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 人物列錶
洪秀全 Hong Xiuquan(太平天國)洪天貴福 Hong Tianguifu(太平天國)楊秀清 Yang Xiuqing(太平天國)
韋昌輝 Wei Changhui(太平天國)蕭朝貴 Xiao Chaogui(太平天國)馮雲山 Feng Yunshan(太平天國)
石達開 Dan Dakai(太平天國)
洪秀全
太平天國  (1814年1864年)
姓:
名: 仁坤
網筆號: 天王
籍貫: 廣東花縣福源水村
開端終結
在位1851年1864年
太平天国1851年1866年

  洪秀全(1814.1.11—1864.6.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漢族人,清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1日)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福源水村。太平天國創建者及思想指導者,稱“天王”,原名仁坤。廣東花縣人。道光年間屢應科舉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創立拜上帝會,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張建立遠古“天下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鹹豐三年定都南京,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又分兵西徵、北伐(參見太平軍北伐、太平軍西徵)。鹹豐八年,因掌握軍政實權的東王楊秀清“威權逼己”,遂密詔(一說無密詔)北王韋昌輝率軍返京誅楊。韋又擴大事態,濫殺無辜。洪秀全迫於衆怨,衹好殺韋,以翼王石達開主政。
  次年,石達開受猜忌負氣出走,太平天國瀕危。洪秀全重用陳玉成、李秀成諸後起良將,自兼軍師,又采取減賦和加強宗教宣傳等措施,度過難關。同治二年(1863)鼕,天京為清軍圍困,糧盡援絶。洪秀全拒絶李秀成突圍的建議,固守天京。同治三年四月病卒。所著詩文及詔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之一)及《太平天國史料》等書中。
  太平天國創立及發展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與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玕從梁發《勸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義,後來自行洗禮,並在廣東花縣首創“拜上帝教”。
  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到廣西傳教。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廣州跟隨美國美南浸信會傳教士羅孝全學習《聖經》,因聽洪秀全說曾夢見他自己是上帝的兒
  子,羅孝全拒絶給他施洗。洪秀全離開廣州,重返廣西桂平,與馮雲山會合。7月,洪秀全與馮雲山一起製定“十款天條”。
  1848年春天,拜上帝會的領導人之一馮雲山被地方團練逮捕,送往廣西桂平知縣衙門囚禁。洪秀全前往廣州欲以“傳教自由”為由,找上層關係營救。後馮雲山被信徒集資賄賂桂平知縣,而得到釋放。
  1849年,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結為異姓兄弟。
  1850年9月初,洪秀全發佈總動員令,會衆立即到金田團營編伍,達兩萬人。同年11月太平軍在蓉村江木橋伏擊清軍成功。農歷十二月,他們在金田村內的韋氏大宗祠,舉行拜上帝儀式,並宣佈國號為太平天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衆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起義,是為金田起義。洪秀全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封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同年秋季,太平軍占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12月在永安封東、西、南、北、翼五王,其他四王皆歸東王楊秀清節制。南王馮雲山製訂了太平天國初期的官製、禮製和軍製,又創造了一套獨特歷法,在太平天國內使用,並且實行公有財産製。
  1852年(鹹豐二年)4月5日,太平軍自永安突圍,5月19日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省,5月太平軍路經全州時,馮雲山被清軍炮火擊中,6月傷重死亡。8月21日蕭朝貴、石達開攻長沙(太平天國第一場硬仗),9月12日蕭朝貴在攻城時戰死。太平軍攻長沙近三個月仍未能成功,撤圍北上。
  1853年1月太平軍攻剋武昌,人數增至五十萬,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隨即展開北伐及西徵。
  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最終在1855年全軍覆沒。西徵軍的進展比較順利,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
  1854年西徵軍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軍抵抗,湘軍反攻至九江附近。
  1855年初,翼王石達開大破湘軍,復陷武昌。
  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
  因太平天國首義發生在廣西,故有大量壯族人民參加了太平天國起義,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他的母親是壯族人),北伐主將林鳳祥、李開芳等等,皆為壯族人。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後被追封為嘏王的盧六以及後封的慕王譚紹光、贊王蒙得恩皆為壯人。盧六是太平天國起義前的洪秀全、馮雲山最得力的助手,為發動太平天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摘自黃現璠撰《太平天國革命中的壯族子弟》——載於1956年5月10日《光明日報》)
  
  天京事變1856年(鹹豐六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嚮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嚮榮在8月9日死後,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另有圖謀,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為“萬歲”。
  北王韋昌輝在這時請求天王誅殺東王,天王不肯。後來陳承瑢嚮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弒君篡位之企圖,天王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綱鏟除東王。
  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傢人被殺,東王部屬、他們的傢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
  翼王石達開抵達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城外,韋昌輝其後盡殺翼王府中傢屬。
  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聲討韋昌輝,此時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洪秀全為平衆怒,11月2日將韋昌輝處死,不久又處死秦日綱和陳承瑢。
  業績綜述
  他一生的業績主要有:
  一、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對動員群衆推翻清朝統治的鬥爭起了重要的宣傳和組織作用﹔其後寫的《原道救世訓》、《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著作,為太平天囯起義作好了思想輿論準備。經數年努力,洪秀全在傑出的農民領袖馮雲山的幫助下,拜上帝會得以迅速發展,為金田起義奠定了基礎。
  二、從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領導了這場農民戰爭的全過程,歷時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先後攻占600多座城市,給了中外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
  三、兩次建立領導核心。前期,在永安建製分封諸王,使太平天囯初具規模,加強了領導力量,提高了太平軍戰鬥力,為太平天國的迅猛發展打下了基礎﹔後期,在“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局面上,洪秀全選拔了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主持軍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務,形成了一個新的領導班子,使太平天國能繼續堅持鬥爭。
  四、頒布革命綱領。前期,1853年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提出改變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會的措施。其內容表現了農民反封建的要求和解决土地問題的強烈願望。綱領內容的完備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國革命達到了中國歷代農民革命所能達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1859年頒布了洪仁玕為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國傢而寫的《資政新篇》一書。這是後期太平天囯的重要政綱,說明他在對待資本主義的態度上,較同時代的地主統治階級思想開明,眼界開闊。
   事實上,《資政新篇》從來沒有在太平天國的管轄區域實施過,太平天國也沒有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政權建設,他們實行的是軍事奴隸制度,不代表任何歷史進步力量,而是具備邪教組織的所有特徵。
  這本書是洪仁軒為了顯示自己的政治權威,平息自己無功而受封為‘幹王’引發的諸多將士的憤怒,以自己的香港經歷為藍本,寫出了近似於遊記的書。在太平天國後期,洪仁軒從來沒有取得過領導地位,他僅僅是洪秀全的政治傀儡,他的美好願望被太平天國的現實擊碎。
  失敗原因分析
  太平天囯運動,之所以能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與他的巨大貢獻分不開的。乃至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願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見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太平天囯是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之下失敗的。但作為太平天囯運動的最高領導人,洪秀全的嚴重錯誤也是不可忽視的。洪秀全的錯誤主要在於:
  一、定都天京後,封建意識與日俱增,等級觀念、享樂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簡出,嚴重脫離將士群衆。在太平天囯革命政權嚮一個新的封建王朝政權蛻變的過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別惡劣的帶頭作用。思想作風上的質變,使其愈往後,則更多地像一個封建帝王。天京內訌就是領導集團內部這種封建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太平天囯後期,為防大權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綫而“用人唯親”,形成一個排斥異姓的洪氏集團,使得後期政治日益腐敗,給太平天囯內部帶來致命危機。石達開是太平軍最優秀的統帥,所部又是太平軍精銳。他德纔兼備,深得全體軍民擁戴,天京內訌之後,他是唯一能團结群衆輔佐洪秀全重振國勢的人選。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挾製和排擠他。因此,石達開出走,致使太平天囯出現分裂局面。其後,陳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京圍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根本不問纔德、功勞,親戚、廣東同鄉或捐有錢糧者,都可以封王。封王人數竟達到2700人以上。造成後期天國朝政混亂、吏治敗壞、軍事削弱的局面。
  三、洪秀全晚年,不僅思想狹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
  1864年3月,天京合圍後,城內斷糧。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饑。殘酷的鬥爭和饑餓使太平天囯領袖洪秀全臥病不起。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
  死因別解
  另一說法:洪秀全死於自殺。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大多數人認為洪秀全死於自殺。
  李秀成是後期太平天囯的主要將領,洪秀全去世時,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衛戰,對天王府的情況當有較確切的瞭解。曾國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時焦急,日日煩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其後半部分中說:“天王之自殺,更令全局混亂。”太平天囯的對手、湘軍首領曾國藩在同年六月二十三日(7.26)的奏稿中說:“首逆洪秀全實係本年五月間,官軍猛攻時,服毒而死。”同年七月初七日又奏稱:“有偽宮婢者,係道州黃姓女子,即手埋逆屍者也,臣親加訊問,據供,洪秀全生前,經年不見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軍急攻,服毒身死,秘不發喪。而城裏群賊,城外官兵,宣傳已遍,十餘日始行宣佈。”根據上述資料,大多史傢認為洪秀全係“服毒自殺”。郭廷以說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說為近真”;簡又文在《太平天國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殺是“事實”;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稿》根據《李秀成自述》內容,認為洪秀全“四月十九日(天歷,即1864.6.1)服毒逝世”。但當時的學者對洪秀全自殺說,已有一定程度的懷疑。
太平天國洪秀全
(1851年1864年)
後一君主 >>: 洪天貴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