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 人物列錶
洪秀全 Hong Xiuquan洪天貴福 Hong Tianguifu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孝明天皇
朱明月 Zhu Mingyue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富蘭剋林·皮爾斯 Franklin Pierce拿破侖三世 Napoleon III
拿破侖三世 Napoleon III米勒德·菲爾莫爾 Millard Fillmore
同治 Tong Chi安德魯·約翰遜 Andrew Johnson
路易·阿道夫·梯也爾 Louis Adolphe Thiers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 James Abram Garfield
亞歷山大二世 Alexander II尤裏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Ulysses Simpson Grant
切斯特·艾倫·阿瑟 Chester Alan Arthur威廉大帝 Wilhelm I
腓特烈三世 Friedrich III儒勒·格雷維 Francois Paul Jules Grévy
約翰·亞歷山大·麥剋唐納 Sir John Alexander Macdonald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Rutherford B. Hayes
帕特裏斯·麥剋馬洪 Patrice MacMahon約翰·約瑟夫·考德威爾·阿伯特爵士 Sir John Joseph Caldwell Abbott
瑪利·弗朗索瓦·薩迪·卡諾 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亞歷山大三世 Alexander III Alexandrovich
約翰·斯帕洛·大衛·湯普森爵士 Sir John Sparrow David Thompson菲利·福爾 Francois Félix Faure
維多利亞女王 Queen Victoria本傑明·哈裏森 Benjamin Harrison
威廉·麥金萊 William McKinley讓·卡西米爾-佩裏埃 Jean Paul Pierre Casimir-Périer
史蒂芬·格羅弗·剋利夫蘭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史蒂芬·格羅弗·剋利夫蘭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愛德華七世 Edward VII明治天皇
查爾斯·塔珀爵士 Sir Charles Tupper袁世凱 Yuan Shikai
麥肯齊·鮑威爾爵士 Sir Mackenzie Bowell馮國璋 Feng Guozhang
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威爾弗裏德·勞雷爾爵士 Sir Wilfrid Laurier
保羅·德沙內爾 Paul Deschanel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Thomas Woodrow Wilson
黎元洪 Li Yuanhong埃米勒·弗朗索瓦·盧貝 Émile François Loubet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William Howard Taft剋萊芒·阿爾芒·法利埃 Clement Armand Fallières
保羅·杜美 Paul Doumer鬍惟德 Hu Weide
岑春煊 Cen Chunxuan雷蒙·普恩加萊 Raymond Poincaré
保羅·馮·興登堡 Paul von Hindenburg加斯東·杜梅格 Gaston Doumergue
羅伯特·萊爾德·博登爵士 Sir Robert Laird Borden曹錕 Cao Kun
徐世昌 Xu Shichang威廉二世 Wilhelm II
亞歷山大·米勒蘭 Alexandre Millerand菲利普·貝當 Henri Philippe Pétain
洪秀全
君主  (1814年1864年)
姓:
名: 仁坤
網筆號: 天王
籍貫: 廣東花縣福源水村
開端終結
在位1851年1864年
太平天国1851年1866年

  洪秀全(1814.1.11—1864.6.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漢族人,清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1日)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福源水村。太平天國創建者及思想指導者,稱“天王”,原名仁坤。廣東花縣人。道光年間屢應科舉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創立拜上帝會,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張建立遠古“天下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鹹豐三年定都南京,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又分兵西徵、北伐(參見太平軍北伐、太平軍西徵)。鹹豐八年,因掌握軍政實權的東王楊秀清“威權逼己”,遂密詔(一說無密詔)北王韋昌輝率軍返京誅楊。韋又擴大事態,濫殺無辜。洪秀全迫於衆怨,衹好殺韋,以翼王石達開主政。
  次年,石達開受猜忌負氣出走,太平天國瀕危。洪秀全重用陳玉成、李秀成諸後起良將,自兼軍師,又采取減賦和加強宗教宣傳等措施,度過難關。同治二年(1863)鼕,天京為清軍圍困,糧盡援絶。洪秀全拒絶李秀成突圍的建議,固守天京。同治三年四月病卒。所著詩文及詔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之一)及《太平天國史料》等書中。
  太平天國創立及發展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與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玕從梁發《勸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義,後來自行洗禮,並在廣東花縣首創“拜上帝教”。
  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到廣西傳教。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廣州跟隨美國美南浸信會傳教士羅孝全學習《聖經》,因聽洪秀全說曾夢見他自己是上帝的兒
  子,羅孝全拒絶給他施洗。洪秀全離開廣州,重返廣西桂平,與馮雲山會合。7月,洪秀全與馮雲山一起製定“十款天條”。
  1848年春天,拜上帝會的領導人之一馮雲山被地方團練逮捕,送往廣西桂平知縣衙門囚禁。洪秀全前往廣州欲以“傳教自由”為由,找上層關係營救。後馮雲山被信徒集資賄賂桂平知縣,而得到釋放。
  1849年,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結為異姓兄弟。
  1850年9月初,洪秀全發佈總動員令,會衆立即到金田團營編伍,達兩萬人。同年11月太平軍在蓉村江木橋伏擊清軍成功。農歷十二月,他們在金田村內的韋氏大宗祠,舉行拜上帝儀式,並宣佈國號為太平天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衆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起義,是為金田起義。洪秀全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封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同年秋季,太平軍占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12月在永安封東、西、南、北、翼五王,其他四王皆歸東王楊秀清節制。南王馮雲山製訂了太平天國初期的官製、禮製和軍製,又創造了一套獨特歷法,在太平天國內使用,並且實行公有財産製。
  1852年(鹹豐二年)4月5日,太平軍自永安突圍,5月19日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省,5月太平軍路經全州時,馮雲山被清軍炮火擊中,6月傷重死亡。8月21日蕭朝貴、石達開攻長沙(太平天國第一場硬仗),9月12日蕭朝貴在攻城時戰死。太平軍攻長沙近三個月仍未能成功,撤圍北上。
  1853年1月太平軍攻剋武昌,人數增至五十萬,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隨即展開北伐及西徵。
  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最終在1855年全軍覆沒。西徵軍的進展比較順利,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
  1854年西徵軍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軍抵抗,湘軍反攻至九江附近。
  1855年初,翼王石達開大破湘軍,復陷武昌。
  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
  因太平天國首義發生在廣西,故有大量壯族人民參加了太平天國起義,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他的母親是壯族人),北伐主將林鳳祥、李開芳等等,皆為壯族人。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後被追封為嘏王的盧六以及後封的慕王譚紹光、贊王蒙得恩皆為壯人。盧六是太平天國起義前的洪秀全、馮雲山最得力的助手,為發動太平天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摘自黃現璠撰《太平天國革命中的壯族子弟》——載於1956年5月10日《光明日報》)
  
  天京事變1856年(鹹豐六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嚮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嚮榮在8月9日死後,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另有圖謀,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為“萬歲”。
  北王韋昌輝在這時請求天王誅殺東王,天王不肯。後來陳承瑢嚮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弒君篡位之企圖,天王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綱鏟除東王。
  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傢人被殺,東王部屬、他們的傢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
  翼王石達開抵達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城外,韋昌輝其後盡殺翼王府中傢屬。
  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聲討韋昌輝,此時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洪秀全為平衆怒,11月2日將韋昌輝處死,不久又處死秦日綱和陳承瑢。
  業績綜述
  他一生的業績主要有:
  一、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對動員群衆推翻清朝統治的鬥爭起了重要的宣傳和組織作用﹔其後寫的《原道救世訓》、《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著作,為太平天囯起義作好了思想輿論準備。經數年努力,洪秀全在傑出的農民領袖馮雲山的幫助下,拜上帝會得以迅速發展,為金田起義奠定了基礎。
  二、從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領導了這場農民戰爭的全過程,歷時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先後攻占600多座城市,給了中外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
  三、兩次建立領導核心。前期,在永安建製分封諸王,使太平天囯初具規模,加強了領導力量,提高了太平軍戰鬥力,為太平天國的迅猛發展打下了基礎﹔後期,在“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局面上,洪秀全選拔了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主持軍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務,形成了一個新的領導班子,使太平天國能繼續堅持鬥爭。
  四、頒布革命綱領。前期,1853年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提出改變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會的措施。其內容表現了農民反封建的要求和解决土地問題的強烈願望。綱領內容的完備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國革命達到了中國歷代農民革命所能達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1859年頒布了洪仁玕為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國傢而寫的《資政新篇》一書。這是後期太平天囯的重要政綱,說明他在對待資本主義的態度上,較同時代的地主統治階級思想開明,眼界開闊。
   事實上,《資政新篇》從來沒有在太平天國的管轄區域實施過,太平天國也沒有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政權建設,他們實行的是軍事奴隸制度,不代表任何歷史進步力量,而是具備邪教組織的所有特徵。
  這本書是洪仁軒為了顯示自己的政治權威,平息自己無功而受封為‘幹王’引發的諸多將士的憤怒,以自己的香港經歷為藍本,寫出了近似於遊記的書。在太平天國後期,洪仁軒從來沒有取得過領導地位,他僅僅是洪秀全的政治傀儡,他的美好願望被太平天國的現實擊碎。
  失敗原因分析
  太平天囯運動,之所以能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與他的巨大貢獻分不開的。乃至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願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見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太平天囯是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之下失敗的。但作為太平天囯運動的最高領導人,洪秀全的嚴重錯誤也是不可忽視的。洪秀全的錯誤主要在於:
  一、定都天京後,封建意識與日俱增,等級觀念、享樂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簡出,嚴重脫離將士群衆。在太平天囯革命政權嚮一個新的封建王朝政權蛻變的過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別惡劣的帶頭作用。思想作風上的質變,使其愈往後,則更多地像一個封建帝王。天京內訌就是領導集團內部這種封建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太平天囯後期,為防大權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綫而“用人唯親”,形成一個排斥異姓的洪氏集團,使得後期政治日益腐敗,給太平天囯內部帶來致命危機。石達開是太平軍最優秀的統帥,所部又是太平軍精銳。他德纔兼備,深得全體軍民擁戴,天京內訌之後,他是唯一能團结群衆輔佐洪秀全重振國勢的人選。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挾製和排擠他。因此,石達開出走,致使太平天囯出現分裂局面。其後,陳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京圍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根本不問纔德、功勞,親戚、廣東同鄉或捐有錢糧者,都可以封王。封王人數竟達到2700人以上。造成後期天國朝政混亂、吏治敗壞、軍事削弱的局面。
  三、洪秀全晚年,不僅思想狹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
  1864年3月,天京合圍後,城內斷糧。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饑。殘酷的鬥爭和饑餓使太平天囯領袖洪秀全臥病不起。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
  死因別解
  另一說法:洪秀全死於自殺。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大多數人認為洪秀全死於自殺。
  李秀成是後期太平天囯的主要將領,洪秀全去世時,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衛戰,對天王府的情況當有較確切的瞭解。曾國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時焦急,日日煩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其後半部分中說:“天王之自殺,更令全局混亂。”太平天囯的對手、湘軍首領曾國藩在同年六月二十三日(7.26)的奏稿中說:“首逆洪秀全實係本年五月間,官軍猛攻時,服毒而死。”同年七月初七日又奏稱:“有偽宮婢者,係道州黃姓女子,即手埋逆屍者也,臣親加訊問,據供,洪秀全生前,經年不見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軍急攻,服毒身死,秘不發喪。而城裏群賊,城外官兵,宣傳已遍,十餘日始行宣佈。”根據上述資料,大多史傢認為洪秀全係“服毒自殺”。郭廷以說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說為近真”;簡又文在《太平天國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殺是“事實”;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稿》根據《李秀成自述》內容,認為洪秀全“四月十九日(天歷,即1864.6.1)服毒逝世”。但當時的學者對洪秀全自殺說,已有一定程度的懷疑。
太平天國洪秀全
(1851年1864年)
後一君主 >>: 洪天貴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