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rico Barbarossa | |||||||
腓特烈一世 | |||||||
巴巴羅薩 | |||||||
|
國內政策
腓特烈一世像所有有才幹的皇帝一樣,試圖在德意志境內駕馭桀驁不馴的諸侯。他在1158年頒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個重大舉措是把大的諸侯領地分割成多塊,因此在1156年將奧地利從巴伐利亞公國分出來,使之成為獨立公國。腓特烈一世企圖把王室直轄的領地連成一片,並仰賴傢臣進行統治。
入侵意大利
腓特烈一世對意大利的強烈興趣使意大利事務成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腓特烈一世的綽號是紅鬍子,在意大利語中,紅鬍子的譯音為巴巴羅薩,意思是這位入侵者在意大利殘殺無辜,讓意大利人的血染紅他的鬍子,由此可見意大利人與腓特烈之間的血海深仇。
為徵服倫巴第諸城市,使這些富饒地區成為帝國的稅收來源,腓特烈一世長期執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他對意大利進行過5次軍事入侵(1154年、1158年、1163年、1166年和1174年)。為鞏固帝國在意大利統治,恢復德意志各公國的秩序。1153年與教宗達成康士坦斯協議,承諾保護教宗國,並幫助教宗奪取羅馬的控職權。取得教宗的支持後,腓特烈一世對意大利進行六次遠征並於1155年拿下羅馬。1158年第二次占領米蘭,並在意大利北部地區建立政權。然而這一舉動導致他與教宗亞歷山大三世的長期鬥爭,西西裏和教宗國組成倫巴第同盟。1167年腓特烈一世在圖斯庫盧姆指戰中大敗聯軍,然而一場瘟疫席捲他的軍隊,導致他不得不班師回朝。1176年,倫巴第聯盟(此時威尼斯和拜占庭也加入到聯盟中)在萊尼亞諾戰役中徹底打敗腓特烈一世,迫使他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約中,承認地方城市擁有自由選舉執行官的權利。不過腓特烈一世的意大利政策也取得一定成效。他不顧教宗烏爾巴諾三世的反對,通過安排兒子亨利與西西裏王國的繼承人科斯坦察結婚,霍亨斯陶芬王朝最終取得對西西裏的統治權。然而,正是西西裏領地成為後來霍亨斯陶芬王朝與教宗殘酷爭鬥的根源,這場爭鬥最終使霍亨斯陶芬傢族被斬盡殺絶。
與亨利的鬥爭
雖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國威名赫赫,但在業已形成諸侯割據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權政策仍然受到強有力的挑戰。他的主要敵人和競爭對手是薩剋森公爵獅子亨利,亨利並在1156年兼領了巴伐利亞。1174年,由於獅子亨利拒絶參加對意大利的軍事行動,腓特烈一世嚮亨利進攻並將之打敗。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剝奪,衹保住了不倫瑞剋和呂訥堡。但腓特烈一世並未將獅子亨利被沒收的領地劃入王室領地,而是將它們分給了其他公爵。從此這就在德意志成為一種慣例,即被沒收的公爵領地衹能短期為皇帝所擁有。
十字軍東徵和去世
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與教宗和解後,與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一起領導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徵。然而,他最終未能到達聖地。在帶領德軍東徵的途中,因為决意認為遊過河比翻山越嶺更省時間,於是真的跳進了河中,想證明給士兵看,結果在幾分鐘後淹死了。
家庭
妻子
兒女
- 霍亨斯陶芬的比阿特麗剋絲(1162年-1174年),與西西裏國王古列爾莫二世訂婚,但是在結婚前逝世。
- 腓特烈五世,出生於帕維亞,士瓦本公爵(1164年-1170年)
- 亨利六世,出生於尼美根,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65年11月-1197年9月28日於墨西拿逝世)
- 腓特烈六世,原名康拉德,出生於莫迪利亞納,在兄長腓特烈五世逝世後改名為腓特烈,士瓦本公爵(1167年-1191年)
- 霍亨斯陶芬的吉塞拉(1168年-1184年)
- 奧東一世,勃艮第-普法爾茨伯爵(1170年6月/7月-於1200年1月13日在貝桑鬆被殺)
- 康拉德二世,士瓦本公爵(1173年-於1196年在喀斯魯被殺)
- 雷諾(1170年10月/11月-早夭)
- 威廉(1176年6月/7月-早夭)
- 菲利普,與鄂圖四世並列的對立國王(1198年至1208年),(1177年-1208年)
- 霍亨斯陶芬的阿格尼絲(1181年-死於1184年10月8日),與匈牙利國王伊姆雷訂婚,但是在結婚前逝世。
非婚生子
- 烏爾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