘敗,灰溜溜地退出了政治舞臺。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陷於崩潰的絶境。歷史發展造成了一種新的局勢和條件,使得已經失勢三年的袁世凱扮演了“末世英雄”的角色。他迅速地集結起北洋集團的軍事政治力量,贏得了帝國主義和國內立憲派的依賴和支持,先打着“實行君主立憲”的旗號,強奪了清政府的一切權力;又迎合時代潮流,舉着“贊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但是,這個專製皇權的崇拜者和覬覦者,根本就不相信在中國能實行民主共和。他之所以要和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派妥協,握手言歡,實際上完全是為了盡快絞殺革命。因此,一上臺他就不擇手段地加強個人權力,破壞法製,踐踏民主,追求專製獨裁的統一;並把民主派視為集權路上的最大障礙,乘民主派尚未鞏固陣地之際,步步緊逼,迫使他們退出政府,裁減革命軍隊,接着便無情地把他們浸在血泊裏。他又解散國會,撕毀“約法”,將民主政治的痕跡掃蕩淨盡。然而,這一切扼殺民族生機的反動行為,卻都是在“統一國傢”、“救國救民”及“保衛共和”的動聽口號掩飾之下完成的。
  民主派對袁世凱的讓步,換來的是災難性的打擊。滿腔悲憤的孫中山,率領殘存的部分民主力量倉促逃往國外。一些助紂為虐的進步黨人,在袁氏推行的封建獨裁暴政面前嚇得目瞪口呆,不敢再倡言憲政了。1914至1915年,北洋軍閥氣焰萬丈,腐惡的政治勢力好象安如泰山了。袁氏顧盼自雄,以為自己是天運所選定的人物,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歷史的進程。於是,他悍然恢復帝製,企圖建立萬世一係的“洪憲”王朝,強令人民世世代代接受袁氏的暴虐奴役。但是,正如同一切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必然走嚮自己的反面一樣,全國人民終於識破了他的真面目:原來這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共和國的“英雄”、“中華民國之第一華盛頓”,是一個背信棄義、食言自肥的封建暴君,是一個寡廉鮮恥的賣國賊。
  袁世凱的倒行逆施,造成了民生凋敝、民怨沸騰。人民的憤怒情緒在許多地方發展為騷動或起義。規模雖小,但相當普遍,宛如涓涓細流,匯成滔滔江河,波濤洶涌,勢不可擋。孫中山重整旗鼓,以鮮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場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與獨裁者進行了殊死的搏鬥。國內鬥爭的形勢迅速發生變化,使袁氏建立傢天下的私欲和他所代表的那個集團的共同利益之間産生了尖銳的對立,以致進步黨人和那些對帝製心懷猜忌的北洋軍閥也都意識到,不撇開袁世凱就不能保持他們所代表的社會勢力的利益。於是,他們便和當初袁世凱所要消滅和排斥的一切社會力量聯合起來,共同“討袁”。短命的洪憲王朝在各種勢力的打擊下僅僅鬧了八十三天就消失了。歷史無情地嘲弄了袁世凱:他本來要追求世襲的絶對的獨裁權力,結果卻使他的一切既得權力都喪失殆盡。
  中外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妄想扭轉歷史車輪前進的醜角,這類醜角沒有一個不是以身敗名裂而告終。袁世凱的歷史又一次證明:凡是不顧社會歷史發展的要求,違背人民意志而倒行逆施的人,無論他是多麽驕橫跋扈,顯赫一時,其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拋入歷史的垃圾堆。
  對於袁世凱的歷史評價一般以負面居多,但是這些負面評價是否公允也被質疑。
  袁世凱有任事之才、治軍之能,實為清末一務實幹練的能臣,自小站練兵至接掌北洋,還有他建新學的學校,主張廢科舉,引進西方學說,又成立一支警察部隊,令中國軍警分離。袁世凱對中國的軍事和工業化,有很大的貢獻。
  然而袁氏當國時期,為鞏固個人獨裁權力,不守約法、解散國民黨,使剛誕生的中華民國失去在制度下健康發展的機會。有人指他是暗殺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的元兇,但實際元兇可能是其他人;而無論袁本人是否曾授意殺宋,此事成為黨人發動二次革命討袁的引爆點,結果造成了中國的南北分裂。
  1915年袁世凱在日本外交壓力下,接受了形同干涉並壟斷中國內政的“二十一條”要求中之大部分條款,使其政績蒙上污點。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在東亞地區因歐戰爆發而陷入國際權力真空之際,面對日本一國獨強的巨大壓力,袁世凱及北洋政府對於抵抗日方二十一條要求,實已盡最大之努力,以此深非似欠公允。
  嗣候袁氏違背民國公意,稱帝登基,遭到全國反對,至此袁氏之威望徹底破産。稱帝之舉堪稱袁氏政治生涯中所犯之最大錯誤。
  有人認為,袁氏是一個投機分子。在光緒帝委以大任時,他卻投靠慈禧太後一黨。到宣統繼位後,被攝政王強迫退休的他,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強迫攝政王退位,掌握清廷大權,本應平定革命的他,反過來為自己的利益,支持革命迫使清帝退位而得任民國總統。這全是選有利益的一方投靠的行為。
  關於袁世凱的輓聯:
  袁世凱的自輓聯:
  為日本去一大敵;
  看中國再造共和。
  楊度輓袁世凱聯
  共和誤民國,民國抑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此獄
  君憲負明公,明公實負君憲,九泉之下三復斯言
  黎元洪輓袁世凱聯
  華夏日重光,回思締造艱難,億兆生靈應感泣
  勳名天不朽,太息受終危急,萬幾擘畫失師貲
  馮國璋輓袁世凱聯
  為天下痛,更哭其私,一柱存亡關氣運
  如四時行,成功者退,千秋華夏仰威靈
  駱寶善口中的袁世凱
  (下文根據:駱寶善2006年8月19日在鳳凰衛視做的一期節目《<世紀大講堂>:民國人物係列之袁世凱》進行整理)
  
  (1)清末新政中的袁世凱
  
  
  晚清十年的新政是當時中國當政的主流勢力在中國全面移植西方的生産方式、政治制度的一個努力。在新政當中,袁世凱是最中堅的力量,堅強的力量。《辛醜條約》簽訂不久,李鴻章去世,袁世凱被清朝政府任命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是個少壯派,當年纔42歲。清朝政府這時候,任命他當山東巡撫,巡撫就省長了,他當山東巡撫纔一年半,而且這個時候正是他媽媽去世,在那個“奪情”期間,就是過去按中國規定,父母去世,他要辭官回去三年守孝的,清朝政府要他奪情,叫他繼續在這當官,還在他母親去世這個奪情期間,又把他從山東巡撫提升成為直隸總督,可見清朝政府對他十分重用和信任。
  他在直隸總督任上,全面地大刀闊斧地在河北省這裏進行了資本主義的改革。
  在經濟領域裏邊,他在河北這裏進行了全面的倡導,推動實業的發展,就是建設工業,發展工業。比如說當時的灤州煤礦,就是後來的開灤煤礦的一部分了,像唐山的水泥廠,啓新洋灰公司,都是這時候他主導建立起來的。他還鼓勵民間,民營的資本大量發展工業,更可貴的是,他在直隸全省各州縣推行這種實業的建設。他常言,官可以不做,實業不能不發展。一直到他罷了官,回老傢,他還多次表示,罷官不算什麽,但是實業救國是我念念不忘的一件事情。在軍事方面,大傢都知道的,他編練的北洋新軍,那就是當時中國最近代化的軍隊。在政治制度方面,他首先在天津這裏進行了法製方面的改革,移栽西方的司法制度。在天津首先實行議會制度,然後在這取得經驗,嚮全省推廣,作為實行立憲,實行憲政的基礎措施。他在全國積極倡導實行君主立憲,他常言,官可以不做,憲法不能不立,那就說,我們的君主立憲是絶對要實行的。在文化領域,袁世凱在整個的河北省推行了新式教育的發展和興辦,因而取得了非常令人矚目的成就。他自己身體力行,創辦大學、中學、小學,在十年新政期間,就是到辛亥革命之前,他當直隸總督的這麽幾年,直隸這一省建立了有大學兩所,各種專門學校,類似於現在的中等技術學校有29所,各級師範學校有40多所,中學22所。現在大概一個區,一個縣中學都不止22所,當時要在河北省有22個中學,那是了不起的大事啊。
  他還聯合了其他的地方督撫,比如像湖廣總督張之洞,湖南巡撫端方,一起聯合上奏摺,要求清朝政府廢除科舉,結束八股考試,到了1905年,清朝政府最終接受了他們的建議,廢除了科舉,就是不再八股取士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尤其是明清以來六百年的這種取士制度,人才錄用制度得到了徹底的改革。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啊。當時的讀書人都靠科舉吃飯啊,現在不考舉人、進士、秀纔了,都要上新學了,那是一個很大的社會阻力呀,他們想了許多辦法,讓這個舊的考試和新學接軌,藉用一個詞吧,是實現了這種廢除科舉的軟着陸,沒有引起太大的社會震動。
  袁世凱深深知道,實行新政最重要的是錄用人才,是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他在新政期間,全面地培養新式人才,培養新式人才的首要的辦法是要建學校,學校的首要的主導力量是教師,那就大量地發展師範,培養教師,各種長期的、短期的師範建立了幾十所。自己培養來不及,就用請進來,派出去的辦法。當時日本是中國的榜樣,那是最成功的榜樣。而且日本離我國最近,還有同文之便,所以日本是大量派去留學生的地方。
  可以舉一個例子,當時袁世凱請嚴修,是天津的一個大教育傢,南開大學,南開中學創始人,請他來主持直隸的學校改革。嚴修接受了袁世凱的禮聘。嚴修提出說,我先去日本考察,回來我再接受你這個任命,袁世凱說,我有經驗了,前是,我請吳汝倫,他就說他去考察,回來他不幹,你先來上任,上任了,接受了我任命,你再去考察。嚴修40幾歲,那時候40幾歲已經是老頭了,他帶了很精幹的考察隊伍到日本考察三個月。早晨、下午,一天兩場到四場的考察,從日本的文部省到日本的幼兒園,大學、小學、中學,嚴修自己去,每一趟親自去,事必躬親,到那去,去訪問,去嚮人傢的官員請教。到小學、幼兒園,坐在那就聽人傢講課,乃至於那些學生們的課外活動該怎麽做,該怎麽組織,他都事必躬親取經,那種精神啊,那種態度啊,十分令人感動,後世的人,能趕得上的,說實在的,就不多,不是沒有。袁世凱還大量地延納了海外的精英,同光之際,我們中國派出了第一批留美的學生,有一百一二十個人,這一幫人最先是被李鴻章接納到了北洋的幕下,他完全全盤地接收下來。
  他在直隸總督任上有7個年頭,實際上有整整6年,1901到1907,然後1907年的年中,上調中央,去當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在六個軍機大臣當中,他的資歷最淺,但是他的才幹最高,管事也最多。當了一年的軍機大臣,到他1908年,他虛齡50,在北京這裏舉行了一個盛大的50壽辰的慶典,這時候袁世凱權傾朝野,紅得發紫,如日中天。但是好景不長,一個多月以後,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先後死了,就在帝、後百日大孝期間,當國的載灃對袁世凱下手了,找了一個藉口,說他腳有病,你回傢休養吧,這就叫做回籍“養痾”,就是把他貶回到老傢去,據說還差一點把腦袋給他砍了。這在袁世凱的仕途官場上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轉折,他正在高潮當中,那麽一下子把他打回老傢去了。
  到辛亥革命槍響之前,袁世凱被打回老傢這個時候,過去被貶了官的人,他們的聲望很快沒了,但是衹有袁世凱在這三年當中,他的聲望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在逐節攀升,當時的朝野都希望清朝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凱,就在這個背景下面,辛亥革命槍聲響了,清朝政府又重新把袁世凱請出來,當湖廣總督,到前綫去鎮壓革命黨。
  十年前的庚子年間,榮祿手下的那個“武衛軍”五軍,全軍覆沒了,被八國聯軍打敗光了,衹有袁世凱這個新建陸軍,神差鬼使地在八國聯軍攻打天津之前,清朝政府調到了山東去,完整地保持了新建陸軍這一支力量,袁世凱也調到了山東當了巡撫,這個新建陸軍就成了後來袁世凱的政治資本和軍事資本。
  辛亥革命一起,中國人,外國人,朝野,從皇室到革命黨,一致認為衹有袁世凱出來收拾局面,這樣他順理成章地當了清朝政府的最後一任內閣總理,當了民國的臨時大總統,當了大總統,後來去當皇帝,都是在這個機遇下起來的。
  
  (2)二十一條並非稱帝交換條件
  
  
  日本藉着歐戰之機嚮中國提出了二十一條。日本駐華大使日置益稟承日本政府的訓令,進見袁世凱,提交了這個二十一條的條文。
  好多史書,小說傢也說,日在嚮袁世凱遞交二十一條文本的時候說,請大總統再高升一步,意思是說你接受二十一條,我日本支持你稱帝,咱們達成這個政治交易,這說是袁世凱拱手賣國的最重要的根據。其實早在30年代初,王蕓生在撰輯《60年來中國與日本》的時候,就指出這個說法沒有根據,不合事理,不可采信。袁世凱指揮了整個二十一條的談判過程,現在我們能見到的,袁世凱對二十一條的原本,二十一條的修正本,日本提出最後通牒的文本,這三本原本的東西,袁世凱在上邊用紅筆,就用朱筆,用墨筆做了批文,在許多地方做了重點的圈點,除了這些圈點之外,袁世凱對二十一條的條文的批示有70多處,長短的批文。指出牽涉到國傢領土主權的絶對不談,日本在中國擴大權益,把勢力發展到長江腹地,發展到東南沿海的第五號內容,這大傢都知道的,第五號內容絶對不談。這一條不僅不能承認,根本不能談,堅持住這一條不能談。他指示外交部,要認清當時強弱的懸殊,耐心談判,能夠談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同時說希望拖,把給日本的談判盡量地把時間拖長,因為日本提出是秘密交涉,他想用拖的過程當中,希望引起歐美列強的註意,進行國際的干涉。這樣一直拖了幾個月,拖到5月,日本提出最後通牒的時候,歐美國傢沒有一個出來來支持的,甚至於像俄國還打算趁火打劫。袁世凱也徵詢了袁政府文武們的意見,諸位說,咱們是接受,是給日本打一場,文武官員們一致認為,衹有接受,打不得。在日本提出二十一條的整個過程當中,國人仇日的情緒跟恐日的情緒,這兩者是同時存在的,仇恨,那麽仇恨日本人趁火打劫,提出這樣的苛刻的條件來滅亡中國,這種仇恨之氣確實是一股民氣,但是這個民氣沒有實力做後盾,這個民氣衹能是一股窩囊氣。恐日的這個情緒,恐日的這個病確確實實是實實在在的,歷史回過頭來看,從1895到現在的1916,20年,在這20年當中,1895年一次甲午戰爭,中國打敗,大清王朝敗了,1905年,日俄戰爭,沙俄帝國被日本打敗了,日本趁打敗大清王朝、打敗俄國的那種餘威睥睨世界,連歐美都看不在眼裏,你中國算什麽。衹有在這樣的條件,他纔敢那樣肆無忌憚的來欺負。
  那麽,在這樣一個歷史條件下,唯一能做的,那就是用艱苦的談判,用艱苦的夠掙紮一點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在這樣一個這種情況下,我們衹能說換換別的勢力,換換別的人當政,當時也衹能這樣了。所以最後二十一條被迫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接受了。五.九,國傢定為國恥紀念日,說是奇恥大辱,這確實是。在五九簽字之前,五.八,五月初八那一天,袁世凱就嚮全國通報,不得已,衹有簽訂了,這實際上是奇恥大辱,在國人說這是奇恥大辱之前,他都承認這也是奇恥大辱。當是這種談判,就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沒辦法。當時在國外,中國的留學海外的精英鬍適,已經很成名的鬍適就說,這個談判應該說在之前中國的歷史當中,是沒有過的,該柔的時候柔,該剛的時候剛,爭取了對自己最大的退讓了。王蕓生在30年代初編輯《60年來中國與日本》的時候也說,在回顧整個談判,袁世凱的指揮和領導,應該說是沒大錯的,當年的一些歷史學家,比如說陳恭祿的《近代史》啊,像這個蔣廷黻的《近代史》啊,也都肯定了,這時候二十一條的交涉。應該說這種結論,是中肯的。說他拱手賣國,起碼是沒有歷史依據的。但是後來接着二十一條訂立之後,他就馬上就稱帝了,而且這個政治交易啊,誰也很難保證他們沒什麽幕後的政治的交換。政敵們拿着作為攻擊他的靶子,這是理所當然的。
  
  (3)稱帝是遺憾。
  
  在我們這個國傢呀,幾千年的帝製,陶冶的這個中國人啊,有那種接受獨裁和專製的基因,我講到基因,甚至於我們這個腦袋瓜裏面有那種傳統的觀念,我們接受當順民這個觀念是非常容易的,所以袁世凱在民初,民元,民一二三,這三年當中,他把國會當成工具,當成橡皮圖章,把國會議員玩弄於股掌之上,先得到了臨時大總統,得到了大總統,又得到了終身大總統。終身大總統還不足,憲法規定,他大總統辭位的時候,或者他大總統遇到不測的時候,他還可以遺囑新的大總統繼位人。他可以欽定張三,也可以欽定他的兒子。離當皇帝差不多遠了,但是他寧是感到他的權威還不夠,所以最後走上用稱帝這個辦法。這是他晚年的最大的不足和留下來的最大歷史遺憾。
  袁世凱與“二十一條”
  1915年1月,日本嚮中國政府提出的,企圖把中國的領土、政治、軍事及財政等都置於日本的控製之下的二十一條無理要求。
  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晉見袁世凱,遞交了二十一條要求的文件,並要求袁政府“絶對保密,盡速答復”。二十一條共分五大項:①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山東省不得讓與或租藉他國。②承認日本人有在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居住、往來、經營工商業及開礦等項特權。旅順、大連的租藉期限並南滿、安奉兩鐵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為袁林牌坊限。③漢冶萍公司改為中日合辦,附近礦山不準公司以外的人開採。④所有中國沿海港灣、島嶼概不租藉或讓給他國。⑤中國政府聘用日本人為政治、軍事、財政等顧問。中日合辦警政和兵工廠。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間各鐵路建築權讓與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開礦、建築海港和船廠及築路的優先權等等。二十一條要求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袁世凱不敢立即表示接受。消息一經傳開,反日輿論沸騰。歐美列強對日本損害他們在華的侵略權益一致不滿,紛紛給予抨擊。正式談判於1915年2月2日開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凱稱帝引誘於前,以武力威脅於後,企圖使袁世凱政府全盤接受。中國人民反日愛國鬥爭日趨高漲,日本見事態嚴重,便一面宣佈第五項為希望條件,屬於勸告性質;一面提出新案,內容與原要求一至四項基本相同,僅將若幹條文改用換文方式。5月7日日本發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內應允。袁世凱指望歐美列強干涉落空,又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國無力抵禦外侮為理由,於5月9日遞交復文表示除第五項各條容日後協商外,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5月25日在北京簽訂了所謂“中日條約”和“換文”。
  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以吞併中國為目的而強加於中國的單方面“條約”,袁政府事後也不得不聲明此項條約是由於日本最後通牒而被迫同意的。此後歷屆中國政府均未承認其為有效條約。
  安陽袁林
  位於安陽市北郊洹水北岸的臨府莊北地,是袁世凱的墓園所在地,現為安陽博物館館址所在地。墓園建築最大的特點是中西合璧,堂院前的部分是明清皇陵的風格,堂院後的墓園部分則具有西洋建築特色,整體看來非常別緻。主要有照壁、神道、安陽袁林牌樓、碑亭、享堂大院等建築。
  袁世凱墓位於洹水北岸,修建時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占地一百三十八畝九分八釐八毫六絲九忽,支出銀圓七十三萬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釐”,這些數字都翔實地記錄在《袁公林墓工報告》中的清單上。在那個朝代交替的動蕩年代,還有這些心靜如水者能細心地把面積精確到忽,把資金精確到釐,着實令人佩服。
  在所用70多萬銀圓中,北洋政府出銀50萬兩,其餘部分由袁世凱北洋舊部個人捐款,多者都是現幣一萬元,少者也沒有低於兩三千元的。《袁公林墓工報告》記載,“袁公遺産不豐未忍輕動,而庫幣奇拙難在請求爰興,段君忠樞工統籌議,發起微資萃袍卅年之誼,竟山陵一簣之功,群策群力集捐款銀幣二十五萬元。”
  據說當年的袁墳四周逐排栽種有楊樹、柏樹、槐樹,周圍還有大片的祭田。從一幅袁林竣工後拍攝的照片上看到,當時洹河北岸的房屋和居民很少,規模龐大的袁墳在一片空曠中赫然凸現。袁墳四周果然有成排的樹木,衹是我並沒有分辨出這些到底是何種樹木。袁公林竣工以後,時任大總統、袁世凱的好友徐世昌親臨安陽勘察,並授意在原京漢鐵路洹上村處添置神道碑一座,以示景仰。
  袁林的設計者是德國的工程師,它的建築“仿明陵而略小”。主體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糙石橋、清白石橋、牌樓門、望柱、石像生、碑亭、東西值房、堂院大門、大丹陛、東西配殿、景仁堂、墓臺。
  袁世凱墓為什麽不稱“陵”而稱“林?
  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名不正而言不順,最後四面楚歌,不到六十歲就一命嗚呼。他的墓不稱“陵”而稱“林”,聽起來也有幾分怪異。據說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剋定最初也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袁陵”,但當時當政的徐世昌卻不以為然,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藉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自古帝王之墓為陵,聖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效仿“孔林”、“關林”而稱“袁林”,不僅巧妙,簡直是掠美了。
  袁世凱為什麽要葬在安陽?
  袁世凱老傢在河南項城,為什麽要葬在安陽呢?袁世凱生前含糊其辭,近代史傢也衹能分析推測,因此各有各的說法。
  早在袁世凱歸隱的1910年鼕天,他就為自己選擇好了墓地,但究竟在何處他沒有明說。1911年6月他在緻端方的信中寫道:“兄衰病日增,行將就木,牛眠之區,去鼕已卜得一段。”據其子袁剋文記述,袁世凱自選的墓地在太行山中。他寫道:“昔先公居洹時,曾自選窀穸(音zhun xi,意墓穴。)地,在太行山中,邃而高曠,永安之所也。”袁氏後人最後討論葬於何地時,袁剋文提出按其父生前的意願辦,但長子袁剋定堅决反對,决定將其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對於袁世凱不歸葬項城的原因,比較一致的說法認為和他的身世、傢事有關。
  清鹹豐九年(1859),袁世凱生於河南省項城縣袁寨。他們傢按照“保、世、剋、傢”來排輩分,父親袁保中有八個子女,長子世昌、次子世敦和兩個女兒為原配夫人所生,其餘四子皆是庶出,袁世凱行四,7歲時又過繼給了叔父袁保慶。袁世凱做山東巡撫時,他的母親劉氏病死在天津,靈柩運回項城之後,袁世凱的同父異母兄袁世敦以嫡子主持傢務,他認為劉氏不是正房,堅决不準正門出殯,靈柩也不能埋入祖墳正穴和袁保中合葬。儘管袁世凱頗有權勢,但囿於倫理綱常,衹能和哥哥爭執,甚至跪下哀求,也沒有得到袁世敦的許可。袁世凱最後衹得另購墳地,纔算讓母親安然入土,但也因此和袁世敦鬧翻了臉,盛怒之下與之絶交,從此永遠不再回到項城老傢。
  作為直魯咽喉、平漢鐵路重鎮的安陽,在袁世凱的宦海生涯中,可說是一處風水寶地。衆所周知,袁世凱早年考取功名屢次落榜,後投身行伍纔逐漸發跡。他政治生涯的轉折點是甲午戰後的天津小站練兵,從此青雲直上,戊戌變法的第二年當上了山東巡撫,後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進入了大清朝廷的權力中樞。
  1905、1906年北洋陸軍連續兩年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會操,其中1906年9月的會操是在彰德舉行的,袁世凱是閱兵大臣。這次會操是直隸兩湖等省陸軍的實戰演習,精選出來參加演習的北洋官兵有4萬多人,還有各國駐華官員和記者500餘人參加。這是甲午戰爭以來北洋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亮相,也是袁世凱對自己傢底的一次大炫耀,因此更被朝廷看作是棟梁之臣。
  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相繼登天,與袁世凱有矛盾的醇親王載灃攝政,他發佈諭旨解除了袁世凱所有職務,令袁世凱“回籍養痾”。袁世凱自從和大哥鬧翻之後,就把彰德當成了自己的故裏。這裏位於河南直隸交界處,交通方便,離京城也近。袁世凱小的時候,就知道安陽這個洹上村,相傳商朝名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誹謗,到洹上村隱居三年,後來商王親自到洹上村迎他復任。安陽也是袁世凱的遠祖--漢朝大將軍·袁紹發祥之地,袁世凱覺得,洹上村對自己是一塊吉祥寶地,還在小站練兵的時候,他就買下了這裏二百多畝地,衹是沒想到這麽快就派上了用場。
  妻妾子女
  
  妻妾
  元配於氏,長子袁剋定
  大姨太太瀋氏,沒有子女
  二姨太太李氏,長女伯禎、五子剋權、七子剋齊、十子剋堅、十二子剋度。六女籙禎
  三姨太太金氏。次子剋文、三子剋良、三女叔禎、八女(早亡)、十女思禎。
  四姨太太吳氏。四子剋端、次女仲禎(嫁給了兩江總督端方的侄子)、四女(早亡)、七女復禎。
  五姨太太楊氏。六子剋桓、八子剋軫、九子剋久、十一子剋安、五女季禎、十五女(早亡)、九子剋久(娶民國黎元洪的女兒為妻)
  六姨太太葉氏。十四子剋捷、十七子剋友、九女福禎、十一女奇禎、十二女瑞禎。
  七姨太太張氏。沒有子女,
  八姨太太郭氏。十三子剋相、十五子剋和、十四女怙禎。
  九姨太太劉氏。十六子剋藩,早死;女兒儀禎排行十三,續五姨太的女兒季禎嫁蘇州陸狀元傢。
  
  子
  長子剋定
  次子剋文
  三子剋良
  四子剋端
  五子剋權
  六子剋桓
  七子剋齊
  八子剋軫
  九子剋久
  十子剋堅
  十一子剋安
  十二子剋度
  十三子剋相
  十四子剋捷
  十五子剋和
  十六子剋藩
  十七子剋友
  
  女
  長女伯禎(成年後嫁與清兩江總督張人駿的兒子)
  次女仲禎(嫁給了兩江總督端方的侄子)
  三女叔禎
  四女(早亡)
  五女季禎
  六女籙禎(嫁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兒子)
  七女復禎
  八女(早亡)
  九女福禎
  十女思禎
  十一女奇禎
  十二女瑞禎
  十三女儀禎(續五姨太的女兒季禎嫁蘇州陸狀元傢)
  十四女怙禎(怙禎嫁給了民國總統曹錕的兒子,後離婚去了美國)
  十五女(早亡)
  一妻九妾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 17個兒子又為袁世凱生了22個孫子、25個孫女,兒孫總和達79人。
  
  袁世凱生平大事年表
  1859年9月16日 (鹹豐九年)
  袁世凱生於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鎮袁寨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傢族。父祖多為清朝顯貴,權重一方
  1876年(光緒二年)
  1879年(光緒五年)
  袁世凱兩次鄉試都未考中,遂决計棄文就武
  1881年(光緒七年)
  袁世凱至山東登州,投靠保慶的結拜兄弟吳長慶,任“慶軍”營務處會辦。吳長慶為淮軍統領,統率慶軍六營駐防登州,督辦山東防務。
  1882年(光緒八年)
  朝鮮發生壬午軍亂,當年23歲的袁世凱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以“通商大臣暨朝鮮總督”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製稅務。以整頓軍紀和鎮壓兵變有功,為朝鮮國王所看重,並得清政府奬敘五品同知銜。
  1884年(光緒十年)
  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製王室;國王李熙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係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奏舉,袁世凱任駐漢城清軍“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
  1894年(光緒二十年)
  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海陸皆敗,袁世凱隨軍撤退天津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
  袁世凱由軍務處大臣榮祿、李鴻藻等奏派擴練駐天津小站的定武軍,更名為“新建陸軍”。聘德國軍官十餘人擔任教習,又從天津武備學堂中挑選百餘名學生任各級軍官,並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親信,以加強對全軍的控製。這些人以後大都成為清末民初的軍政要人。小站練兵是清末新式軍隊發展的轉折點,也奠定了袁世凱一生事業的基礎。從此,聲譽鵲起,扶搖直上。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
  擢直隸(今河北)按察使,仍主持練兵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
  袁將戊戌變法的消息告訴忠於慈禧太後的榮祿,結果戊戌變法失敗,皇帝失去政權並遭軟禁。6月,袁世凱升任工部右侍郎。12月,署理山東巡撫,率領全部新軍(時稱“武衛右軍”)前往濟南。時山東境內義和團運動爆發,他認定義和團為“左道邪教”,派兵到各州縣殘酷鎮壓。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
  鼕,因義和團在山東的排外行為引起各國不滿,清廷被迫撤換縱容拳民的山東巡撫毓賢,代之以袁世凱。這是袁世凱首次出任方面大員。袁到任後,對拳民大力鎮壓,令其在山東無法立足,逃往天津、北京一帶,山東在袁世凱治下維持穩定,並且加入東南互保。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
  1901年11月,繼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
  實授袁世凱為北洋大臣,兼任政務處參預政務大臣和練兵大臣,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簡稱北洋軍)。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
  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練兵處,,袁世凱任會辦大臣,掌握實權。創辦各種武備學堂,並聘請大批日本軍官擔任教習。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北洋六鎮編練成軍,每鎮一萬二千五百餘人,除第一鎮係滿族貴族鐵良統率的旗兵外,其餘五鎮都在袁世凱的控製之下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調任軍機大臣,成為中樞重臣。同年,在袁世凱倡導下,第一支中國警察隊伍於天津成立。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後相繼去世,溥儀繼位,袁稱疾返回河南,最初隱居於輝縣,後轉至安陽。袁在此期間韜光養晦,暗地裏仍關心政事,等待時機復出。
  1911年(宣統三年)
  10月10日武昌起義,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佈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
  1月16日,袁世凱回傢路上,在東華門丁字街,袁世凱幸免於難。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於3月10日於北京就職。袁就職之後,堅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時積極與列強交涉,維持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
  1913年2月,依據臨時約法,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按約法精神應由該黨理事長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國大嘩。革命元勳孫文、黃興等均指袁氏授意暗殺,袁世凱則予否認;7月,孫文組織中華革命黨,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遭到失敗。10月6日,國會在軍警壓力下,選舉袁世凱為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隨即於北京故宮太和殿就職。11月4日,袁世凱下令解散中國國民黨,並收繳國民黨議員證書。
  1914年(中華民國三年)
  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之後袁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5月推出新的《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製為總統製。之後再修改總統選舉法,使總統可無限期連任,新任總統亦由在任總統指派。
  1915年(中華民國四年)
  袁世凱在日本外交壓力下,接受了形同干涉並壟斷中國內政的“二十一條”要求中之大部分條款,使其政績蒙上污點。12月,袁世凱宣佈恢復中國的君主製,建立中華帝國,並改元洪憲。總統府改為新華宮。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在雲南宣佈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貴州、廣西相繼響應。北洋派內部危機四伏。
  1916年(中華民國五年)
  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宣佈取消帝製,恢復“中華民國”年號,5月下旬憂憤成疾。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卒於舉國聲討聲中,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
<< 前一君主: 孫中山北洋政府袁世凱
(1912年1916年)
後一君主 >>: 黎黃陂 黎元洪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