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人物列表
与谢野晶子 Yosano Akiko石川啄木 Takuboku Ishikawa岛崎藤村 Shimazaki
高村光太郎 Kotaro Takamura中原中也 Chūya Nakahara宫泽贤治 Kenji Miyazawa
中原中也 Chūya Nakahara
诗人  (1907年4月29日1937年10月22日)
Nakahara Chūya

Nakahara Chuuya
中原中也(1907年4月29日-1937年10月22日),日本诗人歌人翻译山口县人。旧姓柏村,因过继母系,改为中原,东京外国语学校(今东京外国语大学)専修科法语部毕业。

生涯

1907年4月29日中也于山口市汤田温泉出生。父亲为军医军官柏村谦助,与中原福成婚之后,成为中原家的婿养子,故改姓中原。谦助后自行开业,成为一般医师,在地方上享有名望,曾被选为议员

8岁时为了给病逝的弟弟作悼念诗,中也开始了诗生涯。他从小便展现了他优秀的诗歌才能。

中原中也幼时被视为神童,故家中对中也管教甚严,1921年被送至净土真宗寺庙带发修行。

初中三年级时转学到京都立命馆中学,并开始接触和法国象征派的诗与达达主义,钻研叔本华尼采思想,与此同时,中也与女演员长谷川泰子相恋并同居,长谷川泰子后来也与他的好友小林秀雄发生感情,最后泰子选择了小林,但中也与小林的友情依然不变。

1934年,中也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山羊之歌》,其中收录了他最著名的诗作《污浊了的忧伤之中》。他的情敌兼好友小林秀雄在文学界奔走,为其推荐。

1936年中也的长子文也因结核病逝世,让中也大受打击,并患上了神经衰弱

1937年10月22日在镰仓结核性脑膜炎过世,享年30岁。第二年他的诗集《往日之歌》由小林秀雄出版。他留下350篇以上的作品,在1945年日本二战投降以后受到很大的欢迎。许多公司出版了他的数十首诗和全集。他的作品也包括在许多诗歌选集中,并已在国外受到介绍。这些年来,他的作品广受赞誉,如今,他已成为日本现代文学的抒情诗人代表之一。此外中也也翻译了法国诗人兰波的诗集。

中原中也一生没有作过正职工作,大多靠家里的经济支援,但中也死前向母亲说道:“您总有一天会知道其实我是孝子。”

纪念

在山口县山口市汤田温泉,设有中原中也纪念馆,收藏其遗物及手稿,并对外开放参观。该馆馆址原本是中原中也一家居住的住宅,也是其父亲开业的医院所在地,1972年火灾而烧毁,其后改建为纪念馆于1994年开馆。1998年由建设省(今 国土交通省)入选为公共建筑百选

轶闻

  • 中原中也本人对他的代表作《马戏团》十分自信,经常在第一次见面的人面前大声朗读这首诗。
  • 太宰治曾经邀请中也和檀一雄创办同人志“青花”(“青い花”)。在东中野的居酒屋喝酒时,中也称第一次见面的太宰“一副漂浮在空中的青花鱼的样子”,还问太宰“您喜欢什么花?”。太宰露出一副似乎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回答“桃、花。”

著作

诗集
  • 《山羊之歌》(山羊の歌)(文圃堂、1934年)
  • 《往日之歌》(在りし日の歌)(创元社、1938年)
翻译
  • 《兰波诗集(学生时代的诗)》(‘ランボオ诗集(学校时代の诗)’)(三笠书房、1933年)
  • 《兰波诗抄》(‘ランボオ诗抄’)(山本书店〈山本文库17〉、1936年)
  • 《兰波诗集》(‘ランボオ诗集’)(野田书店、1937年)
全集
  • ‘中原中也全集’(全3巻、创元社、1951年)
  • ‘中原中也全集’(全1巻、角川书店、1960年)
 


Chūya Nakahara (中原 中也Nakahara Chūya), born Chūya Kashimura (柏村 中也Kashimura Chūya), (29 April 1907 – 22 October 1937) was a Japanese poet active during the early Shōwa period. Originally shaped by Dada and other forms of European (mainly French) experimental poetry, he was one of the leading renovators of Japanese poetry. Although he died at the young age of 30, he wrote more than 350 poems throughout his life. Some of them are included in his collections Yagi no Uta ("Goat Songs", 1934) and the posthumously published Arishi Hi no Uta ("Songs of Bygone Days", 1938). Many called him the "Japanese Rimbaud" for his affinities with the French poet whose poems he translated in 1934.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