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瀋尹默 Shen Yinmo徐志摩 Xu Zhimo
戴望舒 Dai Wangshu寧調元 Ning Diaoyuan阿壠 A Long
林徽因 Lin Huiyin秋瑾 Qiu Jin戴笠 Dai Li
楊蔭瀏 Yang Yinliu李有源 Li Youyuan謝玉岑 Xie Yucen
聞一多 Wen Yiduo鬍風 Hu Feng陳岱孫 Chen Daisun
陳小翠 Chen Xiaocui虞清華 Yu Qinghua
陳小翠
詩人  (1907年1968年)
姓:
名: 小翠
網筆號: 玉翠; 翠娜; 別署翠候; 翠吟樓主
籍貫: 浙江杭縣


陳小翠(1907-1968),又名玉翠、翠娜,別署翠候、翠吟樓主,齋名翠樓。女,浙江杭縣人。擅長中國畫,十三歲即能詩,有神童之稱,後從楊士猷、馮超然學畫。擅長工筆仕女和花卉畫,風格雋雅清麗,饒具風姿。擅書法,筆緻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著有《翠樓吟草》十三捲等。

生平簡介

古時申浦詩畫名媛,可稽考者,宋有朱剋柔,清有廖雲錦。閨秀字畫,歷來為文士所珍賞,然“丹青在閨秀,類多隱而勿彰”。至近代,上海灘以詩詞書畫造詣著稱的纔女名媛紛然躍出,1934年,女子書畫展在上海舉行,陳列作品達600多件,蔚然成風,馳譽藝苑的陳小翠、汪德祖等名列其中。

 

工詩擅畫

陳小翠,杭州人,生於1907年,其父陳蝶仙,號天虛我生,為鴛鴦蝴蝶派文人,又以無敵牌擦面

陳小翠早年照

陳小翠早年照

牙粉致富。其兄陳小蝶也是當時名詩人。她寓所在金神父路(今瑞金路)金𠔌村,常有鴻儒往來,雅韻逸興,稱一時美談。

小翠自幼聰慧過人,13歲能吟詩。詞學家葉嘉瑩在一篇文章中道:“那時她父親不在傢,她給父親寫信時常常要在後邊附上幾首詩。開始,她父親以為是她母親寫的,或是她寫後由她母親改的,其實,那就是陳小翠本人的作品。 ”

她詩詞功底源於傢學,詩風婉麗俊逸,時有氣度豁達之作,如“何當冰雪深千尺,倚馬長城草檄文”、“勞生消盡詩人夢,便有天真已不多”,均非尋常脂粉筆墨所能比。 《兼於閣詩話》選其詞作八首,以“靈襟夙慧,女中俊傑”目之。識者謂陳小蝶詩勝於其父,陳小翠詩又勝於乃兄。

上世紀40年代,陳小翠與滬上馮文鳳吳青霞汪德祖謝月眉顧飛等閨閣名流一道創辦了上海女子書畫會,為現代美術史留下一頁靚麗篇章。她因文筆了得,還擔任《女子書畫會刊》編輯。解放後,受聘於上海中國畫院任畫師。她曾師從楊士猷,馮超然學畫,尤擅工筆仕女及花卉,畫風雋雅清麗,蕙心蘭質,屬雍容華貴一路。 董橋曾撰文說她工筆堪稱一絶,然畫作所傳甚希,今可見者,畫面點染清純、精緻而不失灑脫。施蟄存著作 《雲間語小錄》的封面山水即其佳構。施尚有贈詩《讀翠樓吟草得十絶句殿以微忱2首贈陳小翠》雲:“臣妹纔曾亞左媛。賢兄紙貴醉靈軒。清華典怨詩兼畫。各有風流紹栩園。 ”道其一門風雅之傢聲如此。栩園是其父蝶仙的字,醉靈軒是其兄小蝶的齋號

 

悲慘遭遇

或許是應了天妒英才的舊話頭,陳小翠的婚姻很不幸。早歲與詩人顧佛影感情甚好,陳父因嫌顧貧寒,思仰攀高門,她26歲嫁與浙江督軍湯壽潛之孫湯彥耆為妻。詩文集《翠樓吟草》即做陪嫁。婚後不久離婚。雖仍不能嫁與顧詩人,但魚雁時通,深情款款。安持老人陳巨來《陳小翠》一文,記述顧佛影臨終前不願小翠負此不好名聲,將其與小翠唱和之詩文付之一炬,令人唏噓。現僅存 《題大漠劫後集》、《大風雨日寫示大漠》、《金縷麯·寄侯佛影居士病中》寥寥數首。

她在文革期間飽受迫害,2次逃離上海躲避動亂,均被闖將們捉回。作於1966年的詩《避難滬西寄懷雛兒書》雲:“痛定心猶悸,書成鬢已絲。誰憐繞枝鵲,夜夜嚮南飛。 ”沉鬱凄涼之況味可知。女兒湯翠雛遠嫁海外,陳的晚年頗孤單。 1968年,孤傲的她引煤氣自盡。

 

詩詞選摘

《開戶覓秋圖》

落葉荒村急,寒星破屋明。不眠因酒薄,開戶覓秋聲。

《湖上》

積雨逢晴草怒生,荒 四月暑相尋。前山斜日篩疏影,竹裏僧歸路半陰。

陳小翠畫作

陳小翠畫作(40張)

《西溪》

田傢人罕見衣冠,稚子驚呼立釣灘。我自羨渠渠羨我,兩邊都當畫圖看。

《湖樓》

緑楊樓閣女兒傢,一帶紅闌抱水斜。照影春波人似玉,綉襟雜綴白山茶。

湖風吹冷欲添衣,畫閣煙昏燕子飛。臨水人歸看不見,晚燈紅過柳邊堤。

《題畫》

猩色屏風一桁斜,吳棉熨體薄於紗。催涼十日瀟瀟雨,秋在門前紅藕花。

《荒寒戲占》

物外餘生一味閑,筆 茶 更蕭然。荒寒屢動遷移計,老樹留人住過年。

萬梅潮涌望湖樓,天半風簾響玉恥。雪壓闌幹花壓雪,最高山閣獨梳頭。

《春閨》

滿天風雪落珠璣,鄰院簫聲隔紫薇。十二樓臺春似海,紅燈簇處美人歸。

半臂鮫綃襲嫩涼,月明時節愛憑廊。玉肌新撲蓮房粉,難怪薔薇花不香。

小小芳塘雨過時,莓苔沿緑上疏籬。蜘蛛獨自添情網,一半聰明一半癡。

《山居》

小閣窗扉壓水開,一年春意視莓苔。山傢莫道無人到,時有流雲入座來。

《為鄭逸梅先生畫花鳥占題》

微禽身世可憐生,風雨危巢夜數驚。藉得一枝心願足,夕陽無語自梳翎。

湖上閑居

南屏山色日濛濛,嚮曉微聞渡水鐘。一幅紅簾隔春雨,提壺人在杏花中。

江南小女畫眉彎,茉莉如珠簇兩鬟。 怪船娘太粗莽,蘭橈湯破月華圓。

細雨無聲三月暮,小樓重到一年餘。捲簾十日清閑甚,坐看雲山臥看書。

《新居題壁》

鏡裏穠花媚晚春,銀屏罨畫摺香塵。緑楊樓閣春人笑,招取流鶯作比惲。

別院風飄千點絮,窺窗人隔兩重紗。錯疑夢醒菰蘆岸,吹滿一聲香雪花。

頭銜舊署司花令,小閣新開詠雪樓。一笑臨池寫新句,天花如雨撲簾恥。

《湖樓》

水晶簾捲近銀河,帆影時從鏡裏過。橋外漁船剛起網,落花紅比白魚多。

嚮晚餘涼遣扇招,嫩晴天氣換輕綃。湖樓小立無人見,檻外垂楊緑萬條。

緑楊樓閣女兒傢,一帶紅欄抱水斜。照影春波人似玉,綉襟新綴白山茶。

《春閨》

銀燈珠箔逗晴光,寶鼎濃熏麝腦香。閑煞小鬟無 事,水晶簾背捉迷藏。

《鼕夜》

疏離一折水之涯,時有幽香透碧紗。輸與東風饒畫筆,晚窗濡月寫梅花。

《桐蔭試硯》

紗衣天氣人如玉,午睡剛剛足。起來衹髻未曾梳,先嚮梧桐花底學真書。

濃蔭滿院蟬聲緑,碧硯宜新墨。座中誰是衛夫人,好把簪花題遍石榴環。

《題汪兆銘雙照樓詩詞稿》雙照樓頭老去身,一生分作兩回人。河山半壁猶存末,鬆檜千年恥姓秦。翰苑才華憐俊主,英雄肝膽惜昆侖。引刀未遂平生志,慚愧頭顱白發新。


    

評論 (0)